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构形理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字,理据性,构字法
构形理据论文文献综述
鲍雅洁[1](2019)在《浅谈汉字构形理据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构形的理据性是汉字的重要特性,同时也贯穿汉字发展的始终。本文从汉字自身入手,从定性描写、定量描写两个角度分析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在定量描写方面采用公式,以数据的形式理性地展示汉字构形的理据度;定性描写是本文的关键,主要体现在对构字法的划分,以及对音符、义符的所代表的音、义关系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4期)
徐福坤[2](2018)在《汉字构形理据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教学研究的语素化和语素教学研究的历时化要求汉字构形理据在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分析汉字构形理据有助于同音语素的判定、多义语素的识别和近义语素的辨析。以语素为中介,将汉字构形理据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习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汉语的动机和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字学报》期刊2018年00期)
禤健聪[3](2018)在《古汉字形体讹变与构形理据重组》一文中研究指出形体讹变是汉字古文字阶段发展演变的重要现象之一。前人对古文字形体讹变现象已有较深入的探讨,主要从字形的角度分析形体讹变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关注形体讹变与声化之间的关系。然而,对因字义变化造成的字形讹变,即字形讹变中的形义关系调整,则尚无专门的论述,吉光片羽(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11-13)
罗忠[4](2018)在《基于汉字构形理据的“射”和“矮”形义考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的构形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变化,其构形理据有保留的、弱化的、缺失的,而有的被重新分析了,据此分析出的意义与其本义常令人费解。针对有人认为"射"之本义应为"矮","矮"的本义该是"射"这一现象,既要从共时,更要从历时的角度去辩证分析二者的起源、构形理据的演化,才能知其本义。(本文来源于《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王安琪[5](2018)在《略论“衅”字的构形理据及记词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便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探讨任何有关文字的问题,都离不开字形和其记词功能。"衅"字在文献中有血祭、浇灌、缝隙等义,前人对其构形的说法也各有不同。本文拟从构形理据和记词功能两个方面对"衅"字进行考查,(本文来源于《第八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1-16)
楼兰[6](2017)在《睡虎地秦简文字构形理据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是极为珍贵的秦代文字资料,它上承商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调查表明,从整字层面看,绝大部分的秦简文字都是有理据的,真正没有理据的字只占4.95%;从构件层面看,无理构件活跃在构形的各个层面,并伴随时讹时不讹、此讹与彼讹的现象,这使得文字的结构呈不稳定状态,构形理据呈淡化趋势。(本文来源于《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马婷婷[7](2015)在《襄阳方言特色女性称呼语的构形理据探究——以“俩娃儿、娘儿和嫲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襄阳方言地域特色的女性称呼语主要有俩娃儿[ni A313u Ar]、娘儿[ni r34]、嫲嫲[m Am A53]叁个。[ni A313u Ar]是在西南官话"女娃儿"的基础上形成,用"俩"记录[ni A313]只能表近似音,无法表意,但其在襄阳当地已有一定的群众使用基础;[ni r34]是在"娘"的方言儿化的基础上形成,[m Am A53]在"妈妈"的方言变调的基础上形成,可分别用"娘"和"妈"的异体字"娘、嫲"记录。(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暴希明[8](2014)在《从金文“妻”的异构看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古文字学界争议颇多。透过金文"妻"的异构,结合婚姻形态的演进,从形声字声符示源、古籍记载、中外婚俗、语言民俗学等多方面可探讨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事实上,甲骨文"妻"字的构形根植的文化背景是在从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过程中盛行一时的抢婚习俗。由于最初的娶妻方式是在日落西山后去抢夺,因此,甲骨文"妻"字在字形上写作"(?)",像有人用手去抓一女子的头发以表抢夺,而字音上则和西同音,以表示"日落西山后抢来的女人"就是妻。(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张智慧,宋春淑[9](2014)在《现代汉字构形模式与理据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王宁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现代汉字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到7种构形模式。统计发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 905个汉字中,总理据度为77.13%,也就是说,四分之叁强的汉字可以从理据入手,通过形义联系或形音联系使形、音、义叁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改变汉字学习中死记硬背、顾此失彼的局面,减弱汉字学习的瓶颈。(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陈拥军[10](2014)在《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与汉字的记号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早期阶段,汉字是象形的,构形理据为物象。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构形的理据转换为词的音义。汉字形体的演变,尤其是隶变之后,以物象为基础的汉字不再象形,构形理据消失,这些象形字就成了记号字。以词的音义为构形理据的汉字,由于形体的变化、词的音义的变化以及字用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构形理据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变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汉字呈现记号化的趋势。汉字记号化的趋势需要我们对汉字性质、汉字结构理论等方面,有新的思考。(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构形理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词汇教学研究的语素化和语素教学研究的历时化要求汉字构形理据在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分析汉字构形理据有助于同音语素的判定、多义语素的识别和近义语素的辨析。以语素为中介,将汉字构形理据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习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增强他们进一步学习汉语的动机和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形理据论文参考文献
[1].鲍雅洁.浅谈汉字构形理据性[J].青年文学家.2019
[2].徐福坤.汉字构形理据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J].中国文字学报.2018
[3].禤健聪.古汉字形体讹变与构形理据重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4].罗忠.基于汉字构形理据的“射”和“矮”形义考释[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王安琪.略论“衅”字的构形理据及记词功能[C].第八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8
[6].楼兰.睡虎地秦简文字构形理据考察[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7
[7].马婷婷.襄阳方言特色女性称呼语的构形理据探究——以“俩娃儿、娘儿和嫲嫲”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
[8].暴希明.从金文“妻”的异构看甲骨文“妻”字的构形理据[J].河南社会科学.2014
[9].张智慧,宋春淑.现代汉字构形模式与理据度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
[10].陈拥军.汉字构形理据的历史演变与汉字的记号化[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