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醇的催化胺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辛醇,石墨,苯乙酸,金属,粒径,氢化。
醇的催化胺化论文文献综述
苏煌阳[1](2019)在《改性镍基催化剂的正辛醇催化胺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胺类衍生物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从有机醇出发制备有机胺的工艺路线因其原料易得,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且符合绿色环保的概念而成为研究的热点。金属镍因优异的氢气解离能力和较低的价格常被用于有机醇的胺化反应。本文以正辛醇的催化胺化为模板反应,比较了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及其改性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0%Ni-(γ-Al2O3)为最佳负载型镍基催化剂。而后将该催化剂进行改性,相较于10%Ni-(γ-Al2O3),Cr金属改性后的催化剂在液相反应中达到70%转化率的时间从3.5 h缩短至2 h,目标产物伯胺的选择性提高了 16%。相较于10%Ni-(γ-Al2O3),Ce2O3改性过后的催化剂在液相反应中达到80%转化率的时间从4h缩短至2h,目标产物伯胺的选择性提高了 10%。通过对以上叁种催化剂进行XRD、H2-TPR及TEM表征发现,Cr及Ce2O3改性后的分散效果有明显提高,Cr改性后的催化剂Ni的颗粒直径有明显的减小。通过NH3-TPD表征发现,Cr金属改性后的催化剂吸附氨气的能力明显减小,Ce2O3改性后的催化剂表面酸强度有明显下降,两者都可提高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数量,从而促进了反应的进行。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选择改性后的镍铬催化剂用于正辛醇的固定床催化胺化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氢醇比、氨醇比、空速等参数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并获得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温度为200℃、氢醇比为5.3、氨醇比为16,空速为8000 ml/(h-1·g-1)。在该条件下,正辛醇的胺化反应转化率为62.6%,伯胺选择性为72.7%。将叁种催化剂在上述条件下连续反应30 h发现,改性后催化剂的积碳量以及结焦深度均有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21)
周亚鸽[2](2019)在《高选择性钌催化剂上醇类非均相催化胺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胺类物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做医药,农药,染料以及洗涤剂等有机化学品的中间体。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胺类合成方法是以醇为原料直接催化胺化合成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本研究通过改进的微乳液法,开发了两种高性能钌催化剂:钌纳米颗粒催化剂Ru-NPs以及核/壳结构的包覆型纳米催化剂Ru@SiO2,并研究了两种催化剂在辛醇以及其他醇类非均相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通过微乳液的溶剂比例来控制Ru-NPs的粒径,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nm到9nm不等的催化剂。相同的辛醇转化率时,目标产物辛胺的选择性随着Ru-NPs的粒径减小而增大。在180℃,H2压力2bar,氨醇比为17的反应条件下,Ru-NP-2nm上辛醇转化率达到90%时,辛胺的选择性为92%。以大粒径的Ru-NPs为催化剂时,当辛醇转化率达到70-80%时,辛胺的选择性大幅降低。Ru-NPs的这种“尺寸效应”在氨醇比降低或者以其他醇为底物时依然存在。在Ru-NPs的基础上,本研究开发了以Ru纳米颗粒为核,外壳为Si02的核壳结构催化剂Ru@SiO2。实验结果表明,Ru@SiO2在醇胺化中的催化性能与SiO2壳的厚度有直接联系,在相同转化率时,Ru@SiO2-5nm对辛胺的选择性高于Ru@SiO2-10mn。这是由于Ru@Si02-5的核壳结构能更好的富集NH3,即使降低氨醇比,局部氨气浓度依然较高,它仍然能达到比较高的辛胺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20)
郝雪[3](2019)在《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有机胺中引入具有空间位阻的基团可有效提高选择性脱硫性能,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醇(TBEE)作为一种更加高效的选择性脱硫溶剂已被证明其性能优于以前的甲基二乙醇胺(MDEA),尤其在选择性脱除高比例二氧化碳/硫化氢(CO2/H2S)及高酸气负荷时,显示出较其它溶剂明显的优势。以二甘醇与叔丁胺为反应原料催化胺化合成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醇,相较于采用2-氯乙氧基乙醇与叔丁胺为反应原料,在工艺成本、操作简便及优化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条绿色环保的合成路线及TBEE在脱硫方面的优异性能,使得对高效合成TBEE工艺的研究更加的迫切。对二甘醇与叔丁胺的催化胺化反应,催化剂体系的设计制备和优化、反应装置的选择及反应条件的优化十分重要。本论文主要是将二甘醇与叔丁胺的胺化反应用于固定床反应装置内,对催化剂及反应体系进行研究,结合催化剂的各项表征及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考察结构与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二氧化硅负载镍体系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评价其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性能,载体二氧化硅、催化剂前体无反应活性。负载量是20%镍的催化剂有较好的催化胺化反应性能,结合N2-吸附,XRD,TPR,NH3-TPD等表征,零价镍是二甘醇与叔丁胺胺化反应中的活性物种。