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腱论文_余森,王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不全,成形术,前叶,脱垂,食管,超声,乙烯。

人工腱论文文献综述

余森,王云[1](2019)在《人工腱索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人工腱索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因二尖瓣返流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患者共32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成形环组(n=14)和成形环+人工腱索组(n=18)。收集两组患者术前、出院前及术后12个月的心脏彩超测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左心结构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的变化,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二尖瓣返流情况。结果术中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和体外循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成形组与人工腱索组LAD、LVEDD、LVEF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LVESD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LAD、LVEDD、LVESD、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出院前和术后12个月LAD、LVEDD、LVES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人工腱索组患者出院前和术后12个月LVEF均高于同时间点的成形环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二尖瓣返流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均可明显改善患者左心结构,两组患者术后左心结构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而在左心射血分数方面,成形环+人工腱索组较单独成形环组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艳芳[2](2018)在《人工腱索修复二尖瓣返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明显增加,二尖瓣脱垂已经成为重要的发病机制。二尖瓣瓣环扩张,瓣叶增大增肥,腱索断裂等病理造成严重的二尖瓣返流。瓣膜疾病病理的多元化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复杂性,但是手术治疗方式不断的进步和精细化,尤其是微创伤技术的发展,更是使得很多患者燃起了生命的希望。对于二尖瓣脱垂疾病的治疗,人工腱索植入的手术技术尤其是心脏不停跳的从心尖植入的微创伤方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论文是基于Neochord人工腱索植入装置临床实验中对瓣叶产生应力使得瓣叶撕裂的现象,研究人工腱索上在受到多大的拉力下能够使得瓣叶撕裂,从而造成二次返流的临床后果。并提出了改进人工腱索植入的装置,即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植入装置,希望这种植入人工腱索的方式能减小对瓣叶的应力使得人工腱索即使在较大的拉力下,也不会造成对瓣叶的破坏。而且希望此种人工腱索移植方式能够有效的修复二尖瓣返流并缩短手术时间。本文设计了瓣叶撕裂实验台和静态离体实验台,验证了此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方式比Neochord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使得瓣叶能够承受更大的破坏力且修复效果有效,修复时间短。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为了验证瓣叶在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下能够承受的最大破坏力比Neochord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下瓣叶承受的最大破坏力大,并验证垫片的作用,本论文设计了瓣叶撕裂实验台。将解剖下来的新鲜猪心脏二尖瓣固定在夹钳上,人工腱索在瓣叶上的穿线方式分别是:和Neochord相同的双线同孔,双线异孔以及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移植方式。人工腱索连接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固定在滑台上,控制器驱动直线电机带动滑台移动从而带动人工腱索移动,人工腱索在移动过程中会撕裂瓣叶,拉力传感器测量二尖瓣瓣叶撕裂过程中人工腱索上张力的变化,张力最大值就是瓣叶撕裂时的最大破坏力。对比分析在不同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下瓣叶不同位置处瓣叶承受的最大破坏力差异性,发现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下使得瓣叶撕裂的最大破坏力最大。说明人工腱索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此种移植方式下瓣叶最不容易被破坏。2.为了验证本文中设计的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移植装置对二尖瓣脱垂返流病理修复效果的有效性,设计了静态离体实验台。上下水箱的水位的高度差形成二尖瓣的跨瓣压差使得二尖瓣关闭,用扩张瓣环和剪断后叶自身的边缘腱索模拟二尖瓣脱垂病理。测量正常,扩张瓣环以及剪断自然腱索叁种不同生理条件下二尖瓣泄漏流量,跨瓣压差并计算返流有效孔口面积,然后用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植入方式先在瓣叶上植入一组人工腱索测量各个参数并与修复前进行对比;接着再植入一组人工腱索进行修复,发现在植入两组人工腱索后二尖瓣泄漏量达到剪断腱索前的效果,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且比Neochord植入方式需要的人工腱索数量少从而减小了手术时间,为临床治疗二尖瓣脱垂提供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19)

朱伯卫,陈凯明,赖锋华,刘浪,林世廷[3](2018)在《人工腱索联合成形环治疗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腱索联合成形环治疗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二尖瓣脱垂合并关闭不全患者,采用住院病历尾号单复数法分为对照组(n=33)和实验组(n=32)。实验组患者在胸骨正中部位做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人工腱索种植以及二尖瓣成形环植入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二尖瓣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N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直径(LAD)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无死亡,实验组患者术后LNDD、LVEF、LA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二尖瓣脱垂合并关闭不全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人工腱索种植以及二尖瓣成形环植入手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着,并发症少,可改善心功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8年10期)

