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包括工作面板、设置在工作面板上方的第一定子工装机构和第二定子工装机构、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相配合的第一夹紧机构、与第二定子工装机构相配合的第二夹紧机构、分别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第二定子工装机构同轴连接的主轴、辅助轴,与主轴同轴连接并且联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主轴、辅助轴上分别设置有主同步齿轮、辅助同步齿轮,所述主同步齿轮和辅助同步齿轮上设置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通过松张紧轮控制其松紧程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面板(1)、设置在工作面板(1)上方的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和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相配合的第一夹紧机构(4)、与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相配合的第二夹紧机构(5)、分别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同轴连接的主轴(15)、辅助轴(16),与主轴(15)同轴连接并且联动的伺服电机(6);所述主轴(15)、辅助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主同步齿轮(11)、辅助同步齿轮(12),所述主同步齿轮(11)和辅助同步齿轮(12)上设置有同步带(14),所述同步带(14)通过松张紧轮(13)控制其松紧程度,所述工作面板(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装卸定子的第一定子卸料机构(7)、第二定子卸料机构(8)。
设计方案
1.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面板(1)、设置在工作面板(1)上方的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和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相配合的第一夹紧机构(4)、与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相配合的第二夹紧机构(5)、分别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同轴连接的主轴(15)、辅助轴(16),与主轴(15)同轴连接并且联动的伺服电机(6);所述主轴(15)、辅助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主同步齿轮(11)、辅助同步齿轮(12),所述主同步齿轮(11)和辅助同步齿轮(12)上设置有同步带(14),所述同步带(14)通过松张紧轮(13)控制其松紧程度,所述工作面板(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装卸定子的第一定子卸料机构(7)、第二定子卸料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包括连接固定板(2),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穿过连接固定板(2)与主轴(15)同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连接固定板(2)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机的绕线机构包括若干支撑柱(23);所述支撑柱(23)均匀分布在工作面板(1)和连接固定板(2)的中间;所述支撑柱(23)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面板(1)上的下方,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固定板(2)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包括第一绕线杯(30)、设置在第一绕线杯(30)两侧的第一左夹紧组件(31)和第一右夹紧组件(32),所述第一左夹紧组件(31)和第一右夹紧组件(32)相互对称并且用于夹紧第一绕线杯(30)中的定子;所述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包括第二绕线杯(90)、设置在第二绕线杯(90)两侧的第二左夹紧组件(91)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所述第二左夹紧组件(91)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相互对称并且用于夹紧第二绕线杯(90)中的定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包括第一气缸固定板(42)、设置在第一气缸固定板(42)上的第一气缸(41)、设置在第一气缸固定板(42)上的导轨组合、设置在导轨组合上的第一安装板(43)和第二安装板(47)、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上的第一连接控制件(46)、第二连接控制件(48);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控制件(46)、第二连接控制件(48)分别位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子卸料机构(7)设置在第二安装板(47)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5)包括第二气缸固定板(52)、设置在第二气缸固定板(52)上的第二气缸(51)、设置在第二气缸固定板(52)上的导轨组合、设置在导轨组合上的第三安装板(53)和第四安装板(57)、分别设置在第三安装板(53)、第四安装板(57)上的第三连接控制件(56)、第四连接控制件(58);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控制件(56)、第四连接控制件(58)分别位于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定子卸料机构(8)设置在第四安装板(57)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合包括第一导轨(45)和第二导轨(44);所述第一导轨(45)、第二导轨(44)分别依次穿过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第三安装板(53)、第四安装板(57)、第二气缸固定板(52);所述第一导轨(45)与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一安装板(43)、第四安装板(57)和第二气缸固定板(52)配合处设置有直线导轨(60);所述第二导轨(44)与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二安装板(47)、第四安装板(57)和第二气缸固定板(52)配合处设置有直线导轨(6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技术是,1.通过两个伺服电机同步来实现联动转位,更换模具调试较长,成本增加;2.夹紧定子放取通过4个气缸来实现压紧定子,调节范围小,换模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客服现有技术中通过两个伺服电机同步来实现联动转位,更换模具调试较长,成本增加;以及夹紧定子放取通过4个气缸来实现压紧定子,调节范围小,换模时间较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其包括工作面板 (1)、设置在工作面板(1)上方的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和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相配合的第一夹紧机构(4)、与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相配合的第二夹紧机构(5)、分别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同轴连接的主轴(15)、辅助轴(16),与主轴(15) 同轴连接并且联动的伺服电机(6);所述主轴(15)、辅助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主同步齿轮(11)、辅助同步齿轮(12),所述主同步齿轮(11)和辅助同步齿轮(12)上设置有同步带(14),所述同步带(14)通过松张紧轮(13) 控制其松紧程度,所述工作面板(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装卸定子的第一定子卸料机构(7)、第二定子卸料机构(8)。
