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观念论文_陈松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换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观念,长方体,进路,现实主义,数据,心理学,逻辑。

转换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陈松青[1](2019)在《中国古代“乐和”观念之内涵及价值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乐学,虽然内容繁复,但宏观地看,是一个在"天地神人"的整体观念下展开的理论体系。它认为"乐"是"天地"与"人心"交相感应的产物,"和"是"乐"的核心要素。其具体内涵表现为"神人之和""人自身之和"与"治道之和"叁个方面。中国古代儒家相信,通过乐学的教育,人类可以在精神信仰、物质生活、个体灵肉等方面达到圆融无碍的境地,从而实现"四海和定"的政治理想。与此相应,中国古代乐学在审美境界上推崇以"中和"为底蕴的"简易""清明"与"广大"之美。我们应当运用传统乐学所具有的整体思维方式,吸收其思想内涵的合理成分,实现其价值的当代转换,最终建立具有当代意义的"乐学"学科。(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吕清远[2](2019)在《作为经验的传播: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的逻辑进路与范式转换——在二元对立的传播观念当中寻找一条中间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播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是在传播观念二元对立的学术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回应了传播学研究"重精神、轻物质"的学术反思,重塑了传播过程在社会系统中的连接与中介作用。本文基于芝加哥学派的经验哲学思想,把作为经验的传播作为本次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预设,力图在二元对立的传播观念当中寻找一条中间路径,并据此来审视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的底层架构、逻辑进路、范式转换与价值取向。传播学研究之所以要进行物质性转向,其根源在于走向先验的传播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出现了经验的断裂。传播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对原有的传播观念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必然要在时空构造、现实图景与观念形态叁个层面上经历漫长的逻辑进路,这也推动了传播研究不断从身份角色走向身体观照、从符号文本走向经验语境、从仪式参与走向群落生境、从秩序维系走向社会互动。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对现实社会的潜在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取向中,具体表现为基于实在互动的建构主义、基于操作可控的实用主义和基于主体自觉的存在主义。(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9年08期)

吴春梅,梅欢欢[3](2019)在《农民公私观念的转换与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私观念直接或间接影响农民的行为选择和集体行动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主导的公私观念经历了由公的合理性建构、私的合理性建构到公私协力的合理性建构的转换。与此相适应,农民公私观念实现了由公之优先、崇公抑私,私之合理、尚公重私到公私协力、同心同力的转换,折射出不同历史阶段价值诉求的显着差异。现阶段的农民公私观念存在"集体意识淡化、向心力不足,道德秩序混沌、和谐力不足,利益理性至上、凝聚力不足"等局限。亟须通过优化市场秩序以传递公平正义和合作共赢信念、培育公共空间以促进农民公共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生长、完善激励约束以实现传统与现代公共资源的整合等多重路径,从公私兼顾和利他奉献两个层面全面提升新时代的农民公私观念。(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2019年04期)

