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爆炸抑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抑制,瓦斯爆炸,煤尘,压力,惰性气体,甲烷,粒度。
爆炸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飞[1](2019)在《泡沫铜对甲烷爆炸抑制特性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瓦斯是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但是在瓦斯抽采与输送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研究如何有效抑制瓦斯抽采输送管路的爆炸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瓦斯爆炸抑制研究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起爆点是随机的,即爆炸可能发生在管道的任何位置,泡沫材料与起爆点的位置远近不同,泡沫材料的位置对爆炸的影响;二、爆炸威力的不同可能会引起抑爆效果的差异。为此,本文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35PPI泡沫铜在距点火端不同位置对于甲烷爆炸的抑制特性实验研究,即将35PPI泡沫铜放在距点火端400mm、900mm和1200mm处,研究其对甲烷爆炸抑制效果。研究成果如下:当预混气体的初始压力为6、7、8kPa时,35PPI泡沫铜能完全淬熄爆炸火焰,其并且对火焰速度和爆炸超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预混气体的初始压力为9kPa时,35PPI泡沫铜将泡沫铜放置在距离点火端400mm和900mm处时,爆炸火焰能被完全淬熄,并且泡沫铜之后的超压值无变化;当泡沫铜在距离点火端1200mm处时,火焰无法被淬熄并且穿过泡沫铜,泡沫铜后的超压值增大;预混气体的初始压力为10kPa时,35PPI泡沫铜无法淬熄爆炸火焰,并且对爆炸火焰速度有激励作用,且泡沫铜之后的超压增大;但相比较空管道时的爆炸超压,由于泡沫铜的吸能作用,加入泡沫铜后的爆炸超压值都减小了。泡沫铜对不同甲烷爆炸状态的抑制影响实验研究,即不同厚度70PPI泡沫铜在距点火端900mm处对不同能级的甲烷爆炸的抑制效果,研究成果如下:在CH_4/O_2预混气体的爆燃状态,在900mm处加入10mm厚70PPI泡沫铜就可以有效抑爆;在DDT阶段,只有30mm厚泡沫铜能够有效抑爆。但10mm和20mm厚的泡沫铜对爆炸火焰速度有衰减作用。20mm厚泡沫铜的抑爆效果比10mm厚泡沫铜的抑爆效果好,但随着爆炸火焰速度的升高,这种差距逐渐缩小;在爆轰状态下,只有10mm厚泡沫铜不能焠熄爆炸火焰,但10mm厚泡沫铜对火焰速度有衰减作用,当初始压力为14kPa和16kPa时,爆炸火焰会从爆轰阶段衰减到爆燃阶段;气体通过泡沫铜前后的阻力损失与气体流速关系复杂,气体流动阻力随气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预混气体初始压力的增加,爆炸气体的温度和速度增加,动力粘度和流动阻力迅速增大,当孔隙造成的阻力大到一定程度,火焰将会被淬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童宇,刘天生[2](2018)在《金属网对瓦斯爆炸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金属丝网对瓦斯气体爆炸的阻爆效果,设计了管道式瓦斯爆炸阻爆实验装置,对管道内瓦斯气体的爆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瞬时爆炸压力和飞片的变形程度研究了金属丝网对爆炸火焰和爆炸冲击波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金属丝网后,飞片变形程度减弱,最大爆炸压力降低,而且达到最大爆炸压力的时间增加.当金属丝网的质量相同时,体积增大,阻爆效果明显;当金属网的体积相同时,质量增大,阻爆效果明显,说明金属丝网的体积和密度均会影响抑爆效果.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矿井瓦斯阻爆技术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周尚勇,高建村,胡守涛,孙谞,于平[3](2018)在《磁性金属材料对预混气体爆炸抑制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主设计加工的气体爆炸瞬态压力试验装置中,填充具有不同磁性的Cu、Al、Ni、Fe金属丝材料,分别进行了9.5%甲烷-空气、5%丙烷-空气和8%丙烷-空气预混气体的密闭爆炸试验,测定爆炸瞬态压力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填充金属材料后预混可燃气体的爆炸压力峰值明显减小,说明能够有效的抑制可燃气体的爆炸;具有磁性的金属材料Ni、Fe比非磁性金属材料Al和Cu的抑爆性能更佳;随着可燃气体的分子量和浓度的增加,磁性金属材料抑爆性能优于非磁性金属材料抑爆性能的现象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第30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暨第12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2)
