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包括台体,台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台,台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组校直机构,三组校直机构分别位于多组支撑台的正上方,台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展台,延展台的上端面于台体的上端面持平,延展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延展台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的下端与齿条啮合,延展台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利用三个校准压头来对某些长轴工件进行校直作业,有效的提高了校直的操作的作业效率,间接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台(2),所述台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组校直机构(3),三组所述校直机构(3)分别位于多组支撑台(2)的正上方,所述台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展台(4),所述延展台(4)的上端面于台体(1)的上端面持平,所述延展台(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5),所述延展台(4)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夹紧机构(6),所述夹紧机构(6)的下端与齿条(5)啮合,所述延展台(4)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7)。
设计方案
1.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台(2),所述台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组校直机构(3),三组所述校直机构(3)分别位于多组支撑台(2)的正上方,所述台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展台(4),所述延展台(4)的上端面于台体(1)的上端面持平,所述延展台(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5),所述延展台(4)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夹紧机构(6),所述夹紧机构(6)的下端与齿条(5)啮合,所述延展台(4)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台体(1)上端的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成倒置的L形,所述固定座(8)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缸体(9),所述传动缸体(9)的下端贯穿的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传动缸体(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头(10),所述压头位于支撑台(2)的正上方,所述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2),所述皮带轮(12)通过皮带(13)与传动缸体(9)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10)为V型压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6)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16),所述齿轮(16)与齿条(5)啮合,所述固定块(14)靠近台体(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7)靠近台体(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延展台(4)前端侧壁上的支撑柱(18),所述支撑柱(1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臂(19),所述转动臂(19)远离支撑柱(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轮(2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压头校直机。
背景技术
校直机是针对轴杆类产品在热处理后发生弯曲变形设计的检测校直装置,目前的自动校直机是一种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计算机测探分析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具有优良技术性能,集中体现在测量精度高,生产节拍快,工件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对轴杆类工件的纯圆截面、D型截面以及齿轮或花键的分度圆等部位的径向跳动可实现准确测量。
但传统的校直机通常只有一个校准压头,当在对工件进行校直时,需要对其位置进行反复的调整,直到完全校直,对于一些轴长较长的工件来说,此项操作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间接的降低了企业生产操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压头校直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台,所述台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组校直机构,三组所述校直机构分别位于多组支撑台的正上方,所述台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展台,所述延展台的上端面于台体的上端面持平,所述延展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延展台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的下端与齿条啮合,所述延展台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
优选地,所述校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台体上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成倒置的L形,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缸体,所述传动缸体的下端贯穿的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传动缸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位于支撑台的正上方,所述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缸体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头为V型压头。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固定块靠近台体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
优选地,所述卡块靠近台体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延展台前端侧壁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支撑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的三个压头和支撑台及两组夹紧机构的配合,以达到可利用用两个卡块在延展台上的运动来对工件实现夹紧或移动并配合多个压头来进行校直作业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一个压头作业,三个压头大大的提升了校直长轴工件时的操作效率,间接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压头校直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台体、2支撑台、3校直机构、4延展台、5齿条、6夹紧机构、7支撑机构、8固定座、9传动缸体、10压头、11第一驱动电机、12皮带轮、13皮带、14固定块、15第二驱动电机、16齿轮、17卡块、18支撑柱、19转动臂、20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三压头校直机,包括台体1,台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台2,台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组校直机构3,三组校直机构3分别位于多组支撑台2的正上方,校直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台体1上端的固定座8,三座固定座8在台体1上等距分布,固定座8成倒置的L形,固定座8的上端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缸体9,传动缸体9的下端贯穿的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传动缸体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头10,压头10为V型压头以便于提高对工件校直的效果,压头位于支撑台2的正上方,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1,第一驱动电机11为伺服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11用于为传动缸体9提供驱动力,第一驱动电机11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2,皮带轮12通过皮带13与传动缸体9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固定座8的上端罩设有保护罩用于对凹槽的上部进行保护,其中一座固定座8上海固定年纪又用于操控的电控柜。
台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延展台4,延展台4的上端面于台体1的上端面持平,延展台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5,延展台4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夹紧机构6,夹紧机构6的下端与齿条5啮合,夹紧机构6滑动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5,第二驱动电机15为伺服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15用于带动齿轮16转动,第二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16,齿轮16与齿条5啮合,固定块14靠近台体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靠近台体1的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板以便于减小对工件挤压所造成的损伤,同时增大与工件间的摩擦力,两块卡块17的相互配合运动可在台体1上对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
延展台4的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7,支撑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延展台4前端侧壁上的支撑柱18,支撑柱1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臂19,转动臂19远离支撑柱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轮20,转动轮20可对工件的两端进行支撑,使其整体可保持水平状态,同时减小其与工件间的摩擦力,第一驱动电机11和第二驱动电机15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工件放置在多组支撑台2上,随后再启动两组第二驱动电机15,第二驱动电机15转动带动齿轮16在齿条5上进行移动,从而使得两块固定块14在延展台4上进行移动将工件进行夹紧,并带动工件在台体1上进行移动调整,随后第一驱动电机11转动带动皮带轮12转动,皮带轮12再通过皮带13来使得传动缸体9运作使得压头10对工件进行校直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0397.1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424334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21D 3/10
专利分类号:B21D3/10;B21D43/00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重庆智恒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智恒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0000 重庆市巴南区花溪工业园先锋路6号
发明人:李伟东;刘子涛;杜宗顺
第一发明人:李伟东
当前权利人:重庆智恒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迪
代理机构:50220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齿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