言克琴[4](2019)在《例谈指向数据分析观念培育的“统计”教学思维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分析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良好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备素养。苏教版教材中数据分析观念主要的知识载体是"统计与概率"板块。文章以理清"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及其课程目标为起点,梳理、发掘该板块内容的显性知识体系和隐性知识内涵,解读课程目标指引下的统计教学理念。以此为依据,审视当前的统计教学偏差,最后以《"统计"的整理与复习》一课为例,阐述统计教学从知识学习走向数据分析观念培育的思维转换策略。(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杜艳飞[5](2019)在《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下半叶,在自然科学和近代哲学各自的发展以及二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的背景下,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在德国兴起,并同时形成了两个互相对立的发展的道路,即冯特开创的科学主义道路和布伦塔诺开创的人文科学道路。当我们把这两条思想道路放到它们的“长期的过去”分别考察它们各自的本质时发现,它们虽然各自都称自己的科学,但是二者对科学心理学的内涵的理解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并反映出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研究工作的主题和目的,是以自然科学的发展史、西方哲学史和心理学史为背景,通过系统地追问和澄清心理学作为科学观念的内涵,阐明心理学追求实现为科学的努力,是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转换的动力之一,进而推进对心理学本身和对现代哲学的理解。具体而言,本论文分将从以下五个部分对上述内容加以研究:第一部分参照相对而言比较流行且公认更有影响力的科学史着作,概述自然科学自古代以来发展的历史,并揭示自然科学的发展至19世纪下半叶影响现代人世界观的以下两方面的效应:其一是认识论方面的,即在没有批判地理解自然科学的实质的前提下,将自然科学的科学性笼统地泛化为普遍的科学观,似乎对任何领域而言,都只有通过“(自然)科学”才能达到真理,由此为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或理想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其二是本体论方面的,即自然科学作为对象化思维以其特有的成就,在二元论思维方式中强化了前述首先确认对象存在的传统信念。第二部分具体考察关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在19世纪下半叶的兴起,并结合对近代哲学二元论世界观及其思维方式之本质的考察来阐明,尤其是对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而言,直接地把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是行不通的,而只能引起思想的混乱。在具体内容上,分别考察冯特和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并由此一方面揭示,由冯特开创的关于心理学的科学主义传统,原来是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的伪形式,另一方面阐明,正是在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思想、特别是他的“意向性”概念中,不仅蕴含了关于心理学的真理性的内涵和形式,而且指向了对近代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为类似胡塞尔和卡西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第叁部分考察胡塞尔的现象学关于科学心理学的内涵的理解,阐明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实现之间的亲密关系,进一步揭示出心理学追求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是现象学思想形成的基本动力。第四部分以心理学为立足点,考察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及其蕴含的关于科学心理学的含义的理解,并揭示出卡西尔与布伦塔诺、胡塞尔在关于意识和心理学理解上的一致性,从而成为现象学心理学作为合乎逻辑的科学心理学的思想印证。第五部分是论文主题的收拢和升华,通过对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的进一步澄清,以及对现代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特征的总结与分析,阐明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及其自我实现的追求,乃是引导人类哲学思维从其近代形式及其思维方式向其现代形式及其思维方式转换的思想史动力之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韩琳琅[6](2019)在《焦虑中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主义虽然难以界定,但无疑具有开放性。现实主义文学观念既可以呈现为体系性的理论形态,即现实主义理论,也可以隐藏在作品中。对文学创作中隐藏的文学观念的研究,可以使现实主义理论,褪却其僵化、封闭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开放的现实主义视野中,以对文学创作中隐藏的文学观念的研究为基础,以历时性的分析与共时性的比较,辅之以现实主义理论话语的论争、流变,能够分析并描述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实况与细节。基于进化论的信念和新文学的启蒙使命,并在时代的焦虑处境中,形成了“五四”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以鲁迅、茅盾、老舍为代表的叁种现实主义范式,呈现出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经由现实主义在焦虑中通向极左化的一段弯路,向经典现实主义复归,并在新时期文学的诸多焦虑中,完成了自身的观念清理、观念更新。寻根现实主义,以对五四文学传统的继承,西方现当代文学技法的借鉴,实现了文学自立、文化续统、理性启蒙、民族主体性重构等诸多目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思潮,试图彻底地解决现实主义存在的诸多问题,借由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思想资源及文学方法,在真实性、典型性、历史性等方面完成了对经典现实主义的全面更新。明证了观念更新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将现实主义由现代性的文学观念,更新为后现代性的文学观念,从而在哲学思想根基和艺术实现手法上,实现了与世界文学观念的同步。造成焦虑处境的中国特殊情形,导致了现实主义的畸变,形成了一条中国化、民族化的、实践性的道路。历时性地分析、考察、勾勒出文学创作中隐藏的文学观念,可以补足理论滞后的落差,明证现实主义的开放性,还可以呈现现实主义向何处开放的多重可能性,也明证了将“现实主义”界定为“一个跨越时代,容纳不同技巧和原则,并不拘泥于某种方法和样态,由关怀向度所指引的类型式话语存在”~([1])的可行性。本项研究具有多重而重大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韩爽爽[7](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观念更新与策略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不断普及,信息化社会建设速度加快,给医学院校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医学院校努力实现大数据背景下教学管理对于院校发展有很大意义。虽然我国医学院校不断加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建设力度,但大部分院校仍然无法摆脱"重硬件、轻软件"的建设误区,没有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研究大数据背景下医学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背景、教学管理的特征以及教学管理的观念和策略创新等,能够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管理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经验。(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王文萍,毕凤波[8](2019)在《《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 组面建体 空间转换—空间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从生话中熟悉的实际事物引入,使学生的大脑中有了清楚的表象后,学生的空间观念就会拓展到生活空间,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能够充分利用生话中的事物来探索图形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设计背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一节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公式推导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数学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空间观念”主题专场论文集》期刊2019-04-11)

