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纸质文献传承的主要原因与管理对策

影响我国纸质文献传承的主要原因与管理对策

摘要:本文阐述了纸质文献的传承价值,并对当前影响纸质文献传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纸质文献的自身弱点、电子文献的冲击、保护措施的不足,最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纸质文献;传承价值;影响因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8-0000-00

作者简介:张秀岭(1966.5—),女,山东章丘人,馆员,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学院图书馆工作,大学学历,主要从事图书馆基础理论及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图书馆,山东德州邮编253023

纸质文献在经历了无数次变革和不断完善后,形成了完美的以纸质印刷为载体的基本特征。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有人开始质疑纸质文献传承的必要性。笔者认为,纸质文献具有其自身的传承价值。

首先,纸质文献承载着浓重的文化气息。纵观历史,人类社会数千年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是由各个国家的图书馆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全面、系统地保存下来的。这些整理后的文献记录了人类社会进程中的文化发展,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

其次,纸质文献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纸质文献伴随人类走到历史的今天,在人的意识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随着印刷出版技术的不断完善,纸质文献的装帧也更加精美,读者除对书中知识内容的摄取之外,还可以赏心悦目。闲暇时间,手捧散发着墨香的好书,或躺或卧,完全是一种自由惬意的阅读享受。

再次,纸质文献是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纸质文献为主的我国传统图书馆是保存历史纪录、史实文献,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重要信息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包括了对一个国家、民族、区域等所有的历史的记载,而且还容纳了历史名人的手稿、真迹、图片和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真实面貌的民间往来书信等珍本、善本。这些珍品的保存载体大都以纸质文献的形式出现,其独特的保存作用和传承价值,是其他载体形式都不可取代的。因此,只要我们保存好这一载体形式的文献,丰富的历史文化也就得到了保护。

但是最近几年,我国的纸质文献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笔者认为,冲击我国纸质文献传承的影响因素有三。

第一、纸质文献的自身弱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呈几何级数递增,纸质文献自身的弱点和弊病日显突出。其具体表现为:(1)文献信息量的急剧增长,纸质文献的存储空间和文献本身所含的信息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2)纸质文献容易变质和自然老化,并且其知识内容的复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3)纸质文献本身所含的知识量不大,许多相关的知识内容需要负载于大量纸质载体上,不利于人们的检索和利用,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性。

第二,电子文献的冲击。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子文献的崛起打破了纸质文献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电子出版物等非纸质载体的文献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且以其所具有的复制方便、传播效果好、检索能力强和具有信息的互动性等优点为人们所接受,从而在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对纸质文献产生了重要冲击。这种冲击表现在文献使用者的分流和对纸质文献的依赖性减弱。在电子出版物出现并广泛使用前,人们普遍利用印刷型的纸质文献获取知识和信息,而在电子出版物被广泛使用后,一部分纸质文献使用者由原来通过纸质文献获取信息和知识转为主要或全部利用电子出版物获得,从而使纸质文献的使用者发生分流,并不可避免地减少对纸质文献的依赖性。

第三,缺乏对纸质文献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纸质文献的传承。基于种种原因,各种载体的古籍流传到现在,不用说简牍策帛,唐以前写本、抄本已是稀世珍品,唐五代刻本所剩无几,就是宋代刻本也已稀少,甚至连元、明刻本也不多了。少数图书馆由于文献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技术不过硬,导致了这部分重要历史文献的毁损,给我国纸质文献传承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另外,由于日常管理的不完善,很多馆藏的近现代书籍也出现的大大小小的损坏。

针对以上提到的几点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以下管理对策。

第一、对于以上提到的纸质文献的缺点,电子文献恰好以其自身的特点来弥补。数字文献的优越性在于:(1)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在网络环境下只需要几秒钟便可以得到所需的文献信息。(2)不受时空限制。数字化图书馆不受时空限制的远程高速特点及强大的检索查询功能使资源共享成为现实。(3)数据具有通用性和易复制性。(4)能集成多元化信息。电子文献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做到图、文、声并茂,三维立体显示,全面地再现信息的真实性。(5)检索方便,利于开展研究。

