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成本分析在民族自治州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委托成本分析在民族自治州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一、主成本分析在少数民族自治州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戴燕[1](2020)在《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二十四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栗战书强调,地方立法作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制度规范,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我国的地方立法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顺应我国已经带来的新时代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呼应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紧跟党中央新部署,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地方立法工作的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在1979年7月1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当中明确赋予了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在这之后,各种地方立法在我国蓬勃发展,地方立法总体量已经远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数量之上。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修改《立法法》,对地方立法的格局作出了改变,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扩大了享有立法权的地方立法主体范围,据大数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15年3月到2017年12月底,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数量为595件,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1)如此体量和急速增长的地方立法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追求立法数量,填补立法空白领域的面子工程,超过了对解决地方实际问题的关注;大量的重复国家立法,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还有大量僵尸法规规章,从诞生之日起就在沉睡。因此,我国急需一种立法评估手段或者评估方法,解决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地方立法的成本效益评估作为一种相对综合全面的评估工具,主要通过法经济学的方法评价法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用比较立法成本和效益的方法,确定是否应当立法或者是否采取某种制度(2)。美国是建立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最早的国家,其制度设计、操作经验都相对丰富和完备。从1974年福特总统制定并发布的《通货膨胀影响声明》,到1993年克林顿签署12866号行政命令《联邦规制经济分析》,再到2011年奥巴马颁布的13563号行政命令《改善规章和规制审查》,美国已经形成了由行政立法、总统行政命令和政府部门文件等组成的系统的行政立法和政府规制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其它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日本等。成本效益评估具有属性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在立法中去评估成本效益实质上不论是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当中,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决策性程序,任何决策者在作出立法这样的重大决定前,都会运用多种评估手段来进行一个较为客观的利弊权衡或者是成本和收益利益评估,从程序的角度看整个美国行政立法制度体系,成本效益评估是被作为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行为中必须遵守的正当程序;其次,成本效益评估在法理上被认为是一种实体性标准,因为在成本效益评估中要求行政机关的规制必须是效益能证明成本是正当的,换言之就是作出行政规制所形成的成本与得到的效益应当成合理的比例,效益必须要明显大于规制成本,同时成本效益评估要求为得到效益所作出的规制手段造成的负担最小化。第三,成本效益评估作为一种科学化、严谨化的规制影响分析方法,其能够为立法和行政决策者提供一套以数学为基础的评估计算方法,进而能非常准确的评估出将要实施的规制耗费的成本和获取的效益,使决策者能够作出既能提升经济效率和又符合经济理性的决策;所以,成本效益评估这种方法不仅是一项必要的决策性正当程序,也是一种实体性正当标准,还是一种科学的规制影响分析工具。成本效益评估因其有着许多特有的制度化积极功能,使得近年来其地位不断提高的趋势,而且在美国行政法上得到广泛运用。我国学者高秦伟认为:成本效益评估之所以会越来越盛,一方面是经济分析法学思潮在规制与行政法领域充分应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在于它适应了规制缓和的需求。随着经济学方法在法学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化和多样化,对于立法过程中的成本效益评估不仅能有效解决资源配置和收益之间的矛盾,还能够预防行政机关滥规制与不规制,有效的优化行政规制的质量。除此而外,成本效益评估的正确运用,还能有效提升行政合法性,让“民主赤字”危机所遭受的争议有所缓和。成本效益评估从诞生之日起,质疑和批判一直相伴相随。集中起来有几种声音,包括成本效益评估只能反映客观上现有的财富、资源和投入的水平、必然存在着一个大的弊端就是无涉价值和难以考虑到道德因素,无视社会价值重视个人价值,依靠市场价值比较了不可比较的和定价了不可定价的,忽视不可量化的价值,忽视了代际公平。折现率、基准线和计算方法欠缺科学方法造成成本效益的差距巨大等等。这些质疑和批评推动了成本效益评估自身的完善,在实务领域已经不断的创新和尝试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弥补成本效益评估方法所呈现出来的不足。传统法哲学认为法律的价值在于公平和正义。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法律会对经济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法律的效益问题就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目标,而且发展为当代法律的所追求价值之一。(1)在经济分析法学中曾经有学者提出过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即真正的正义、公正、自由和公共的善只能通过成本效益评估才能判断,以及确定它们在现实当中的存在状态和程度,才能在更进一步的程度上去实现它们”。(1)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成本效益评估方法在更高层次上能够实现对法的公平正义的追求目标。随着地方立法对地方经济发展规制的更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再进一步加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经济利益需要更加公平分配和有序的协调。成本效益评估方法正是基于对立法成本和立法收益对比产生的净现值的正负,体现出立法效益的大小,从而不断增进立法收益,降低立法的成本,实现立法效益最大化。美国学者理查德·波斯纳有过一个着名的论述:“传统的法律保障人们公平分享蛋糕;当代的法律不仅要保证公平分享蛋糕,更要让人们努力把蛋糕做大。”(2)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研究和探索以及最后的确立都非常符合当代法律发展的任务和目的,对于我国地方在立法程序中能够科学配置和调动各种地方立法资源,突出地方立法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和科学上保障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实现和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国最早规定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纲要》中指出,我国各地方要探索和建立对政府行政立法项目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特别指出尤其对经济立法项目要适用成本效益评估方法,对其立法的过程成本和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社会成本进行分析,追求立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后,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实施《关于开展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实施意见》率先尝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我国的立法评估的理论和实务风起云涌,立法后评估已经被我国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加以固定,《立法法》中第6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组织对有关法律或者法律中有关规定进行立法后评估。”法学界和实务界的人士开始更多的认识到立法中成本效益评估的重要性,成本效益评估是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是重要方法和制度。成本效益评估是评估标准中难度最大,但也是提高目前中国立法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任何一种制度的引入都不是全盘的照搬,必须结合所在地的国情做适度的调整,特别是在我国法律经济学尚不是很发达的情形下,构建我国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更需要精准发力,分步实施。构建我国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比较好的模式选择是培育参与主体,建立独立的审查主体,由相对专业和独立的审查主体,制定出台我国的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指引性文件,在实施阶段强化对成本和效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政府信息收集和公开,为成本和效益的货币化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对于暂时不能够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补充。成本效益评估作为一种程序、或者说是方法和标准,运用到我国地方立法中,将使得我国政府所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地方行政立法等政府行为更加科学化、客观化、理性化,但是就目前而言,这种程序和标准的建立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

