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效性固定态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效性,小麦,土壤,表土层,生长期,水稻,微生物。
有效性固定态铵论文文献综述
曲瑞姣,刘肖,胡国庆,何红波,张旭东[1](2015)在《氮肥施用对土壤固定态铵有效性和剖面变化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生态系统中肥料氮素施用通过改变土壤中"原有的"固定态铵和肥料来源"新"固定态铵的动态,从而影响固定态铵的有效性以及其剖面变化特征。固定态铵相对含量在垂直剖面的大小顺序为10~20 cm<0~10 cm<40~60 cm<20~40 cm,在多年淋溶渗透作用下,土壤中黏粒和氮素养分不断向下迁移,从而随着深度增加固定态铵含量升高。在连年施肥的条件下,土壤中固定态铵的含量和碱解氮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0.756,p<0.01),而且肥料来源部分的相关性显着高于土壤中"原有的"固定态铵。固定态铵含量与植株中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0.525,p<0.05),同时肥料氮素在固定态铵中的残留与植株中15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0.526,p<0.05),表明固定态铵可以通过长期的固定-释放过程持续为植物供给有效氮源。肥料来源固定态铵的有效性高于土壤中原有部分。连年施肥条件下,固定态铵对作物氮素利用的调节作用十分显着。(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5年05期)
李成芳,曹凑贵,潘圣刚,黄丰,代光照[2](2008)在《稻鸭共作生态系统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固定态铵的动态及有效性和温度、土壤pH、土壤交换性铵及土壤质地对土壤固定态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稻生育期间,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施肥促进土壤对铵的固定,水稻的吸收促进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其中在固定态铵释放过程之中,新固定的肥料铵几乎完全释放,而原有固定态铵没有释放。(2)较之常规稻作,稻鸭共作显着地提高了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其平均含量高出常规稻作的7%。(3)土壤交换性NH4+含量和pH与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温度(5cm土层)与土壤固定态铵含量间不相关;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与>0.2mm的砂粒含量和<0.002mm的粘粒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而与0.02~0.2mm和0.002~0.02mm粘粒含量不相关。(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廖继佩,李法云,张杨珠,冯跃华,黄运湘[3](2003)在《湖南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季节变化及生物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省3种固定态铵含量较高的稻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在植稻期间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施氮肥和有机肥使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升高,而水稻吸收氮则使土壤固定态铵含量降低,其变化趋势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相似.“新固定的”固定态铵基本对当季水稻全部有效,而“原有的”固定态铵对当季作物和后季作物部分有效.就供试土壤而言,在水稻生育期间,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量是潮沙泥>紫泥田>河沙泥;就不同水稻而言,早稻生育期间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量大于晚稻生育期间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量.(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3年10期)
程励励,文启孝[4](1999)在《成都平原几种水稻土的固定态铵及其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成都平原几种代表性水稻土的固定态铵含量、生物有效性及表土的固铵能力。各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和固铵能力因母质而异,发育于紫色土沉积物的水稻土固铵能力最高,发育于岷江冲积物的土壤次之,二者固定态铵含量均较高,发育于黄壤残积物的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和固铵能力均最低。各土壤0~20cm土体中固定态铵储量平均占全氮储量的19.6%,0~100cm土体中则占全氮储量的32.6%。各土壤中有效性固定态铵的相对含量变动在1.4~24.9%间,平均0~100厘米土体中不能参与物质生物循环的固定态铵占全氮储量的27.8%。(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1999年03期)
韩晓日,郭鹏程,陈恩凤,邹德乙,娄春荣[5](1998)在《长期施肥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其有效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棕壤连续13年定位试验表明,长期施用化肥或低量有机肥对土壤固定态接含量均无显着影响;而施用高量有机肥区固定态接含量比试验前平均增加30.2%。这部分增加的固定态按主要来自土壤有机氮矿化补充。施肥后固定态铵的净增加量超过作物施氮量是土壤激发效应的结果。土壤原有固定态铵含量在113~116mg/kg,对作物无效,而新固定态按时作物有效。生长季耕层土壤固定态铵总释放量(N)对照区为43kg/hm2,化肥区平均为110kg/hm2;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区平均为165kg/hm2。施钾对固定态铵的释放有一定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王岩,张莹,沈其荣,史瑞和,黄东迈[6](1997)在《施用有机、无机肥后土壤微生物量、固定态铵的变化及其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5N示踪技术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无机肥料后,土壤微生物量C、N和土壤固定态铵的变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C在小麦叁叶期时较高,之后随着外界温度的下降,生物量C逐渐下降;小麦返青后又上升,至开花前后达到最高值,为554.9~794.4mg/kg。并以施用稻草和猪粪处理的最高,单施硫铵的最低,以后逐渐降低直至收获。土壤微生物量N的变化与C的变化不太一致,土壤微生物量N在小麦叁叶期最高,为40.8~79.0mg/kg,并以施猪粪和稻草处理的最高,对照处理中最低;随着小麦的生长逐渐下降,到小麦开花前后下降到最低点,但至成熟时又有所上升。土壤固定态铵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微生物N的变化趋势相似。施肥后被固定在微生物体内和粘土矿物中的N,在小麦生长期间有很大部分仍能被小麦吸收利用。