马文锐[4](2018)在《瓣叶切除技术与人工腱索技术对二尖瓣后叶脱垂的形态功能修复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拟从术后跨瓣压差及形态学两个角度评价和比较瓣叶切除技术和人工腱索技术对二尖瓣后叶脱垂的纠治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至2013年于上海市胸科医院因二尖瓣后叶脱垂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共232例,倾向得分匹配得到两种术式各67例,随访经胸超声参数,并分析术后跨瓣压差增高的相关风险因素;另对其中46例病人及60例正常人的经食道超声二尖瓣图像进行叁维重建分析,并测量二尖瓣瓣环及瓣叶的结构参数,对比两种成形技术在手术前后各参数的差异。【结果】结果一: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校正后的两组对比提示二尖瓣剩余返流程度(P=0.263)及跨瓣压差(P=0.306)接近,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数据分析提示标准化的瓣环大小(比值比0.75,P=0.023)与使用全环行瓣环成形(比值比1.14,P<0.001)为导致远期二尖瓣跨瓣压差升高的高危因素,而两种手术技术对跨瓣压差的升高无明显影响(P=0.633)。结果二:叁维超声数据提示,手术前两种技术组所有瓣环、瓣叶相关参数接近,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瓣叶切除组后瓣叶暴露面积及后瓣叶比例均显着低于人工腱索组(分别为42.1%与48.3%,P<0.001),同时更接近正常水平(分别为42.1%与38.7%,P=0.405);两技术组其余各参数仍接近,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瓣叶切除及人工腱索技术的近中期二尖瓣跨瓣压差并无明显差异,而成形环的类型和大小为术后跨瓣压差增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形态学修复方面,瓣叶切除技术似乎更有利于恢复前后瓣大小关系及对合缘位置。(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4-01)

王强,王志刚,李凯,王东进[5](2017)在《应用人工腱索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中远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应用人工腱索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28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11例,年龄18~69(52.0±15.4)岁。19例为中度关闭不全,9例为重度关闭不全;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6例,Ⅲ级14例,Ⅳ级8例;急性期手术2例,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手术26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成形术5例,叁尖瓣成形术20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5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以随访,随访时间6~55(30.5±6.4)个月。术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左心大小较术前进行性显着减小,左心房内径由术前的(51.78±17.50)mm降低至术后的(36.64±8.50)mm(P<0.05),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由术前的(57.70±7.49)mm降低至术后的(49.30±5.05)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值进行性显着提升,由术前的53.86%±8.16%提高到术后的59.14%±4.23%(P<0.05),无明显反流16例,轻度反流8例,轻-中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1例,复发心内膜炎1例,再次手术1例。无死亡,无瓣膜反流加重。无血栓形成、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人工腱索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原发性感染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效果安全、可靠,中远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朱任,黄焕雷,刘健,郭惠明,谢斌[6](2017)在《全胸腔镜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的近期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的手术效果,介绍腔镜下人工腱索构建的个人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体外循环下行全胸腔镜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7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24例,年龄13~78(46.1±14.5)岁。患者病因包括退行性瓣膜病63例,先天性瓣膜病变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风湿性瓣膜病1例,心肌病1例。前瓣病变26例,后瓣19例,前后瓣25例,以瓣环扩大为主1例;合并交界区病变13例。二尖瓣反流面积4.2~26.3(12.2±5.6)cm2。手术均在全胸腔镜心脏停跳下进行,以5-0 Gore-tex线为人工腱索材料,均采用逐一单根植入的方法构建人工腱索。结果瓣膜成形转瓣膜置换1例,术中转正中开胸止血1例,无住院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6.0±31.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0.0±20.1)min。单纯二尖瓣成形39例,二尖瓣成形+叁尖瓣成形28例,二尖瓣成形+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二尖瓣成形+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1例。平均每例患者植入人工腱索1~7(2.5±1.7)根,65例植入二尖瓣成形环。术中经食管超声检查,无反流44例,反流面积0~2 cm2 24例,反流面积>2 cm2 3例。反流面积>2 cm2的3例患者均有明显的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再次阻断主动脉行瓣膜置换1例,再次成形1例,另1例保守治疗。随访1~36(12.7±10.5)个月,失访2例,随访率97.2%。重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5例,轻度或轻微反流27例,未见二尖瓣反流36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脑梗死1例,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全胸腔镜下采用单根植入法行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可获得良好效果,其难点在于如何确定腱索长度及保持这一长度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吴福林[7](2017)在《腱索转移、缘对缘缝合和人工腱索置入叁种方法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腱索转移、缘对缘缝合和人工腱索置入叁种方法治疗二尖瓣前叶(AMV)病变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MI)的效果观察。方法自2014年05月至2017年03月本院收治的由AMV所致MI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25例、B组25例、C组25例,分别采用腱索转移、缘对缘缝合技术及人工腱索置入治疗方法,对比术后二尖瓣关闭、有效瓣口面积。结果 A组MI患者中20例(80%)二尖瓣呈良好关闭状态,B组MI患者中21例(84%)二尖瓣呈良好关闭状态,C组MI患者中22例(88%)二尖瓣呈良好关闭状态,叁组二尖瓣关闭实际良好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有效瓣口面积都有明显减小,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叁项修复技术在MI治疗上只要使用得当,都能发挥良好修复功效,因此,应选用恰当的修复技术,提高二尖瓣成形效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13期)

