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胺基膦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pH,TOC,六甲基苯
胺基膦氧化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洪冉,田浩廷,彭安萍,谷成[1](2017)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负载四酰胺基六甲基苯基环铁催化氧化四溴双酚A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过氧化氢催化剂四酰胺基六甲基苯基环铁(简称四酰胺环铁,FeB*)可以在数分钟之内将氯酚几乎完全矿化,因此它被称为绿色催化剂。实际应用中,FeB*的用量很低,一般为0.01到10μmol/L。然而,对于FeB*固定化研究的很少。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优越的阴离子交换能力(2-3 mmol/g),LDH被用于负载FeB*。四溴双酚A(TBBPA)占所有溴代阻燃剂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六十,分为反应型和添加型两种。目(本文来源于《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5-19)
刘宏飞,林森,杨建云,肖炳坤,黄荣清[2](2014)在《血样中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氧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血样中的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氧化物(SR-N)。Agilent Eclipse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5,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77 nm。在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SR-N血浆标准曲线在0.75~12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0.75μg·mL-1。(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17期)
雷青娟[3](2013)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双功能环氧载体和胺基载体上的固定化及固定化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酶是一种高效、高度专一的生物催化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酶的稳定性差,对高温、有机溶剂或极端pH敏感,限制了酶的利用。酶固定化技术的出现,为酶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酶的固定化研究和应用在工业生产、化学分析、医药和环境工程等众多领域都备受关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一种含有血红素辅基(铁原卟啉)的糖蛋白复合酶,具有特殊催化氧化性能,可以在较为宽泛的条件下催化氧化芳香类化合物,尤其对水介质中的酚类及苯胺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含酚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健康都造成严重的危害,采用固定化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来处理酚类废水,在环境保护和酶工程领域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制备性能良好的载体,高效地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并将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催化氧化降解处理,是重要的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技术。本课题通过分子设计,研究制备了两类新型的双功能环氧载体,深入研究了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特性与固定化机理,也采用胺基载体对辣根过氧化物酶实施了固定化,研究了酶学性质,并将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用于苯酚的催化氧化,考察研究了催化氧化特性。本课题的研究在酶固定化领域具有明显的科学意义,对于酶催化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采用“接出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接枝聚合在硅胶表面,制得了接枝微粒PGMA/SiO_2,又通过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将乙二胺(EDA)键合在接枝微粒表面,制备了阳离子型双功能复合载体EDA-PGMA/SiO_2(第一种载体),共价偶联法实施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重点考察了两种次价键力(静电相互作用与疏水相互作用)在共价键合法固定HRP过程中的作用,探索研究了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介质中,复合载体EDA-PGMA/SiO_2表面胺基的质子化作用,使载体微粒的zeta电位在较大的pH范围内保持正值;当介质的pH=8.5,大于HRP的等电点(等电点为8)时,酶蛋白与载体之间所产生的强静电相互作用,会显着促进HRP的固定化;EDA的键合率在30%附近的载体,静电相互作用对固酶的促进作用最强,固定化酶的偶联率与比活力具有最高值,分别为57.85%和0.257U g~(-1)·min~(-1)。疏水相互作用对化学法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也会产生明显的作用,当以接枝微粒PGMA/SiO_2为载体时,增大溶液中NaCl的浓度,可有效促进酶蛋白与载体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提高固定化酶的偶联率与比活力。