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及耳机充电盒,所述PCB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通过定位孔插接后焊接固定;所述第一PCB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的接触装置;所述第一PCB板或者第二PCB板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按压控制蓝牙耳机开启与关闭的按压开关;所述第一PCB板或者第二PCB板上设置有用于给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通过定位孔和插脚垂直连接后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可快速、准确安装在耳机充电盒内部,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安装效率高,且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通过定位孔插接后焊接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通过定位孔插接后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的接触装置;所述接触装置的结构包括弹片或者金手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侧边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通过按压控制蓝牙耳机开启与关闭的按压开关;所述第一PCB板底面设置有用于给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插脚,所述第二PCB板上的所述插脚插入所述第一PCB板上的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二PCB板垂直插入所述第一PCB板后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背离所述第一PCB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按压控制蓝牙耳机开启与关闭的按压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面向所述第一PCB板的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给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二PCB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插脚,所述第一PCB板上的所述插脚插入所述第二PCB板上的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一PCB板垂直插入所述第二PCB板后焊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感应耳机充电盒开启或者关闭的霍尔元件以及用于显示的LED灯。
9.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所述PCB板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与所述外壳进行铰接的上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用于放置蓝牙耳机的耳机承载体,所述耳机承载体包括用于放置第一耳机的第一容纳腔和用于放置第二耳机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蓝牙耳机的充电接口穿过并凸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外壳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蓝牙耳机的按压开关穿过并凸出所述第二开口。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及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给蓝牙耳机进行充电的耳机充电盒,耳机充电盒内置有充电电池,蓝牙耳机放入耳机充电盒后,充电电池在有电的情况下自动给蓝牙耳机进行充电,耳机充电盒小巧便于携带,方便用户在蓝牙耳机没有电的情况下及时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充电盒内部的PCB板的结构一般是一块PCB板水平放置于耳机充电盒的底部,然后FPC板(FPC板的一端设置有霍尔元件或者LED灯等电子元器件)通过连接器或者焊接的方式与PCB板连接固定,这种方式成本较高(FPC价格高,连接器价格高),而且由于FPC的柔性导致安装时定位不准,且对准放置后还需要进行打胶固定,操作繁琐;另外一种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导线连接PCB板后与其他的电子元器件(例如霍尔元件或者LED灯等电子元器件,设置在耳机充电盒外壳的顶部)连接,这样的话导致耳机充电盒内部导线很多,导线容易出现相互交错的问题,而且这种方式还容易出现短路导致无法给蓝牙耳机充电,同时安装和操作也不方便,无法提高安装效率。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PCB结构复杂,导致安装不准确和操作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PCB板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通过定位孔插接后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PCB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的接触装置;所述接触装置的结构包括弹片或者金手指。
进一步地,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PCB板侧边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通过按压控制蓝牙耳机开启与关闭的按压开关;所述第一PCB板底面设置有用于给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插脚,所述第二PCB板上的所述插脚插入所述第一PCB板上的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二PCB板垂直插入所述第一PCB板后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PCB板背离所述第一PCB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按压控制蓝牙耳机开启与关闭的按压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PCB板面向所述第一PCB板的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给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PCB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二PCB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插脚,所述第一PCB板上的所述插脚插入所述第二PCB板上的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一PCB板垂直插入所述第二PCB板后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PCB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感应耳机充电盒开启或者关闭的霍尔元件以及用于显示的LED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外壳,其中,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如上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所述PCB板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中,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与所述外壳进行铰接的上盖;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用于放置蓝牙耳机的耳机承载体,所述耳机承载体包括用于放置第一耳机的第一容纳腔和用于放置第二耳机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蓝牙耳机的充电接口穿过并凸