2、考察了催化剂处理条件: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与还原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焙烧温度影响镍物种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Ni2+的还原,较高的焙烧温度使得Ni2+不易被还原,造成DEG的转化率降低,适宜的焙烧温度是400℃;在一定还原温度范围内,随着催化剂的还原温度的升高,被还原出的Ni0含量逐渐增加,催化剂的催化胺化反应性能逐渐升高,进一步证明催化胺化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的活性物种为Ni0。3、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不同载体的镍基催化剂,结果表明,不同的载体与镍物种相互作用的差异影响镍的还原,进而影响二甘醇与叔丁胺的胺化反应性能。同时,不同载体的镍基催化剂酸碱性的不同影响TBEE的选择性,较强的酸性促使TBEE进一步脱水生成副产物TBM,造成TBEE的选择性下降。4、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添加铜对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基催化剂的反应活性较铜基催化剂高,而在TBEE的选择性上铜基催化剂优于镍基催化剂,在镍基催化剂中引入少量的铜以提高胺化反应过程中对TBEE的选择性,其中1%Cu催化剂有最高的收率。5、在固定床反应装置内对二甘醇与叔丁胺胺化反应条件进一步优化,考察了温度、H2压强,液体空速、线速、反应原料液配比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50℃,压力为2MPa,反应原料液n TBA:n DEG为2:1,1.5m L的20%Ni/Si O2催化剂,原料液进料速度为3m L.h-1,液体空速(LHSV)为1h-1,二甘醇的转化率为49.4%,TBEE的选择性为83.3%。6、选择反应釜装置评价催化剂催化胺化二甘醇与叔丁胺的胺化反应性能,改变镍物种含量及还原温度后对反应进行考察:随着镍含量的增加,DEG转化率升高,TBEE的选择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DEG的转化率与TBEE的选择性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再一次证实了催化胺化二甘醇与叔丁胺的反应活性物种为Ni0。在反应釜装置内催化胺化二甘醇与叔丁胺胺化反应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30℃。(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席晓梅[4](2018)在《铱催化下醇的非对映胺化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胺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生物活性分子中,被广泛用于合成农药、医药以及其它有机分子等,因此发展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方法来构筑手性胺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学的提出,发展一种高效低污的方法同样被化学人所关注。本文通过过渡金属铱配位形成一种催化剂来促进手性胺的形成,手性胺来源于消旋的醇和带有手性的叔丁基亚磺酰胺,经催化、不对称氢化产生了具有多个手性中心的胺类化合物,拥有较高的产率(50%-94%)和非对映选择性(>19:1),并且整个反应过程只有水这一种副产物产生。由此方法学诞生的手性胺类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治疗阿兹海默症以及初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S)-卡巴拉汀和NPS R-568,真正实现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变。(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5-01)
孟丽,王倩,柴树,朱维群[5](2018)在《1,3,5-均叁嗪叁醇与二乙烯叁胺的催化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CO2作为一种碳资源,对其进行化学利用以达到减排目的,已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1,3,5-均叁嗪叁醇是一种CO2封存产品,开发其下游产品具有广阔前景。以1,3,5-均叁嗪叁醇(sym-triazinetriol,CA)与二乙烯叁胺(diethylenetriamine,DETA)为原料,合成6-二乙烯叁胺基-1,3,5-叁嗪-2,4(1H,3H)-二酮。采用单因素法探讨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由FT-IR、1H NMR与13C NMR等表征产物。反应最佳条件:CA与DETA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为5A分子筛,产率为70.9%。(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梅金龙,赵佳[6](2017)在《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制叔胺生产工艺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脂肪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制叔胺反应机理,简述了催化剂、反应器形式和工艺条件等对叔胺生产的影响,并对发展国内叔胺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洗涤用品工业》期刊2017年04期)
