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英国文学论文_陈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世纪英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英国,世纪,焦虑,文学,莎士比亚,写实派,哥特。

世纪英国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星[1](2019)在《何为“智趣”?——浅论17、18世纪英国文学艺术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要研究17、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精神和思潮,探究其文学文艺创作理念,厘清这一时期文学评论中的"智趣"概念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智趣是当时文学作品质量评判的标准,是作家追求的文学风格,但其定义却十分模糊。这不仅是因为英语中智趣一词本义异常丰富,更因为当时的哲人文士竞相赋予这一概念众多互相矛盾的定义。本文认为,该时期学者关于智趣本质的讨论归根结底是关于"判断"与"狂想"在文学文艺创作中孰重孰轻、思想的内容与表达又该如何平衡的讨论,鲜明地体现了英国该时期文学艺术观、语言观、科学观、世界观的演变,也预示了文学艺术在理性与科技时代将面临的困境。(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5期)

谢娟[2](2019)在《18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学的内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18世纪中后期的感伤主义文学、哥特文学和游记文学中对剧中人心理的剖析和对读者情感的有意操控,皆呈现出强烈的内向性。这叁种文学形式结合起来,见证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学在私人话语领域和公共话语领域的主题关注与写作手法上所共同呈现出的内在转向,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4期)

胡强[3](2019)在《消费社会、生活方式与趣味“追逐”——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学中的文化观念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社会带来了物质的丰盛繁荣,也带来了人性的巨大变化。在观念层面,变化的本质是一种以欲望逻辑为核心的生活方式。考察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学中的文化观念变迁,观念所依附的介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析视角。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媒介创新与传播革命不断涌现,传递出物质富足和鼓励消费的时代信息,也在文化观念的层面促进了一种全新的趣味"追逐"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与文化》期刊2019年02期)

逯璐[4](2019)在《从凯列班、爱丽儿到星期五——论文艺复兴晚期到18世纪初英国文学中被殖民者身份的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莎士比亚创作于文艺复兴晚期的《暴风雨》中,野蛮无礼的凯列班与聪明顺从的爱丽儿似乎构成了对立式的奴隶形象。本文将二者当作被殖民者的文学原型,分析复辟时期贝恩笔下的"王族奴隶"奥鲁诺克和18世纪初笛福小说中的星期五,发现奥鲁诺克矛盾地统一了凯列班与爱丽儿的特性,影射了复辟时期殖民问题的过渡性与模糊性。而在笛福那里,凯列班式的星期五则被成功地构建或书写为尽职尽责的爱丽儿,这些奴隶形象彰显了在近两个世纪中,随着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及海外扩张,殖民意识形态愈发强化,以及被殖民者的主体性不断消解的深刻流变。(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与文化》期刊2019年01期)

郑如娴[5](2018)在《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园林元素及其审美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世纪,风景园林开始出现在英国这片土地上,并逐渐发展走向成熟。英国风景园林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不规则性和不对称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和崇尚自然的中国园林有相似之处。随着英国风景园以及中国园林崇拜热浪的盛行,许多文学作品应运而生。本篇论文择取了从十八世纪初期至十八世纪末期的五位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园林元素及其审美影响。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本文认为法国传教士王致诚(Jean Denis Attiret,1702-1768)和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1737-1806)可以被视为里程碑式的存在。王致诚寄回法国的信件《北京附近中国皇帝园林特记》(A Particular Account of the Emperor of China’s Gardens near Pekin,1743)经约瑟夫·斯宾塞(Joseph Spence,1699-1768)翻译成英文版发行后,便风靡英国。信件里面详细描述了圆明园的自然设计和宏伟壮丽。十八世纪末,英国派出第一支使团出使中国。这支代表团中的叁位主要成员记录下来的经历弥足珍贵。约翰·巴罗(John Barrow,1764-1848)出版了《中国游记》(Travels in China,1804),乔治·斯汤顿(George Staunton,1737-1801)出版了《英使谒见乾隆纪实》(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1797),这两本书均有部分描写来源于乔治·马戛尔尼的日记。书中描写了圆明园和承德山庄的园林景色,同时提到了英国使团对于中国园林与英国风景园林相似与相异的态度。从中国园艺被英国园艺吸收的过程情况分析,本文认为先后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初始阶段,英国风景园模仿了中国园林的部分设计和分布。威廉·坦普尔(William Temple,1628-1699)在自己的文章“论伊壁鸠鲁的园林”(Upon the Gardens of Epicurus,1685)中将不规则之美总结为一个单词“sharawadgi”。十八世纪末,着名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完成了一篇巨作——《忽必烈汗》(Kubla Khan,1797),在充分吸收中国园艺之美的基础上,与西方美学思想相结合,丰富了“崇高之美”的概念。本文最后聚焦审美影响,指出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作品来看,中国园艺对英国当时的审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和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均撰写了文章和诗歌来表达对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艾迪生在自己创办的杂志《旁观者》(Spectator)上接连发表了题名为“论想象的愉悦”的一系列文章(Nos 411-421)来表达自己对于园艺自然主义的追求。1713年,蒲柏首先在《卫报》(Guardian)上发表了一篇匿名文章拥护回归自然的理念,随后在诗歌《温莎森林》Windsor Forest(1713)中将回归自然、崇尚自然之美的情愫融入到文学作品。十八世纪英国文坛涌现出了柯勒律治、艾迪生和蒲柏等文人学士。本篇论文认为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大量的中国园林元素,在传播中国园林美学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得益于文学作品的传播功能,中国园林设计和中国园林美学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推动着英国风景园的出现和成熟。在中国园林传入西方并影响西方造园艺术的过程中,文学作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可见一斑。(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8-12-01)