因此,我们可以在致力于纸质文献传承的同时,加强对电子文献的使用,以弥补纸质文献在自身方面的不足。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电子文献以其载体和载体与信息结合方式的特殊性对纸质文献造成很大的冲击,但是纸质文献以其自身特点而不容被取代。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阅读习惯的延续性。长久以来,我们所获得的各项信息和知识都是通过传统文献。一些重要和珍贵的图书会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永远保存下来,人们不会轻易放弃纸张印刷的出版形式。(2)携带随机性、保存持久性。(3)维护知识产权。纸质文献不具有涂改性,可长久保存,避免了数字资源的复制性、篡改性,为捍卫作者的知识产权有一定贡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将各显特色,共生共存。因此,在面对数字文献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应该做的是将数字文献与纸质文献二者相互结合,将传统纸质阅读媒介与数字阅读媒介的融合,使两者互补共存、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报社和杂志社借助与新媒介在渠道和内容方面的双重融合,力图保持自身的影响力。这种媒介纵向融合的态势,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传统纸质媒介与网络媒介融合,具体表现为各大报纸和期刊纷纷借助网络技术,依托自身的资源开设网络版的电子报纸和期刊。第二层次,传统纸质阅读媒介在与网络媒体融合的基础上,将媒体延伸至数字阅读媒介。借助与数字阅读媒介的融合实现在内容生产、经营方式和赢利模式等方面的转型。作为新移动终端,数字阅读媒介不仅保持了网络媒体的优点,同时与其他阅读媒介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因此,许多媒体集团不约而同的将媒体平台搭建延伸到对电子阅读器的开发和利用上。

第三、加强对纸质文献的保护。文献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图书馆工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国际图联设立的PA(preservationandconservation),即文献保护计划,其目的在于确保任何图书资料得以永久性保护和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年曾在海牙通过了保护文化财富的国际公约,后又推出一项重要计划,即世界追忆(Memoryoftheworld)计划,旨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抢救文献资源,特别是保护那些处于濒危状态的资源,包括手稿、印刷品及音像资料等。总之,文献保护在社会发展和文化继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保护文献,保护文化遗产,是作为保存文献最重要场所之一的图书馆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对于图书馆而言,必须对长期积累下来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文化遗产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整理,尤其要在构建图书馆文献保护体系、提高读者和馆员文献保护意识等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而持续不断地完善、规范、保存馆藏文献资源。纸质文献保护的基本方法有:1、改善保管条件。创造适宜图书存放的环境,延缓图书的变质过程。图书馆的新建筑或改建扩大的建筑,都应根据图书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施工,要充分考虑到楼层、朝向、采光、恒温、恒湿、防尘、防晒、防虫、设备安装等诸多因素。2、防火防水。建立图书馆消防安全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巡视检查。3、防盗。对古籍珍、善本和特藏文献都应设专人管理岗位,流通、阅览室出纳台等都应设置报警装置。4、防光。由于自然光和人工光都具有较高的能量,尤其是阳光和具有紫外线的人工光都会给图书造成危害,因而一方面要控制自然光直射进书库,另一方面要减少书库内人工光源对书刊的破坏,书库内应禁止使用日光灯,采用光线不太强并用半透明的球形灯罩罩住的白炽灯,还应尽可能不让人造光源与书架接近。书库窗户要采用帘幕遮光或其他避光措施。5、防尘防菌。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可实施臭氧消毒等措施。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缩微、扫描、影印的方法对纸质文献进行再生性保护。在加强纸质文献保护措施的同时,注意对读者的宣传教育,让其知晓维护国家财产,做一个文明读者是每个读者应尽的责任。

总之,纸质文献的传承虽然因自身弱点、电子文献的冲击以及人们保护措施不足而受到影响,但是其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伴随着人们跨越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历程。纸质文献符合人类阅读性生理要求,既适应满足读者情报检索需求,又尤其适合满足读者学习进修、文艺欣赏、科学生活等阅读需求,是图书馆履行其社会教育职能的最佳信息载体。因此我们要继续将纸质文献传承下去,保住我们的民族瑰宝。

参考文献:

[1]赵宇红.图书防灾与保护措施[J].自然灾害学报,2004,(6).

[2]郑秉勤.略论高校图书馆书刊损毁现象[J].贵图学刊,2005,(3).

[3]张红宣.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03,(9).

[4]田亚丽.浅议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3).

[5]魏建琳.对纸质文献命运的再认识[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1).

[6]袁丽娜.数字阅读媒介:开启媒介融合新时代[J].出版参考,2010,(1).

标签:;  ;  ;  

影响我国纸质文献传承的主要原因与管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