王彬屹[2](2020)在《湖南吉首市老城区绿道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城市化对自然生态与文化的冲突不断涌现,城市绿道作为一种能够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连接城市各类游憩资源、提供开敞户外空间、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实现城市和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正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和城市规划及建设者们的关注与推崇。自201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生态绿道系统建设以来,诸如成都、武汉、长沙等城市纷纷开始对城市绿道进行建设,使得绿道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山地城市作为地形环境特殊的城市,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空间狭小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脆弱、开敞空间不足、道路狭窄造成的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显现,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山地城市绿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湖南吉首市属于典型的山地城市,该市在2013-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提出要建设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吉首市绿道建设缓慢,没有形成系统体系,城市各绿色开敞空间相对不足,市民的游憩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另一方面,吉首市城市周边山区资源丰富,民众为了获取休闲游憩的需求,自发组建了多条山地游览路线。在这样的城市背景之下,本研究希望通过吉首市老城区范围内绿道系统构建的角度,探索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市民休闲游憩、扩展城市开敞空间、组织慢行交通的绿道构建方法。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绿道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明确绿道的基本概念、功能、特征及构成要素,结合山地城市相关理论,总结出山地城市绿道的特征与分类。之后,通过系统论的方法对绿道系统中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绿道选线受城市游憩资源吸引,依附于城市链状空间的特点;同时结合老城区实际情况,综合景观生态学、游憩学与交通学相关理论,归纳出城市游憩资源的种类与相关指标,构建各类型资源的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专家打分,确立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并以此作为依据,对吉首市老城区的各类游憩资源与潜在路径进行适宜性打分评价,得出各资源的吸引力值;最后用叠加分析的方法来得出绿道的初步选线,参照相关城市规划进行选线调整,从而实现老城区绿道网络的构建,同时结合实地情况与特色,提出相应的绿道设计构思。由于吉首市地处国家级14个连片贫困区之一的武陵山片区的中心位置,对吉首市老城区绿道构建的研究,必然对片区内其他城市的绿道建设具有积极地借鉴和实践意义。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刘尚希,白景明,傅志华[3](2019)在《完善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不断深化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发挥了中央政府的调控作用,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弥补了纵向财政失衡或区域财力差异,促进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角度看,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仍有需完善之处,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即为例证之一。当前正处推进三大攻坚战关键期,改进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用凸显。本报告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为例,站位国家治理,全面深入剖析转移支付制度利弊,实现点面有机结合,对改革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全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国家治理视角分析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功能定位,包括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兴边固边,保障国家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一带一路",定位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激发活力,用好用足边疆民族区位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功能补偿等问题。第二部分对我国转移支付现状进行总体评价。转移支付制度成效具体体现在:首先,转移支付具有一定累进性,无论是总量或是人均,经济发达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均小于落后地区。其次,转移支付改善了落后地区自有财力不足状况,对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到了财力保障作用。一是转移支付弥补了财力不足,提高了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社保和就业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二是从2002年到2017年期间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社保和就业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都在提高。三是转移支付对改善四类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就业与社保、基础设施。最后,从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角度看,我们关注到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一是分配因素动态调整及时性不足。二是地方对转移支付依赖度不断提高,转移支付顶层统筹不够。三是2012年以来地区间财力分化趋势加强,转移支付调节作用有所降低。第三部分对广西获得中央转移支付的现状展开研究。广西作为欠发达西部地区具有独特之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是人口密度较高的边境省区,也是老少边山穷重叠地区,同时还是南向通道。广西获得中央转移支付总量较多,人均转移支付水平低于西部地区和民族省区平均水平。最近连续五年广西从中央获得专项转移支付在西部省区排名稳定在第8位、在民族省区中稳定在第5位。广西人均专项转移支付连续十年在西部省份和民族省份中位列倒数第1位。第四部分采用成本差异系数方法对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调整进行测算。遵照相关性、可比性、可得性、独立性以及客观性等基本原则选取指标,包括共性和个性两大方面,从公共服务成本角度出发构造成本差异系数,分析表明: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成本差异系数或公共服务成本相对较低,相应得到的中央转移支付越少,反之得到的转移支付较多;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也是成本差异系数较小的地区,而成本差异系数较大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其次,就广西情况来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本较高,其综合成本差异系数在全国排名第二。其中自然资源因素成本全国排名第五,社会基础因素成本全国排名第六。再次,从边境9省(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差异系数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广西最高,其次是云南省和辽宁省。其中,自然资源因素成本广西排名第一;社会基础因素成本西藏自治区排名第一,广西排名第六;边境因素成本辽宁省排名第一,广西排名第二。最后,基于成本差异系数对广西应得的增量转移支付进行测算。以2017年为例,广西应得到增量转移支付269.46亿元。其中应得到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量198.43亿元,边境转移支付增量8.38亿元。第五部分提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和建议。其中,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建议:一是以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为契机,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二是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分配办法;三是进一步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清理整合,完善统筹机制;四是建立转移支付的定期评估、修正和退出机制;五是强化透明度,加强转移支付的监督。对广西等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建议:一是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完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完善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制度;四是完善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制度;五是完善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屈水令[4](2019)在《四川省凉山州预防HIV母婴传播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发现95%的HIV感染儿童是通过母婴传播的,在不干预情况下HIV母婴传播率为14~48%,通过干预可使其降低到2%以下。我国自2001年开始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2017年的HIV母婴传播率为4.9%。