接着,以对羟基苯磺酸钠(SHBS)为试剂,使接枝大分子PGMA的部分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制备了阴离子型双功能复合载体SHBS-PGMA/SiO_2(第二种载体),并采用共价偶联法实施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重点考察了HRP与载体SHBS-PGMA/SiO_2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在共价固定HRP过程中的作用,并探索研究了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载体SHBS-PGMA/SiO_2表面大量的磺酸根离子,使其zeta电位在较大的pH范围内显示很大的负值,即SHBS-PGMA/SiO_2表面携带高密度的负电荷。当pH=6.0,HRP分子荷正电,酶蛋白分子与载体之间会产生很强的静电相互作用,显着促进HRP的固定化;当载体表面SHBS的键合率在18%附近时,静电相互作用对固酶的促进作用最强,固定化酶的偶联率与比活力达最高值,分别为63.64%和0.27U g~(-1)·min~(-1)。催化氧化实验表明,以上述两种环氧载体固定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不高,于是又采用胺基载体(二乙烯叁胺改性的交联聚丙烯腈微球,DETA-CPAN),以戊二醛为偶联剂,实施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考察了最适酶固定化条件。研究结果指出,最适固定化条件为:温度为30℃,固定化时间为8h,戊二醛浓度为0.02mol L-1,pH值为8.0,本实验体系的适宜酶溶液量为10mL。在最适条件下,HRP的偶联率和固定化酶的比活力分别可达到41.96%和0.32U g~(-1)·min~(-1)。最后,对最适条件下所制得的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用于苯酚的催化氧化,考察了其催化性能。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7.0,且具有较好的pH稳定性;最适温度为30℃,且在20-50℃范围内,固定化酶都保持有较高的活性;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Km值分别为1.35×10-3mol·L-1、4.05×10-2mol·L~(-1),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高于游离酶的米氏常数,表明固定化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比游离酶要低,同于大多数固定化酶的情况。苯酚溶液催化氧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催化氧化体系中底物苯酚与氧化剂H_2O_2的比例为1:1时,催化效果最好;在本研究体系中加入少量(0.5g)固定化酶,25℃下进行苯酚的催化氧化降解实验2h,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28.57%。随着给酶量的增加,苯酚的去除率也在增加,当加入2.0g固定化酶时,去除率可达到56%。循环使用5次后,固定化酶仍具有较高的酶活性,表明固定化酶具有较好的重复循环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3-03-28)
丁锐,黄荣清,杨建云,肖炳坤[4](2012)在《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氮氧化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合成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氮氧化物;测定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氮氧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苯并呋咱氮氧化物(BFO)和氨基氰为起始原料合成中间体3-氨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氮氧化物,所得的中间体和烟酰氯反应得目标化合物。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为模型,采用MTT分析法,测定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氮氧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氢谱(1H-NMR)、质谱(MS)和红外光谱(IR)确证,纯度经HPLC检测达99.24%。结论合成了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氮氧化物;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氮氧化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的活性大于替拉扎明。(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2年08期)
杜玲枝[5](2006)在《手性二茂铁亚胺的环钯化合物和α-胺基膦氧化物的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手性二茂铁亚胺的不对称加成和环钯化反应:首先以二茂铁亚胺为底物设计合成了五对外消旋的α-二茂铁基-α-胺基膦氧化物;以手性氨基醇的亚胺衍生物为底物,设计合成了四对新型手性α-胺基膦氧化物和两个手性二茂铁基氨基醇配体,考察了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了手性氨基醇二茂铁亚胺衍生物的不对称环钯化反应,合成并分离得到四对新型非对映异构的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的二聚体及其相应的单体;初步探讨了手性环钯化合物在不对称Claisen重排中的应用。一、新型α-二茂铁基-α-胺基膦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利用亚胺的加成反应,以二茂铁亚胺1为起始物,设计合成了五对新型外消旋的α-二茂铁基-α-胺基膦氧化物2a-2e(Scheme 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2e的构型进行了确证。