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包括隔离膜主体,所述隔离膜主体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水分高效吸附层与夹层,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位于夹层的下端,所述隔离膜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面层,所述上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灰尘吸附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设有水分高效吸附层、灰尘吸附层与便捷截断层,能够对电池内的电解液进行更好的吸收,减小电池内部的内阻,有利于人们使用,并能对电极表面上的粉尘进行吸附,防止出现短路的现象,可以保证电路的通畅,有利于人们使用,还可以在人们使用隔离膜的时候,便于人们对其进行截断,方便人们操作,有利于人们使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包括隔离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水分高效吸附层(2)与夹层(5),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2)位于夹层(5)的下端,所述隔离膜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面层(6),所述上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灰尘吸附层(3),所述面层(6)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便捷截断层(4),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颗粒(7),所述灰尘吸附层(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片(8),所述吸附片(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网(9),所述便捷截断层(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截断片(10),所述截断片(10)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截断标识(11)。
设计方案
1.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包括隔离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膜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水分高效吸附层(2)与夹层(5),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2)位于夹层(5)的下端,所述隔离膜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面层(6),所述上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灰尘吸附层(3),所述面层(6)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便捷截断层(4),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颗粒(7),所述灰尘吸附层(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片(8),所述吸附片(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网(9),所述便捷截断层(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截断片(10),所述截断片(10)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截断标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2)与隔离膜主体(1)之间设置有一号粘贴层,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粘贴层与隔离膜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片(8)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吸附网(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孔,吸附孔的数量为若干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片(10)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便捷截断层(4)与面层(6)之间设置有二号粘贴层,所述便捷截断层(4)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粘贴层与面层(6)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2)与夹层(5)之间设置有三号粘贴层,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2)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粘贴层与夹层(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6)与夹层(5)之间设置有四号粘贴层,所述面层(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粘贴层与夹层(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
背景技术
隔离膜主要是用于电芯内部正负极之间,隔离正负极板,防止电池内部阴阳极短路,并具有保持电解液的功能,在电池内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们对隔离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隔离膜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传统的隔离膜浸润度不高,不能使隔离膜完全被电解液浸润,容易导致电池的内阻增大,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其次,隔离膜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对电极上的粉尘进行吸附,容易出现短路的现象,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还有,人们在对隔离膜使用的时候,不方便人们对其进行安装,使用起来不方便,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包括隔离膜主体,所述隔离膜主体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水分高效吸附层与夹层,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位于夹层的下端,所述隔离膜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面层,所述上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灰尘吸附层,所述面层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便捷截断层,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颗粒,所述灰尘吸附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片,所述吸附片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网,所述便捷截断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截断片,所述截断片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截断标识。
夹层主要可以增加隔离膜的透气效果。
吸附颗粒主要是对电解液进行吸附。
吸附片与吸附网的主要作用是对电极上的粉尘进行吸附。
优选的,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与隔离膜主体之间设置有一号粘贴层,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粘贴层与隔离膜主体的中部内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附片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吸附网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孔,吸附孔的数量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截断片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便捷截断层与面层之间设置有二号粘贴层,所述便捷截断层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粘贴层与面层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与夹层之间设置有三号粘贴层,所述水分高效吸附层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粘贴层与夹层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面层与夹层之间设置有四号粘贴层,所述面层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粘贴层与夹层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通过设置的水分高效吸附层,能够对电池内的电解液进行更好的吸收,减小电池内部的内阻,有利于人们使用,通过设置的灰尘吸附层,能够对电极表面上的粉尘进行吸附,防止出现短路的现象,可以保证电路的通畅,有利于人们使用,便捷截断层的设置,能够在人们使用隔离膜的时候,便于人们对其进行截断,方便人们操作,有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的图1中水分高效吸附层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的图1中灰尘吸附层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的图1中便捷截断层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离膜主体;2、水分高效吸附层;3、灰尘吸附层;4、便捷截断层;5、夹层;6、面层;7、吸附颗粒;8、吸附片;9、吸附网;10、截断片;11、截断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包括隔离膜主体1,隔离膜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设置有水分高效吸附层2与夹层5,水分高效吸附层2位于夹层5的下端,隔离膜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面层6,上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灰尘吸附层3,面层6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便捷截断层4,水分高效吸附层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颗粒7,灰尘吸附层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片8,吸附片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网9,便捷截断层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截断片10,截断片10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截断标识11。
水分高效吸附层2与隔离膜主体1之间设置有一号粘贴层,水分高效吸附层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粘贴层与隔离膜主体1的中部内表面固定连接,能够对电池内的电解液进行更好的吸收,减小电池内部的内阻;吸附片8的数量为若干组,吸附网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吸附孔,吸附孔的数量为若干组,能够对电极表面上的粉尘进行吸附,防止出现短路的现象,可以保证电路的通畅;截断片10的数量为若干组,便捷截断层4与面层6之间设置有二号粘贴层,便捷截断层4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粘贴层与面层6的上端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能够便于人们对隔离膜主体1进行截断,方便人们使用;水分高效吸附层2与夹层5之间设置有三号粘贴层,水分高效吸附层2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三号粘贴层与夹层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面层6与夹层5之间设置有四号粘贴层,面层6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四号粘贴层与夹层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透气复合隔离膜,在使用时,只用根据电池的大小来决定需要截取的长度,为了方便人们对隔离膜主体1进行更好的截取,可以通过隔离膜主体1上的便捷截断层4,方便人们对其进行截断,方便人们通过便捷截断层4上的截断片10与截断标识11可以对其进行更好的辨认,然后截取的隔离膜主体1置于电池内部的正负极之间,主要起到隔离的作用,防止阴阳极之间出现短路,有利于人们使用,为了提高隔离膜主体1对电解液吸附的能力,可以通过隔离膜主体1内的水分高效吸附层2对其进行吸收,还可以通过水分高效吸附层2内的吸附颗粒7增大吸附的力度,从而减小电池内部的内阻,可以保持电路的通畅,有利于人们使用,如果在安装截断标识11的时候,电极上有粉尘就会出现短路的现象,可以通过灰尘吸附层3上的吸附片8对电极上的粉尘进行吸附,防止短路现象的出现,有利于人们使用,由于隔离膜主体1是属于复合形式,所以隔离膜主体1在使用的时候具有高效的透气性,便于人们使用,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4574.1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169265U
授权时间:20190726
主分类号:H01M 2/14
专利分类号:H01M2/14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浙江恒亿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恒亿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工业区秀新路以西、洪业路以北
发明人:陆菊林;沈琦
第一发明人:陆菊林
当前权利人:浙江恒亿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代理人:陶荣州
代理机构:1148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解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