四川省凉山州HIV阳性孕产妇每年约占全国的10%,且HIV母婴传播率每年都远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凉山州预防HIV母婴传播已成为我国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国家扶贫攻坚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凉山州投入了大量经费和人力,并将预防HIV母婴传播作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问题,有关凉山州艾滋病防控方面已有不少研究,但是没有检索到有关凉山州预防HIV母婴传播卫生经济评价方面研究,本研究从学术问题和公共卫生应用需求出发,开展凉山州预防HIV母婴传播卫生经济学评价,旨在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目的:1.描述凉山州预防HIV母婴传播筹资渠道,对成本可追溯性和成本习性进行分析。2.开展凉山州PMTCT的成本效果现况调查,开展HIV阳性孕产妇生命质量研究。3.开展凉山州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用研究。4.开展凉山州预防HIV母婴传播预算影响分析。方法:1.现况调查。根据凉山州HIV感染孕产妇疫情,分别抽取凉山州HIV疫情高、中、低各2个县,对6个县的妇幼保健机构、CDC和人民医院开展机构调查,收集上述机构2017年PMTCT初筛试剂、抗病毒药品、办公和实验设备使用等数据,并收集妇幼保健机构PMTCT经费支出明细。同时在2个高疫情县招募133人HIV阳性孕产妇和117人非HIV阳性孕产妇,收集人口学、家庭收入与支出、PMTCT相关费用支出等数据,并用EQ-5D量表对其健康效用进行测量。2.模型研究。通过对现场调查数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监测数据分析,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决策树模型和Markov模型分别开展短期成本-效果和长期成本-效用、成本-效益分析。每筛查并确认1例HIV 阳性孕产妇的成本,估计每避免1例儿童感染的成本为,并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3.人力资本法。使用人力资本法测算避免HIV感染儿童所创造的劳动价值。结果:1.成本研究。2017年6县PMTCT成本总计有770.44万元。从筹资渠道看,中央财政经费占63.45%,个人费用占18.26%,机构经费占11.96%等。从成本可追溯性角度分析,直接医疗成本占47.50%,直接非医疗成本占46.80%,间接成本占5.70%。从成本习性角度分析,变动成本占76.22%、固定成本占23.78%。2.孕产妇基本情况和健康效用。本研究共调查产妇250人,其中HIV阳性产妇133人、非HIV阳性孕产妇1 17人。HIV阳性产妇健康效用值中位数为0.875,非HIV阳性孕产妇健康效用值中位数为0.961。通过对EQ-5D-3L五个维度三个水平上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孕产妇只有在焦虑/抑郁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凉山州PMTCT的成本效果现况研究。2017年凉山州6个县共筛查孕产妇数为34991人、确认HIV阳性孕产妇为456人,每筛查1例HIV阳性孕产妇的成本为23.52元,每筛查并确认1例HIV阳性孕产妇的平均成本为2002.63元,估计避免感染儿童数为164人,每避免1例儿童感染的成本为4.70万元。4.成本-效果分析。决策树模型研究发现临产模拟方案、孕早期干预模拟方案、标准干预方案每避免1例儿童感染HIV的成本分别是2.23万元、3.03万元和3.35万元。与临产模拟方案相比,孕早期干预模拟方案和标准干预方案每避免1例儿童感染HIV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3.70万元和12.01万元。5.成本-效用、净收益分析。临产模拟方案、孕早期干预模拟方案、标准干预方案和凉山现况效益成本比分别为4.11、2.76、2.40和1.46。相对于凉山现况,临产干预模拟方案、孕早期干预模拟方案和标准干预方案增量效益成本比分别为8.33、3.77和2.94。6.预算影响分析。按照我国现行预防HIV母婴传播方案,凉山州6县PMTCT年成本总预算为514.45万元,含个人成本有59.49万元、固定成本有28.09万元。结论:(1)从卫生经济学评价角度分析,凉山州PMTCT是符合成本效益的,但是每避免1例儿童感染HIV的成本均高于临产干预模拟方案、孕早期干预模拟方案和标准干预方案,效益-成本比低于上述3种方案。从效用角度和净效益角度考虑,标准干预方案最佳,但从成本-效果和效益-成本比角度考虑,临产干预模拟方案最好。(2)凉山州临产或产后开始接受PMTCT服务的HIV 阳性孕产妇比例较高。(3)凉山州HIV 阳性孕产妇健康水平总体较好,但健康效用值比非HIV阳性孕产妇的低。(4)凉山州CD4检测试剂和VL检测试剂费用低于标准干预方案估计值,总成本中个人成本占一定比例。

毛丽佳[5](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王胜坤[6](2019)在《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立法前评估不同于立法中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它与立法中评估、立法后评估一样对立法质量的改进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价值。学界对立法中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但立法前评估研究却相当薄弱。本研究以党的十九大会议为契机,探析党的十八大期间和十八大以前立法前评估制度实践运行概况。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法治建设的重心已由“数量型”立法转变为“质量型”立法,立法质量问题已变为法治建设的核心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尚需完善,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但现实的立法情况则表明:为数众多的法规草案经过表决通过,实施后的效果并不理想,呈现出立法成本较大、实施成本过高或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形。而立法评估作为了解法规实施效果、提高立法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其制度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几年,国内立法后评估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与相对成熟的立法后评估制度相比,立法前评估制度理论研究还相当滞后。因此,立法前评估制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试图从七个方面对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基础。从立法前评估的概念界定、理论内涵、基本原则等内容进行探究。第二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核心要素。对立法前评估的主体、对象、内容等进行评析。第三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核心是对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设计。第四章探讨立法前评估的运作程序。具体论述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成要件、价值、启动、运行、回应等问题。第五章对域外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主要是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欧盟的立法前评估制度进行考察,并对其进行评价,阐述其优点和缺点。第六章研究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贵州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为研究对象,并对立法前评估与基层治理的互动进行分析与探索。本研究落脚点在于尝试构建内容全面、体系完整的立法前评估制度,弥补立法前评估制度在理论研究领域的不足。在制度价值层面,可为《立法法》第三十九条评估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并为国家层面制定全国性的立法前评估法规体系,以及地方的立法前评估细则的出台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徐佳虹[7](2019)在《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语教师培训评估是教师培训方案完善与修订的重要依据,是提升双语教师培训质量的直接推力,是实现双语教育稳步发展的间接动力。研究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采用问卷与访谈等资料获取的方法对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现状进行调查,以教师培训评估相关理论与政策分析为研究基础对现状作以分析,提出了有效改进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的四种对策建议,以实现现有双语教师培训评估体系的完善与改进,推动双语教师培训质量提升。正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以及相关概念。第二章对已有研究文献从共时性与历时性视角进行分析与整理,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教师培训评估的主要论点。第三章是研究的理论支持,主要说明了教师培训评估的指导原则、教师培训评估的常用模式以及教师培训评估的对象,并对近十年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从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的阶段划分、特点分析、价值取向入手,重点剖析政策文本中对教师培训评估的具体要求。第四章以问卷与访谈为研究方法,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绩效评估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数据资料为客观事实了解现存双语教师培训评估情况。第五章基于培训评估的理论与政策支持呈现新疆双语教师培训评估现状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针对新疆双语教师培训评估呈现出的评估过程断裂,评估内容不具特色,评估对象参与度低以及评估方式情境准入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以整体性思维为主的政策导向评估体系,以多元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评估体系,以自我发展为理念的主体参与式评估体系,以生态情境为背景的生态-情境交融式评估体系。第六章对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现状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也简要回顾了研究的贡献所在,最后对论文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作了阐述。