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外壳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蓝牙耳机的按压开关穿过并凸出所述第二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通过定位孔和插脚垂直连接后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可快速、准确安装在耳机充电盒内部,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安装效率高,且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可提高耳机充电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PCB板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PCB板连接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PCB板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PCB板连接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PCB板连接结构的耳机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PCB板连接结构的耳机充电盒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标号:
第一PCB板:10;第二PCB板:20;接触装置:30;安装孔:31;按压开关:40;充电接口:50;定位孔:60;插脚:70;LED灯:80;灯光显示孔:81;外壳:90;上盖:91;耳机承载体:92;第一容纳腔:93;第二容纳腔:94;第二开口:9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及耳机充电盒,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连接结构,所述PCB板连接结构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下面以三种具体结构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如图1-2所示,所述PCB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PCB板10(其上用于设置若干电子元器件,例如芯片等),与所述第一PCB板10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PCB板20(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二PCB板20,其上用于设置电子元器件,例如如图6中的LED灯80和霍尔元件等),所述第一PCB板10和所述第二PCB板20通过定位孔(图2中的定位孔60)插接后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在将PCB板连接结构安装在耳机充电盒的内部时安装定位准确,安装方便,可大大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CB板10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的接触装置30;所述接触装置30的结构包括弹片(接触按压式弹片,图2中为弹片结构)或者金手指(金黄色导电触片,优选为圆柱形),例如如图6中的耳机充电盒,两个蓝牙耳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需要进行充电时分别放入用于放置第一耳机的第一容纳腔93和用于放置第二耳机的第二容纳腔94,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的接触点,接触点与各自的接触装置30接触后即可进行充电,所述接触装置30的结构不限,可完成对蓝牙耳机充电的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CB板10侧边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通过按压控制蓝牙耳机开启与关闭的按压开关40,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所述按压开关40来控制耳机充电盒的开启与关闭,开启后即可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关闭后蓝牙耳机照样可放置于耳机充电盒中,有时候蓝牙耳机处于满电状态不需要进行充电,用户只是将蓝牙耳机收纳于耳机充电盒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CB板10底面(如图1)设置有用于给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50,因为要通过耳机充电盒对蓝牙耳机充电,必然耳机充电盒中内置有可充电电池(电池给蓝牙耳机充电),那么就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因此设置有所述充电接口50,所述充电接口50的类型不限,例如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等,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充电接口的耳机充电盒。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PCB板10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60(形状不限,优选为圆形通孔或者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二PCB板20与所述第一PCB板1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插脚70(所述插脚70与所述定位孔60适配),所述第二PCB板20上的所述插脚70插入所述第一PCB板10上的所述定位孔60,所述第二PCB板20垂直插入所述第一PCB板10后焊接在一起,便与后续的组装和固定。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PCB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PCB板10(其上用于设置若干电子元器件,例如芯片等),与所述第一PCB板10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PCB板20(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二PCB板20,其上用于设置电子元器件,例如LED灯和霍尔元件等),所述第一PCB板10和所述第二PCB板20通过定位孔(此处的定位孔和实施例一中的定位孔结构相同)插接后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在将PCB板连接结构安装在耳机充电盒的内部时安装定位准确,安装方便,可大大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PCB板10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的接触装置;所述接触装置的结构包括弹片(接触按压式弹片)或者金手指(金黄色导电触片,优选为圆柱形),例如如图3中的用于设置金手指的安装孔31,第一耳机对应两个金手指,第二耳机对应两个金手指,例如如图6中的耳机充电盒,两个蓝牙耳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需要进行充电时分别放入用于放置第一耳机的第一容纳腔93和用于放置第二耳机的第二容纳腔94,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的接触点,接触点与金手指接触后即可进行充电,所述接触装置的结构不限,可完成对蓝牙耳机充电的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PCB板20背离所述第一PCB板10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按压控制蓝牙耳机开启与关闭的按压开关40,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所述按压开关40来控制耳机充电盒的开启与关闭,开启后即可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关闭后蓝牙耳机照样可放置于耳机充电盒中,有时候蓝牙耳机处于满电状态不需要进行充电,用户只是将蓝牙耳机收纳于耳机充电盒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PCB板20面向所述第一PCB板10的侧面底部设置有用于给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50,因为要通过耳机充电盒对蓝牙耳机充电,必然耳机充电盒中内置有可充电电池(电池给蓝牙耳机充电),那么就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因此设置有所述充电接口50,所述充电接口50的类型不限,例如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等,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充电接口的耳机充电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PCB板20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如图2所示,此处的定位孔和实施例一中的定位孔结构相),所述第一PCB板10与所述第二PCB板2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插脚(如图2所示,此处的插脚和实施例一中的插脚结构相,(所述插脚与所述定位孔适配)),所述第一PCB板10上的所述插脚插入所述第二PCB板20上的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一PCB板10垂直插入所述第二PCB板20后焊接在一起,便与后续的组装和固定。