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叙事论文-吴琼

文革叙事论文-吴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革叙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艺谋,“文革”,系列电影,第五代导演

文革叙事论文文献综述

吴琼[1](2019)在《张艺谋文革系列电影的乌托邦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既是"文革"的参与者,也是其受害人和蒙羞者,因此,他们试图用影像来呈现或述说"文革"历史。张艺谋的"文革"记忆电影中,更多地是将"文革"的大历史嵌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中,以"个人化"视角拆解宏阔历史,营造了一幅乌托邦的美好情感想象,以影像缝合了"文革"的苦难叙事,将历史虚化、抽象化、情感化,丧失了应有的批判性、反思性和历史沉重感。(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周华[2](2019)在《新时期以来文革叙事中的“口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政治性事件,“文革”在当代文学叙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作家选择将“文革”作为其叙事背景时,可以发现对于这个特殊的时期,一直有一个很稳定的因素存在于其中,就是带有“文革”特色的革命话语——口号。如果说当代文学是“文革”记忆的重要载体,那么“口号”就是串联文学与记忆的纽带。对于作家而言,“口号”的记忆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可以成为他们历史记忆的出发点,不同只是在于作家背后文化心理的区别;对于作品而言,“口号”作为有强烈政治倾向的语言,有着强大的符号表意功能,它与日常语言之间形成的张力也构建出了“文革”题材文本的艺术表达。本文正是建立在作家的“文革”记忆之上,第一章首先阐释了口号的在文革叙事中的基本表达方式,将文革叙事中的“口号”分为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口号和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口号,具体而言,“口号”在文革叙事中常常以“大字报”和“革命歌曲”等载体呈现,它们是形式上的具化表现,又拥有着更为个性的表达特征。第二章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口号”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自然拥有能指与所指的表意功能。在文革叙事中,这种表意首先体现在符号的分节上,符号的不同形式会导致对象的不同分类,不同的口号也会在表意上指向不同的人群,造成有关人物身份的等级划分,从这个意义上,形成了口号分节的表达效果。其次在符号的“真值”上,依靠人物所说出的“口号”游离在诚信和非诚信的表达间,从而形成了自我与本我之间的梳理。最后在符号的修辞上,反讽成为文革叙事中“口号”的主要表意手段,通过陌生化的处理反映出不同作家的文本期待。第叁章从时间上看,以1985年刘再复发表《论文学主体性》和1993年人文精神大讨论为节点,将文革叙事分为叁个时期:1976—1984年,1984—1993年和1993年至今。通过不同时期的文革叙事的特征梳理出文革“口号”的在不同时期所侧重的表达对象,在经历了“口号”从“苦难的制造者”到“丑陋的中国人”口中的侧重表达后,在1993年后开始走向叙事个人化的方向。而针对不同人物所发出的“口号”也可以发现作家历史观由“进化史观”到“存在处境”的转变。第四章在空间上选取了叁个比较典型的空间,首先是在公共空间下的批斗会空间,“口号”在以批斗会为代表的公共空间下,其发生的状态与权力的集中程度有关,在这种关系下,空间成为“口号”运行权力的中介与工具。其次是私人空间下的家庭空间和身体空间,具有公共景观特征的“口号”进入家庭空间,造成了家庭空间内在秩序的错乱,而更为私密的身体空间甚至变成了一个储存“口号”的场所,“口号”在身体空间内运作最终导致的必然是信仰缺失的结局。最后从“口号”的书写策略上看,“口号”书写的背后是书面的“口号”和日常的“口号”之间的博弈。这隐藏着两个维度,一个是作为文学语言的“口号”和作为日常用语的“口号”之间的区别,另一个则是“口号”背后民间文化和政治文化之间的沉浮。(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5)

