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学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中学,队部,历史教学,互联网,党总支。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顾晓谷[1](2019)在《实践·感悟·内化·提升——中学历史教学融合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学科教学的永恒主题。当今中学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爱国主义教育意识不强、内容狭窄化、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挖掘与拓展学习资源,以课题研究为路径,使学生主动学习、感悟内化。为提升中学历史学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教师需提高理论认识,正确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创新载体,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18期)
李春艳[2](2019)在《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国是我们国家优良的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国家的观念,每个中国人都在为复兴中华而奋斗。在中学历史课上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符合时代要求,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9年08期)
杨艳[3](2019)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贵州老年大学学员临时党总支部走进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开展爱国主义励志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5日,贵州老年大学学员临时党总支部的老党员们走进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为学校师生作爱国主义励志教育讲座。贵州老年大学学员管理处处长郭敏玲,贵州老年大学学员临时党总支部书记田春华等党员代表将关爱带进校园。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应该怎么"爱"?带着这些疑问,贵州老年大学学员临时党总支部宣传委员杨煜光老同志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争(本文来源于《晚晴》期刊2019年07期)
刘平[4](2019)在《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精神在国民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共教育部党组[2016]4号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重点强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然而,对于每个人的一生来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促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走向生活化、鲜活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促进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新时代下的教育效果,为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提供思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渗透性,是当下面对国际国内新挑战的必要措施。本文以开封市为切入点,着重研究了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实情况。在前期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研究的理论概念进行了梳理,之后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中学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最后从学校、基地、社会叁个维度对提高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给出建议。主体部分具体呈现为:通过问卷数据和访谈分析,得出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取得一定的成绩,表现为:中学具备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意识;中学开展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中学获得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体验。但中学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即利用环境上,缺乏常态化,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活动由于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使得这项活动的实施变得随意性强、形式化,学生缺乏参与度;利用方法上,缺乏整合性,学校并未有效地利用和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涵,缺少对基地资源的整合利用;利用内容上,缺乏生活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感情世界相脱离,学生感受性不强。其成因主要在学校、基地、社会叁个方面,表现为:学校情感教育长期不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问题;社会发展对基地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提高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需要学校、基地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学校方面,构建方法系统,实现利用方法整合化,包括研学交流,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注重情感导向,赋予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以人文关怀;基地方面,构建内容系统,实现利用内容生活化,把握数据,实现基地素材创新与青少年心理变化匹配,加强互动,多方整合资源实现基地资源的鲜活化,创新文案,以趣味文案传递爱国主义教育正能量;社会方面,构建环境体系,实现利用环境常态化,加深实践参与频率,发挥教育共同体对爱国行为的养成作用,建设智慧校园,形成基地资料在校园“扫码”的智慧推送。加强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行为,是发展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养成中学生理性爱国、恒久爱国的实践模式,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密切结合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必将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吉聪聪[5](2019)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元文化的发展潮流中,现代民族国家如何协调好文化多样性与政治一体化、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把“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二者结合起来,既尊重多元文化又兼顾政治上的统一,实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民主化、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典型的多元文化国家,其民族、种族的多样性使得美国社会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价值观等文化方面的多元性特征极为突出。但阿波斯特托莱德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欧美18个发达国家中最强,也最愿意为保卫他们的国家而战。可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本研究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旨在通过对美国,这个具有世界上最复杂族群成分的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梳理,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五点经验:第一,“培育美国精神,强化国家认同”贯穿于多元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第二,目标明确具体,注重培养多元文化共处能力的合格公民;第叁,内容丰富多元,重视共同历史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第四,方法灵活多样,轻灌输,重探究;第五,途径多元,课内外衔接,凸显全方位渗透式特点;最后保障充分具体,重视历史教学项目和社会科教师培养。目前我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存在教育目标时代性特征不明显;教育内容不够形象生动,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教育方法重灌输,忽略学生主体性;途径多元但重形式轻内容,渗透性不足;实施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不足的现状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将“中国精神”纳入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第二,明确教育目标,重视主导意识形态,尊重文化多样性;第叁,丰富教育内容和方法,统筹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第四,拓宽途径,多措并举;第五,完善保障机制,构建中学思政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本研究致力于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并为我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具有浓厚爱国意识、理性爱国行为、积极爱国行动的合格公民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05)
骆露露[6](2019)在《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以龙里县第叁中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现阶段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构成内容,中学阶段是学生良好意识与观念建立的核心阶段,在该阶段中来针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其未来的发展会起到较大的推动性作用。初中生的心智与成年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他们活泼好动、乐于思考、好奇心强,但是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其自身所具备的辨别能力较差,再加上当前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还比较滞后,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强化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水平,是现阶段社会不同领域十分关注的话题之一。基于此,文章以初中生爱国注意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为选题,并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龙里县第叁中学为例,对龙里县第叁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情况展开分析,旨在发现其中出现的弊端,并且按照问题给出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看法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家庭生活指南》期刊2019年04期)
刘萍[7](2019)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英语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学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把英语教学和爱国主义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09期)
李兴华[8](2019)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国主义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是我国自古至今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把爱国主义精神渗入中学历史教学中,是所有一线历史教师面临的两难困境。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现状,探讨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9年02期)
武延福[9](2018)在《民族中学语文课堂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中学语文课教学有其独特性的优势,只要教师认真探究,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题材挖掘出来,并将这些爱国主义题材所反映的内容贯穿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它将大大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提升广大双语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具有深重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8年12期)
王丹晹[10](2018)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需要“好设计”——上海田家炳中学寻访改革足迹主题活动思路谈》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所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完善了"聚焦主题→相关行为和行动能力(方法)指导→调查实践(实践内容有递进和扩展)→生成与评价(有反思与迭代)"的实施路径,加强了对学生的方法指导,让教育目标在活动中自觉达成。从2018年6月开始,上海田家炳中学寻访改革足迹主题活动一轮接一轮地开展着。这场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热情地自觉投入。这个项目的成功运作,完全得益于活动组织模式(本文来源于《人民教育》期刊2018年23期)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爱国是我们国家优良的传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国家的观念,每个中国人都在为复兴中华而奋斗。在中学历史课上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符合时代要求,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学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顾晓谷.实践·感悟·内化·提升——中学历史教学融合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究[J].现代教学.2019
[2].李春艳.中学历史爱国主义教育[J].新课程(中).2019
[3].杨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贵州老年大学学员临时党总支部走进北京市日坛中学贵阳分校开展爱国主义励志教育[J].晚晴.2019
[4].刘平.中学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用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9
[5].吉聪聪.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19
[6].骆露露.初中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以龙里县第叁中学为例[J].家庭生活指南.2019
[7].刘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校园英语.2019
[8].李兴华.中学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
[9].武延福.民族中学语文课堂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新课程(下).2018
[10].王丹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需要“好设计”——上海田家炳中学寻访改革足迹主题活动思路谈[J].人民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