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论文和设计-赵勤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包括纱线,所述纱线外设置有油液浸润管,所述油液浸润管设置为弯折管状结构,所述油液浸润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线管和出线管,所述进线管和出线管均设置于油液浸润管的上侧面,所述油液浸润管的管径大于进线管和出线管的管径,所述油液浸润管的下方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分别对应设置于进线管和出线管的下方,所述进油管远离油液浸润管的一端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的一侧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于进油管和回油管,上述装置解决了在对纱线上油过程中造成的油液浪费的问题,提高了油液的可回收利用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效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线(1),所述纱线(1)外设置有油液浸润管(2),所述油液浸润管(2)设置为弯折管状结构,所述油液浸润管(2)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线管(3)和出线管(4),所述进线管(3)和出线管(4)均设置于油液浸润管(2)的上侧面,所述油液浸润管(2)的管径大于进线管(3)和出线管(4)的管径,所述油液浸润管(2)的下方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油管(5)和回油管(6),所述进油管(5)和回油管(6)分别对应设置于进线管(3)和出线管(4)的下方,所述进油管(5)远离油液浸润管(2)的一端设置有油泵(7),所述油泵(7)的一侧设置有储油箱(8),所述储油箱(8)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于进油管(5)和回油管(6)。

设计方案

1.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线(1),所述纱线(1)外设置有油液浸润管(2),所述油液浸润管(2)设置为弯折管状结构,所述油液浸润管(2)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线管(3)和出线管(4),所述进线管(3)和出线管(4)均设置于油液浸润管(2)的上侧面,所述油液浸润管(2)的管径大于进线管(3)和出线管(4)的管径,所述油液浸润管(2)的下方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油管(5)和回油管(6),所述进油管(5)和回油管(6)分别对应设置于进线管(3)和出线管(4)的下方,所述进油管(5)远离油液浸润管(2)的一端设置有油泵(7),所述油泵(7)的一侧设置有储油箱(8),所述储油箱(8)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于进油管(5)和回油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浸润管(2)的一侧设置有纱线清洁装置(9),所述纱线清洁装置(9)包括风管(901)和连通设置于风管(901)的风机(902),所述风管(901)的一端连通设置有风罩(10),所述风罩(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风罩(10)分别沿纱线(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纱线(1)的上下两侧,所述风机(902)设置于风管(901)远离风罩(10)的一端,所述风机(902)上设置有出尘管(11),所述出尘管(11)的一端设置有收尘袋(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浸润管(2)内设置有导线轮(13),所述导线轮(13)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导线轮(13)对应设置于油液浸润管(2)的弯折处,所述导线轮(13)转动连接于油液浸润管(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管(4)内设置有刮油板(14),所述刮油板(14)固定连接于出线管(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管(3)和出线管(4)远离油液浸润管(2)的一端均设置有油封(15),所述油封(15)设置为喇叭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箱(8)内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为倒置的T型过滤板(16),所述过滤板(16)固定连接于储油箱(8),所述过滤板(16)沿其厚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贯穿于过滤板(16)的过滤孔(17),所述竖直放置的过滤板(16)上的过滤孔(17)孔径小于水平放置的过滤板(16)上的过滤孔(17)孔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中短纤倍捻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自古就是纺织大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纺织行业也在不断的革新和升级,人们对于纺织品的需求巨大,每年我国消费的纺织品数量都居于世界前列,因此,现代的企业必须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就对纺织机械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短纤倍捻机就是针对于短纤提高产品质量的机械设备。

现有市场上利用短纤倍捻机生产纱线时,由于没有对成品纱线进行加油处理,使得纱线产生很多静电,从而退绕困难,因此需要设计出适合在短纤倍捻机上的上线油装置,来提高成品纱线质量。