古丽巴合·包拉提汗[9](2019)在《更新观念 转变角色——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换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叁观"养成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变成"一言堂",不利于实现高效教学,甚至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在素质教学理念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丰富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突出新课标的新思路,彰显教师的特点和优势,为更高质量的教学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吴小鸥[10](2019)在《从“子民”到“国民”:观念转换与意义阐释——以陈子褒编撰新式妇孺教科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1895年之后,陈子褒开始编撰新式妇孺教科书,陆续出现"子民""国民""女国民""国家之母"等内容,建构以"国家"为核心的国民观。这些教科书从"天下国家"到"国民国家",强调"国民"与"国家"同构,"国权"与"人权"统一;从"半教立国"到"女子读书",倡导"造就平等之智识",明确"以学救愚""以教育兴国";从"仁者爱人"到"一样亲爱",呼吁"我国民,要相亲",排列"爱国""爱人""爱己"顺序。陈子褒以"妇孺之仆"的实在努力,开创性建构及多样表达国民观,折射出近代知识分子的现代国家想象,彰显了新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创生的过程,也诠释了新式教科书承载的时代精神,为中国教育启蒙现代"人"开辟了重要道路。(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转换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播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是在传播观念二元对立的学术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回应了传播学研究"重精神、轻物质"的学术反思,重塑了传播过程在社会系统中的连接与中介作用。本文基于芝加哥学派的经验哲学思想,把作为经验的传播作为本次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预设,力图在二元对立的传播观念当中寻找一条中间路径,并据此来审视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的底层架构、逻辑进路、范式转换与价值取向。传播学研究之所以要进行物质性转向,其根源在于走向先验的传播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出现了经验的断裂。传播学研究的物质性转向对原有的传播观念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必然要在时空构造、现实图景与观念形态叁个层面上经历漫长的逻辑进路,这也推动了传播研究不断从身份角色走向身体观照、从符号文本走向经验语境、从仪式参与走向群落生境、从秩序维系走向社会互动。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对现实社会的潜在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取向中,具体表现为基于实在互动的建构主义、基于操作可控的实用主义和基于主体自觉的存在主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换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陈松青.中国古代“乐和”观念之内涵及价值转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吕清远.作为经验的传播:传播学研究物质性转向的逻辑进路与范式转换——在二元对立的传播观念当中寻找一条中间路径[J].新闻界.2019

[3].吴春梅,梅欢欢.农民公私观念的转换与提升[J].理论探讨.2019

[4].言克琴.例谈指向数据分析观念培育的“统计”教学思维转换[J].小学教学研究.2019

[5].杜艳飞.心理学作为科学的观念与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D].吉林大学.2019

[6].韩琳琅.焦虑中的嬗变[D].西北大学.2019

[7].韩爽爽.大数据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管理的观念更新与策略转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8].王文萍,毕凤波.《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组面建体空间转换—空间观念[C].第十八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数学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空间观念”主题专场论文集.2019

[9].古丽巴合·包拉提汗.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师角色转换之我见[J].当代家庭教育.2019

[10].吴小鸥.从“子民”到“国民”:观念转换与意义阐释——以陈子褒编撰新式妇孺教科书为中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基于有限元法的种植-骨系统的生物力学...一2招贴广告《新生》中国社会学界概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中国社会学界概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中国社会学界概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中国社会学界概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

标签:;  ;  ;  ;  ;  ;  ;  

转换观念论文_陈松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