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变倍镜扭圈调节位置比较固定而无法达到人手快速调节的问题,包括变倍镜扭圈,变倍镜扭圈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周向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变倍镜扭圈的外侧壁通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压紧螺钉连接设置有多个扭圈扳手,多个扭圈扳手分别设置在变倍镜扭圈的侧壁上不同方向上;所述扭圈扳手包括与变倍镜扭圈的外侧壁弧度相同的弧形板以及与弧形板一体设置便于人手持握的手持板,弧形板上开设有两个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定位螺纹孔。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人手快速调节的目的,调节时无需人眼观望,可随瞄准镜行动任意改变角度,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变换任意角度的需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装设置在变倍镜上的变倍镜扭圈(1),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周向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1),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通过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的压紧螺钉(3)连接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变倍镜扭圈(1)进行转动的扭圈扳手(2),多个扭圈扳手(2)分别设置在变倍镜扭圈(1)的侧壁上不同方向上;所述扭圈扳手(2)包括与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弧度相同的弧形板(21)以及与弧形板(21)一体设置便于人手持握的手持板(22),弧形板(21)上开设有两个与螺纹孔(11)相匹配的定位螺纹孔(23)。
设计方案
1.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装设置在变倍镜上的变倍镜扭圈(1),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周向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1),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通过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的压紧螺钉(3)连接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变倍镜扭圈(1)进行转动的扭圈扳手(2),多个扭圈扳手(2)分别设置在变倍镜扭圈(1)的侧壁上不同方向上;所述扭圈扳手(2)包括与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弧度相同的弧形板(21)以及与弧形板(21)一体设置便于人手持握的手持板(22),弧形板(21)上开设有两个与螺纹孔(11)相匹配的定位螺纹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板(22)上开设有减重孔(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12),凹槽(12)的弧度与变倍镜扭圈(1)的侧壁弧度相同;所述螺纹孔(11)设置在凹槽(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圈扳手(2)的弧形板(21)一端设置有两个与凹槽(12)相配装的卡块(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定位螺纹孔(23)之间的间距与两螺纹孔(11)之间的间距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定位螺纹孔(23)之间的间距与三个螺纹孔(11)之间的间距相等。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
背景技术
瞄准镜,或称光学瞄准装置,其起源已经很难考证。据说至少在16世纪的欧洲,就已经有人尝试过在枪托上固定眼镜镜片。有文字记载,在19世纪以前,火器上已经有了望远镜式的瞄准装置,可用于在弱光条件下的瞄准。瞄准镜可以分为全息瞄准镜、内红绿点瞄准镜、激光瞄准镜。发展到现在,瞄准镜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望远式瞄准镜、准直式瞄准镜、反射式瞄准镜。其中以望远式瞄准镜和反射式瞄准镜最为流行。上述两类瞄准镜主要在白天使用,因此又被统称为白光瞄准,另外还有供夜间瞄准用的夜视瞄准镜,是在上述两类瞄准镜上加上夜视装置,而按夜视装置的种类又可分为微光瞄准镜、红外瞄准镜(又可细分为主动红外和热成像两类)。
瞄准镜的倍率为通过调节倍率环,使其上面标明的数字对准镜身上的刻度,以达到调节瞄准镜倍率的目的。枪械瞄准镜使用时需要安装到枪支上以后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为了调节瞄准镜倍率的大小,现有的变倍镜扭圈调节是通过调节套装在变倍镜扭圈上的卡环来带动变倍镜扭圈转动以达到调节目的,即通过调节卡环上的调节手柄。但是调节手柄一般安装在上方,且设置有一个,调节手柄的位置比较固定。在进行变倍调节时,人手只能在上方去调节调节手柄,导致每次在调节时还需人眼观望人手的每次调节的位置,无法达到人手快速调节的目的,无法满足不同用户变换任意角度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变倍镜扭圈调节位置比较固定而无法达到人手快速调节的问题,以达到人手快速调节、操作省力、切换简单、调节时无需人眼观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包括固定套装设置在变倍镜上的变倍镜扭圈,变倍镜扭圈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周向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变倍镜扭圈的外侧壁通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压紧螺钉连接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变倍镜扭圈进行转动的扭圈扳手,多个扭圈扳手分别设置在变倍镜扭圈的侧壁上不同方向上;所述扭圈扳手包括与变倍镜扭圈的外侧壁弧度相同的弧形板以及与弧形板一体设置便于人手持握的手持板,弧形板上开设有两个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定位螺纹孔。