张玉婷[8](2019)在《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我国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文化素质低仍是贫困地区致穷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和教育水平不均的问题,是我国教育问题的关键内容。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是我国理论和实践层面普遍关注的问题,但现有研究多关注城市地区的学校空间可达性,对贫困山区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内容也多以个别县区为案例,进行空间可达性的模型优化改进实验,针对大范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以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测算了研究区各类基础教育设施及学龄人口的空间密度,从宏观上了解了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分布现状;(2)以“就近入学”为原则,运用最邻近距离模型,分别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方式考虑,测算了幼儿园和小学的空间可达性;(3)针对中学教育资源,综合考虑了供给方(中学服务能力)、需求方(各居民点学龄人口规模)以及距离的衰减作用,运用改进的潜能模型测算了中学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4)从自然地形、社会经济、人口特征等角度,分别从居民点尺度、县区尺度、市州尺度对六盘山地区15个市、78个县、1157个居民点的各类教育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给出规划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六盘山地区各类基础教育资源都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空间可达性水平整体有待提高。(2)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城乡差异显着。各类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较高的乡镇(街道)大都分布在重点城市的中心城区,并随距离衰减。连片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偏低。(3)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水平与地形复杂程度较为相关。地势平坦、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空间可达性较好,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的地区空间可达性较差。(4)多民族聚居区、道路设施不完善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尤其需要重点关注。交通发达、路网密集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较高,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海东市的多民族聚居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本文的研究特色归纳为两点:一是通过网络大数据爬虫技术,获取研究区域内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的POI空间数据,克服了大范围贫困山区教育设施空间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二是根据各类教育资源的不同特性,从居民就学选择角度出发,针对不同教育资源,选取不同的空间可达性度量方法、从多个空间尺度对空间可达性结果进行分析。

陈锦均[9](2018)在《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宗教人类学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巫师是乡村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传统文化现象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同时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特殊话题。他们是“神”一般的存在,充当人神、人鬼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不管是在家庭个体祭祀场合,还是在集体祭祀场所,他们都是祭祀活动的组织者与主持者。在村寨中出现矛盾纠纷之时,他们时常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公平、公正地处理村寨中各种公共事务。巫师这一群体在乡村社会中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威,拥有广泛的信仰民众和忠实拥趸,在传承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巫师群体特殊的身份与奇特的祭祀行为,经常被外界的人称之为“巫婆、神棍”,他们的消极影响对乡村治理与乡村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合理利用巫师群体的积极影响,限制其消极影响,引导其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去,不失为当前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可行性路径之一。乡村治理是党和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党和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着广大乡民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广大农村的前途与命运,关系着民族的繁荣与昌盛,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与富强。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的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乡村治理问题就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乡村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严重影响着乡村治理的发展进程与生存动态。加大对乡村治理的研究力度,有利于进一步充实乡村治理的理论体系,为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是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滇黔桂结合部地区为田野调查的落脚点,重点探访了云南罗平县旧屋基乡、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以及广西西林县普合苗族乡各乡镇的苗族、壮族、布依族以及彝族巫师群体。文中以该地区的巫文化信仰状况、巫师群体的生存动态以及乡村治理的基本情况作为研究主线,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资料以及前人研究的成果,结合实际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了当地乡村社会的发展情况,并运用功能主义理论分析了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探寻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性。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调查法、观察与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以及谱系调查法,通过这些方法将巫师群体与乡村治理更好地联系在一切。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一共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有关巫师群体和乡村治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理论;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滇黔桂结合部地区的文化语境,重点对当地的地理概貌、村落布局、生计方式、语言文字、宗教生活、风俗习惯、族源历史以及民族关系进行了简单描述,以此全面展示滇黔桂结合部的总体情况;第三部分重点描述了滇黔桂结合部地区巫信仰的要素,其中包括当地的神灵系统、仪式概况、祭祀场所、神职人员、社会组织以及巫信仰的发展演变过程,此举不仅较为详细地向人们展现了当地的信仰环境,同时也为描述巫师群体的生存环境做铺垫;第四部分为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生存动态,主要对巫师群体的身份的获得、日常生活、祭祀活动、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关系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以此向读者呈现巫师最真实的一面,为探讨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埋下伏笔;第五部分为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分析,首先从巫师群体的负功能入手,直接点明巫师群体所存在的消极影响,重点分析巫师群体的正功能,证明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有着极大的社会价值与实践意义,最后回归巫师群体本身,重点反思这一群体对乡村社会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第六部分重点分析了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以及发展趋势,并从相关理论层面探析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与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语,主要从现代化以及新时代的角度对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进行思考,以此上升到利用民间信仰来进行乡村治理的现实考虑。通过上述对滇黔桂结合部地区巫师群体的层层剖析以及对乡村治理的现实考量,本文认为,充分利用巫师群体所发挥的正功能,合理控制其负功能,可以尝试将巫师群体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手段与模式运用到乡村治理当中。巫师群体所具备的文化传承功能、心理调适功能、道德教化功能、生态保护功能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功能,与广大乡民的现实诉求不谋而合,同时与乡村治理的最终目标相契合。从社会宏观角度来讲,这符合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要求,符合党和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对于广大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加强对巫师群体的引导与管理,加深对巫师群体的认识,客观对待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才能在乡村治理中正确使用巫师群体这把双刃剑。