高晓玲[6](2018)在《诗性真理:转型焦虑在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性真理"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现代转型时期出现的重要观念,它与科学真理相对,是对启蒙理性主义的一种反拨,也是转型焦虑在文学领域的表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传承以休谟为代表的启蒙情感主义传统,坚持人类共同本性和认识的整体性特征,倡导想象力和共情能力;以穆勒和阿诺德为代表的维多利亚批评家试图通过情感培育弥补理性教育的不足,通过精英文化对抗通俗文化与失序问题,倡导诗性真理和完善的心智培育,以化解由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危机。(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张艳华[7](2018)在《论19世纪前期英国文学的哥特风》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文学在18世纪初开始了一种哥特风的文学风格,并占据主流文坛近六十年之久。在哥特风的英国文学之中,大多都是将森林荒野和城堡废墟作为写作的背景,大量的哥特风小说之中还常常会出现一些拥有超能力的鬼怪等形象。在哥特风的文学作品之中,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以恐怖和暴力作为整个文学作品的主要感情基调,这种感情的存在也是整个哥特风作品的主要艺术魅力所在。(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8年08期)

郑周明[8](2018)在《再现19世纪英国文学“被掩埋的部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有这样一本文艺杂志,它在19世纪末只出了13期便告终结,却引领了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坛风潮,并让这股风气影响到了世界另一端,作家郁达夫多年后看到这本杂志时称赞它 “独霸一方,焕发异彩”,之后鲁迅、田汉等人也被其中的插画艺术所吸引,认为它对现代艺术产(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8-06-07)

王晓雄[9](2018)在《文明人的食人焦虑和帝国的纾解策略——十八世纪初期英国文学中的食人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历史上的食人包括两种意涵:一是知识史上作为禁忌的食人行为,二是作为医药的尸体。十八世纪初期,笛福、切特伍德、奥宾和斯威夫特等英国作家的作品中都存在着或隐或显的文明人食人情节,体现了启蒙后的英帝国的食人焦虑。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作为英帝国投射性认同产物的食人族成了纾解文明人食人焦虑的一种综合性策略。(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张友燕[10](2018)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学批评的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文学批评一反19世纪盛行的实证主义,将批评重点转向文本并出现了文学批评观点多样化的局面。这一时期英国批评史上众多文学批评观点互为补充也互相冲突。早期的学院派、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等在文本分析领域做了很不错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到了艾略特,开始了几个流派之间的持久论争,他们的论争结果很难用胜负去形容,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新批评在众多前人的文学批评那里获得了启发,并在20世纪中期的英国发展至繁荣,英国文学批评也随之走向科学化、理论化。(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世纪英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国18世纪中后期的感伤主义文学、哥特文学和游记文学中对剧中人心理的剖析和对读者情感的有意操控,皆呈现出强烈的内向性。这叁种文学形式结合起来,见证了18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学在私人话语领域和公共话语领域的主题关注与写作手法上所共同呈现出的内在转向,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世纪英国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星.何为“智趣”?——浅论17、18世纪英国文学艺术观[J].外国文学.2019

[2].谢娟.18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学的内向性[J].名作欣赏.2019

[3].胡强.消费社会、生活方式与趣味“追逐”——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学中的文化观念变迁[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

[4].逯璐.从凯列班、爱丽儿到星期五——论文艺复兴晚期到18世纪初英国文学中被殖民者身份的流变[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

[5].郑如娴.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园林元素及其审美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8

[6].高晓玲.诗性真理:转型焦虑在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表征[J].外国文学研究.2018

[7].张艳华.论19世纪前期英国文学的哥特风[J].大观(论坛).2018

[8].郑周明.再现19世纪英国文学“被掩埋的部分”[N].文学报.2018

[9].王晓雄.文明人的食人焦虑和帝国的纾解策略——十八世纪初期英国文学中的食人书写[J].外国文学评论.2018

[10].张友燕.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学批评的流变[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河南大学着作(1)河南大学着作(5)河南大学着作(4)河南大学着作(5)河南大学着作(3)河南大学着作(1)

标签:;  ;  ;  ;  ;  ;  ;  

世纪英国文学论文_陈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