王贤彬[7](2016)在《正辛醇的催化胺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在农药、医药、表面活性剂及其它有机中间体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以脂肪醇为原料进行催化胺化是制备脂肪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本论文对正辛醇的催化胺化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我们使用金属铜和镍作为催化剂的主活性组分,以铬、钴、铁、锌及碱土金属等金属作为催化剂的辅助活性组分,以氧化铝、硅藻土和ZSM-5分子筛叁类物质为载体,利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一系列用于正辛醇胺化反应的催化剂,利用全自动快速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测定分析;其次,考察制备的催化剂样品在以正辛醇为原料的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反应结果表明,当选用20%镍&2%铜为制备催化剂样品的主活性组分,1%钌&0.5%锌为制备催化剂样品的辅助活性组分,γ-Al2O3为制备催化剂样品的载体,催化正辛醇胺化反应的活性最高,对产物的选择性最好。最后,选用制备的催化剂为正辛醇胺化反应的最适催化剂,优化了正辛醇催化胺化反应的最适反应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产物组成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温度、氢气压力、氨醇比和原料气空速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最适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温度为180℃,氢气压力为2MPa,氨醇比为10:1,原料气的空速为85.2h-1时,正辛醇催化胺化反应的原料转化率最高,达到了99.5%,产物的选择性最好,达到了95%。在此工艺条件下,该类催化剂可以连续使用1个月。通过制备和筛选以正辛醇为原料胺化反应的催化剂,探究该催化剂胺化的最适反应条件,将为脂肪醇催化胺化反应的大规模合成提供了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09-26)
文明[8](2016)在《高活性负载金属镍催化剂上醇的催化胺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胺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洗涤剂、染料等领域,工业上主要采用还原法和氨解法合成,以醇为原料的氨解法具有选择性高、安全和污染小等特点,成为当前胺合成工业的研究热点。用于醇氨解的催化剂主要有脱水催化剂与脱氢/加氢催化剂两大类,后者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其中金属Ni的催化活性高,且价格低廉。本工作以高活性和高水热稳定的60%Ni/LaAlSiO催化剂为基础,研究了正丙醇在相关催化剂上的胺化反应,合成正丙胺。此外,还研究了在60%Ni/LaAlSiO催化剂中添加少量金属Cu对异丙醇胺化制备异丙胺的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吸附量热和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相关反应物和产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度和吸附态,并与催化反应性能关联,较好地理解了相关反应的微观机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催化剂Ni/LaAlSiO拥有很高的活性中心密度和较强的表面碱性,因而具有较高的正丙醇脱氢活性,有利于提高正丙醇的胺化活性。而Ni/LaO虽然拥有很强的表面碱性,但其表面活性中心密度很低,因而正丙醇胺化反应的活性较低;Ni/AlSiO虽然拥有较高的表面活性中心密度,但其表面碱性较低,因而正丙醇胺化反应的活性不够高。实验表明,随着表面碱性的增强,正丙醇、H2、NH3和正丙胺的吸附热都减小。而正丙胺吸附热的减小可促进其脱附,从而有利于提高其选择性,事实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表面碱性可抑制正丙胺在金属Ni上的解离吸附。但如果催化剂上的表面活性中心密度过低(如Ni/LaO),则可能导致正丙亚胺(正丙醛与NH3的缩合物)加氢不完全,降低了正丙胺的选择性。而在表面酸性较强的催化剂上(如Ni/AlSiO),解离吸附的正丙胺可能更易于与丙醇脱氢生成的丙醛缩合,生成二正丙胺和叁正丙胺,导致正丙胺的选择性下降。2、在Ni/LaAlSiO催化剂中加入少量金属Cu(2-5%)有利于催化剂中Ni的还原,但会导致金属Ni颗粒的增大,活性表面积下降,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此外,金属Cu的存在提高了异丙醇和异丙胺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热,而降低了H2的吸附热。显然,异丙胺吸附热的增加意味着其脱附速率的降低,有利于二异丙胺的生成。同时,H2吸附热的降低可能意味着催化剂加氢活性的降低,从而提高了异丙亚胺的选择性、导致异丙胺选择性的降低。(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01)
齐云飞[9](2016)在《环己醇胺化和对硝基苯乙酸的还原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胺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应用极其广泛,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对胺类物质合成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探索对新型胺类物质的合成及合成的新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环己醇和对硝基苯乙酸的还原胺化反应为具体研究对象,对醇胺化制备胺和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备胺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市售Raney Ni和自制的Ni/Al_2O_3、Ni/C为催化剂为催化剂,成功进行了环己醇胺化制备环己烷反应,并测试了不同条件下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分析了催化剂和催化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反应体系中碱的加入对催化效果影响较大,市售Raney Ni在氨水体系中对环己醇胺化有着较好催化效果,说明一定量碱的加入对环己胺收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自制Ni/Al_2O_3和Ni/C催化剂在碱和氢气的共同作用下能有效提高环己醇的转化率;Ni/C催化剂相对于Ni/Al_2O_3来说反应条件较为温和。而当以环己烷为溶剂时,Ni/Al_2O_3和Ni/C的催化效果均得到提升,相对来说Ni/Al_2O_3比Ni/C展现出更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稳定性实验表明Ni/C催化剂的催化稳定性较好,而Ni/Al_2O_3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的效果较差。