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包括转动件和牵引索;所述转动件包括形变部、牵引部和转轴部,所述形变部与牵引部通过转轴部连接,所述形变部位于A柱内,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在汽车上,所述牵引索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部远离转轴部的一端和调角器连接;所述形变部发生形变时和\/或位移时,所述形变部沿转轴部运动并带动牵引部运动进而使得牵引索带动调角器与棘轮脱离继而使座椅靠背处于可活动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件和牵引索,能够在汽车前部严重碰撞后A柱变形向乘员挤压过来时自动释放座椅靠背,以避免乘员受挤压伤亡,同时结构简单,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反应。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件和牵引索;所述转动件包括形变部、牵引部和转轴部,所述形变部与牵引部通过转轴部连接,所述形变部位于A柱内,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在汽车上,所述牵引索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部远离转轴部的一端和调角器连接;所述形变部发生形变时和\/或位移时,所述形变部沿转轴部运动并带动牵引部运动进而使得牵引索带动调角器与棘轮脱离继而使座椅靠背处于可活动状态。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件和牵引索;
所述转动件包括形变部、牵引部和转轴部,所述形变部与牵引部通过转轴部连接,所述形变部位于A柱内,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在汽车上,所述牵引索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部远离转轴部的一端和调角器连接;
所述形变部发生形变时和\/或位移时,所述形变部沿转轴部运动并带动牵引部运动进而使得牵引索带动调角器与棘轮脱离继而使座椅靠背处于可活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与A柱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上具有转轴孔,所述转轴部通过所述转轴孔活动连接在汽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索的外表面行套设有外皮,所述牵引索与外皮能够相对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上设置有多个的固定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和牵引部均为弹性杆体。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索为钢丝索。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与牵引索铰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被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前排座椅的靠背功能是支撑人体的背部,以取得一定的舒适性,座椅通过调角器与棘轮脱离可以调节靠背的角度,但调好后调角器与棘轮锁合就固定在一个角度,当汽车前部受到严重碰撞而导致A柱变形向座椅靠背挤压过来时,车上乘员被固定的靠背顶住,不能避让,从而被挤压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汽车A柱发生形变时能够实现座椅靠背调节的汽车被动保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包括转动件和牵引索;
所述转动件包括形变部、牵引部和转轴部,所述形变部与牵引部通过转轴部连接,所述形变部位于A柱内,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在汽车上,所述牵引索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部远离转轴部的一端和调角器连接;
所述形变部发生形变时沿转轴部运动并带动所述牵引部运动进而使得牵引索带动调角器与棘轮脱离继而使得座椅靠背处于可活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转动件和牵引索,能够在汽车前部严重碰撞后A柱变形向乘员挤压过来时自动释放座椅靠背,以避免乘员受挤压伤亡,同时结构简单,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被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转动件;11、形变部;12、牵引部;13、转轴部;2、牵引索;3、外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转动件和牵引索,能够在汽车前部严重碰撞后A柱变形向乘员挤压过来时自动释放座椅靠背,以避免乘员受挤压伤亡,同时结构简单,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反应。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包括转动件1和牵引索2;
所述转动件1包括形变部11、牵引部12和转轴部13,所述形变部11与牵引部12通过转轴部13连接,所述形变部11位于A柱内,所述转轴部13转动连接在汽车上,所述牵引索2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部12远离转轴部13的一端和调角器连接;
所述形变部发生形变时和\/或位移时,所述形变部沿转轴部运动并带动牵引部运动进而使得牵引索带动调角器与棘轮脱离继而使座椅靠背处于可活动状态。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转动件1和牵引索2,能够在汽车前部严重碰撞后A柱变形向乘员挤压过来时自动释放座椅靠背,以避免乘员受挤压伤亡,同时结构简单,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反应。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部11与A柱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部13上具有转轴孔,所述转轴部13通过所述转轴孔活动连接在汽车上。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索2的外表面行套设有外皮3,所述牵引索2与外皮3能够相对滑动。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外皮3能够对牵引索2进行保护,减低牵引索2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外皮3上设置有多个的固定点。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固定点,能够方便汽车被动保护装置的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形变部11和牵引部12均为弹性杆体。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索2为钢丝索。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钢丝索,具有抗拉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部12与牵引索2铰接。
实施例一
一种汽车被动保护装置,包括转动件和钢丝索;
所述转动件包括形变部、牵引部和转轴部,所述形变部与牵引部通过转轴部连接,所述形变部位于A柱内,所述转轴部转动连接在汽车上,所述钢丝索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部远离转轴部的一端和调角器铰接;
所述形变部发生形变时和\/或位移时,所述形变部沿转轴部运动并带动牵引部运动进而使得牵引索带动调角器与棘轮脱离继而使座椅靠背处于可活动状态。
所述形变部与A柱平行。
所述转轴部上具有转轴孔,所述转轴部通过所述转轴孔活动连接在汽车上。
所述牵引索的外表面行套设有外皮,所述牵引索与外皮能够相对滑动。所述外皮上设置有多个的固定点。
所述形变部和牵引部均为弹性杆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被动保护装置,通过转动件和牵引索,能够在汽车前部严重碰撞后A柱变形向乘员挤压过来时自动释放座椅靠背,以避免乘员受挤压伤亡,同时结构简单,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反应。
通过外皮能够对牵引索进行保护,减低牵引索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通过固定点,能够方便汽车被动保护装置的布置。
通过钢丝索,具有抗拉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4450.3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833434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60N2/427
专利分类号:B60N2/427
范畴分类:32G;
申请人:刘安洁
第一申请人:刘安洁
申请人地址:332100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沙河街镇庐山东路柴玺欣园10幢1单元101号房
发明人:刘安洁
第一发明人:刘安洁
当前权利人:刘安洁
代理人:李强
代理机构:35245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一品恒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