裴蓓,李杰,余明高,韦双明,杨双杰[4](2018)在《CO_2-超细水雾对瓦斯/煤尘爆炸抑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CO_2-超细水雾对瓦斯/煤尘爆炸抑制特性,用自行搭建的实验系统,从超压、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结构3个方面研究了CO_2-超细水雾形成的气液两相介质对9.5%瓦斯/煤尘复合体系爆炸的抑爆效果、影响因素与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_2体积分数和超细水雾质量浓度的增加,爆炸火焰最大传播速度、爆炸超压峰值均出现明显下降,火焰到达泄爆口时间显着延迟;尤其当CO_2体积分数达到14%与超细水雾的共同抑爆效果凸显,瓦斯/煤尘复合体系爆炸超压的"震荡平台"消失,同时火焰结构呈现"整体孔隙化"。所得结论为煤矿井下高效防爆抑爆技术进行了完善和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陈秋敏[5](2018)在《N_2喷射对瓦斯爆炸抑制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目的是在中型尺度爆轰管,进行N_2喷射对瓦斯爆炸抑制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通过压力和火焰测试系统,瞬态光谱仪、超高速纹影等新型设备及测试手段,对爆轰管压力、火焰数据采集,以及对自由基的采集和激波图像采集。主要工作包括:(1)改进了压力、火焰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括:改进抽真空系统,抽真空达几十帕。增加压力传感器的通道,设计同步控制装置,运用可控硅控制器对压力和火焰及点火器进行同步控制,运用东华数采DH5960,能够持续采集,增加了数据采集的成功性。(2)对浓度为M_1(9.5%CH_4--18.5%O_2--72%N_2),M_2(10.5%CH_4--18.1%O_2--71.4%N_2),M_3(11.1%CH_4---18.3%O_2---70.6%N_2),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氮气体积分数对瓦斯爆燃超压的影响。并通过喷射不同压力氮气,探究氮气喷射对瓦斯爆燃的影响。(3)采集不同浓度氮气在瓦斯爆炸的超压,通过瞬态光谱仪,采集OH、CH自由基强度数据。(4)调试激光光路和纹影系统,并获得可靠的瓦斯燃激波纹影图像。本文主要结论简述如下:(1)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文本主要内容。(2)第二章对实验装置和测试系统介绍,对改进的设备,更新的采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对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安全操作做出总结。通过多次实验,获得压力火焰曲线,验证了实验设备的可靠性,确定实验的基本条件,解释了中尺度爆轰管中第一道压缩波到达时的特征。调试瞬态光谱,并采集蜡烛自发光的瞬态光谱图。调试超高速纹影系统,对激光光路图进行改造,提高纹影成像效果。探究点火、射流,东华数据采集系统,东华瞬态光谱以及超高速纹影时间同步控制系统。(3)第叁章对比分析瓦斯爆染过程和增加惰性气体N_2时对爆炸超压变化的影响及爆炸抑制效果。对比氮气喷射对瓦斯爆炸的影响。超压分析表明:随着混合气体的惰性气体N_2含量的升高,瓦斯爆炸的超压均明显降低,喷射氮气压力101kPa、303kPa瓦斯爆炸超压平均值为84kPa和54kPa,降幅为35.7%。瞬态光谱数据分析表明:随着混合气体的惰性气体N_2含量的升高,OH、CH基的含量下降,化学反应被抑制。(4)第四章结束语以及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华北科技学院》期刊2018-06-20)
吴丽洁[6](2018)在《含NaCl荷电细水雾对甲烷爆炸抑制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爆炸事故严重威胁着煤矿和天然气等行业的安全生产及运营,事故一旦爆发除了会造成人身及财产的损害外,还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社会影响,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能更高效地抑制甲烷爆炸的强度,减轻爆炸事故带来的灾害,本文在细水雾抑爆方法的基础上,对细水雾进行了改进,在其中添加NaCl并荷电,进行含NaCl荷电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的实验,并分析这一新类型细水雾对甲烷爆炸的抑制效果,探究其发挥抑制效果的作用机理。实验在细水雾中添加NaCl的浓度分别为5%、7.5%、10%和12.5%,荷电电压分别为2、4、6和8 kV。进行不同添加剂浓度的含NaCl细水雾、不同荷电电压细水雾以及4种不同浓度NaCl和4种不同荷电电压细水雾正交组合的16种情况下的甲烷爆炸实验,无水雾和纯水雾作用下的甲烷爆炸作为对照工况。从不同类型细水雾作用下,甲烷爆炸的火焰图像、压力以及火焰传播速度变化的对比,进行含NaCl荷电细水雾对甲烷爆炸抑制效果的分析。与对照实验相比,含NaCl和荷电细水雾单独作用时,对甲烷爆炸的超压以及火焰速度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随着雾滴带电量的增加以及添加NaCl的增多,抑制效果被提升。