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色自别论文-王元荪

羽色自别论文-王元荪

导读:本文包含了羽色自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粉壳蛋鸡,自别雌雄,配套系,羽色

羽色自别论文文献综述

王元荪[1](2016)在《专利名称:粉壳蛋鸡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的培育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申请号:CN201410505667.7公开号:CN104273094A申请日:2014.09.26公开日:2015.01.14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本发明提供一种粉壳蛋鸡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的培育方法,包括SOX10基因缺失片段的检测,突变群体的扩繁,母本纯系的选育以及配套系的建立的步骤。本发明针对粉壳蛋鸡配套系的羽色自别问题,对配套系父本和母本蛋鸡进行SOX10基因的片段缺失检测和选育。此片段的缺失会抑(本文来源于《家禽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赵洪江,李书杰,张宝程[2](2016)在《“大午金凤”成蛋鸡品种新宠》一文中研究指出1月6日,中国蛋鸡品种创新与种源保障高端论坛暨“大午金凤”新品种发布会在河北大午集团体育馆隆重召开。论坛由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中国畜牧业协会和河北省畜牧兽医局主办,河北大午集团承办,旨在探讨国内蛋鸡种源的保障策略,谋划蛋鸡品种的创新途径,并分享最新的蛋(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民报》期刊2016-01-12)

代惠洁,李美怡,乔红光,姜建新,张庆才[3](2007)在《矮小型粉壳蛋鸡羽色自别配套系选育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主要褐壳蛋鸡基本都实现了雏鸡的羽色自别,白壳蛋鸡和粉壳蛋鸡大都是通过快慢羽自别雌雄。目前粉壳蛋鸡不能进行羽色自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白莱航蛋鸡中带有显性白羽基因II,与有色鸡杂交后后代雏鸡遗传母本的显性白基因Ⅰ,其抑制了金羽基因s和其他羽色基因的表达,羽毛颜色呈现白色或近似白色。(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07年19期)

杜炳旺,贾汝敏,黄毓青[4](2004)在《优质鸡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的选育(I)》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广西黄鸡及穗麻公鸡作父本,隐性白H系作母本,F1均能羽色自别雌雄;F1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黄鸡组合为96.2%,麻鸡组合为98.9%,平均97.5%;两组合F1母雏羽色像其父本,但F1公雏既不像其母本也不像其父本。这种新的伴性遗传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04年02期)

朱靖[5](2003)在《蛋用鹌鹑羽色自别系配套及生产性能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栗、黄羽蛋鹑自别系生产性能观察并测定配套系亲本以及子一代各4组(每组按公母1∶3的比例)的生产指标,结果表明:(1)、黄羽品系与栗羽品系的产蛋率差异显着(P<0.05),其蛋重、孵化率、受精率、健雏率分别比栗羽品系高0.02g/枚、1.16%、0.82%、1.46%,料蛋比、日死亡率低0.82%、0.03%;(2)、自别配套系的后代生产性能比栗羽品系后代有所改善,但较黄羽品系后代则有一定差距。(本文来源于《贵州畜牧兽医》期刊2003年05期)

王偕根,傅筑荫,查龙应,朱运春[6](2003)在《栗、黄羽蛋鹌鹑羽色自别系配套方式优化途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二个蛋鹌鹑品系4种组合方式种鹑繁殖性能,进而观测其子一代的羽色遗传特性及主要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栗、黄羽蛋鹌鹑品系是良好的羽色自别系素材;黄羽品系在产蛋率、料蛋比方面显着优于栗羽品系(P<0.01);正、反交F1代与栗羽系相比产蛋率、料蛋比亦明显改善(P<0.05),但较黄羽系仍有一定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康相涛,宋素芳,黄艳群,李明,王彦彬[7](2002)在《豫州褐壳蛋鸡羽色自别雌雄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孵化出的雏鸡按羽色分类和剖检鉴别性别等手段 ,研究豫州蛋鸡Ⅰ×Ⅲ配套系商品代的羽色类型和性别的关系 ,结果表明 :豫州蛋鸡Ⅰ×Ⅲ配套系的商品代雏鸡具有羽色自别雌雄的特征 ,其自别率可达 97%。其中纯红羽和纯白羽均为母雏 ;白羽背部有红斑的雏鸡 10 0 %为公雏 ;白羽头有红斑者 ,92 4 %为母雏 ;白羽背有红条纹者 ,母雏比例为 86 3% ,淡红羽者 ,母鸡率为 33 3%。(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8](2001)在《隐性白鸡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在我国广东选育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湛江海洋大学家禽育种中心杜炳旺教授主持领导的科技攻关课题组,经多年努力,近日在我国首先成功地选育出隐性白鸡羽色自别雌雄配套品系,并将作为高新科技成果逐渐投放市场。   该研究与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家禽试验场等单位合作,采用现代遗传基因测交技术,以引进品种隐(本文来源于《中国禽业导刊》期刊2001年04期)