作为优选、所述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包括连接固定板(2),所述伺服电机(6) 的输出端穿过连接固定板(2)与主轴(15)同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连接固定板(2)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让伺服电机在工作的时候,可以减少一定的震动影响到工作面板上的第一定子工装机构和第二定子工装机构,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定子绕线的精度,同时也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包括若干支撑柱(23);所述支撑柱(23) 均匀分布在工作面板(1)和连接固定板(2)的中间;所述支撑柱(23)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面板(1)上的下方,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固定板(2) 的上方。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工作面板很好的固定设置在连接固定板上,其中,所述支撑柱的数量根据工作面板和连接固定板的大小而定,将每两根支撑柱之间的距离都保持一致,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工作面板与连接固定板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包括第一绕线杯(30)、设置在第一绕线杯(30)两侧的第一左夹紧组件(31)和第一右夹紧组件(32),所述第一左夹紧组件(31)和第一右夹紧组件(32)相互对称并且用于夹紧第一绕线杯(30)中的定子;所述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包括第二绕线杯(90)、设置在第二绕线杯(90)两侧的第二左夹紧组件(91)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所述第二左夹紧组件(91)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相互对称并且用于夹紧第二绕线杯(90)中的定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包括第一气缸固定板(42)、设置在第一气缸固定板(42)上的第一气缸(41)、设置在第一气缸固定板(42)上的导轨组合、设置在导轨组合上的第一安装板(43)和第二安装板(47)、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上的第一连接控制件(46)、第二连接控制件(48);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控制件(46)、第二连接控制件(48) 分别位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子卸料机构(7)设置在第二安装板(47)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紧机构(5)包括第二气缸固定板(52)、设置在第二气缸固定板(52)上的第二气缸(51)、设置在第二气缸固定板(52)上的导轨组合、设置在导轨组合上的第三安装板(53)和第四安装板(57)、分别设置在第三安装板(53)、第四安装板(57)上的第三连接控制件(56)、第四连接控制件(58);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控制件(56)、第四连接控制件(58) 分别位于第二定子工装机构(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定子卸料机构(8)设置在第四安装板(57)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组合包括第一导轨(45)和第二导轨(44);所述第一导轨(45)、第二导轨(44)分别依次穿过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第三安装板(53)、第四安装板(57)、第二气缸固定板(52);所述第一导轨(45)与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一安装板(43)、第四安装板(57)和第二气缸固定板(52)配合处设置有直线导轨(60);所述第二导轨(44)与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二安装板(47)、第四安装板(57)和第二气缸固定板(52)配合处设置有直线导轨(60)。
采用上述结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共用一组导轨组合,无论在生产成本上还是整体的稳定性上都是有利于高效的绕线而准备的,特别是导轨组合与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第四安装板、第二气缸固定板配合处都设置有相应的直线导轨,这一方面是轴向固定导轨组合的位置,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精度,使实际生产更佳高效以及稳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绕线部件向上下(绕线伺服电机相应动作)运动,绕线与分度伺服联动来进行绕线,在绕线时一个伺服分度转位连接转动轴,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另一个转动轴来实现同步运动,降低调试模具时间,能节省成本;还有就是在卸料是两侧气缸伸出\\缩回就实现同步压紧松开定子产品,通过直线轴承导向运动,能适用不同产品外径,结构稳定简洁,降低安装与切换更换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其包括工作面板 1、设置在工作面板1上方的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和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相配合的第一夹紧机构4、与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相配合的第二夹紧机构5、分别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同轴连接的主轴15、辅助轴16,与主轴15同轴连接并且联动的伺服电机6;所述主轴15、辅助轴16上分别设置有主同步齿轮11、辅助同步齿轮12,所述主同步齿轮11 和辅助同步齿轮12上设置有同步带14,所述同步带14通过松张紧轮13控制其松紧程度,预设几个松张紧轮13的可以有效的调整同步带14的松紧程度,防止同步带14长时间使用后过松来调整下;所述工作面板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装卸定子的第一定子卸料机构7、第二定子卸料机构8,所述内绕机的绕线机构包括连接固定板2,所述伺服电机6穿过连接固定板2与主轴15同轴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连接固定板2下方,采用上述结构,可以让伺服电机6在工作的时候,让工作面板1与连接固定板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和距离,可以减少一定的震动影响到工作面板1上的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和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定子绕线的精度,同时也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工作面板1与连接固定板2之间通过支撑柱23来支承,所述若干支撑柱23均匀分布在工作面板1和连接固定板2的中间;所述支撑柱23上方通过螺栓(图中未标识)固定在工作面板1上的下方,下方通过螺栓(图中未标识)固定在连接固定板2的上方,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工作面板1很好的固定设置在连接固定板2上,其中,所述支撑柱23的数量根据工作面板1和连接固定板2的大小而定,将每两根支撑柱23之间的距离都保持一致,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工作面板1与连接固定板2的稳定性。