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效果

中医护理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效果

(厦门市中医院福建厦门361009)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抽选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收入重症监护病房并且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清除颅内血肿,以及术后行气管切开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对照组5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提高肺部感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呼吸道管理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175-02

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致伤原因主要为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1]。此病来势凶猛,进展迅速,病情危重,患者死亡率较高,并发症多。如果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则需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中医护理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手段,它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强调辩证施护。本研究对其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做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年限为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所有患者均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清除颅内血肿,以及术后行气管切开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1.27±4.19)岁;病程16~21天,平均病程(16.45±1.72)天;GCS评分(4.28±1.33)分。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2.12±4.32)岁;病程16~20天,平均病程(16.30±1.68)天;GCS评分(4.31±1.41)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形成。(5)为患者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实施中医护理:第一,生活起居护理。(1)观察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2)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瞳孔等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患者的病情有变化则立即向医生报告。(3)不随意搬动患者,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为防止患者坠床,在患者的床边安装床栏。(4)对阳虚、寒症患者,护士可适当将病房的温度调高,将湿度调低;对阳亢型及热证型患者,护士可将室内温度适当调低,将湿度调高,同时将室内光线调暗[2]。(5)给患者安排头高脚低位,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6)使用金银花、甘草水为患者清洁口腔,达到减少口腔细菌的效果;使用生姜水为患者擦洗身体,以达到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的效果。(7)大小便护理:如果患者便秘,则给予泻下剂以通便;如果患者大便失禁,则一方面为患者清洁秽物,保持局部皮肤干净、干燥,另一方面给予患者药物以止泻;如果患者小便失禁,则给予导尿管引流。第二,服药护理及中医操作。对肝火旺盛、上袭脑部的患者,护士给予其镇静药物和安神药物;对气虚、血流不畅患者,护士一方面为其调理饮食,给予补气的药膳,另一方面给予益气通络药物,以达到双重疗效;对风热、多痰饮患者,护士给予泻火祛痰药物;对痰热阻窍、高热患者,护士给予各种手法降温[3]。第三,并发症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出现中枢性呼吸抑制、肺水肿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加重脑细胞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护士应做好防护措施,预防以上并发症的发生。循经拍背法对预防中枢性呼吸抑制、肺水肿有着显著的效果,具体操作方式如下:患者取侧卧位,护士沿着患者的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施行拍法和击法,保持动作协调、节奏均匀,着力有弹性,力度适中;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轻拍打左右两肺,每天拍打2-3次,每分钟拍打120~180遍,每次拍打20分钟。第四,康复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为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护士应促进患者咳嗽和排痰,并使患者将炎性产物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在中医护理中,以上护理目标可通过指压天突来达成。实施方式:护士一手扶着患者的背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指间贴着患者的喉部,指端与天突穴垂直,并予以刺激,直至患者因喉部发痒而出现咳嗽。每次持续按压指压天突1~5分钟,每次指压之前先休息30~60分钟,每天指压2~3次。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能够有效咳嗽,将痰液咳出,呼吸平顺,呼吸频率降至每分钟17~20次,血氧饱和度大于97%,肺部痰鸣音显著减少,痰液变稀薄,炎症明显吸收。有效:能够有效咳嗽,但是咳痰无力,痰液黏稠,血氧饱和度超过95%,肺部痰鸣音减少,炎症有所吸收。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患者不能自主咳嗽,需吸痰,炎症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部感染率、死亡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明显更低(P<0.05)。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送医确诊后一般需行手术治疗,以将颅内血肿清除;同时,临床中一般还会行气管切开术,目的在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4]。然而,在气管切开术之后,很多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5]。如果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则需实施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虽然能够满足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需求,但是护理措施不够全面,护理效果也不太理想。中医护理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本研究对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做了探讨,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的患者其肺炎发生率、死亡率明显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本研究中,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的中医护理主要分为四点,即生活起居护理、服药护理及中医操作、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这些护理措施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目的是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促进病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减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肺部感染,进而降低患者的术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中医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提高肺部感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董美燕,田金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J].医药,2016(11):58.

[2]雷桂梅,王晓飞,黄新英,等.强化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6):110-112.

[3]李丽芳,陈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集束化策略的效果观察[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69-72.

[4]常连霞,王春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综合管理[J].天津护理,2017,25(2):135-136.

[5]王芳,蒋晓燕,王洁,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集束化策略的临床探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3):83-84.

标签:;  ;  ;  

中医护理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