在化合物2e的一对对映异构体中,二苯氧膦基均处于未取代茂环的反方向。说明,由于二茂铁基的空间位阻作用,二苯膦基可能是从远离未取代茂环的方向进攻碳氮双键。考察了手性氨基醇的亚胺衍生物3和6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设计合成了两对手性α-二茂铁基-α-胺基膦氧化物4和5;两对手性α-苯基-α-胺基膦氧化物7和8(Scheme 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比旋光度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中化合物4b(41%isolated yield)和5b(16%isolated yield)是重结晶得到的一对非对映异构体,化合物(S,S)-4b经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和绝对构型进行了确证。3a和6a的加成产物的d.e.值均高达100%,3b和6b的加成产物的d.e.值分别为44%和33%。结果表明:利用手性亚胺分子内中心手性的诱导作用可以选择性地获得非对映异构的α-胺基膦氧化物,其中(S,S)-构型的产物为优势产物;取代基的位阻越大,加成产物的d.e.值越高;并由此提出了手性亚胺不对称加成反应可能存在的过渡态形式。为了探讨二苯氧膦基在配体参与不对称催化反应时对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合成了两个手性二茂铁基氨基醇配体9a和9b(Scheme 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比旋光度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手性配体4、5、7、8和9在二乙基锌对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及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对于手性α-胺基膦氧化物,由于在氮原子的α-位引入了二苯氧膦基,空间位阻作用使其催化活性较低,不含二苯氧膦基的配体9b的催化效果最好。9b在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室温下可以达到99.1%的化学产率和74.2%的e.e.值。而相应用α-胺基膦氧化物4b催化反应时,化学产率和e.e.值分别为51.5%和41.1%。二、新型手性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考察了手性氨基醇的二茂铁醛亚胺衍生物的不对称环钯化反应:在无水醋酸钠存在的条件下,(S)-10与自制的Li_2PdCl_4溶液发生不对称环钯化反应(Scheme 4),用薄层色谱法分离环钯化产物,得到了四对非对映异构的环钯化合物二聚体11和12,未得到羟基氧配位的单体16和17;用叁苯基膦对二聚体解聚得到了相应的四对非对映异构的环钯化合物单体14和15;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环钯化合物,不经分离直接用叁苯基膦解聚,然后重结晶得到了一对非对映异构的环钯化合物(Sp,Sc)-14a和(Rp,Sc)-15a的1∶1混合物13,分别得到了非对映异构的(Sp,Sc)-14c和(Rp,Sc)-15c;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Rp,Sc,Rp,Sc)-12c、(Sp,Sc)-14a、(Rp,Sc)-15c和13的绝对构型进行了确证。环钯二聚体12c、单体14a、15c和13中的N和Pd的距离为2.080—2.187(?),远小于N和Pd的范德华半径之和(3.18(?)),表明氮原子和钯原子之间存在分子内配位作用;环钯二聚体12c中N和Pd的距离为2.080—2.083(?),小于相应单体15c中的2.159(?),说明二聚体中N和Pd的配位作用较强;12c中Pd和羟基O的距离为4.226(?),远大于Pd和O的范德华半径之和(3.15(?)),说明羟基氧原子与钯原子之间没有配位作用,即环钯化反应没有生成16和17。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亚胺分子内中心手性的诱导作用,通过重结晶和色谱分离,可以得到既具有中心手性又具有平面手性的环钯化合物。但得到的环钯化合物的d.e.值较低。10a和10c的环钯化合物几乎是1∶1的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当R_1为苯基时,产物的d.e.值较高,最高为63%。有文献报道,具有平面手性的环钯化合物二聚体在催化不对称Claisen重排反应时的催化效果比只含中心手性的环钯化合物二聚体要好。我们初步探讨了将既具有中心手性又具有平面手性的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用于催化不对称Claisen重排反应(Scheme 5),但尚未得到预期的重排产物22,却得到钯催化下经碳氧键断裂形成的酰胺23。(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6-11-22)
许忻,张奕华,王未东[6](2003)在《2-(2,6-二氯苯胺基)苯乙酸4-(4-苯基-1,2,5-恶二唑-2-氧化物-3-)甲氧基苯甲酯的合成工艺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 2 (2 ,6 二氯苯胺基 )苯乙酸 4 (4 苯基 1 ,2 ,5 二唑 2 氧化物 3 )甲氧基苯甲酯的合成工艺。方法以桂醇为原料 ,经环合、氯化、醚化及酯化 4步反应合成 2 (2 ,6 二氯苯胺基 )苯乙酸 4 (4 苯基 1 ,2 ,5 二唑 2 氧化物 3 )甲氧基苯甲酯。环合反应中 ,改用乙酸为溶剂 ;醚化反应中以乙腈代替N ,N 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 ;酯化反应中 ,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改以滴加的方式投料。结果与结论总收率提高到 48%。本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收率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张俊华,吴义熔,汪正浩,李富友,金林培[7](2000)在《4-[2-(4-N,N-二甲基苯胺基)乙烯基]吡啶氧化物的电化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dimethylamino)phenyl]ethenyl pyridine N-oxide was synthesized .