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充分利用太阳能,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是地面辐射观测站点稀少,因而亟待了解地面太阳辐射卫星数据的适用性,从而为定量估算、模拟和预报地面太阳辐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2017年Aqua/CERES/SSF卫星反演地表处向下短波辐射和地面观测太阳总辐射数据,首先揭示了新疆地区地表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分析了晴空条件下CERES/SSF Model A和Model B两种地表向下短波辐射通量相对地面观测太阳总辐射的误差;最后,基于Aqua/CERES/SSF深蓝算法的气溶胶光学厚度(DB AOD)和中国气溶胶地基遥感监测网(CARSNET)塔中站观测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探究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在新疆地区的误差,并运用Fu-Liou辐射传输模式分析了AOD变化在地表短波辐射卫星反演过程中的误差贡献。主要结论如下:(1)新疆不同季节11个地面观测站的太阳总辐射日变化均呈单峰分布。春季,太阳总辐射辐照度峰值多出现在13:00左右,其中和田峰值最大(1042 W?m-2),塔城峰值最小(588 W?m-2);夏、秋、冬季,峰值多出现在14:00左右,夏季峰值和田最大(1015 W?m-2)、喀什最小(662 W?m-2),秋季峰值若羌最大(671 W?m-2),阿勒泰最小(398 W?m-2),冬季峰值仍是和田最大,为483 W?m-2,最小为179 W?m-2,出现在乌鲁木齐。(2)新疆地表短波辐射全年平均空间分布有昆仑山区大部和天山山区西部2个高值中心,阿尔泰山区西部1个低值中心。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显示,春季辐照度南疆明显高于北疆及吐哈盆地,辐照度区间为403-1080 W?m-2,夏季与全年特征相似,辐照度区间为821-1080 W?m-2,秋季辐照度区间为272-780 W?m-2,各地相对接近,冬季与春夏秋季分布相比,阿尔泰山区相对周围区域有所升高,辐照度区间为216-690 W?m-2,;季节均值不确定范围在阿克苏最小,误差绝对值最高为10.69 W?m-2,最小仅为4.53 W?m-2,最大出现在和田的春季(304.10 W?m-2)。(3)新疆卫星反演地表向下短波辐射和地面观测太阳总辐射的年均值差绝对值Model A区间为5.41-197.69 W?m-2,Model B区间为2.1-210.58 W?m-2,秋季Model B均值差区间为1.62-235.95 W?m-2;拟合对比显示,Model B的反演效果优于Model A,Model B在南疆的反演效果优于北疆及吐哈盆地,且秋季拟合结果相比全年变差。虽然Model A和Model B的拟合皮尔逊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均通过1%的F显著性检验,但Model B的F值最大为6215.53,远高于Model A的最大F值(2642.20),最小为427.03,又高于Model A的最小F值216.80。Model B的F值在南疆5站中有2站高于5000,在北疆及吐哈盆地均低于5000。相比全年,秋季Model B的F值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在阿克苏、和田、喀什、焉耆分别减少了:2793.41、257.65、1572.01、4807.7,在乌鲁木齐、哈密、伊宁、阿勒泰、吐鲁番F值分别下降了499.8、3045.8、2076.34、465.37、1342.1。(4)通过分析Aqua/CERES/SSF的深蓝算法的气溶胶光学厚度(DB AOD)与其地表向下短波辐射和地面观测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趋势,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辐射变化呈现良好的反向增长规律,但短波辐射差值变化在不同站点和时间段存在差异,如:哈密夏季AOD区间为0.1-0.3,差值区间为-150—200 W?m-2,秋季AOD区间为0.1-0.2,差值多在0 W?m-2附近,最大介于150-200 W?m-2之间,和田1-2月差值最小也高达200 W?m-2,对应的AOD波动较大,最高可达0.3,秋季AOD的值小且稳定,差值接近于0 W?m-2。(5)Aqua/CERES/SSF的深蓝算法气溶胶光学厚度(DB AOD)在新疆反演适用性很差,并影响其向下短波短波辐射在新疆的反演精度。CERES/SSF的AOD样本落在期望误差范围内的占2.41%,高于期望误差上限的占8.43%,而低于期望误差下限的占比高达89.16%,皮尔逊相关系数仅有0.42,二者比值样本有67.47%落在9%-70%之间,运用Fu-Liou辐射传输模式模拟发现:若羌AOD从0.01上升至0.35时,地表向下短波辐射通量下降了62.9 W?m-2。哈密AOD从0.01到0.15,地表向下短波辐射通量下降了20.3 W?m-2。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杨凤娟