康宇[10](2017)在《四川省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中认为水电开发给建设当地和供电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对社会环境具有持续的影响。随着雅砻江水电开发建设的深入,水电开发对流域社会环境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成为政府、业主、当地居民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的支流,干流河道全长1535km,其中1369km流经四川省境内。雅砻江中游及下游河段均已完成水电规划,经过两河口牙根河段开发方案调整,目前总共设置12个梯级,下游二滩已经建成发电,此外中游下游河段还有5个梯级处于建设期或前期筹建期。本文采用了实地查看、入户调查、政府部门座谈、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获取了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整体研究和重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价,所得结论如下所示:(1)水电开发对雅砻江中下游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且负面影响通过政策调整可以明显减小和消除。(2)电站建设总体将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利用偏差-份额分析法可知,雅砻江中下游水电开发联合运行总体将将加快第一产业增长趋缓的进程,并明显促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3)经过研究,针对雅砻江中下游水电开发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从不同方面给出了作者认为可行的对策,包括对移民的安置、对地方产业的互动、对环境保护的联动等。水电开发不仅仅是一个短期内的经济社会活动,它将长期的与影响区域产生联系,所以,水电开发的建设与运行应当更加科学、可持续的兼顾开发运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二、主成本分析在少数民族自治州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成本分析在少数民族自治州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选题的实践意义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法律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二)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法律经济分析的方法
        (二)规范分析方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实证分析法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一章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地方经济立法辨析
        一、地方经济立法的含义和特征
        二、地方经济立法的表现形式、地位和作用
        三、地方经济立法的发展历程和时代使命
    第二节 成本效益评估的基本理论
        一、成本效益评估的概念
        二、成本效益评估的理论依据
        三、成本效益评估的基本假定
    第三节 成本效益评估的发展进程和历史规律
        一、发展进程
        二、历史规律
    第四节 成本收益分析引入地方经济立法的制度功效
        一、促进地方经济立法效率价值目标的实现
        二、推动地方立法资源配置科学化
        三、增进社会福利最大化
        四、克服信息不对称,促进民主立法
    第五节 对成本效益评估的质疑和挑战
        一、忽视了对法的多维度价值的考量
        二、注重功利性而忽视了道德准则
        三、成本效益量化不精确
        四、成本效益评估自身运作成本过高
第二章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主体、对象和标准
    第一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主体
        一、我国现有的立法评估主体
        二、建立多元化的成本效益评估主体
    第二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对象
        一、确立成本效益评估对象的依据
        二、地方经济立法的适用对象
    第三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标准
        一、成本效益评估的一般标准
        二、成本效益评估的特殊标准
第三章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内容
        一、立法成本的构成
        二、立法收益的构成
    第二节 立法成本和收益的量化方法
        一、立法成本收益的可测量性
        二、立法成本的量化
        三、立法收益的量化
    第三节 成本和收益计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成本收益量化的前提——基线
        二、成本收益的时间问题——折现率
        三、分配影响分析
    第四节 立法效益的计算方法
        一、立法成本和收益的加总计算
        二、立法效益的判断标准
    第五节 其他分析方法
        一、成本有效性分析
        二、风险分析
        三、敏感性分析
第四章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程序
    第一节 成本效益评估程序概述
        一、成本效益评估程序与立法程序的关系
        二、成本效益评估程序的要素
    第二节 成本效益评估程序的启动
        一、制定评估方案
        二、选择评估方法
    第三节 成本效益评估程序的运行
        一、信息收集
        二、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三、成本效益评估报告
    第四节 成本效益评估程序的回应
        一、立法评估结果回应的含义
        二、立法评估回应方式
第五章 我国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我国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适用的困境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缺乏合理的评估技术与量化方法
        三、参与成本效益评估主体不明确
        四、公众参与立法的深度不够
    第二节 《立法法》的规定和顶层设计
        一、《立法法》对地方立法评估的规定
        二、《立法法》的顶层设计
    第三节 我国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总体构想
        一、我国地方经济立法评估制度的现状
        二、我国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的总体设想
    第四节 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评价制度
        二、建立我国大数据信息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专着类
        (二)译着类
        (三)中文论文类
        (四)学位论文
        (五)网络资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2)湖南吉首市老城区绿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1.1.2 新时期新政策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1.1.3 休闲游憩需求的日益增加
        1.1.4 山地城市绿道建设的特殊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况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与应用理论
    2.1 绿道的相关概念
        2.1.1 绿道的基本定义
        2.1.2 绿道的功能
        2.1.3 绿道的分类
        2.1.4 绿道资源要素构成
    2.2 山地城市
        2.2.1 山地城市的概念
        2.2.2 山地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
        2.2.3 山地城市的分类
    2.3 山地城市绿道
        2.3.1 山地城市绿道的概念
        2.3.2 山地城市绿道的特征
        2.3.3 山地城市绿道的分类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系统论
        2.4.2 景观生态学
        2.4.3 游憩学相关理论
        2.4.4 可达性相关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吉首市老城区现状分析
    3.1 吉首市老城区基础条件分析
        3.1.1 吉首市概况及老城区范围界定
        3.1.2 自然环境特征
        3.1.3 历史人文特征
        3.1.4 城市功能结构与绿地系统结构特征
        3.1.5 相关规划与政策
    3.2 吉首市老城区绿道建设现状
    3.3 吉首市老城区绿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3.1 必要性
        3.3.2 可行性
    3.4 本章小结
4 吉首市老城区绿道构建的基本方法
    4.1 绿道构建方法
        4.1.1 AHP层次分析法
        4.1.2 适宜性分析
        4.1.3 吸引力分析法
        4.1.4 叠加分析法
    4.2 绿道游憩资源的分析评定
        4.2.1 块状游憩资源的吸引力及范围
        4.2.2 链状游憩资源的等级划分
    4.3 各类资源评价因子的选取
        4.3.1 块状游憩资源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链状游憩资源评价指标的选取
    4.4 因子权重计算
        4.4.1 块状游憩资源指标因子权重
        4.4.2 链状游憩资源指标因子权重
    4.5 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4.5.1 块状游憩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4.5.2 链状游憩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4.6 本章小结
5 吉首市老城区城市绿道构建应用
    5.1 吉首市老城区绿道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5.1.1 构建原则
        5.1.2 构建目标
    5.2 吉首市老城区绿道网络构建适宜性分析
        5.2.1 块状游憩资源适宜性分析
        5.2.2 链状游憩资源适宜性分析
        5.2.3 绿道网络初步选线
    5.3 吉首市老城区绿道构建选线调整
    5.4 吉首市老城区绿道网络构建
        5.4.1 老城区绿道网络总体规划图
        5.4.2 老城区绿道网络历史与文体资源特色结构
    5.5 绿道断面设计构思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完善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功能定位