当两者共同作用时,抑爆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当细水雾荷电8 kV、添加NaCl浓度为12.5%时对甲烷爆炸的抑制效果最好,与无水雾情况相比,甲烷爆炸超压峰值下降了26.367 KPa,平均压升速率仅为0.208KPa/ms;与纯水雾情况相比,火焰最大速度减少了10.747 m/s,下降比例最大为60.26%。把NaCl细水雾和荷电细水雾共同作用与两者单独作用抑制甲烷爆炸进行了对比,发现含NaCl荷电细水雾的抑制效果比NaCl细水雾和荷电细水雾单独作用的效果之和要好,NaCl和荷电细水雾作用之间存在耦合作用。对含添加剂NaCl和荷电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后,发现这种耦合作用主要体现在二者能促进彼此抑制甲烷爆炸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细水雾进行改进,进行含NaCl荷电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的研究,发现含NaCl荷电细水雾具有相对较高的抑爆效率,能为细水雾抑制实际情况中发生的甲烷爆炸事故提供思路,为抑制矿井瓦斯爆炸和管道天然气的安全输运,提供更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丰富细水雾抑制甲烷爆炸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运用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黄子超,司荣军,薛少谦[7](2018)在《抑爆粉剂浓度及粒度对瓦斯爆炸抑制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抑爆粉剂的参数指标是影响隔抑爆装置抑制瓦斯爆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20 L球形爆炸特性实验装置对多种不同抑爆粉剂浓度及粒度条件下的瓦斯爆炸特性参数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随着抑爆剂浓度的逐渐增加,瓦斯爆炸最大压力降低,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降低,压力到达峰值时间延迟;在20 L密闭环境,粉剂粒度<15μm的条件下,当抑爆粉剂浓度增加到225 g/m~3时,瓦斯混合气体被完全惰化,失去爆炸性;在15~80μm抑爆粉剂粒度范围内,随着粒度的减小,抑爆性能先减弱后增强,在抑爆粉剂浓度为200 g/m~3时,15μm与70~80μm粉剂粒度最大爆炸压力分别下降了19.8%,17.8%,而40~50μm粒度爆炸压力下降了6.4%。(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廖若愚[8](2018)在《干水材料对瓦斯爆炸抑制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的国家,瓦斯事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进行瓦斯爆炸研究并取得众多成果,但瓦斯爆炸事故依然时常发生,因此开发绿色环保高效的抑爆剂对瓦斯爆炸的抑制有重大意义。干水材料是一种以疏水性粉体包裹液体形成的壳状结构新型功能材料,外观呈粉末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干水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组成,使得其成为一种潜在的抑爆剂。研究使用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和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机械搅拌法制备干水材料,通过微观图像和样品外观确定干水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干水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9:100,搅拌转速和时间分别为5000rpm和120s,此条件下制备所得干水材料的粒径均匀,结构稳定。对干水材料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测得其松密度为0.399g/mL、休止角为33.1°,大约在放置170h后其中水分完全蒸发,通过离心实验证明制备的干水材料具有一定的力学稳定性。研究搭建了20L近球形爆炸装置,并利用其测试干水材料对瓦斯爆炸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干水材料的抑制效果要优于纯二氧化硅。当添加的干水材料质量较少(2和3g)时,发现瓦斯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有所上升,说明低添加量的干水材料对瓦斯爆炸有促进效果;当添加的干水材料质量大于4g时,对瓦斯爆炸有抑制效果,且抑制效果随着干水材料质量的提高而增强。研究了干水材料粒径对瓦斯爆炸的影响,发现降低干水材料粒径对瓦斯最大爆炸压力的影响较小,但显着降低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当甲烷浓度为6.5%时,粒径小于109μm的干水材料对应的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比粒径为250~150μm的干水材料小36.9%。对比了不同类型改性干水材料对瓦斯爆炸的抑制效果,综合比较可得,抑制效果顺序为:尿素改性干水材料>磷酸二氢铵改性干水材料>聚磷酸铵改性干水材料>普通干水材料。