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同步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步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超声,心血管,病学,全景,心动。

同步化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妮潇,华伟[1](2019)在《体表12导联心电图指标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效果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用于治疗对药物优化反应不佳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许多研究已证实心电图可预测CRT反应性,如PR间期、QRS波时限、碎裂QRS波、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均影响CRT治疗效果;CRT反应性同样会受到心房颤动的影响,心房颤动CRT患者接受房室结消融可能更能获益;其他的指标还包括QRS面积、Selvester QRS积分、QTc、TpTe和T波电交替等。(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怡,董云,陈明,高雅琦,王坚锋[2](2019)在《VRM与2D-STI、3D-STI技术和RT-3DE在评价左室径向非同步化的一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应用动态全景M型(VRM)与二维、叁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和3D-STI)技术,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估左室径向非同步化一致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医院收治的73例心脏同步(CRT)植入Ⅰ类适应证慢性心衰患者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65名健康者相关检查资料,将其纳入健康对照组。两组均接受VRM、2D-STI、3D-STI及RT-3DE相关检查,并进行其影像资料分析。比较两组VRM、2D-STI、3D-STI、RT-3DE相关参数,评估VRM与2D-STI、3D-STI及RT-3DE对左室径向非同步化定量评价的一致性。结果:心衰患者360°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360-SD)、360°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360-dif)、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dif)、收缩不同步指数(SDI)、左心室16节段容积达到最小值时和R波之间的时间差的标准差(Tmsv-16SD%)、左心室16节段容积达到最小值时和R波之间的时间差的最大差值(Tmsv-16dif%)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71,t=17.862,t=16.758,t=9.532,t=17.893,t=24.505,t=13.050;P<0.05);Bland-Altman检验结果显示,VRM与2D-STI、3D-STI及RT-3DE测得左室径向非同步化参数一致性较好。结论:VRM在与2D-STI、3D-STI和RT-3DE评价左室径向非同步化方面一致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12期)

杨晓红,黄织春[3](2019)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和主要死因,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我国2003年抽样调查显示,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0.9%,每年发病率为0.5-1.0%。心衰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及住院率为目的,包括以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室重塑的药物治疗及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为主的非药物治疗。随着心衰病程延长及疾病进展,药物干预疗效有限,尤其对于晚期心衰患者,心脏增大,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伴有左侧束支通路的传导异常,引起房室、室间、室内收缩不同步及室间隔矛盾运动,瓣膜反流加重,射血分数进一步减低。CRT对此类患者而言,可提高心肌收缩同步性,增加心排出量,恢复受损心脏的传导系统,提高其远期生活质量,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主要选择,该文将对不同具有生理性起搏功能的CRT的应用做进一步阐述。(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2期)

黄晓凤,熊峰[4](2019)在《超声心动图技术在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一种成熟地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并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期,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未获益,可能与患者筛选、电极植入、术后参数等方面有关。超声心动图技术具有无创、实时及可重复性等优点,成为协助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重要工具。(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19年07期)

龚玉爱,舒诚荣,王汉姣,韩琦[5](2019)在《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Cox回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相关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不能手术的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回顾性分析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资料中治疗方法可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同步化放疗治疗,放疗剂量为2Gy/次,总量56~60Gy,同步化疗1~2周期,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3~5周期;对照组采用序贯化放疗治疗,放疗剂量为2Gy/次,总量60~66Gy,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4~6周期。两组化疗使用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同时其预后状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1.67%)(P<0.05);两组患者的病变长度、化疗周期数及放射性食管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肿瘤病变部位、临床分期、放射性食管狭窄及白蛋白降低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经单因素分析得出:胸中、下段病变部位、临床Ⅲ~Ⅳ期、放射性食管狭窄及白蛋白降低患者生存时间均显着缩短(P<0.05);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胸中、下段病变部位、临床Ⅲ~Ⅳ期、放射性食管狭窄及白蛋白降低均为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同步放化疗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同步化放疗对于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序贯化放疗,且患者的肿瘤位置、放射食管炎、白蛋白降低及临床分期均与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高杰[6](2019)在《心脏再同步化配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QRS波时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心脏再同步化(CRT)配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CHF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CRT治疗,试验组予以CRT配合左心孟旦(5 mL,1次/周)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QRS波时限。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LVESD、LVEDD及QRS波时限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RT配合左西孟旦治疗CHF的疗效较显着,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QRS波时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期刊2019年11期)