    (一)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兴边固边,保障国家安全稳定
    (三)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服务“一带一路”,落实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
    (五)激发活力,用好用足边疆民族区位优势
    (六)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功能补偿
二、转移支付现状评价
    (一)转移支付总量与结构变化
        1. 一般性转移支付
        2. 专项转移支付
    (二)转移支付制度目标与分配因素
        1. 一般性转移支付
        2. 专项转移支付
    (三)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成效
        1. 从总量和人均指标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获得转移支付较多
        2. 转移支付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待完善之处
        1. 分配因素选取局限性决定了转移支付制度处在不断动态完善之中
        2. 转移支付运行管理的相关问题
        3. 转移支付分配配套要求影响分配结果
三、中央对广西转移支付现状分析
    (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 广西地理及资源禀赋特征
        2.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因素
        1.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省区
        2. 人口密度较高边境省区
        3. 老少边山穷重叠地区
        4. 对接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
    (三)广西财政体制现状
        1. 中央与广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现状
        2. 中央与广西收入划分现状
    (四)中央对广西转移支付现状
        1. 广西获得中央转移支付总体情况
        2. 广西获得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情况
        3. 广西获得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调整测算:基于成本差异系数
    (一)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本的因素
        1. 共性因素
        2. 特殊因素
    (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成本差异系数测度
        1. 成本差异指标体系构建
        2. 广西部分指标排序分析
    (三)成本差异系数测算思路
    (四)成本差异系数实证分析
    (五)成本差异系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 成本差异系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2. 成本差异系数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3. 成本差异系数与中央转移支付强度的相关性
    (六)考虑成本差异的转移支付规模调整测算
五、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与建议
    (一)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
        1.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要求
        2. 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改革建议
        1. 以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为契机,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2.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
        3. 进一步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清理整合,完善统筹机制
        4. 建立转移支付的定期评估、修正和退出机制
        5. 强化透明度建设,加强转移支付的监督
    (三)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议
        1. 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
        2. 完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
        3. 完善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制度
        4. 完善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制度
        5. 完善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附件1: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
    (一)因子分析法
    (二)熵权法
附件2: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测算
附件3:考虑海拔因素的转移支付规模调整测算

(4)四川省凉山州预防HIV母婴传播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背景
    (一) HIV母婴传播流行病学特征
    (二) PMTCT干预策略进展研究
    (三) 与消除HIV母婴传播的差距分析
    (四) 凉山州及其HIV母婴传播概况
    (五) PMTCT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进展
    (六) 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思路和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设计
    (三) 伦理审批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成本研究
    (二) 成本-效果研究
    (三) 成本-效用研究
    (四) 成本-效益研究
    (五) 预算影响分析
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一) 研究现场
    (二) 监测数据分析
    (三) 文献研究
    (四) 数据整理与分析
六、研究结果
    (一) PMTCT成本研究
    (二) HIV阳性孕产妇的健康效用研究
    (三) 凉山州PMTCT的成本效果现况研究
    (四) 短期成本-效果研究
    (五) 长期成本-效用、成本-效益研究
    (六) 预算影响分析
七、讨论
    (一) 政府和个人(家庭)的可负担性分析
    (二) 凉山州HIV阳性孕产妇健康状况分析
    (三) 凉山州PMTCT成本-效果分析
    (四) 凉山州PMTCT成本-效用分析
    (五) 凉山州PMTCT成本-效益分析
    (六)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八、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调查表
实现Markov模型的R语句
学位论文查新报告
个人简历
致谢

(5)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章小结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概况
        3.1.2 自然资源情况
        3.1.3 民族文化资源
        3.1.4 资本现状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3.1.6 政策环境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3.2.1 产业结构现状
        3.2.2 产业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6.4.2 选取指标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9.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立法前评估制度概述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一般理论
        一、立法前评估的内涵
        二、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三、立法前评估的价值
        四、立法前评估的原则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相关概念辨析
        一、立法前评估与立法中评估
        二、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后评估
        三、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论证
        四、立法前评估与立法听证
        五、立法前评估与立法调研
        六、立法前评估与执法检查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基础与限度
        一、立法前评估的科学基础
        二、立法前评估的理性基础
        三、立法前评估的哲学基础
        四、立法前评估的合理限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立法前评估的要素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的主体
        一、立法前评估主体概况
        二、立法前评估主体类型
        三、立法前评估主体的特性
        四、立法前评估主体的实践
        五、复合型评估主体的构建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对象
        一、立法前评估的对象概况
        二、立法前评估的一般对象
        三、立法前评估的特殊对象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内容
        一、合宪性---法规草案基本遵循
        二、民主性---法规草案过程评价
        三、科学性---法规草案技术评价
        四、操作性---法规草案实施预测
    第四节 立法前评估的方法
        一、评估方法的内涵
        二、评估方法的构成
        三、评估方法的类型
        四、评估方法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法前评估的基本标准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基本标准概述