导师: 陈勇航,刘琼,亢燕铭
关键词: 辐射传输模式,地表向下短波辐射,太阳总辐射,气溶胶光学厚度
来源: 东华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东华大学
基金: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3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5026,41375021)
分类号: P422.1
DOI: 10.27012/d.cnki.gdhuu.2019.000508
总页数: 76
文件大小: 4840K
下载量: 45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卫星数据的地表下行短波辐射估算:方法、进展及问题[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7)
- [2].全球气候模式对东亚地区地表短波辐射的模拟检验[J]. 应用气象学报 2008(06)
- [3].东亚单层低云特性及其短波辐射强迫的季节变化[J]. 干旱区研究 2020(01)
- [4].大气短波吸收是“变暗”和“变亮”的重要驱动力[J]. 气象科技进展 2020(01)
- [5].短波辐射对东北冷涡强对流影响的模拟分析[J]. 气象 2008(12)
- [6].浅积云中微物理特性的垂直分布对短波辐射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10(02)
- [7].一个分层水库温跃层的模拟与验证[J]. 湖泊科学 2015(02)
- [8].陆面过程模式中植被冠层短波辐射传输参数化方案研究进展[J]. 气象科技 2008(03)
- [9].基于葵花-8卫星大气产品的地表下行短波辐射计算[J]. 遥感学报 2019(05)
- [10].SBDART的参数化短波辐射传输模型[J]. 遥感学报 2017(06)
- [11].基于CERES/Aqua卫星资料的新疆地面向下短波辐射时空分布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05)
- [12].WRF模式模拟的地表短波辐射与实况对比分析[J]. 气象 2012(05)
- [13].中国-东盟5 km分辨率下行短波辐射数据集(2013)[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7(03)
- [14].关于WRF模式模拟到达地表短波辐射的统计订正[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15].四种再分析辐射资料在东南极高原适用性评价[J]. 极地研究 2015(01)
- [16].浅积云中微物理特性的垂直分布对短波辐射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17].坡地坡向短波辐射参数化对不同天气过程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08(01)
- [18].青藏高原东坡地形短波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03)
- [19].青藏高原地表辐射的气候特征[J]. 资源科学 2010(10)
- [20].短波辐射对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研究[J].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7(03)
- [21].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沥青路面辐射特征分析[J]. 冰川冻土 2015(02)
- [22].Henyey-Greenstein近似对冰云短波辐射计算的影响[J]. 光学学报 2018(08)
- [23].大气污染对北京冬季城市和郊区辐射收支影响的观测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11)
- [24].最新研究进展-农林与环境专辑[J]. 科学中国人 2010(10)
- [25].疏勒河上游流域多年冻土区辐射变化分析[J]. 高原气象 2013(02)
- [26].利用MODIS数据直接估算晴空区干旱与半干旱地表净辐射通量[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27].中国地区春季沙尘气溶胶短波辐射气候效应数值模拟研究[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0(04)
- [28].基于干旱/半干旱区协同观测网络的GLASS下行短波辐射产品精度验证及影响因素评估[J]. 气象科技进展 2013(05)
- [29].海河流域ET_0演变规律及灵敏度分析[J]. 水科学进展 2009(03)
- [30].东亚地区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夏季气候的模拟[J]. 气象学报 2009(06)
标签:辐射传输模式论文; 地表向下短波辐射论文; 太阳总辐射论文; 气溶胶光学厚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