陈旭华,白慧,胡奕然,井然,王靖[7](2019)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遗传学罕见变异特征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遗传学罕见变异特征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方法连续入组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单中心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且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①窦性心律,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且QRS时限≥150 ms;②纽约心功能Ⅱ~Ⅲ级;③左室射血分数(LVEF)≤35%;④年龄≥18岁;⑥接受了心脏再同步化装置植入治疗;⑥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高通量靶向测序,检测132个与原发性心肌病和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相关的基因。术后随访至第12~15个月,根据患者超声心动图的结果及纽约心功能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反应组及无反应组。结果 58例患者中,57例(98.28%)为汉族,1例(1.72%)为蒙古族,男性38例(65.52%),平均年龄为(65.80±7.94)岁。58例(100.00%)患者均检测出基因罕见变异,变异率最高的基因依次为TTN(17.24%)、SYNE2(17.24%)、SYNE1(12.07%)、MYH6(10.34%)、SCN5A(10.34%)、TNNT2(10.34%)。53例(91.38%)患者检测出涉及1个基因以上的罕见变异,每例患者的罕见变异平均涉及(2.83±0.91)个基因。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共13例(22.41%)。无反应组与有反应组相比,罕见变异负荷[(3.32±1.06)个vs(2.59±0.86)个,P=0.04)]、罕见变异涉及心肌细胞内相关基因的比例(71.43%vs 55.45%, P=0.04),以及罕见变异涉及Z盘相关基因的比例(20.63%vs 8.91%, P=0.03)更高。两组间罕见变异位点分布方面也有差异,MYH6(9.52%vs 0.00%,P<0.01)、FLT1(6.35%vs 0.00%,P=0.01)和MYH7B(6.35%vs 0.00%,P=0.01)的变异频度在无反应组明显高于有反应组,而SYNE1(0.00%vs 6.93%,P=0.03)在有反应组显着高于无反应组。结论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有反应及无反应亚洲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遗传学特征有较大差异,可能是导致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不同的潜在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顾敏,胡奕然,华伟[8](2019)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超反应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68岁,"活动后气促16年,加重伴心悸9个月",9个月前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术后2个月恢复窦性心律,2次左室电极脱位,经复位后再次脱落,后经胸心外膜放置左室电极,术后48天随访,心力衰竭明显改善,心功能Ⅰ级。(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钱亚琼,吴敏解,茅利明[9](2019)在《胸苷和诺考达唑对胃癌细胞周期同步化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有丝分裂阻滞剂胸苷和诺考达唑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细胞周期同步化的调节作用及其形态的影响。方法以2 mmol/L的胸苷和50 ng/ml的诺考达唑处理细胞,最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胸苷处理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50 ng/ml诺考达唑处理后,细胞周期均被阻滞在G2/M期;以双胸腺嘧啶苷法处理细胞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以50 ng/ml诺考达唑法处理细胞后,细胞形态呈现煎蛋样改变,且细胞形态变大,胞质显着增多,细核呈现多形性。结论胸苷和诺考达唑对胃癌细胞周期同步化具有调节作用,且当药物撤离后,细胞周期可逐渐恢复;胸苷对细胞形态影响较小,而诺考达唑对细胞形态产生显着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蔡华,张领,李满生,李新峰[10](2019)在《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预测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双心室再同步化(CRT)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CRT治疗的心力衰竭病人159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采用CRT治疗后心脏结构、功能改善等情况,所有病人均随访3年,统计发生死亡、住院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病人术中、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阈电压、阻抗、P/V波振幅无明显变化(P>0.05)。与术前、术后1周相比,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心胸比例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5)。随访期间22例死亡,25例出现住院事件,共47例出现不良预后(发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9.56%,与未发生不良预后(未发生组)的112例相比,发生组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高,LAD、LVEDD明显增大,左室电极位于前壁者较多,位于后壁者较少,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素氮(BUN)水平明显升高(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室电极位于左室后壁、Scr、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影响心力衰竭病人CRT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心力衰竭病人CRT治疗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左室电极位于左室后壁、Scr、hs-CRP、NT-proBNP是心力衰竭病人CRT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同步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应用动态全景M型(VRM)与二维、叁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和3D-STI)技术,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估左室径向非同步化一致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医院收治的73例心脏同步(CRT)植入Ⅰ类适应证慢性心衰患者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65名健康者相关检查资料,将其纳入健康对照组。两组均接受VRM、2D-STI、3D-STI及RT-3DE相关检查,并进行其影像资料分析。比较两组VRM、2D-STI、3D-STI、RT-3DE相关参数,评估VRM与2D-STI、3D-STI及RT-3DE对左室径向非同步化定量评价的一致性。结果:心衰患者360°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360-SD)、360°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360-dif)、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dif)、收缩不同步指数(SDI)、左心室16节段容积达到最小值时和R波之间的时间差的标准差(Tmsv-16SD%)、左心室16节段容积达到最小值时和R波之间的时间差的最大差值(Tmsv-16dif%)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71,t=17.862,t=16.758,t=9.532,t=17.893,t=24.505,t=13.050;P<0.05);Bland-Altman检验结果显示,VRM与2D-STI、3D-STI及RT-3DE测得左室径向非同步化参数一致性较好。结论:VRM在与2D-STI、3D-STI和RT-3DE评价左室径向非同步化方面一致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步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妮潇,华伟.体表12导联心电图指标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效果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

[2].刘怡,董云,陈明,高雅琦,王坚锋.VRM与2D-STI、3D-STI技术和RT-3DE在评价左室径向非同步化的一致性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

[3].杨晓红,黄织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黄晓凤,熊峰.超声心动图技术在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

[5].龚玉爱,舒诚荣,王汉姣,韩琦.同步化放疗与序贯化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Cox回归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6].高杰.心脏再同步化配合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QRS波时限的影响[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

[7].陈旭华,白慧,胡奕然,井然,王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遗传学罕见变异特征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9

[8].顾敏,胡奕然,华伟.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超反应一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

[9].钱亚琼,吴敏解,茅利明.胸苷和诺考达唑对胃癌细胞周期同步化的调节作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10].蔡华,张领,李满生,李新峰.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预测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标签:;  ;  ;  ;  ;  ;  ;  

同步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