        一、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概念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的分类
        三、立法前评估标准的作用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标准的构建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法的内涵
        二、立法前评估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指标体系
        一、立法前评估指标的设立因素
        二、立法前评估指标的分类
        三、评估指标的应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立法前评估的程序
    第一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概述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概念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价值
        三、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要件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程序的构建
        一、立法前评估程序的启动
        二、立法前评估程序的运行
        三、立法前评估结果的回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法前评估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概况
        一、美国立法前评估
        二、英国立法前评估
        三、德国立法前评估
        四、日本立法前评估
        五、欧盟立法前评估
    第二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特点
        一、评估体系完整
        二、评估主体权威
        三、评估依据明确
        四、评估方法科学
        五、评估对象精准
        六、公众参与广泛
    第三节 国外立法前评估制度评价
        一、国外立法前评估的优点
        二、国外立法前评估的缺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实践概况
        一、我国立法前评估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监察法》制定中的评估实践
        三、我国《监察法》修改中的评估反思
    第二节 立法前评估的贵州实践
        一、贵州立法前评估的现状分析
        二、贵州立法前评估的问题成因
        三、完善贵州立法前评估制度的对策
        四、贵州立法前评估的制度完善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广东模式
        一、评估立法目的性与合法性
        二、评估立法适用范围
        三、评估立法技术
        四、评估法律责任设定
    第四节 乡村治理中的立法前评估制度
        一、评估村规民约的作用与价值
        二、评估村规民约与基层政权的互动
        三、村规民约的科学设计---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一
        四、村规民约的制定原则---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二
        五、村规民约的瑕疵分析---立法前评估的运用之三
        六、村规民约的预期目标---立法前评估的理论功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7)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双语教师
        二、双语教师培训
        三、教师培训效果评估
        四、文化生态环境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教师培训的绩效评估现状研究
        二、教师培训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三、教师培训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的研究
        四、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模式研究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在职教师培训研究
        二、教师培训效果研究
        三、教师培训评估模式研究
    第三节 现有研究总结
第三章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理论与政策基础
    第一节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理论支持
        一、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类型
        三、教师培训效果评估常用模式
        四、教师培训绩效评估对象
    第二节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政策支持
        一、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的阶段与特点分析
        二、双语教师培训政策的价值取向
        三、政策对双语教师效果评估的具体要求
第四章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现状调查实施与方法
        一、调查方式的选择
        二、调查对象的确定
        三、调查问题的设置与说明
        四、调查过程的实施
    第二节 资料收集与统计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二、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评估数据分析
第五章 基于理论和政策支持的现状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
    第一节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现状分析
        一、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过程缺乏完整性
        二、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内容缺乏民族性
        三、双语教师培训评估对象缺乏主动性
        四、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方式缺乏情境性
    第二节 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策略建议
        一、构建政策引领式评估体系
        二、构建多元文化式评估体系
        三、构建主体参与式评估体系
        四、构建生态环境交融式评估体系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主要结论
        一、现状调查的主要结论
        二、研究贡献
    第二节 研究未来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1.2.1 可达性理论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2 技术路线
2.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空间数据
        2.2.2 属性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3.研究方法
    3.1 核密度估计法
    3.2 最近距离模型
    3.3 潜能模型及其改进形式
        3.3.1 潜能模型定义及表达
        3.3.2 关键因子计算方法
4.教育设施及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4.1 学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4.2 幼儿园空间分布
    4.3 小学空间分布
    4.4 中学空间分布
    4.5 小结
5 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分析
    5.1 幼儿园空间可达性
        5.1.1 居民点尺度
        5.1.2 县区尺度
        5.1.3 州市尺度
    5.2 小学空间可达性
        5.2.1 居民点尺度
        5.2.2 县区尺度
        5.2.3 州市尺度
    5.3 中学空间可达性
        5.3.1 中学服务能力空间分布分析
        5.3.2 居民点尺度
        5.3.3 县区尺度
        5.3.4 州市尺度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各区县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水平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宗教人类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巫师群体研究
        (二)关于乡村治理研究
    三、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厘定与理论应用
        (一)概念厘定
        (二)相关理论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与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滇黔桂结合部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滇黔桂结合部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概貌
        二、村落布局
    第二节 滇黔桂结合部的人文环境
        一、生计方式
        二、语言文字
        三、宗教生活
        四、风俗习惯
    第三节 滇黔桂结合部族源历史及民族关系
        一、族源历史
        二、民族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滇黔桂结合部巫文化信仰要素分析
    第一节 神灵系统
        一、自然崇拜
        二、鬼魂崇拜
        三、祖先崇拜
        四、神灵崇拜
    第二节 表现形式
        一、仪式类型
        二、仪式特点
        三、仪式实物
        四、仪式经典
    第三节 神圣空间
        一、住宅
        二、祠堂
        三、庙宇
        四、圣地
    第四节 神职人员与社会组织
        一、神职人员
        二、社会组织
    第五节 巫文化信仰的发展变迁
        一、仪式:由娱神向娱人发展
        二、信众:由内部向外部发展
        三、神祗:由多元向更多元发展
