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偏光分束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薄膜,偏光分束镜,等效膜层,透过率
偏光分束镜论文文献综述
齐瑞云,吴福全,王庆,郝殿中,吴闻迪[1](2010)在《对称膜系偏光分束镜特征参量的入射角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入射角对对称膜系薄膜偏光分束镜性能的影响,从等效膜层理论和截止带理论出发,采用图像法分析了分光光谱带宽和透过率随入射角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利用UV3101-PC分光光度计测量了(LHL)^N膜系偏光分束镜在不同入射角下的透射分光光谱,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结果表明,分光光谱带宽和入射角存在直接联系,分光光谱带宽随入射角的增大先变宽后变窄,存在一个带宽最大值,以带宽最大值对应的入射角为基点,减小入射角时,分光光谱带宽向长波段漂移并且出现凹陷;增大入射角时,分光光谱向短波段漂移。这些结果对优化对称膜系薄膜偏光分束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10年05期)
齐瑞云,吴福全,王庆,郝殿中,吴闻迪[2](2010)在《大视场角1/4对称膜系偏光分束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增大薄膜偏光分束镜(PBS)的视场角,从对称膜系等效折射率公式和截止带理论出发,设计了对称膜系结构的大视场角PBS。利用电子枪蒸镀法制备了低高低折射率(LHL)膜系结构的PBS,利用UV3101-PC分光光度计测量了PBS在不同入射角下的透射分光光谱,通过消光比测试系统测量了PBS反射光和透射光的消光比。结果表明,偏光分光光谱随入射角变化不明显,在视场角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消光比(10-3量级),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一致。由此可见,利用周期性对称膜系设计大视场角薄膜PBS是完全可行的,为研制大视场角薄膜PBS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0年08期)
王庆,吴福全,郝殿中,齐瑞云,吴闻迪[3](2010)在《基于等效膜层理论的1/4规整膜系薄膜偏光分束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设计制作1/4规整膜系的高性能薄膜偏光分束镜,根据叁层对称膜系结构的等效膜层理论和截止带理论,设计了两种对称膜系结构的偏光分束镜。利用TFCalc薄膜软件对两种膜系结构偏光分束镜的分光光谱特性进行了模拟。利用电子枪蒸镀法分别制备了两种膜系结构的偏光分束镜(580~780 nm),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和搭建的消光比测试系统,对两种膜系结构偏光分束镜的透射率和消光比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膜系结构的偏光分束镜在设计分光光谱范围内透射率可以达到90%以上,消光比优于3×10-3,与理论设计吻合得很好。(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0年07期)
邓红艳[4](2009)在《偏光分束镜分束角的光谱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束角是偏光分束镜最重要的技术参量。本文利用Origin软件对偏光分束镜分束角的光谱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偏光分束镜的分束角随着波长的增大均呈减小的趋势,并且在紫外光区,分束角受波长的影响远大于近红外光区;棱镜结构角越大,入射光波长越短,其分束角的对称性越差。(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李华,李国华,张绪俊[5](2008)在《90°偏光分束镜光强分束比的入射角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He-Ne激光斜入射90°偏光分束棱镜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推导出光强分束比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验验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理论值和实验值是一致的,并对误差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李华,李强[6](2006)在《偏光分束镜分束角的不对称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渥拉斯顿分束角的不对称性,指出通过调整胶合介质层的均匀性可消除可调分束镜分束角的不对称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史萌,吴福全[7](2006)在《双向分束角对称的偏光分束镜设计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分束角对称的偏光分束棱镜,在双Wollaston棱镜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计棱镜左右两端晶体光轴的取向,使棱镜整体呈中心切面对称;在保证对正向入射的光对称分束的同时,对反向入射光同样可以对称分束,达到了双向对称分束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晶体光轴的旋转角δ与棱镜结构角S以及与波长的关系;并分析了对633nm设计的棱镜用于其他波长时分束角的对称性.结果表明:在±300nm的光谱范围内,分束角的不对称度均小于0.24°·(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郝殿中,吴福全,李国华,孔伟金[8](2005)在《基于TFCALC软件的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 Macnielle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原理 ,利用膜系设计软件对偏光分束镜进行优化设计。总结了偏光镜设计时参考波长、入射角以及膜层数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 La K2 基底 ,Zr O2 和 Si O2为高低膜料的薄膜偏光分束镜优化设计方案 ,为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和镀膜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05年01期)
孔伟金,吴福全,郝殿中,王吉明,邵建达[9](2004)在《窄带薄膜偏光分束镜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非MacNeille形式的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在K9基体上交替镀制了ZrO2和SiO2薄膜,从而在690nm处实现了P光和S光的偏振分光搭建了叁个偏光测试系统对样品的偏光性能进程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透射率曲线和理论设计曲线吻合得很好;透射P光的消光比优于1.3×10-3,可以作为优良的起偏镜;入射角变小时其消光比呈变优趋势(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4年11期)
郝殿中,吴福全,孔伟金[10](2004)在《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与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acNeille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原理 ,以LaK2 (1.6 4 )玻璃为基底 ,采用ZrO2 和SiO2 为高低膜料进行膜系设计。对制作的棱镜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透射p光偏振特性优良 ,其消光比高达 2 .1× 10 -4,同时发现其消光比受视场角的影响比较大 ,入射角越小其消光比越高(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04年04期)
偏光分束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增大薄膜偏光分束镜(PBS)的视场角,从对称膜系等效折射率公式和截止带理论出发,设计了对称膜系结构的大视场角PBS。利用电子枪蒸镀法制备了低高低折射率(LHL)膜系结构的PBS,利用UV3101-PC分光光度计测量了PBS在不同入射角下的透射分光光谱,通过消光比测试系统测量了PBS反射光和透射光的消光比。结果表明,偏光分光光谱随入射角变化不明显,在视场角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消光比(10-3量级),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一致。由此可见,利用周期性对称膜系设计大视场角薄膜PBS是完全可行的,为研制大视场角薄膜PBS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偏光分束镜论文参考文献
[1].齐瑞云,吴福全,王庆,郝殿中,吴闻迪.对称膜系偏光分束镜特征参量的入射角效应[J].激光技术.2010
[2].齐瑞云,吴福全,王庆,郝殿中,吴闻迪.大视场角1/4对称膜系偏光分束镜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0
[3].王庆,吴福全,郝殿中,齐瑞云,吴闻迪.基于等效膜层理论的1/4规整膜系薄膜偏光分束镜[J].光学学报.2010
[4].邓红艳.偏光分束镜分束角的光谱特性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09
[5].李华,李国华,张绪俊.90°偏光分束镜光强分束比的入射角效应[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6].李华,李强.偏光分束镜分束角的不对称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7].史萌,吴福全.双向分束角对称的偏光分束镜设计与性能分析[J].光子学报.2006
[8].郝殿中,吴福全,李国华,孔伟金.基于TFCALC软件的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J].应用光学.2005
[9].孔伟金,吴福全,郝殿中,王吉明,邵建达.窄带薄膜偏光分束镜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光子学报.2004
[10].郝殿中,吴福全,孔伟金.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与性能测试[J].激光技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