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协调控制论文_赵贺,井天军,熊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散协调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散,电网,电压,功率,风电,交直流,电源。

分散协调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赵贺,井天军,熊雄[1](2019)在《分散自律架构下微电网功率管理与协调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包含光储单元的微电网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分析了微电网在并网和孤岛模式下光储系统中光伏与储能的逆变器控制策略;然后提出了微电网在并网及孤岛模式下的功率管理策略,在并网模式下通过调节储能来维持公共连接点(PCC)处交换功率的恒定,在孤岛模式下通过分析微电网的多分段P/f特性曲线,针对不同运行场景基于本地信息对网内功率实施分散自律管理及控制。针对储能充电的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储能充电功率修正的管理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改变光伏DC端口的参考电压使其偏离最大功率运行点,从而达到减发电的目的以满足储能荷电状态及最大充电功率的限制。最后基于仿真和实验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9年06期)

连攀杰[2](2019)在《交直流微网中AC/DC潮流断面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交直流微网综合了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优势,为高密度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交直流微网中AC/DC潮流断面由多台AC/DC双向换流器构成,在维持交流区和直流区的功率动态平衡、交流侧频率和直流侧电压稳定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考虑到交直流微网中交直流供用电模式的多样化、风电光伏等间歇式电源和干扰负荷的强随机性等复杂特征,微网内部功率波动的次数和幅度大大增加,交流区域与直流区域的功率交互更加频繁。因此亟需对AC/DC潮流断面分散协调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基于一种典型交直流微网拓扑结构,分析了该拓扑结构下存在的4种典型运行模式,重点研究了孤岛模式下AC/DC双向换流器的下垂控制原理,建立了含下垂控制的AC/DC双向换流器的数学模型。针对单台AC/DC双向换流器的柔性控制,研究了基于回差阵奇异值理论的稳定裕度评估方法。为协调频率响应速度和振荡幅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逆控制方法,通过模糊控制限制自适应逆对下垂系数的调整速度及范围,实现在保证精确调节功率同时达到AC/DC双向换流器动态响应速度与稳态性能之间的协调,并提升AC/DC双向换流器的稳定性。针对多台AC/DC双向换流器的并列运行,基于变步长自适应逆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多台AC/DC双向换流器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综合下垂控制与自适应逆控制的优势,兼顾AC/DC潮流断面的稳态功率分配和动态响应性能。最后,结合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示范工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3-01)

赵梓杉[3](2019)在《微网异构分布式电源的全分散/准分层协调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网可以有效整合分布式电源,深化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成为当今发展趋势。微电网中包含大量异构的分布式电源,包括一)、分布式电源与电网的连接方式异构,如柴储电源;二)、分布式电源接口变流器的控制方式异构,如下垂电压型和锁相电流型分布式电源。为了实现含异构电源孤岛微网的自治运行,控制需要实现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实时平衡、提高频率和电压质量,保证系统稳定性等多目标。传统的分层具有承载多运行目标的清晰控制结构,但往往采用集中式通讯,制约了微电网的灵活运行和容量扩展;对等控制基于下垂特性具有良好动态,但难以兼顾功率调节与电压频率稳定。因此可以将两者结合,在对等分散的环境中实现分层控制功能。为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一、微电网中柴储异构电源的有功功率均衡协调控制策略针对柴油发电机难以测得准确局部频率影响其控制性能,而不同储能SOC并不一致的情况,提出了具有分层结构的有功功率均衡协调控制策略,包括:一次下垂控制,二次频率恢复控制以及辅助均衡控制。该控制不需要借助MGCC,能够保证频率稳定于额定范围内,同时补偿柴油发电机测量误差并考虑储能SOC均衡,实现柴油发电机和储能机组的协调有功出力。所提控制能够实现异构电源的“即插即稳”和“即插即优”,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与灵活性。二、微电网异构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功率全分散准分层控制针对含下垂电压型和锁相电流型异构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提出了无功功率全分散准分层控制策略。该控制主要基于改进空载电压的方法,能够在逆变器线路阻抗不匹配的情况下实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该控制具有准分层结构,二次控制和辅助修正控制依次慢于一次下垂控制,保证了系统良好的暂态特性;同时具有全分散的特点,可在无通讯的环境下控制异构分布式电源的协调运行。所提控制能够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有效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1)

徐斌,李珊[4](2018)在《基于双馈机组分散协调控制含储能风电场无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网中风电比例的提高,风电场网络损耗及电压波动愈发严重。分析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无功极限,研究了基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系统在风电场无功优化中的作用。将每台DFIG作为单独连续无功源,以DFIG的无功出力、风电场固定无功补偿器组数、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无功出力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了风电场有功网损和总电压偏差之和最小的目标函数,将风电场无功优化问题转换为一个多变量、多约束的非线性混合优化问题,采用线性递减权重粒子群算法对离散变量进行处理,并寻求无功优化最优解。通过算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仿真。(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8年21期)