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所述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包括第一绕线杯30、设置在第一绕线杯30两侧的第一左夹紧组件31 和第一右夹紧组件32,所述第一左夹紧组件31和第一右夹紧组件32相互对称并且用于夹紧第一绕线杯30中的定子,所述第一绕线杯30两侧的第一左夹紧组件31可以对第一绕线杯30中的定子进行固定效果,让绕线效果更佳高效,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手续;所述第二定子工装机构9包括第二绕线杯90、设置在第二绕线杯90两侧的第二左夹紧组件91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所述第二左夹紧组件91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相互对称并且用于夹紧第二绕线杯90中的定子;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二左夹紧组件91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可以对第二绕线杯90中的定子进行固定效果,让绕线效果更佳高效,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手续。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包括第一气缸固定板42、设置在第一气缸固定板42上的第一气缸41、设置在第一气缸固定板42上的导轨组合(图中未标识)、设置在导轨组合(图中未标识)上的第一安装板43和第二安装板47、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上的第一连接控制件46、第二连接控制件48;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控制件46、第二连接控制件48分别位于第一定子工装机构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子卸料机构7设置在第二安装板47的一侧;所述第二夹紧机构5包括第二气缸固定板52、设置在第二气缸固定板52上的第二气缸51、设置在第二气缸固定板52上的导轨组合(图中未标识)、设置在导轨组合(图中未标识) 上的第三安装板53和第四安装板57、分别设置在第三安装板53、第四安装板 57上的第三连接控制件56、第四连接控制件58;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控制件(56)、第四连接控制件58分别位于第二定子工装机构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定子卸料机构8设置在第四安装板57的一侧;所述导轨组合(图中未标识)包括第一导轨45和第二导轨44;所述第一导轨45、第二导轨44分别依次穿过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第三安装板53、第四安装板57、第二气缸固定板52;所述第一导轨45与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一安装板43、第四安装板57和第二气缸固定板52配合处设置有直线导轨60;所述第二导轨 44与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二安装板47、第四安装57和第二气缸固定板52配合处设置有直线导轨60;采用上述结构,第一夹紧机构4和第二夹紧机构5共用一组导轨组合(图中未标识),无论在生产成本上还是整体的稳定性上都是有利于高效的绕线而准备的,特别是导轨组合(图中未标识)与第一气缸固定板42、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第三安装板53、第四安装板57、第二气缸固定板52配合处都设置有相应的直线导轨60,这一方面是轴向固定导轨组合(图中未标识)的位置,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精度,使实际生产更佳高效以及稳定。
下料时,所述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51连接第一气缸固定板42和第二气缸固定板52通过直线导轨60在第一导轨45、第二导轨44导向同步往里运动,所述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第三安装53和第四安装板57连接,一侧的第一气缸41伸出推动第一安装板43、第三安装53夹紧在固定导杆62,第一气缸41伸出状态推动第一安装板43、第三安装53,通过第一导轨45导向往前移动,让调节螺钉顶紧第一左夹紧组件31和第二左夹紧组件91,模具弹簧压缩,第一左夹紧组件31和第二左夹紧组件912上方端往外张开时,第一绕线杯 30和第二绕线杯90一方的定子松开后取料;另一侧第二气缸51伸出推动第一气缸固定板42和第二气缸固定板52夹紧在第一导轨45,第二气缸51伸出状态推动第二安装板47和第四安装板57,通过夹紧第二导轨44导向往前移动,把调节螺钉的第一右夹紧组件32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顶紧,模具弹簧压缩,第一右夹紧组件32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上方端往外张开时,第一绕线杯30和第二绕线杯90一方的定子松开后取料。(两个工位同步下料)。
上料时,当两侧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51同步运动往外缩回状态时,气缸(41.51)连接在第一气缸固定板42和第二气缸固定板52上,通过直线导轨60推动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第三安装53和第四安装板57连接在第一导轨45、第二导轨44缩回,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第三安装53和第四安装板57连接在两侧第一导轨45、第二导轨44夹紧导向往外移动,第一绕线杯30和第二绕线杯90下方端模具弹簧顶住第一安装板43、第二安装板47、第三安装53和第四安装板57上方端往外撑开第一左夹紧组件31、第二左夹紧组件91、第一右夹紧组件32和第二右夹紧组件92,模具弹簧撑开将定子压紧进行绕线步骤;上述步骤可以实现两个工位同步上料和下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绕机的绕线机构,绕线部件向上下(绕线伺服电机相应动作)运动,绕线与分度伺服联动来进行绕线,在绕线时一个伺服分度转位连接转动轴,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另一个转动轴来实现同步运动,降低调试模具时间,能节省成本;还有就是在卸料是两侧气缸伸出\\缩回就实现同步压紧松开定子产品,通过直线轴承导向运动,能适用不同产品外径,结构稳定简洁,降低安装与切换更换时间。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6440.9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462218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H02K 15/08
专利分类号:H02K15/08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浙江诺德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诺德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望春工业园区科创北路228号
发明人:刘小龙
第一发明人:刘小龙
当前权利人:浙江诺德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