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以《洋务运动》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以《洋务运动》为例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当今“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衡量新时代义务教育的主要标准。就历史而言,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尤为重要,因而,合理高效地课程设计就显得极为关键。

《洋务运动》一课的课程设计,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梳理本课知识脉络,构建该课知识体系来提升学生归纳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设计;洋务运动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分析。《洋务运动》一课是新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的内容,这一课上承列强侵略和国内民族危机,下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在全书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1.2课标要求。课标对这部分的内容要求具体如下: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评价等一些基本的历史史识。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目的,培养学生从历史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客观评价该运动,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及资料搜集,让学生了解该运动,并学习史料搜集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对洋务运动深化认知。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正确的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学习洋务运动,掌握其内容,认识了新式企业、新式海军、新式学堂,通过“新”字,告诫当今学生要树立求实和创新的精神,勇于突破自己。

3.重难点知识

3.1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和内容。据课标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关于洋务运动的基本史识,能够运用基本知识回答问题。

3.2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依据是洋务运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其作用和局限,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4.教学方法

4.1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学习历史兴趣不浓厚。且“近代化”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此接触少,较感陌生。

学生认知方面,初中生的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审视课本,该课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在接受本课内容时,不免觉得枯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自身所存在的特点,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中敢想、敢说,从而了解并学习本课的内容。

4.2教法。教师讲述法,运用讲述的方式清晰的将有关洋务运动的相关史识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易于理解。阅读指导法和引导学习法,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在浏览课本或者材料的过程中学会提取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4.3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讨论探究法,学生能够切实的参与课堂,避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学习过程学生“亲力亲为”,有利于对知识点的内化。

5.教学过程

5.1新课导入。上课伊始,采用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介绍中国2018年4月12日南海阅兵仪式,通过阅兵图片,在同学们感受中国海军力量强盛的同时,向学生询问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建历史,引导学生将落脚点指向洋务运动,从而顺利完成本课的导入。学生观看PPT图片,并听从教师的讲解,回答教师讲解中设置的疑问。

设计意图以最近的新闻热点进行导入,顺利引出洋务运动,同时帮助学生把握新闻导向,引起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5.2新课讲授

洋务运动一大主题——改革目的。教师出示材料,请学生阅读材料,然后教师对材料内容进行简单讲解,最后据背景及材料总结出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完成对第一大主题的学习。学生跟随老师思路共同分析改革的背景,回顾所学。并且阅读材料,听取老师对材料的解析,跟随教师引导,积极思维。通过材料分析得出结论,简单又直接,便于学生对洋务运动目的的理解和接受。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洋务运动——两大阶段(前期“自强”后期“求富”)。教师利用PPT,展示洋务运动的时间和主张。教师讲解面对“内忧外患”统治者为使国家强大,前期提出“自强”的主张,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为辅助军事工业,打出“求富”旗号,创办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三大条件。对于这场运动爆发的有利条件,课标没有将其作为重点,为便于学生对改革的进一步理解,教师通过课件进行补充讲解。也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这场改革爆发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洋务运动——四项措施(内容)。军事工业,教师利用多媒体依次呈现安庆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的相关文字介绍及图片,对其进行讲解。然后出示表格,请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及课本知识将学案军事工业简表补充完整。教师出示一则材料,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小字部分及材料内容,小组探讨总结出军事工业所属的性质。意图通过教师讲解,便于学生对军事工业的学习,以表格形式,清晰简洁,便于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分析材料,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采用相同方式,教师出示民用企业图片,并对民用企业进行介绍,出示表格,请学生将民用企业简表补充完整。并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及材料内容,小组探讨总结出民用企业性质。

海陆军,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近代新式陆军图片,展现军人风采。教师讲解介绍三支海军,利用PPT呈现北洋海军图片,重点讲解北洋海军的地位。

教育,教师将培养人才分为内外两项措施,利用课件展示清王朝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七所新式学堂,并对第一所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进行着重讲解;对外派遣留学生,展示图片,认识其中涌现出的一批佼佼者,詹天佑、严复等。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洋务运动——五大领导。教师放映多媒体课件,展示代表人物的照片,并简单介绍。同时以此引出洋务派的含义:“以这些代表人物为首所组成的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派别就是洋务派”。

运动结局。教师利用课件,直接向学生出示该运动的结局失败,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继而出示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覆没的照片,表现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运动评价

积极意义: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洋务运动以来所创办的八所企业,得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中国近代化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起来。然后通过四则材料,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分别得出洋务运动四大措施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局限性:教师提供材料,请同学阅读材料,教师对材料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通过材料总结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直接引出其局限性是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5.3板书设计。主要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便于学生梳理前面所学的知识,把握本课的重点和脉络。

6.结语

宏观这场运动,起初轰轰烈烈,但最终也是昙花一现,失败告终。没能阻碍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脚步,也没能挽救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但它是中国近代思想的骤变时期,也是开风气的重要年代。后人正是寻着这场改革的轨迹,一步步探索,一步步地前进,继而崛起、壮大,塑造了如今的中国姿态。

作者简介:熊绿娟(1993年9月—),女,山东省滨州人,烟台市芝罘区鲁东大学,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历史,硕士生学历。

标签:;  ;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以《洋务运动》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