李鹏,连攀杰,陈安伟,李闻,李鑫明[5](2018)在《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多台双向换流器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交直流混合微网综合了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优势,为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交直流混合微网中交直潮流断面由多台AC/DC双向换流器构成,在维持交流区和直流区的功率动态平衡、交流侧频率和直流侧电压恒定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多台AC/DC双向换流器的并联运行,基于变步长自适应逆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多台AC/DC双向换流器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兼具了下垂控制与自适应逆控制的优势,既可以使各双向换流器按照额定容量进行有功功率的协调分配,又可以实现对直流母线电压或交流区频率的零误差调节,并获得相较于自适应逆控制更优的动态响应。最后,结合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示范工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22期)

师庆丹[6](2018)在《考虑双馈机组分散协调控制风电场并网无功电压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人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风能的风力发电技术在电网中的比例正快速提高。然而由于风能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且风力发电场对电网支撑能力较差,导致风力发电对系统电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在风电场并网的情况下,分析风电场无功电压特性。考虑双馈机组分散协调控制,配合风电场无功电压调节设备,进行风电场无功电压优化。同时,由于风电场储能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对无功电压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风电场无功电压特性。通过建立风电场并网简化模型,研究了风电场电压和功率的关系;依据“双反应理论”,对双馈式风力发电机进行有功和无功解耦控制,从而计算出其无功极限;阐述了风电场由变压器、线路等引起的无功潮流分布;研究了风电场无功补偿的原则,介绍了六种无功电压调节设备,并进行了无功补偿容量选择。其次,研究了风电场并网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分析了分别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目标函数,并建立了以风电场有功网损和总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以每台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单独无功出力、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出力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为变量,结合风电场并网运行过程中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研究了线性递减权重粒子群算法原理及求解步骤,并提出处理离散优化变量的方法;分析了风电场并网无功电压优化分散协调控制的方法步骤。通过算例仿真分别验证了静、动态优化的有效性。最后,针对风电场加装储能系统的情况,分析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储能方式,确定了包含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组的混合储能系统,并进行了功率分配;在考虑了储能系统功率约束的基础上建立了含储能系统风电场并网无功电压优化模型。分别搭建含集中式和分散式储能系统的风电场,仿真结果验证了储能系统对无功电压优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钱程[7](2018)在《基于VSG的光储孤岛微网分散式协调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技术因能模拟同步发电机的惯性和阻尼特性,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而逐渐成为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关键技术。目前关于VSG的研究,常将直流侧等效成容量无穷大的理想电压源,没有考虑一次微源的实际输出能力和运行状态。本文将VSG控制逆变器连同其直流侧的光伏和储能系统合称为光储-VSG单元,并针对由多个光储-VSG单元构成的孤岛微网,重点研究了微网中光储-VSG单元的功率协调控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VSG的基本原理,建立了 VSG并网运行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转动惯量、阻尼系数、有功-频率下垂系数、等效输出阻抗等主要控制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为优化控制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通过分析VSG并联组网运行的小信号模型,推导出并联VSG功率分配的参数匹配原则,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负荷功率变化时,VSG参数满足匹配原则能够有效抑制逆变器输出功率的振荡。2.针对单一光储-VSG单元,结合直流侧微源的运行特点,研究了光伏和储能间的功率协调控制,提出了一种光、储子控制器仅根据直流侧的电压水平自动切换控制模式的控制策略,采用该控制策略可实现优先利用光伏的输出功率,并将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维持在合理范围之内的控制目标。所搭建的Matlab/Simulink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直流侧微源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3.当孤岛微网中含有多个光储-VSG单元时,需要协调叁个层次的功率流:不同光储-VSG单元之间的功率流;光储-VSG单元中微源和逆变器之间的功率流;光储-VSG单元中微源间的功率流。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散式协调控制策略,在不需要中央控制器和各个光储-VSG单元之间通信的前提下,对叁个层次的功率流进行协调控制,光储-VSG微网在优先利用光伏出力的前提下进行功率的公平分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散式协调控制策略能够为微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储能系统只有在所有光伏电源的输出功率达到极限后才开始供电,同时保证了逆变器之间功率分配的公平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马经纬,王晓梅,陈淼,马文华,李杰[8](2017)在《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智能微网分散协调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分布式系统控制策略在控制分布式电源时,一般控制的是节点的电压参数。文中增加了对频率和功率的控制,这不仅能使得电网系统电压达到稳定,还能控制节点频率并分配DG之间的功率输出,使其平滑的切换至并网运行模式。该控制策略将多智能体系统构建为3层:协调控制层、积分运算层和主控制层。在微网受到较大扰动时,网络中的各个DG通过邻节点信息和当前节点信息进行协调控制来决定其当前功率、电压及频率,以达到微网的稳定性要求。通过MATLAB/SIMULINK使用IEEE Standard 399-1997标准测试系统对5节点的微网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能够稳定微网的频率和电压,使分布式电源在微网中实现即插即用。(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7年11期)