以实用新型公开号为CN201952554U所示的短纤倍捻机上油装置为例,包括过线板、压线装置和上线油装置,过线板上固定有若干个塑料过线槽;压线轴二端分别固定在支块上,滚珠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压线轴上,压线滚轮固定在滚珠轴承的外圈上;上线油轴上固定有若干个上线油滚轮,上线油轴由电机带动,横杆固定在上线油槽盒上。

但是在上述装置中,上线油轮放置于上端未封闭的上线油槽盒中且在电机的带动下处于高速旋转的状态,当纱线绕过上线油轮进行上油时,会有油液随着上线油轮和纱线的运动溅出上线油槽盒外,从而会造成油液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生产环境的污染且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解决了在对纱线上油过程中造成的油液浪费的问题,提高了油液的可回收利用率,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包括纱线,所述纱线外设置有油液浸润管,所述油液浸润管设置为弯折管状结构,所述油液浸润管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线管和出线管,所述进线管和出线管均设置于油液浸润管的上侧面,所述油液浸润管的管径大于进线管和出线管的管径,所述油液浸润管的下方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分别对应设置于进线管和出线管的下方,所述进油管远离油液浸润管的一端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的一侧设置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于进油管和回油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纱线通过上油装置中的油液浸润管使得纱线在经过油液浸润管时可对纱线完成充分上油的工作,同时也避免了在对纱线的上油过程中油液外溅的现象发生,结构简单,另外,油液浸润管下方油泵、进油管和出油管的设置实现了对油液在完成上油工作的回收利用工作,进而提高了油液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油液浸润管的一侧设置有纱线清洁装置,所述纱线清洁装置包括风管和连通设置于风管的风机,所述风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风罩,所述风罩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风罩分别沿纱线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纱线的上下两侧,所述风机设置于风管远离风罩的一端,所述风机上设置有出尘管,所述出尘管的一端设置有收尘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纱线裸露于空气中进行传送,因此其表面会附着灰尘,纱线清洁装置的设置使得纱线在进行上油工作之前对纱线表面的灰尘进行除去,提高了纱线上油后的产品质量,且纱线清洁装置中利用风机的风沿着风管从两侧的风罩流通,从而实现对纱线的充分清理工作,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油液浸润管内设置有导线轮,所述导线轮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导线轮对应设置于油液浸润管的弯折处,所述导线轮转动连接于油液浸润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轮的设置使得纱线在油液浸润管内传输的过程中减小与油液浸润管的摩擦作用,另外,也对纱线的传输路径起到了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出线管内设置有刮油板,所述刮油板固定连接于出线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刮油板的目的在于使得纱线在完成上油工作之后免于其表面的油液过多而滴落到油液浸润管的外侧,确保了干净的工作环境,也避免了油液的浪费,进而减小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进线管和出线管远离油液浸润管的一端均设置有油封,所述油封设置为喇叭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封的设置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从进线管或出线管落入到油液浸润管内造成对油液的污染,从而间接的提高了纱线上油后的产品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箱内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为倒置的T型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固定连接于储油箱,所述过滤板沿其厚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贯穿于过滤板的过滤孔,所述竖直放置的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孔径小于水平放置的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孔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储油箱内设置过滤装置,实现了储油箱内的油液在长时间的上油工作后对油液中的杂质进行分离的过程,杂质被竖