严闹,杨威,方樵,周建良,龚艺[8](2017)在《人工腱索在老年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腱索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老年患者二尖瓣置换术(MVR)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膜钙化及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为主伴闭锁不全MV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A组)55例,切除全部瓣膜后植入人工腱索组(B组)7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率、左心室大小与功能、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无围术期死亡;A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5.4%),1例死于左室破裂,1例死于反复室颤,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术后6、12个月心脏超声随访结果显示B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A组有明显改善,LVEF和LVESD的改善差异显着(P<0.05),心功能、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术后并发症B组均优于A组。结论植入人工腱索可保留乳头肌及瓣下结构的功能,有利于维持左室形态及左心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姜兆磊,梅举,丁芳宝,马南,袁源[9](2016)在《改良人工腱索联合瓣环成形术在二尖瓣脱垂修复中的应用及远期随访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改良的人工腱索技术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术修复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脱垂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其近、远期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应用改良人工腱索技术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术修复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脱垂引起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43例,年龄5~73(51.4±14.4)岁。术中在脱垂瓣叶对应的乳头肌上将不带垫片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缝线作U型缝合,两头的针线则均在距缘3~5 mm处缝合于脱垂瓣叶的游离缘,先将每根线在脱垂的瓣缘缝两针,在置入C型二尖瓣成形环后,通过左心室的反复注水试验,调整人工腱索的长度至最佳位置,直至完全纠正瓣叶脱垂和二尖瓣反流,最后每根针线再在瓣缘缝一针,打结固定。结果全组患者均成功行二尖瓣成形术,每例患者平均植入1~3(2.4±0.7)根e PTFE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后,术中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78例患者无二尖瓣反流,34例患者为轻度二尖瓣反流。出院时,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无反流72例,轻度反流39例,轻中度反流1例。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明显缩小[(58.6±8.7)mm vs.(50.7±6.3)mm],P<0.001]。术后随访3~105(41.5±24.8)个月时,无反流或轻度反流93例,轻中度反流16例,中度反流3例。术后5年,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免除率为95.1%±3.0%。结论应用该改良人工腱索技术联合人工瓣环成形术修复瓣叶脱垂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操作简单易行,人工腱索的调整、固定方便,近、远期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胡志强[10](2015)在《经食道超声预测植入人工腱索对二尖瓣成形术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术中预测植入人工腱索的长度对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意义资料与方法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临床胸外科常见疾病,病因如风湿性心脏病及各种疾病引起的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脱垂,类马凡氏综合征等。而对瓣膜质量柔软,无钙化者可行二尖瓣成形术,包括二尖瓣瓣环置入成形环,二尖瓣瓣叶折迭固定、修补,及人工腱索植入,本组病例总四十例,术前二尖(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9-04)