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is new hemicyanine dy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cyclic voltammetry and in situ spectrochemistr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hemicyanine dye has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ductive peaks.(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王苏惠,王玉成,姚昌盛,史达清[8](1999)在《3-芳胺基甲酰基-4-羟基-2-甲基-2H-1,2-苯并噻嗪-1,1-二氧化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3甲氧甲酰基4羟基2甲基2H1 ,2苯并噻嗪1 ,1二氧化物与芳胺的胺解反应,合成了6 个新的3芳胺基甲酰基4羟基2甲基2H1 ,2苯并噻嗪1 ,1二氧化物,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得到确证.(本文来源于《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4期)
赵国锋,邹小毛,杨华铮[9](1996)在《3-嘧啶胺基或叁嗪胺基甲酰基-4-羟基-2H-1,2-苯并噻嗪-1,1-二氧化物的合成及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3-乙氧甲酰基-4-羟基-2-氢(甲基)-2H-1,2-苯并噻嗪-1,1-二氧化物与取代嘧啶胺或均叁嗪胺的胺解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多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部分化合物显示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和抗炎免疫活性。(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96年10期)
上官国强,高峰[10](1996)在《β-(N-5-氟尿嘧啶-N_1)酰胺基乙基锗倍半氧化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同5-氟尿嘧啶相结合,合成了β-(N-5-氟尿嘧啶-N1)酰胺基乙基锗倍半氧化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等方法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IR光谱中出现800~900cm-1的强γGe-O特征振动吸收峰。该化合物结构新颖,兼具5-氟尿嘧啶和Ge-132的主要结构特征,相信将具有更好的抗癌作用。(本文来源于《济宁医学院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胺基膦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血样中的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氧化物(SR-N)。Agilent Eclipse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5,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77 nm。在选定的液相色谱条件下,SR-N血浆标准曲线在0.75~12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0.75μg·mL-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胺基膦氧化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超,洪冉,田浩廷,彭安萍,谷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负载四酰胺基六甲基苯基环铁催化氧化四溴双酚A的研究[C].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2017
[2].刘宏飞,林森,杨建云,肖炳坤,黄荣清.血样中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氧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3].雷青娟.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双功能环氧载体和胺基载体上的固定化及固定化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3
[4].丁锐,黄荣清,杨建云,肖炳坤.3-烟酰胺基-1,2,4-苯并叁嗪-1,4-二氮氧化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定[J].中国药学杂志.2012
[5].杜玲枝.手性二茂铁亚胺的环钯化合物和α-胺基膦氧化物的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6
[6].许忻,张奕华,王未东.2-(2,6-二氯苯胺基)苯乙酸4-(4-苯基-1,2,5-恶二唑-2-氧化物-3-)甲氧基苯甲酯的合成工艺改进[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
[7].张俊华,吴义熔,汪正浩,李富友,金林培.4-[2-(4-N,N-二甲基苯胺基)乙烯基]吡啶氧化物的电化学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00
[8].王苏惠,王玉成,姚昌盛,史达清.3-芳胺基甲酰基-4-羟基-2-甲基-2H-1,2-苯并噻嗪-1,1-二氧化物的合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9].赵国锋,邹小毛,杨华铮.3-嘧啶胺基或叁嗪胺基甲酰基-4-羟基-2H-1,2-苯并噻嗪-1,1-二氧化物的合成及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
[10].上官国强,高峰.β-(N-5-氟尿嘧啶-N_1)酰胺基乙基锗倍半氧化物的合成[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