赵亚男[9](2017)在《分散式风电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风电渗透率的提升和电网传输容量的限制,风电大规模集中开发面临严重的“弃风”现象。分散式风电规模小,发出的电能直接输入配电网就地消纳,无需远距离输电,可解决集中式并网限电问题。但是,配电网网架结构相对薄弱,风速随机性、波动性引起的风电机组有功出力的变化势必会对配电网电压带来重大影响。然而,配电网的配套设施又较为匮乏,因此有必要发挥分散式风电无功电压调节能力参与配电网的无功电压控制。本文针对分散式风电无功电压控制问题,从理论分析、控制策略设计、仿真验证叁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针对当前主流风电机组-双馈风电机组建立详细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发电原理以及详细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双馈风电机组的无功功率极限以及基本的无功控制策略。考虑到分散式风电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分析了分散式风电功率波动与配电网电压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了含分散式风电的配电网电压分布计算方法。其次,本文将分层无功电压控制策略进行改进应用到分散式风电并网系统中。改进的控制策略选取配电网电压偏差最严重的节点作为控制节点并进行无功整定得到无功指令值,无功指令值的分配包括不同节点之间、同一节点不同风电机组之间、风电机组内部(双馈机组)叁个层次,不同节点之间按灵敏度大小进行无功指令值分配;同一节点不同机组之间按机组无功容量分配无功指令值;双馈机组内部定子侧优先分配无功指令值。另外,考虑到分散式风电机组与配电网中原有的无功补偿设备、调压设备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本文对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建立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协调控制策略使得分散式风电机组与有载调压变压器有序配合,实现配电网电压调整。最后,在PSCAD中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控制策略更加适合于分散式风电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多台风电机组的无功输出能力,更为有效地改善配电网电压。风电机组与有载调压变压器之间的协调控制避免了电压调节的盲目性,增强了电网对电压波动的抵御性。本文所提控制策略对分散式风电机组接入配电网无功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7-03-01)

李啸骢,袁辉,陈明媛,梁志坚,徐俊华[10](2016)在《多机系统中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的非线性分散协调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含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的多机系统中,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协调控制问题,引用目标全息反馈方法,进行非线性协调控制设计。首先,建立了多机系统下含STATCOM的微分代数模型;其次,运用目标全息反馈方法,设计出STATCOM与励磁的分散协调控制律。该控制律仅需要测量控制对象的本地物理量,不需要采集异地物理量,具有很好的鲁棒性。控制律设计过程中发现,目标全息反馈方法不仅适用于非线性微分系统的控制问题,同样适用于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控制律的设计。最后,以3机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多种扰动类型下,该控制律不仅能很好改善系统功角稳定,而且能保证发电机端电压和STATCOM连接点电压快速实现无差调节。(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分散协调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交直流微网综合了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优势,为高密度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交直流微网中AC/DC潮流断面由多台AC/DC双向换流器构成,在维持交流区和直流区的功率动态平衡、交流侧频率和直流侧电压稳定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考虑到交直流微网中交直流供用电模式的多样化、风电光伏等间歇式电源和干扰负荷的强随机性等复杂特征,微网内部功率波动的次数和幅度大大增加,交流区域与直流区域的功率交互更加频繁。因此亟需对AC/DC潮流断面分散协调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基于一种典型交直流微网拓扑结构,分析了该拓扑结构下存在的4种典型运行模式,重点研究了孤岛模式下AC/DC双向换流器的下垂控制原理,建立了含下垂控制的AC/DC双向换流器的数学模型。针对单台AC/DC双向换流器的柔性控制,研究了基于回差阵奇异值理论的稳定裕度评估方法。为协调频率响应速度和振荡幅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逆控制方法,通过模糊控制限制自适应逆对下垂系数的调整速度及范围,实现在保证精确调节功率同时达到AC/DC双向换流器动态响应速度与稳态性能之间的协调,并提升AC/DC双向换流器的稳定性。针对多台AC/DC双向换流器的并列运行,基于变步长自适应逆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多台AC/DC双向换流器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综合下垂控制与自适应逆控制的优势,兼顾AC/DC潮流断面的稳态功率分配和动态响应性能。最后,结合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示范工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散协调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赵贺,井天军,熊雄.分散自律架构下微电网功率管理与协调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

[2].连攀杰.交直流微网中AC/DC潮流断面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2019

[3].赵梓杉.微网异构分布式电源的全分散/准分层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9

[4].徐斌,李珊.基于双馈机组分散协调控制含储能风电场无功优化研究[J].电气应用.2018

[5].李鹏,连攀杰,陈安伟,李闻,李鑫明.交直流混合微网中多台双向换流器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6].师庆丹.考虑双馈机组分散协调控制风电场并网无功电压优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8

[7].钱程.基于VSG的光储孤岛微网分散式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8].马经纬,王晓梅,陈淼,马文华,李杰.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智能微网分散协调控制策略[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7

[9].赵亚男.分散式风电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10].李啸骢,袁辉,陈明媛,梁志坚,徐俊华.多机系统中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的非线性分散协调控制设计[J].电网技术.2016

论文知识图

分散协调控制下节点电压振荡波...分散协调控制下各发电机的机组...4-7 分散协调控制下的发电机转子...分散协调控制下转子角速度曲线分散协调控制下各个发电机连接...大系统的分散协调控制结构图

标签:;  ;  ;  ;  ;  ;  ;  

分散协调控制论文_赵贺,井天军,熊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