对比研究了改性剂浓度的变化对甲烷气体爆炸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添加的改性干水材料质量较少(4g)时,增加改性剂的浓度使得其干水材料的抑制效果变差。(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李营,任广为,张玮,赵鹏铎,张磊[9](2017)在《水介质对舱内爆炸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舰船抗舱内爆炸的机理和技术手段,设计了多舱室缩比模型,开展了有水和无水介质的爆炸实验,对比了爆炸当舱水介质对爆炸反应过程、邻舱冲击波峰值、比冲量及准静态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水介质对舱内爆炸邻舱冲击波峰值、比冲量和准静态压力均有明显的衰减作用;(2)在一定区间内,炸药当量越大,水介质抑制内爆炸的效果越明显;(3)水介质能有效阻碍燃烧等爆炸后续效应,影响准静态压力形成。(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7年06期)
魏树旺,蒋新生,徐建楠,何标,齐圣[10](2017)在《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抑制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气态抑爆介质对油气爆炸的抑制作用,搭建了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抑制实验系统。以二氧化碳和七氟丙烷(FM200)作为抑爆介质,进行了油气爆炸抑制实验,与无抑爆介质条件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爆炸超压值、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强度以及爆炸产物等特性参数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以二氧化碳和七氟丙烷作为抑爆介质时,最大超压值分别下降28.66%和56.30%,火焰传播速度分别下降60.69%和89.23%,火焰持续时间缩短,火焰强度减弱;在相同条件下,七氟丙烷的抑爆效果优于二氧化碳。(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7年10期)
爆炸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金属丝网对瓦斯气体爆炸的阻爆效果,设计了管道式瓦斯爆炸阻爆实验装置,对管道内瓦斯气体的爆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瞬时爆炸压力和飞片的变形程度研究了金属丝网对爆炸火焰和爆炸冲击波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金属丝网后,飞片变形程度减弱,最大爆炸压力降低,而且达到最大爆炸压力的时间增加.当金属丝网的质量相同时,体积增大,阻爆效果明显;当金属网的体积相同时,质量增大,阻爆效果明显,说明金属丝网的体积和密度均会影响抑爆效果.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矿井瓦斯阻爆技术具有一定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爆炸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鹏飞.泡沫铜对甲烷爆炸抑制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童宇,刘天生.金属网对瓦斯爆炸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周尚勇,高建村,胡守涛,孙谞,于平.磁性金属材料对预混气体爆炸抑制作用的研究[C].第30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暨第12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18
[4].裴蓓,李杰,余明高,韦双明,杨双杰.CO_2-超细水雾对瓦斯/煤尘爆炸抑制特性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5].陈秋敏.N_2喷射对瓦斯爆炸抑制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8
[6].吴丽洁.含NaCl荷电细水雾对甲烷爆炸抑制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8
[7].黄子超,司荣军,薛少谦.抑爆粉剂浓度及粒度对瓦斯爆炸抑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8].廖若愚.干水材料对瓦斯爆炸抑制的实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9].李营,任广为,张玮,赵鹏铎,张磊.水介质对舱内爆炸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17
[10].魏树旺,蒋新生,徐建楠,何标,齐圣.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抑制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