直放置的过滤板阻挡并透过水平放置的过滤板上的过滤孔且在水平放置的过滤板的下方沉降,实现杂质与油液的分离效果,提高了重复利用的油液的质量,进而提高了纱线的上油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纱线;2、油液浸润管;3、进线管;4、出线管;5、进油管;6、回油管;7、油泵;8、储油箱;9、纱线清洁装置;901、风管;902、风机;10、风罩;11、出尘管;12、收尘袋;13、导线轮;14、刮油板;15、油封;16、过滤板;17、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包括纱线1,在纱线1外侧设置有油液浸润管2,且油液浸润管2设置为弯折管状结构,另外,油液浸润管2内设置有导线轮13,导线轮13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导线轮13对应设置于油液浸润管2的弯折处,导线轮13转动连接于油液浸润管2,导线轮13的设置使得纱线1在油液浸润管2内传输的过程中减小与油液浸润管2的摩擦作用,也对纱线1的传输路径起到了导向作用;其次,油液浸润管2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进线管3和出线管4,进线管3和出线管4均设置于油液浸润管2的上侧面,且油液浸润管2的管径大于进线管3和出线管4的管径,进线管3和出线管4远离油液浸润管2的一端均设置有油封15,油封15设置为喇叭状结构,油封15的设置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从进线管3或出线管4落入到油液浸润管2内造成对油液的污染,从而间接的提高了纱线1上油后的产品质量;另外,出线管4内固定连接有刮油板14,设置刮油板14的目的在于使得纱线1在完成上油工作之后免于其表面的油液过多而滴落到油液浸润管2的外侧,确保了干净的工作环境,也避免了油液的浪费,进而减小了生产成本;油液浸润管2的下方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油管5和回油管6,进油管5和回油管6分别对应设置于进线管3和出线管4的下方,进油管5远离油液浸润管2的一端设置有油泵7,油泵7的一侧设置有储油箱8,储油箱8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于进油管5和回油管6,其次,储油箱8内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设置为倒置的T型过滤板16,过滤板16固定连接于储油箱8,过滤板16沿其厚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贯穿于过滤板16的过滤孔17,竖直放置的过滤板16上的过滤孔17孔径小于水平放置的过滤板16上的过滤孔17孔径,通过在储油箱8内设置过滤装置,实现了储油箱8内的油液在长时间的上油工作后对油液中的杂质进行分离的过程,杂质被竖直放置的过滤板16阻挡并透过水平放置的过滤板16上的过滤孔17且在水平放置的过滤板16的下方沉降,实现杂质与油液的分离效果,提高了重复利用的油液的质量,进而提高了纱线1的上油质量,上述装置通过将纱线1通过上油装置中的油液浸润管2使得纱线1在经过油液浸润管2时可对纱线1完成充分上油的工作,同时也避免了在对纱线1的上油过程中油液外溅的现象发生,结构简单,另外,油液浸润管2下方油泵7、进油管5和出油管的设置实现了对油液在完成上油工作的回收利用工作,进而提高了油液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油液浸润管2的一侧设置有纱线清洁装置9,纱线清洁装置9包括风管901和连通设置于风管901的风机902,风管901的一端连通设置有风罩10,风罩10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风罩10分别沿纱线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纱线1的上下两侧,风机902设置于风管901远离风罩10的一端,风机902上设置有出尘管11,出尘管11的一端设置有收尘袋12,由于纱线1裸露于空气中进行传送,因此其表面会附着灰尘,纱线1清洁装置的设置使得纱线1在进行上油工作之前对纱线1表面的灰尘进行除去,提高了纱线1上油后的产品质量,且纱线1清洁装置中利用风机902的风沿着风管901从两侧的风罩10流通,从而实现对纱线1的充分清理工作,结构简单。

纱线1依次从纱线1清洁装置中的两风罩10之间穿过,完成对纱线1表面灰尘的清理过程,随着纱线1的传送进入到上油装置中,并分别从油液浸润管2两端的进线管3和出线管4中间经过油液浸润管2实现进入、上油和传出工作,进而完成整个上油过程,避免了油液外溅,结构简单,且油液可回收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设计图

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8842.X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81895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D01H 13/30

专利分类号:D01H13/30

范畴分类:24B;

申请人:桐乡市洲泉建峰制线厂

第一申请人:桐乡市洲泉建峰制线厂

申请人地址: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洲泉镇小元头村

发明人:赵勤峰

第一发明人:赵勤峰

当前权利人:桐乡市洲泉建峰制线厂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短纤倍捻机的上油装置论文和设计-赵勤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