被固定在微生物体内的硫铵N、稻草N和猪粪N的最大释放率分别为64.7%~84.3%、60.4%~77.1%、59.3%~685%;被固定在粘土矿物中硫铵N的最大释放率为59.5%~76.2%。(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程励励,文启孝,李忠佩[7](1995)在《用短期培养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性固定态铵》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短期培养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性固定态铵程励励,文启孝,李忠佩(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中的氮素有相当一部分系以固定态铵态存在,但后者究竟有多少能为植物所利用,迄今尚无简便测定的方法。现有的幼苗法、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等方法既费力,又不适用于心土和底...(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1995年01期)
孙艳,张英莉[8](1991)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塿土中固定态铵的含量及其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田间试验中,用Silva和Bremner法测定了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四种土壤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固定态铵含量.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内土壤中固定态铵量之间无显着差异;但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四种土壤中固定态铵量之间差异极显着,并且有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通过土壤中固定态铵相对含量的分析,发现在有机质含量相同的土壤中,固定态铵的绝对含量虽有不同,但它对土壤全氮的贡献则是相同的.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中固定态铵的变化结果表明:“原有”的固定态铵对小麦是无效的;“新”固定态铵的有效性因土壤中氮、磷水平及氮磷配合适当的程度而异.在氮磷配合适当的土壤中,“新”固定态铵的有效性较高;单施磷和单施氮的土壤,“新”固定态铵的有效性较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中固定态铵的变化与气温的高低及小麦的需氮特点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1991年04期)
樊小林,李昌纬,K,Mengel[9](1990)在《(土娄)土中非代换铵(固定态)的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15)N标记的微区试验,研究了(土娄)土中非代换铵含量、它在小麦生长期的动态变化以及其对小麦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土娄)土具有可观的非代换铵贮量。供试土壤耕层含非代换铵236ppm N,占该层土壤全氮的22.9%。0—75cm土体中平均含252ppm N,占全氮的四分之一多。(土娄)土“新固定”的和“固有的”非代换铵对小麦生长都有重要意义。前者以其高有效性占优势,后者则以其较大的供应量为特点。在小麦生育期内,0—75cm土体中的非代换铵最大净释放率,“新固定”的为38.0—70.5%,“固有的”为10.4—22.2%。以最大净释放量计,“固有的”(12—72ppm N)大于新固定的(7.4—10.9 ppm N)。非代换铵的最大净释放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试验还表明,(土娄)土粘土矿物固定铵作用相当于一个蓄氮库。施用氮肥有增加土壤非代换铵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1990年03期)
孙艳,吴守仁[10](1989)在《塿土中固定态铵的含量及其对作物的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用Silva—Bremner法测定了土剖面不同层次土壤中NH_4~+的最大固定量及原有的固定态NH_4~+量。结果表明,表土层、粘化层和母质层的固定态NH_4~+分别为20、20和17mg/100克土,最大固定量分别为48、114和55mg/100克土,分别占各自无机态氮总量的93.5%、92.5%和94.8%。表土层和母质层土壤中新固定态NH_4~+对苏丹草的有效性分别为100%和94.7%,其有效性主要在生长前期。(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1989年05期)
有效性固定态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固定态铵的动态及有效性和温度、土壤pH、土壤交换性铵及土壤质地对土壤固定态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稻生育期间,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施肥促进土壤对铵的固定,水稻的吸收促进土壤固定态铵的释放;其中在固定态铵释放过程之中,新固定的肥料铵几乎完全释放,而原有固定态铵没有释放。(2)较之常规稻作,稻鸭共作显着地提高了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其平均含量高出常规稻作的7%。(3)土壤交换性NH4+含量和pH与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温度(5cm土层)与土壤固定态铵含量间不相关;土壤固定态铵含量与>0.2mm的砂粒含量和<0.002mm的粘粒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而与0.02~0.2mm和0.002~0.02mm粘粒含量不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效性固定态铵论文参考文献
[1].曲瑞姣,刘肖,胡国庆,何红波,张旭东.氮肥施用对土壤固定态铵有效性和剖面变化特征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5
[2].李成芳,曹凑贵,潘圣刚,黄丰,代光照.稻鸭共作生态系统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有效性[J].生态学报.2008
[3].廖继佩,李法云,张杨珠,冯跃华,黄运湘.湖南稻田土壤固定态铵含量的季节变化及生物有效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3
[4].程励励,文启孝.成都平原几种水稻土的固定态铵及其有效性[J].土壤.1999
[5].韩晓日,郭鹏程,陈恩凤,邹德乙,娄春荣.长期施肥对土壤固定态铵含量及其有效性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
[6].王岩,张莹,沈其荣,史瑞和,黄东迈.施用有机、无机肥后土壤微生物量、固定态铵的变化及其有效性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
[7].程励励,文启孝,李忠佩.用短期培养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性固定态铵[J].土壤.1995
[8].孙艳,张英莉.不同施肥条件下塿土中固定态铵的含量及其有效性[J].土壤通报.1991
[9].樊小林,李昌纬,K,Mengel.(土娄)土中非代换铵(固定态)的有效性[J].土壤学报.1990
[10].孙艳,吴守仁.塿土中固定态铵的含量及其对作物的有效性[J].土壤通报.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