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陆地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系统,陆地,群落,气候变化,多样性,物种,因子。
陆地生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见习记者,卜叶[1](2019)在《恢复陆地生态系统:碳减排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减排作为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的途径经常被提及,而近期《科学》的一篇综述表明,越来越多的证据将缓解气候变化的出路指向恢复陆地生态系统,并将陆地生态系统作为衡量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成功与否的标准。已有证据发现,自然生态系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要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24)
袁喆,喻志强,冯兆洋,许继军,尹军[2](2019)在《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条件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辨识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条件的响应,根据长江流域2000—2015年MODIS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研究长江流域及主要陆地生态系统NDVI和水热条件的年际变化及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①近16 a来,全流域及主要生态系统NDVI均呈现出显着的增加趋势,农田、森林、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NDVI增长率较大;②降水量整体略微增加,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积温(≥10℃)增加明显,且在空间上普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③受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类型差异性的影响,不同水热条件分区上NDVI与降水量和积温(≥10℃)的相关性有所差别,但整体而言,由于长江流域水量相对丰沛,降水量并不是长江流域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子,降水量与NDVI相关性并不显着,但对于森林、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而言,植被NDVI与积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热量条件是长江流域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子。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提供一定的数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9年11期)
[3](2019)在《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界面多种碳氮气体交换通量的同步自动观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21期)
孙若梅[4](2019)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成效与展望:对标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举措和监测数据为基础,评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成效。重要举措是,构建起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了从经济建设与自然保护"双赢"到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的战略升级,实施了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良好效果是,监测数据表明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呈现出向好态势。对标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成效对标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显现出具有一致性、引领性和挑战性。文章进一步展望了我国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唐凤[5](2019)在《生物多样性危机不在衰减,在重组》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活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生物多样性。二十多年来,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间关系的诸多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驱动着基本的生态系统过程,调节着它们的时空稳定性。尽管人类在极力维护生物多样性,但这些努力未能阻止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科学家已经知(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0-21)
沈芳芳,刘影,罗昌泰,刘文飞,段洪浪[6](2019)在《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受氮沉降、气候变暖、大气CO_2浓度升高(eCO_2)、极端干旱等全球变化的强烈影响,深入认识和理解全球变化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以上4种全球变化单因子和多因子(双因子、叁因子及四因子)交互作用的响应与适应规律。主要结论为,(1)氮沉降、气候变暖和极端干旱均改变了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呈现降低、增加和无影响3种效应,大多数研究结果是降低效应,例如高氮沉降和长期低水平氮沉降减少了植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下降幅度随氮沉降时间和量的增加而加强;气候变暖改变了植物的物候,降低了植物多样性,促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分异;极端干旱导致植物组成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植物多样性降低并促进盐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降低并促使转向渗透胁迫型策略。(2)eCO_2增加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从而刺激植物的生长,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取决于资源可利用性,一般增加根际细菌和土壤真菌的相对丰度以加快土壤的碳源利用。(3)全球变化多因子交互作用下植物-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联效应主要为协同、累加、抵消或非加性等,其中氮沉降×气候变暖为累加;氮沉降×eCO_2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为协同增效,而对植物群落可能是相反或抵消;气候变暖×eCO_2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为累加;叁因子和四因子交互作用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为非加性,较难预测。最后指出当前的研究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1)加大不同时空尺度的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2)精确全球变化多因子交互作用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估算。(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树伟,纪程,邹建文[7](2019)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与反馈》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升高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主要气候变化因子之一。大气CO_2浓度升高促进植被生长和光合产物积累,进而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同时,大气CO_2浓度升高引起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形成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效应。目前,国际上有关大气CO_2浓度升高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增加与其所引起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消长关系并不清楚。深入研究和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对定量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壤的固碳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及主要驱动因子,发现大气CO_2浓度升高显着促进植被生物量碳的累积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氮库储量,但却明显减少土壤活性氮源的供给。