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舆论监督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舆论监督,监督权,党性,言论自由,原则,舆论,价值。
舆论监督法论文文献综述
唐晓阳[1](2010)在《尽快制定《新闻舆论监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舆论监督遇到的阻力不小。这种阻力主要来自被监督单位、部门及其上级机关领导的干预过多,导致媒体有时"不敢监督"。由于舆论监督往往是揭露一些单位、部门和地方(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0年24期)
蒋德意,唐光怀[2](2008)在《论建立我国舆论监督法的基本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我国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舆论监督法,但基本原则在舆论监督法已经明确规定或内在地蕴涵了它的基本原则。言论自由、新闻党性、舆论监督权优先,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和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就是我国建立舆论监督法的基本原则。(本文来源于《湖湘论坛》期刊2008年04期)
唐光怀[3](2007)在《论我国舆论监督法的基本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广义的舆论监督法已经明确规定或内在地蕴涵了它的基本原则。言论自由、新闻党性、舆论监督权优先,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和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就是我国舆论监督法的基本原则。(本文来源于《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唐光怀[4](2007)在《舆论监督法的和谐价值与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价值是舆论监督法的重要价值内容。舆论监督法的和谐价值就是通过舆论监督法对舆论监督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及实现来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而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舆论监督法的和谐价值与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具有本质的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本文来源于《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期刊2007年05期)
唐光怀[5](2007)在《论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本质和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舆论监督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国目前已有了广义的舆论监督法。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本质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它具有国家强制的综合性、舆论指向的战斗性、舆论信息的公开性、一方主体的双重性与舆论传播的规律性等特点。(本文来源于《文史博览(理论)》期刊2007年04期)
唐光怀[6](2007)在《西方舆论监督法的原则探析与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自由、信息公开、权利义务一致性、特许权原则,是国外舆论监督法的主要原则,探究与分析其经验教训,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立法提供重要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唐光怀[7](2007)在《论我国舆论监督法的人权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舆论监督法坚持民主原则、自由原则、权力制约原则、依法监督互相监督与科学监督原则,以“以人为本”为人文精神支撑,有力地保护了公民的民主自由、平等权、人格权和发展权,充分彰显了法的终极目标和法的人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湘论坛》期刊2007年01期)
唐光怀[8](2006)在《权力制约下法律价值的彰显——制定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法理依据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舆论监督立法需要法理引导与支撑,其中民主政治理论与权力制约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理论、法律保护平衡理论、舆论监督实践中的反障碍理论,是制定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法理依据。(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唐光怀[9](2003)在《关于制定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法理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定《舆论监督法》是由舆论监督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也是依法正确处理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之间关系的要求,更是消除其中操作障碍与思想障碍的呼唤。舆论监督立法需要法理引导,从法理角度探讨我国《舆论监督法》立法的重要理论问题,对于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推进舆论监督立法早日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是非常必要的。鉴于法学界对舆论监督立法的系统研究成果不多,笔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法理依据和现实基础,并且在系统考察中西有关舆论监督立法的历史现状及其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对与我国舆论监督立法密切相关的舆论监督法的法律地位、新闻媒体的抗辩权以及新闻媒体的隐性采访等几个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我国舆论监督法与监督法、新闻法既联系又有区别,它作为监督法的独立分支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律地位,将发挥重要的法律作用。真实、公正评论、特许权是我国新闻媒体全面抗辩新闻侵权指控的叁大支柱,正确行使这叁大抗辩权必须具备相关的前提条件和符合相应的要求。隐性采访进入我国《舆论监督法》是与隐性采访的特殊地位和功效分不开的,也为我国国情所决定。但它只是一定条件下的合法采访权,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为之划定禁区,设定必要的限制。(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唐光怀[10](2003)在《制定我国《舆论监督法》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群众喉舌”的舆论监督呼唤法律保障。制定《舆论监督法》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宪法依据、政策依据、现实基础、理论准备等立法条件已经成熟 ,《舆论监督法》的出台不但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舆论监督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虽然我国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舆论监督法,但基本原则在舆论监督法已经明确规定或内在地蕴涵了它的基本原则。言论自由、新闻党性、舆论监督权优先,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和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就是我国建立舆论监督法的基本原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舆论监督法论文参考文献
[1].唐晓阳.尽快制定《新闻舆论监督法》[J].青年记者.2010
[2].蒋德意,唐光怀.论建立我国舆论监督法的基本原则[J].湖湘论坛.2008
[3].唐光怀.论我国舆论监督法的基本原则[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
[4].唐光怀.舆论监督法的和谐价值与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
[5].唐光怀.论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本质和特点[J].文史博览(理论).2007
[6].唐光怀.西方舆论监督法的原则探析与借鉴[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7].唐光怀.论我国舆论监督法的人权价值[J].湖湘论坛.2007
[8].唐光怀.权力制约下法律价值的彰显——制定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法理依据解读[J].邵阳学院学报.2006
[9].唐光怀.关于制定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法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3
[10].唐光怀.制定我国《舆论监督法》的可行性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