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PCB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PCB板10(其上用于设置若干电子元器件,例如芯片等),与所述第一PCB板10垂直连接的两个第二PCB板20(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二PCB板20,其他数量的此处不再进行举例,不同的第二PCB板20可用于设置不同的电子元器件,例如LED灯和霍尔元件或其它功能的元器件等),所述第一PCB板10和两个所述第二PCB板20通过定位孔(图2中的定位孔60)插接后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在将PCB板连接结构安装在耳机充电盒的内部时安装定位准确,安装方便,可大大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CB板10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的接触装置30;所述接触装置30的结构包括弹片(接触按压式弹片,图4中为弹片的结构)或者金手指(金黄色导电触片,优选为圆柱形),例如如图6中的耳机充电盒,两个蓝牙耳机(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需要进行充电时分别放入用于放置第一耳机的第一容纳腔93和用于放置第二耳机的第二容纳腔94,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的接触点,接触点与各自的接触装置30接触后即可进行充电,所述接触装置30的结构不限,可完成对蓝牙耳机充电的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第二PCB板20侧边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通过按压控制蓝牙耳机开启与关闭的按压开关40,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所述按压开关40来控制耳机充电盒的开启与关闭,开启后即可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关闭后蓝牙耳机照样可放置于耳机充电盒中,有时候蓝牙耳机处于满电状态不需要进行充电,用户只是将蓝牙耳机收纳于耳机充电盒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CB板10底面(如图4)设置有用于给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50,因为要通过耳机充电盒对蓝牙耳机充电,必然耳机充电盒中内置有可充电电池(电池给蓝牙耳机充电),那么就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因此设置有所述充电接口50,所述充电接口50的类型不限,例如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等,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充电接口的耳机充电盒。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PCB板10上设置有四个定位孔(形状不限,优选为圆形通孔或者椭圆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二PCB板20与所述第一PCB板10连接的一端各自设置有两个插脚(所述插脚与所述定位孔适配),两个所述第二PCB板20上的所述插脚插入所述第一PCB板10上的所述定位孔,两个所述第二PCB板20垂直插入所述第一PCB板10后焊接在一起,便与后续的组装和固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PCB板20也可以采用合适长度的FPC板来代替,但是需要将所述FPC板的中部进行加固处理,避免所述FPC板过于柔软不方便安装。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不同结构的PCB板连接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外壳90,还包括如上所述的PCB板连接结构(此结构为实施例二的PCB板连接结构),所述PCB板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外壳90内部。
具体地,所述耳机充电盒还包括与所述外壳90进行铰接的上盖91(即所述上盖91的活动端通过铰链连接进行开启和关闭);设置于所述外壳90内部的用于放置蓝牙耳机的耳机承载体92,所述耳机承载体92包括用于放置第一耳机的第一容纳腔93和用于放置第二耳机的第二容纳腔94;所述外壳90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外壳90的底部正中间,根据充电接口50的大小和形状设置),所述蓝牙耳机的充电接口50穿过并凸出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外壳90侧面设置有第二开口95,所述蓝牙耳机的按压开关40穿过并凸出所述第二开口95。
另外,所述耳机承载体92上表面还设置有一用于LED灯80发光显示的灯光显示孔81,用于指示电池电量或者所述上盖91的开启与关闭,例如电池处于无电状态时LED灯80不亮,电池处于有电状态时LED灯80亮;或者上盖91开启时LED灯80亮,上盖91关闭时LED灯80不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B板连接结构及耳机充电盒,所述PCB板连接结构包括: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垂直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通过定位孔插接后焊接固定;所述第一PCB板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给蓝牙耳机充电的接触装置;所述第一PCB板或者第二PCB板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按压控制蓝牙耳机开启与关闭的按压开关;所述第一PCB板或者第二PCB板上设置有用于给耳机充电盒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通过定位孔和插脚垂直连接后焊接固定成一个整体,可快速、准确安装在耳机充电盒内部,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安装效率高,且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710517.8
申请日:2019-05-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730863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H02J7/00
专利分类号:H02J7/00
范畴分类:37P;
申请人:深圳市烁讯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烁讯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W1-BF3-302A
发明人:唐以彬;蒋飞;羊宗鑫;陆燕金;张继元;黄琴
第一发明人:唐以彬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烁讯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宏
代理机构:4426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