        四、过程:由繁杂向简单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生存动态
    第一节 巫师的身份获得
        一、巫师之路
        二、巫师的公认操守
        三、成为巫师后的禁忌
    第二节 巫师的日常生活
        一、作为家庭成员中的巫师
        二、作为仪式活动中的巫师
    第三节 巫师的社会地位
        一、人、鬼、神之间的使者
        二、社会纠纷中的调解员
        三、死后的特殊待遇
    第四节 巫师的社会关系
        一、内部分层
        二、竞争与共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
    第一节 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负功能
        一、助长铺张浪费之风
        二、难逃封建迷信之嫌
        三、形成拉帮结派之势
    第二节 巫师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正功能
        一、巫师群体的文化传承功能
        二、巫师群体的心理调适功能
        三、巫师群体的道德教化功能
        四、巫师群体的生态保护功能
        五、巫师群体的社会稳定功能
    第三节 对巫师群体的反思
        一、对巫师群体的理性认识
        二、对巫师群体的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探讨
    第一节 滇黔桂结合部乡村治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滇黔桂结合部乡村治理的现状
        二、滇黔桂结合部乡村治理的问题
    第二节 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与需求
        一、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性
        二、乡村治理需要巫师群体的参与
    第三节 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分析
        一、家庭个体祭祀活动与乡村治理
        二、村寨集体祭祀活动与乡村治理
        三、村寨日常生活与乡村治理
    第四节 巫师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展望
        一、巫师群体有序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
        二、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引导与规范
        三、以共生价值观构建乡村共生治理模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地方史志
    二、着作
    三、期刊
    四、学位论文
    五、外文
后记
附录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二: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调查提纲
    附录三:谱系图(节选)
    附录四:仪式展演(节选)
    附录五:田野照片(节选)

(10)四川省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及其重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流域概况
    2.1 流域范围
    2.2 水电规划及开发现状
    2.3 资源概况
        2.3.1 土地资源
        2.3.2 水资源
        2.3.3 矿产资源
        2.3.4 旅游资源
    2.4 经济概况
第3章 二滩水电站对社会环境影响调查评价
    3.1 二滩水电站开发建设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影响回顾调查
        3.1.1 对资源条件的影响
        3.1.2 对生产条件的影响
    3.2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电站开发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3.3 二滩水电站移民安置情况调查
        3.3.2 移民分布与安置方式
        3.3.3 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情况
        3.3.4 移民收入情况
    3.4 二滩水电站开发建设对民俗文化及文物的影响调查
        3.4.1 水电站开发建设对民俗文化的影响调查
        3.4.2 水电站开发建设对文物的影响调查
    3.5 二滩水电站开发建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调查
    3.6 结论与建议
        3.6.1 区域发展条件
        3.6.2 移民安置
        3.6.3 文物古迹保护
        3.6.4 人群健康
第4章 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研究
    4.1 中下游河段资源条件及变化趋势
        4.1.1 水土资源
        4.1.2 旅游及文化资源
    4.2 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前区域社会环境历史调查情况回顾
        4.2.1 下游及中游宗教及民俗文化
        4.2.2 旅游业发展
        4.2.3 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
        4.2.4 下游及中游流域移民安置
    4.3 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期社会环境调查
        4.3.1 宗教及名俗文化
        4.3.2 础设施与社会事业
        4.3.3 移民安置
    4.4 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前后对比分析与影响评价
        4.4.1 对非物质文化的影响
        4.4.2 对旅游发展的效应
        4.4.3 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水平
        4.4.4 移民情况
        4.4.5 小结
    4.5 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期社会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回顾及存在的问题
        4.5.1 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期社会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回顾
        4.5.2 下游河段水电开发建设期社会环境保护措施存在的不足
    4.6 优化对策建议
        4.6.1 加强库区文化保护
        4.6.2 依托水电站开发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业
        4.6.3 建立水电开发与民生投入联动机制
        4.6.4 着力提高移民自我发展能力
    4.7 中下游联合运行期对区域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预测
        4.7.1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中下游水电联合运行经济影响定量预测
        4.7.2 中下游水电联合运行的社会效益预测
第5章 社会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研究
    5.1 雅砻江中下流域水电开发社会环境保护政策执行回顾
        5.1.1 雅砻江中下流域水电开发移民政策执行回顾
        5.1.2 雅砻江中下流域水电开发其他社会环境敏感对象保护政策执行回顾
    5.2 雅砻江中下流域水电开社会环境保护措施存在的不足
        5.2.1 目前移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5.2.2 目前其他社会环境敏感对象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5.3 雅砻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的主要结论
        5.3.1 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5.3.2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3.3 对移民的影响
        5.3.4 对宗教、民俗文化的影响
    5.4 雅砻江中下游流域水电开发社会环境保护措施优化布局的对策建议
        5.4.1 移民政策的优化建议
        5.4.2 其他社会环境敏感对象保护政策的优化建议
        5.4.3 完善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的利益分享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主成本分析在少数民族自治州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经济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研究[D]. 戴燕. 吉林大学, 2020(08)
  • [2]湖南吉首市老城区绿道构建研究[D]. 王彬屹.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3]完善边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以广西为例[A].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刘尚希,白景明,傅志华. 中国财政学会2019年年会暨第22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集(第二册), 2019
  • [4]四川省凉山州预防HIV母婴传播卫生经济学评价[D]. 屈水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02)
  • [5]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D]. 王胜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研究[D]. 徐佳虹.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六盘山地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D]. 张玉婷.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9]滇黔桂结合部巫师群体的宗教人类学思考[D]. 陈锦均.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10]四川省雅砻江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D]. 康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委托成本分析在民族自治州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