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手持板上开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变倍镜扭圈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的弧度与变倍镜扭圈的侧壁弧度相同;所述螺纹孔设置在凹槽上。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扭圈扳手的弧形板一端设置有两个与凹槽相配装的卡块。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两定位螺纹孔之间的间距与两螺纹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两定位螺纹孔之间的间距与三个螺纹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达到人手快速调节的目的,调节时无需人眼观望,可随瞄准镜行动任意改变角度,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变换任意角度的需求,操作省力,切换简单。不用时可将其拆卸下来,十分方便。重新设计的变倍镜扭圈结构,使得扭圈扳手的安装省时省力,扭圈扳手可根据客户喜好角度安装到变倍镜扭圈上,大大地满足了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变倍镜扭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变倍镜扭圈,11、螺纹孔,12、凹槽;2、扭圈扳手,21、弧形板,22、手持板,23、定位螺纹孔,24、减重孔,25、卡块;3、压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可任意角度调节的扭圈扳手结构,结合图1至图3所示,包括固定套装设置在变倍镜上的变倍镜扭圈1,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周向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1,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通过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的压紧螺钉3连接设置有多个用于调节变倍镜扭圈1进行转动的扭圈扳手2,多个扭圈扳手2分别设置在变倍镜扭圈1的侧壁上不同方向上。
扭圈扳手2包括与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弧度相同的弧形板21以及与弧形板21一体设置便于人手持握的手持板22,弧形板21上开设有两个与螺纹孔11相匹配的定位螺纹孔23。手持板22上开设有减重孔24,减重孔24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减轻扭圈扳手2的重量。
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上等间距周向设置有多个凹槽12,凹槽12的弧度与变倍镜扭圈1的侧壁弧度相同。螺纹孔11设置在凹槽12上。
扭圈扳手2的弧形板21一端设置有两个与凹槽12相配装的卡块25,凹槽12和卡块25的设置,使得扭圈扳手2能够快速定位到变倍镜扭圈1上,且在拧紧压紧螺钉3时,扭圈扳手2不会发生左右移动,更便于压紧螺钉3的拧紧作业。
本实施例中两定位螺纹孔23之间的间距与两螺纹孔11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每两个螺纹孔11之间均可安装一个扭圈扳手2,且安装位置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任意选择。
本实施例在实际进行安装时,将扭圈扳手2中弧形板的两个卡块25分别卡装设置在变倍镜扭圈1的外侧壁上的凹槽12内,使得定位螺纹孔23与螺纹孔11能够进行快速定位。而后通过压紧螺钉3将扭圈扳手2和变倍镜扭圈1进行固定即可。
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随瞄准镜行动任意改变角度,不用时可将其拆卸下来,十分方便。重新设计的变倍镜扭圈结构,使得扭圈扳手2的安装省时省力,扭圈扳手可根据客户喜好角度安装到变倍镜扭圈1上,大大地满足了用户需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两定位螺纹孔23之间的间距与三个螺纹孔11之间的间距相等,结合图1至图4所示。也可多个螺纹孔11之间的间距与两定位螺纹孔23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用户想要更大规格的扭圈扳手2时,也能十分快速地安装到变倍镜扭圈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0199.6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65158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G02B23/00
专利分类号:G02B23/00;G02B7/04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山姆电器(南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姆电器(南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城港路36号
发明人:吴玲林;苗中华;白泓立;顾杨
第一发明人:吴玲林
当前权利人:山姆电器(南通)有限公司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