人工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明显增加,二尖瓣脱垂已经成为重要的发病机制。二尖瓣瓣环扩张,瓣叶增大增肥,腱索断裂等病理造成严重的二尖瓣返流。瓣膜疾病病理的多元化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复杂性,但是手术治疗方式不断的进步和精细化,尤其是微创伤技术的发展,更是使得很多患者燃起了生命的希望。对于二尖瓣脱垂疾病的治疗,人工腱索植入的手术技术尤其是心脏不停跳的从心尖植入的微创伤方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论文是基于Neochord人工腱索植入装置临床实验中对瓣叶产生应力使得瓣叶撕裂的现象,研究人工腱索上在受到多大的拉力下能够使得瓣叶撕裂,从而造成二次返流的临床后果。并提出了改进人工腱索植入的装置,即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植入装置,希望这种植入人工腱索的方式能减小对瓣叶的应力使得人工腱索即使在较大的拉力下,也不会造成对瓣叶的破坏。而且希望此种人工腱索移植方式能够有效的修复二尖瓣返流并缩短手术时间。本文设计了瓣叶撕裂实验台和静态离体实验台,验证了此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方式比Neochord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使得瓣叶能够承受更大的破坏力且修复效果有效,修复时间短。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为了验证瓣叶在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下能够承受的最大破坏力比Neochord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下瓣叶承受的最大破坏力大,并验证垫片的作用,本论文设计了瓣叶撕裂实验台。将解剖下来的新鲜猪心脏二尖瓣固定在夹钳上,人工腱索在瓣叶上的穿线方式分别是:和Neochord相同的双线同孔,双线异孔以及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移植方式。人工腱索连接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固定在滑台上,控制器驱动直线电机带动滑台移动从而带动人工腱索移动,人工腱索在移动过程中会撕裂瓣叶,拉力传感器测量二尖瓣瓣叶撕裂过程中人工腱索上张力的变化,张力最大值就是瓣叶撕裂时的最大破坏力。对比分析在不同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下瓣叶不同位置处瓣叶承受的最大破坏力差异性,发现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植入方式下使得瓣叶撕裂的最大破坏力最大。说明人工腱索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此种移植方式下瓣叶最不容易被破坏。2.为了验证本文中设计的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移植装置对二尖瓣脱垂返流病理修复效果的有效性,设计了静态离体实验台。上下水箱的水位的高度差形成二尖瓣的跨瓣压差使得二尖瓣关闭,用扩张瓣环和剪断后叶自身的边缘腱索模拟二尖瓣脱垂病理。测量正常,扩张瓣环以及剪断自然腱索叁种不同生理条件下二尖瓣泄漏流量,跨瓣压差并计算返流有效孔口面积,然后用双线异孔加垫的人工腱索植入方式先在瓣叶上植入一组人工腱索测量各个参数并与修复前进行对比;接着再植入一组人工腱索进行修复,发现在植入两组人工腱索后二尖瓣泄漏量达到剪断腱索前的效果,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且比Neochord植入方式需要的人工腱索数量少从而减小了手术时间,为临床治疗二尖瓣脱垂提供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腱论文参考文献

[1].余森,王云.人工腱索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9

[2].刘艳芳.人工腱索修复二尖瓣返流[D].江苏大学.2018

[3].朱伯卫,陈凯明,赖锋华,刘浪,林世廷.人工腱索联合成形环治疗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8

[4].马文锐.瓣叶切除技术与人工腱索技术对二尖瓣后叶脱垂的形态功能修复效果对比[D].上海交通大学.2018

[5].王强,王志刚,李凯,王东进.应用人工腱索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中远期疗效[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

[6].朱任,黄焕雷,刘健,郭惠明,谢斌.全胸腔镜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的近期结果[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

[7].吴福林.腱索转移、缘对缘缝合和人工腱索置入叁种方法治疗二尖瓣前叶病变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

[8].严闹,杨威,方樵,周建良,龚艺.人工腱索在老年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9].姜兆磊,梅举,丁芳宝,马南,袁源.改良人工腱索联合瓣环成形术在二尖瓣脱垂修复中的应用及远期随访结果[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6

[10].胡志强.经食道超声预测植入人工腱索对二尖瓣成形术的意义[C].201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论文知识图

自体组织包绕于LARS人工韧带表面(前叶脱垂)人工腱索+成形环(后叶脱垂)人工腱索+成形环人工腱在手掌中的布局1·4 外...二尖瓣成形术-图41-8 交界环缩术

标签:;  ;  ;  ;  ;  ;  ;  

人工腱论文_余森,王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