通过XRD、TEM和XPS分析,主要是由于Al_2O_3载体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失活。研究自制的负载型Pd-Rh双金属催化剂,成功的将4-硝基苯乙酸转化为4-氨基环己乙酸,并考察了催化效果和最佳反应条件。实验中采用XRD、XPS、T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在对硝基苯乙酸制备对胺基环己乙酸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采用活性炭作为活性组分的载体制备了Pd-Rh/C催化剂,考察它们的催化效果。最佳反应条件为:应时间8 h,反应温度60 ℃,催化剂使用量0.3 g,可实现原料对硝基苯乙酸完全转化,对氨基环己乙酸的收率可达到95%以上。在此基础上,对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进行了考察,发现催化剂在循环使用了五次以后催化活性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催化剂仍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7)
许跃龙[10](2015)在《碳催化醇、酚的Boc保护/脱保护与苄位C(sp~3)–H的直接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石墨及石墨烯作为无毒、环境友好的新型碳材料,在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醇和酚羟基的保护在多步骤合成方面有着很广的应用范围,而叔丁氧羰基的保护更是由于其保护基适用性强、稳定性好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基于氧化石墨和石墨烯良好的催化性能,实现了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易、产率高的羟基保护和脱保护的方法。通过石墨烯催化羟基的叔丁氧羰基化可以很好的实现醇、酚羟基的保护,催化剂在多次循环使用过程中催化活性没有降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保护基的脱保护,氧化石墨作为一种弱的固体酸催化剂,可以高效催化脱保护反应,反应一般能达到很高产率。另外,本文还对苄位C(sp~3)–H的反应构建碳氮键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高效构建碳氮键在生物、化学、医药等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了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四正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溴化锌为Lewis酸,无水氯化钙作为除水剂,研究了甲苯及其衍生物与磺酰胺的直接磺酰胺化反应。通过对一系列反应条件的筛选和优化,得到了较高收率的N-磺酰基苯甲酰胺衍生物。(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05-01)
醇的催化胺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胺类物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做医药,农药,染料以及洗涤剂等有机化学品的中间体。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胺类合成方法是以醇为原料直接催化胺化合成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本研究通过改进的微乳液法,开发了两种高性能钌催化剂:钌纳米颗粒催化剂Ru-NPs以及核/壳结构的包覆型纳米催化剂Ru@SiO2,并研究了两种催化剂在辛醇以及其他醇类非均相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通过微乳液的溶剂比例来控制Ru-NPs的粒径,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nm到9nm不等的催化剂。相同的辛醇转化率时,目标产物辛胺的选择性随着Ru-NPs的粒径减小而增大。在180℃,H2压力2bar,氨醇比为17的反应条件下,Ru-NP-2nm上辛醇转化率达到90%时,辛胺的选择性为92%。以大粒径的Ru-NPs为催化剂时,当辛醇转化率达到70-80%时,辛胺的选择性大幅降低。Ru-NPs的这种“尺寸效应”在氨醇比降低或者以其他醇为底物时依然存在。在Ru-NPs的基础上,本研究开发了以Ru纳米颗粒为核,外壳为Si02的核壳结构催化剂Ru@SiO2。实验结果表明,Ru@SiO2在醇胺化中的催化性能与SiO2壳的厚度有直接联系,在相同转化率时,Ru@SiO2-5nm对辛胺的选择性高于Ru@SiO2-10mn。这是由于Ru@Si02-5的核壳结构能更好的富集NH3,即使降低氨醇比,局部氨气浓度依然较高,它仍然能达到比较高的辛胺选择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醇的催化胺化论文参考文献
[1].苏煌阳.改性镍基催化剂的正辛醇催化胺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2].周亚鸽.高选择性钌催化剂上醇类非均相催化胺化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3].郝雪.二甘醇与叔丁胺催化胺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席晓梅.铱催化下醇的非对映胺化及其应用[D].辽宁大学.2018
[5].孟丽,王倩,柴树,朱维群.1,3,5-均叁嗪叁醇与二乙烯叁胺的催化胺化反应[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6].梅金龙,赵佳.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制叔胺生产工艺概述[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7
[7].王贤彬.正辛醇的催化胺化反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8].文明.高活性负载金属镍催化剂上醇的催化胺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6
[9].齐云飞.环己醇胺化和对硝基苯乙酸的还原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
[10].许跃龙.碳催化醇、酚的Boc保护/脱保护与苄位C(sp~3)–H的直接胺化[D].天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