大气CO_2浓度升高可降低旱地CH4吸收汇的功能。大气CO_2浓度升高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源效应完全抵消土壤的碳汇效应,并且抵消近50%以上的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且随其在大气中富集强度的增加呈减弱趋势。本文还提出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影响土壤-大气温室气体交换的主要生物和环境控制因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估算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邓涛,吴飞翔,王世骐,苏涛,周浙昆[8](2019)在《古近纪/新近纪之交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重大转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之交是地球生命环境演化史上的重要节点,生物界总体面貌更趋近现代.青藏高原的隆升对该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最终形成现代高原冰冻圈环境与生态体系.通过研究近年来高原腹地伦坡拉、尼玛盆地古近纪-新近纪沉积中产出的大量动植物化石,发现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在古近纪/新近纪之交经历了由热带、亚热带生态体系向高原型生物群落的重大转折.以上地点渐新世地层中的鱼类、植物和昆虫化石证据表明,高原腹地在26~24 Ma仍为温暖湿润的低地,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还可深入藏北.这一时期动植物以攀鲈和棕榈为代表,不仅反映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并且表明当时盆地可能的最大海拔仅有2300 m左右.自中新世开始,高原陆地生态系统整体上向现代型过渡.裂腹鱼开始出现,并自此向特化等级演化,至上新世出现高度特化种类.早中新世植被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占优势,同时出现大量针叶树,草本植物进一步发展,反映气候已具温带特征.哺乳动物在早中新世出现适应温带森林的近无角犀等,而以披毛犀为代表的寒冷适应性冰期动物祖先出现于上新世.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这一重大转折与高原主体在早中新世隆升到接近3000 m高度所产生的降温效应相关,同时也受到全球气候转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27期)
张珂,刘林鑫,晁丽君,杨婧[9](2019)在《2000—2014年云南省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计算了云南省2000—2014年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结合国家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EOF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获取了云南省陆地生态系统WUE时空变化规律和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云南省陆地生态系统WUE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呈现南北低、中间高的格局,WUE在大部分地区呈现了明显的季节变化,而在低值区变化不显着;WUE年际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北方主要呈增加的趋势,南方主要呈减少的趋势,蒸散发是其变化的主导因素;WUE空间模态呈现南北反向分布模式,北方增加,南方减少,反之亦然;WUE驱动因子自北向南依次为相对湿度、最高温度和日照时数,相关关系呈现南北差异。(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保护》期刊2019年05期)
黄玫,王娜,王昭生,巩贺[10](2019)在《磷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模型表达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大大改变了陆地植物碳吸收能力,提高了全球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磷对植物生长的限制作用逐渐显现且不断增强,磷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机理和模型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系统分析了磷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相关机理以及模型对相关过程的定量化表达方法。综合对比分析了国际上的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NP (CASA-CNP)、Community Land Model-CNP (CLM-CNP)和Jena Scheme for Biosphere-Atmosphere Coupling in Hamburg-CNP (JSBACH-CNP)等碳、氮、磷耦合模型中磷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同化物分配过程、植物对磷的吸收过程、土壤中磷的转化过程以及生态系统磷输入与输出等过程的相关数学表达方法,指出了模型算法的局限与不确定性以及未来模型发展与改进的方向。同时综合对比分析了CASA-CNP、CLM-CNP、JSBACH-CNP模型的基本特征,总结了磷循环模型的建模方法,为未来开展磷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模拟研究提供了借鉴方法与参考思路。(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陆地生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辨识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条件的响应,根据长江流域2000—2015年MODIS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研究长江流域及主要陆地生态系统NDVI和水热条件的年际变化及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①近16 a来,全流域及主要生态系统NDVI均呈现出显着的增加趋势,农田、森林、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NDVI增长率较大;②降水量整体略微增加,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积温(≥10℃)增加明显,且在空间上普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③受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类型差异性的影响,不同水热条件分区上NDVI与降水量和积温(≥10℃)的相关性有所差别,但整体而言,由于长江流域水量相对丰沛,降水量并不是长江流域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子,降水量与NDVI相关性并不显着,但对于森林、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而言,植被NDVI与积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热量条件是长江流域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子。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提供一定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地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见习记者,卜叶.恢复陆地生态系统:碳减排新路径[N].中国科学报.2019
[2].袁喆,喻志强,冯兆洋,许继军,尹军.长江流域陆地生态系统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条件的响应[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
[3]..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界面多种碳氮气体交换通量的同步自动观测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19
[4].孙若梅.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成效与展望:对标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J].林业经济.2019
[5].唐凤.生物多样性危机不在衰减,在重组[N].中国科学报.2019
[6].沈芳芳,刘影,罗昌泰,刘文飞,段洪浪.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9
[7].刘树伟,纪程,邹建文.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与反馈[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9
[8].邓涛,吴飞翔,王世骐,苏涛,周浙昆.古近纪/新近纪之交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的重大转折[J].科学通报.2019
[9].张珂,刘林鑫,晁丽君,杨婧.2000—2014年云南省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J].水资源保护.2019
[10].黄玫,王娜,王昭生,巩贺.磷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模型表达方法[J].植物生态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