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论文和设计-张福龙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涉打捆机领域,包括搓揉盒,所述搓揉盒为上下开口的矩形盒,搓揉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垫片,垫片上开设有螺纹孔,搓揉盒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搓揉盒的侧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搓揉盒的侧壁上,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环,固定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刀,本实用新型在将牧草等拾取后,在驱动电机的动力下,带动动刀不断的旋转,从而达到搓揉牧草的效果,并且动刀通过螺栓固定,从而方便对动刀进行更换,提升搓揉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包括搓揉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搓揉盒(2)为上下开口的矩形盒,搓揉盒(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片(8),连接片(8)上开设有螺纹孔(11),搓揉盒(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的一端贯穿搓揉盒(2)的侧壁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固定连接在搓揉盒(2)的侧壁上,转动轴(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环(10),固定环(10)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板(9),安装板(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刀(1),搓揉盒(2)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刀(3),且动刀(1)与定刀(3)交错分布。

设计方案

1.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包括搓揉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搓揉盒(2)为上下开口的矩形盒,搓揉盒(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片(8),连接片(8)上开设有螺纹孔(11),搓揉盒(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的一端贯穿搓揉盒(2)的侧壁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固定连接在搓揉盒(2)的侧壁上,转动轴(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环(10),固定环(10)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板(9),安装板(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刀(1),搓揉盒(2)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刀(3),且动刀(1)与定刀(3)交错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1)的最大高度距离搓揉盒(2)顶端为7-12cm,且搓揉盒(2)底端安装有四棱台状的出料管(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外侧设有防护壳(6),防护壳(6)固定连接在搓揉盒(2)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刀(1)通过紧固螺栓(4)螺纹固定在安装板(9)上,且每个固定环(10)在转动轴(5)上的角度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搓揉盒(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引风机(12),引风机(12)的出风口固定连通有出风管(14),出风管(14)通过管卡(13)卡接在搓揉盒(2)的侧壁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打捆机领域,具体是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秸杆禁烧一直是我国午收夏种期间农业工作的难题,屡禁不止。即使工业生产需要秸杆,土地补肥需要秸杆,针菌杆,养殖业需要秸杆。但由于午收夏种季节人手少,任务重,时间紧,工作环境苦加之天气等情况,很难及时把有用的秸杆收集起来,新技术产品打捆机就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市面上现有的打捆机在捡拾牧草等农作物后,需要对捡拾后的牧草等进行处理,对其进行搓揉操作,才能喂养畜牧,十分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在将牧草等拾取后,在驱动电机的动力下,带动动刀不断的旋转,从而达到搓揉牧草的效果,并且动刀通过螺栓固定,从而方便对动刀进行更换,提升搓揉的效果,继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故事中提到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包括搓揉盒,所述搓揉盒为上下开口的矩形盒,搓揉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垫片,垫片上开设有螺纹孔,搓揉盒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搓揉盒的侧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搓揉盒的侧壁上,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环,固定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刀,搓揉盒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刀,且动刀与定刀交错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刀的最大高度距离搓揉盒顶端为7-12cm,且搓揉盒底端安装有四棱台状的出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外侧设有防护壳,防护壳固定连接在搓揉盒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刀通过紧固螺栓螺纹固定在安装板上,且每个固定环在转动轴上的角度均不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搓揉盒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引风机,引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通过管卡卡接在搓揉盒的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将牧草等拾取后,在驱动电机的动力下,带动动刀不断的旋转,从而达到搓揉牧草的效果,并且动刀通过螺栓固定,从而方便对动刀进行更换,提升搓揉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搓揉盒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引风机,引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通有出风管,在搓揉完成后,通过出风管将动刀和定刀上碎末吹走,从而保护了刀片,减少其被腐蚀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中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刀;2、搓揉盒;3、定刀;4、紧固螺栓;5、转动轴;6、防护壳;7、驱动电机;8、垫片;9、安装板;10、固定环;11、螺纹孔;12、引风机;13、管卡;14、出风管;1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包括搓揉盒2,所述搓揉盒2为上下开口的矩形盒,搓揉盒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垫片8,垫片8上开设有螺纹孔11,通过垫片8固定连接在捡拾器的出料口处,搓揉盒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转动轴5的一端贯穿搓揉盒2的侧壁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的型号为Y80M1-2,驱动电机7固定连接在搓揉盒2的侧壁上,且驱动电机7外侧设有防护壳6,防护壳6固定连接在搓揉盒2外侧,通过防护壳6保护了驱动电机7,从而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转动轴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环10,固定环10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安装板9,安装板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动刀1,动刀1通过紧固螺栓4螺纹固定在安装板9上,从而方便更换磨损的动刀1,从而提升搓揉的效率,每个固定环10在转动轴5上的角度均不相同,搓揉盒2的两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刀3,且动刀1与定刀3交错分布,从而提升搓揉的效果。

在使用时,驱动电机7工作,带动转动轴5转动,从而使得动刀1快速转动,落下的牧草秸秆等被交错分布动刀1与定刀3不断地搓揉,动刀1的最大高度距离搓揉盒2顶端为10cm,从而减少草料被甩出的概率,且搓揉盒2底端安装有四棱台状的出料管15,方便进行出料,当搓揉完成后,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然而其动刀1和定刀3上会粘连有一些秸秆,由于搓揉盒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引风机12,引风机12的型号为Y5-47,引风机12的出风口固定连通有出风管14,出风管14通过管卡13卡接在搓揉盒2的侧壁上,这时引风机12工作,通过出风管14将动刀1和定刀3上碎末吹走,从而保护了刀片,减少其被腐蚀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电元件的供电接口通过开关(图中未画出)连接供电系统,从而实现对其控制,其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为当前领域技术公知,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本实用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21213.4

申请日:2019-07-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283772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A01F 15/08

专利分类号:A01F15/08;A01F29/02;A01F29/09;A23N17/00;B08B5/02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山东川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川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1200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潍安路9号(潍安路以西、东王松村以东)

发明人:张福龙;孙萌;吴鸣远;高云燕;荣杰

第一发明人:张福龙

当前权利人:山东川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丽君

代理机构:1161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打捆机捡拾后揉搓装置论文和设计-张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