康相涛,宋素芳,李明,赵改名,黄艳群[9](2000)在《豫州褐蛋鸡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依据 ,以豫州褐蛋鸡配套系为素材 ,研究了豫州褐蛋鸡育种中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研究表明 :配套系后代雏鸡出现多种不纯羽色类型的分离现象 ,直接导致了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 ;造成雏鸡羽色类型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白羽内含有大量红锈羽母本的基因类型。亲本的羽色类型对群体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均无显着影响 ,在育种工作中 ,为提高雏鸡自别雌雄准确率 ,可以大胆淘汰含有红锈羽的亲本 ,严格选育。试验表明 :选育后雏鸡自别雌雄准确率达 98%以上 ,比选育前提高 7 9个百分点 ,达到了世界着名蛋鸡种同类水平(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00年05期)

廖纪朝,康海琴[10](1999)在《粉壳蛋鸡羽色自别雌雄品系的成功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10多年闭锁群家系选育,在粉壳蛋鸡B-4配套系的母本白来航慢羽系中,发现一个羽色突变的家系。观察表明,这个浅灰色、灰褐色、小麦色的突变在公鸡上不显色斑,而在母鸡上不完全显色,是一个伴性的、半显性的基因。初生雏公母均为白色,只是到10周龄前后母鸡的色斑才表达出来,并随日龄而扩展和加深。表明与雌性激素有密切相关。羽色突变的母鸡与带金色基因和快羽基因的公鸡杂交,后代既可羽色也可羽速自别雌雄,准确率均在98%以上。这在粉壳蛋鸡上属国内的首例。成年母鸡的羽色为相对褐色,国内其他粉壳蛋鸡则为相对白色,两者有明显的区别。杂交鸡最突出的特征是颈羽有镶金边的柳叶状银色花彩,翼梢和尾梢为银色,呈现典型的哥伦比亚型花彩。外貌上与其他蛋鸡有鲜明的对比,可谓与众不同。可见这个羽色突变品系含有黑色基因E系列中的复等位基因(ewh、e+、ep、ey等)、银色基因S等修饰基因,属于隐性白羽的一种。这是我国蛋鸡育种中出现的新苗头。(本文来源于《广西畜牧兽医》期刊1999年04期)

羽色自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月6日,中国蛋鸡品种创新与种源保障高端论坛暨“大午金凤”新品种发布会在河北大午集团体育馆隆重召开。论坛由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中国畜牧业协会和河北省畜牧兽医局主办,河北大午集团承办,旨在探讨国内蛋鸡种源的保障策略,谋划蛋鸡品种的创新途径,并分享最新的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羽色自别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元荪.专利名称:粉壳蛋鸡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的培育方法[J].家禽科学.2016

[2].赵洪江,李书杰,张宝程.“大午金凤”成蛋鸡品种新宠[N].河北农民报.2016

[3].代惠洁,李美怡,乔红光,姜建新,张庆才.矮小型粉壳蛋鸡羽色自别配套系选育初报[J].中国家禽.2007

[4].杜炳旺,贾汝敏,黄毓青.优质鸡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的选育(I)[J].中国家禽.2004

[5].朱靖.蛋用鹌鹑羽色自别系配套及生产性能的测定[J].贵州畜牧兽医.2003

[6].王偕根,傅筑荫,查龙应,朱运春.栗、黄羽蛋鹌鹑羽色自别系配套方式优化途径初探[J].西北农业学报.2003

[7].康相涛,宋素芳,黄艳群,李明,王彦彬.豫州褐壳蛋鸡羽色自别雌雄规律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2

[8]..隐性白鸡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在我国广东选育成功[J].中国禽业导刊.2001

[9].康相涛,宋素芳,李明,赵改名,黄艳群.豫州褐蛋鸡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畜牧兽医学报.2000

[10].廖纪朝,康海琴.粉壳蛋鸡羽色自别雌雄品系的成功选育[J].广西畜牧兽医.1999

标签:;  ;  ;  ;  

羽色自别论文-王元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