王贝[3](2019)在《童年经验的再现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为经历“文革”的一代人,60年代生作家童年时期旁观者的视角给予了他们一代人独特的“文革”经验与审美感知。他们的“文革”书写打破了以往“文革”叙事类型化的倾向,是对“父兄”一代“文革”集体记忆的丰富与补充。与“右派”、知青作家相比,60年代生作家们缺乏对于“文革”的某种共同的情怀与历史共识,“文革”历史与个人成长互相缠绕的审美体验特质,使得60年代生作家小说中鲜少见到如同“父兄”一代那种对于历史的宏大书写,他们的作品更加着重呈现个人体验下的日常化、小我化的“文革”,他们将关注视角聚焦在历史进程中个体的生命情态畸变与人性扭曲,在审视历史的同时,揭示历史高压之下人的精神困境。“文革”时期失序动荡的成长环境,深入日常生活的“红色”文化,都成为缠绕在他们记忆中难以割舍的“童年情结”。记忆中的“文革”场景已然模糊,但留在60年代生人身上那种伴随成长的战栗与疼痛感却依旧清晰,这正是60年代生作家身上所体现出的年代症候。他们用青春的话语书写自己成长中的迷茫、创伤与疼痛,以虚构的形式来重新呈现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光。他们笔下那些富有自传色彩,单纯又复杂,明朗又阴暗,天真与邪恶并存的“文革”少年也成为他们笔下最鲜活、灵动,最具审美意蕴的一类人物形象之一。这些少年的生活中隐藏着人类最普遍的情感经验:爱与恨、罪与罚、自由与囚禁、友谊与背叛,作家在与童年之“我”的对话中,重新审视自我,表达自我反思。童年时期“文革”经验的有限性,加之现代性文学理论的知识素养,使得60年代生作家们在叙述“文革”时,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有一种自觉的反叛意识。儿童叙述视角成为60年代生作家在“文革”叙事策略上的一种探索。儿童天真无知同时又富于幻想的特质,独特的审美知觉方式与情感倾向,夸张、变形、荒诞、寓言等手法的应用,写实与想象的相互融合,使得60年代生作家笔下的“文革”书写逐渐偏离传统的现实主义倾向,更加呈现出一种轻盈,诗意的美感。(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黄怡婷[4](2018)在《《山楂树之恋》:后“文革”电影的青春叙事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英雄》式中国大片的大获全胜,张艺谋品牌有意识地在历史的"回望"中实现市场经济重组中国后延宕至今的革命红利,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终结"获奖神话"的艺术之路,反身成为主流叙事与价值的生产者,并在机械复制的时代里以对"雄伟壮观"的电影仪式美学的执念开启其作为"国师"的大众神话之路。《山楂树之恋》这一电影文本也归属于此阵列,本文将结合文化消费这一现实语境,指出其青春叙事背后的社会文化现状,并试图阐明影片在何种程度上改写并重塑了人们的文革想象与认知体系。(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35期)

陈军茹[5](2018)在《儿童视角下的莫言“文革”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莫言是当代重要的作家,在其“文革”题材小说中,一直实践着儿童视角的“文革”叙事。他以儿童视角叙事形态的多重演绎,彰显了儿童视角在“文革”叙事中立足于民间、别样反思历史、重塑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特质。本文以莫言儿童视角下的“文革”题材小说为例,首先归纳了莫言选择儿童视角书写“文革”的创作动因,之后对此类小说中具体的儿童视角叙事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类,进一步结合具体文本论述其对儿童视角的不懈探索,最终以求窥探出莫言儿童视角下的“文革”叙事在当代“文革”叙事中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5)

雷静,邓家鲜[6](2018)在《严歌苓创作中“文革”叙事的独特视角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记忆是旅美作家严歌苓最擅长表现的文学内容之一。尤其是对"文革"背景下人性的复杂性有着独特的写作视角:从儿童与成人视角的交织,女性视角下的独特叙事,对文化视角的修复等角度展示出严歌苓对"文革"带来的苦难有着独特的理解,并致力于展示人的本真状态,呈现出严歌苓构建的独特的"文革"世界。(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14期)

邢梦琪[7](2018)在《多元视角下的文革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政治事件的文化大革命虽然已经结束,但作为文化事件的“文革”却成就了新时期文学以来一种重要的叙事题材,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段历史并未被文学淡忘,相反的是,时间赋予了文学更大的阐释空间和可能。这段历史经历了被置放于“文学——政治”“文学——人性”“文学——日常”等角度加以书写的过程,也经历了被以“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为主体的两代“亲历者”和以新生代作家为主体的“非亲历者”共同书写的过程,同时,不同的“文革”叙事类型,还反映出了历史观的演变与多元。在不同的叙述角度下,或者将这段历史叙述为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异数”,以此表达尽快回归“正轨”的想法;或者着重于呈现人性在“文革”背景下的多重面目,以此实现追问和反思灾难成因的目的;或者是另辟蹊径地从日常的角度发现动荡历史背后坚韧的一面,从而逆向并且含蓄地提出另外一种理解,即“文革”并不如人们所想象得那样无坚不摧。“文革”是一个写不尽的题材,也是一个研究不尽的角度,“文革”叙事的多样和丰富,背后反映的是叙述视野、书写群体、历史观等问题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通过上述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几代作家以不同方式反思和追问历史的心路历程。(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赖佳佳[8](2018)在《余华《兄弟》的“文革”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文革"经验一向是余华重要的创作素材,但《兄弟》却是他第一部对这段历史发起"正面强攻"的作品。在暴力和荒诞的高度集中下,作者辅以儿童视角呈现成人的形象、成人的故事,观照社会的苦难,在单纯中表达深刻的主题。另外,文本中呈现的角色定位和商品化形式等表现了其"文革"叙事上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10期)

韩伟,程丹阳[9](2017)在《回忆性叙事:60后作家的“文革”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代中国许多作家陆续以这段沉重的历史为题材创作出大批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作家都以"文化大革命"直接参与者或受害者的形象来对这段历史进行叙述。这些作品中有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控诉的"伤痕文学",有对这场人为灾难进行反思的"反思文学",还有对这段岁月进行追忆的"知青文学"。(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7年03期)

李茹欣[10](2017)在《伤痕的记忆:暴力土改的文学实践——浅论“文革”前后土改小说中的暴力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暴力土改"是指在土改中的对地主阶级的暴力惩处行为,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文革"前后关于暴力土改的文学叙事去再现历史进程中真实的土改运动,审视群体暴力在一段历史运动中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与苦痛,并透过暴力进一步反思人性的真实。(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6期)

文革叙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政治性事件,“文革”在当代文学叙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作家选择将“文革”作为其叙事背景时,可以发现对于这个特殊的时期,一直有一个很稳定的因素存在于其中,就是带有“文革”特色的革命话语——口号。如果说当代文学是“文革”记忆的重要载体,那么“口号”就是串联文学与记忆的纽带。对于作家而言,“口号”的记忆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可以成为他们历史记忆的出发点,不同只是在于作家背后文化心理的区别;对于作品而言,“口号”作为有强烈政治倾向的语言,有着强大的符号表意功能,它与日常语言之间形成的张力也构建出了“文革”题材文本的艺术表达。本文正是建立在作家的“文革”记忆之上,第一章首先阐释了口号的在文革叙事中的基本表达方式,将文革叙事中的“口号”分为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口号和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口号,具体而言,“口号”在文革叙事中常常以“大字报”和“革命歌曲”等载体呈现,它们是形式上的具化表现,又拥有着更为个性的表达特征。第二章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口号”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自然拥有能指与所指的表意功能。在文革叙事中,这种表意首先体现在符号的分节上,符号的不同形式会导致对象的不同分类,不同的口号也会在表意上指向不同的人群,造成有关人物身份的等级划分,从这个意义上,形成了口号分节的表达效果。其次在符号的“真值”上,依靠人物所说出的“口号”游离在诚信和非诚信的表达间,从而形成了自我与本我之间的梳理。最后在符号的修辞上,反讽成为文革叙事中“口号”的主要表意手段,通过陌生化的处理反映出不同作家的文本期待。第叁章从时间上看,以1985年刘再复发表《论文学主体性》和1993年人文精神大讨论为节点,将文革叙事分为叁个时期:1976—1984年,1984—1993年和1993年至今。通过不同时期的文革叙事的特征梳理出文革“口号”的在不同时期所侧重的表达对象,在经历了“口号”从“苦难的制造者”到“丑陋的中国人”口中的侧重表达后,在1993年后开始走向叙事个人化的方向。而针对不同人物所发出的“口号”也可以发现作家历史观由“进化史观”到“存在处境”的转变。第四章在空间上选取了叁个比较典型的空间,首先是在公共空间下的批斗会空间,“口号”在以批斗会为代表的公共空间下,其发生的状态与权力的集中程度有关,在这种关系下,空间成为“口号”运行权力的中介与工具。其次是私人空间下的家庭空间和身体空间,具有公共景观特征的“口号”进入家庭空间,造成了家庭空间内在秩序的错乱,而更为私密的身体空间甚至变成了一个储存“口号”的场所,“口号”在身体空间内运作最终导致的必然是信仰缺失的结局。最后从“口号”的书写策略上看,“口号”书写的背后是书面的“口号”和日常的“口号”之间的博弈。这隐藏着两个维度,一个是作为文学语言的“口号”和作为日常用语的“口号”之间的区别,另一个则是“口号”背后民间文化和政治文化之间的沉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革叙事论文参考文献

[1].吴琼.张艺谋文革系列电影的乌托邦叙事[J].唐山文学.2019

[2].周华.新时期以来文革叙事中的“口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王贝.童年经验的再现与重构[D].郑州大学.2019

[4].黄怡婷.《山楂树之恋》:后“文革”电影的青春叙事批评[J].文教资料.2018

[5].陈军茹.儿童视角下的莫言“文革”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6].雷静,邓家鲜.严歌苓创作中“文革”叙事的独特视角探析[J].新西部.2018

[7].邢梦琪.多元视角下的文革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8].赖佳佳.余华《兄弟》的“文革”叙事[J].文教资料.2018

[9].韩伟,程丹阳.回忆性叙事:60后作家的“文革”书写[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

[10].李茹欣.伤痕的记忆:暴力土改的文学实践——浅论“文革”前后土改小说中的暴力叙事[J].青年文学家.2017

标签:;  ;  ;  ;  

文革叙事论文-吴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