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铝涂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障涂层,CMAS腐蚀,铝改性,氧化铝纳米线
氧化铝涂层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锋,牛少鹏,邓子谦,刘敏,李洪[1](2019)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7YSZ热障涂层表面氧化铝纤维制备及其CMAS腐蚀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7YSZ(7wt.%Y_2O_3-ZrO_2)作为热障涂层使用最广的材料,其主要制备方法包括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随着涡轮前进口温度的逐步提高,CMAS(CaO-MgO-Al_2O_3-SiO_2)熔盐腐蚀等因素逐渐成为影响柱状结构EB-PVD 7YSZ热障涂层服役寿命的关键因素。本文作者提出一种镀铝表面改性技术,即在柱状涂层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一层Al膜,然后施加真空热处理工艺。一方面,Al和7YSZ涂层发生原位反应形成α-Al_2O_3层,抑制CMAS熔盐高温渗透;另一方面,在真空热处理过程中Al膜在高温下发生蒸发和形核,最终在7YSZ热障涂层表面形成氧化铝纳米线,抑制高温下熔融CMAS流动。(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9年11期)
王好盛,丁飞,薛杨,张婧坤,张冬海[2](2019)在《氧化铝形貌和粒径对环氧-聚酯纳米复合耐磨涂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纳米气相氧化铝(F-Al_2O_3,平均粒径13nm)和纳米球形氧化铝(Q-Al_2O_3,平均粒径100nm)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熔融挤出复合,经静电涂装的方式制备环氧-聚酯纳米复合耐磨涂层。在多功能摩擦实验机上对不同填充量的两种纳米氧化铝颗粒复合涂层进行耐磨性测试,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纳米氧化铝颗粒在涂层中的分散情况,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磨损面的形貌,并对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光泽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F-Al_2O_3两种氧化铝颗粒都可改善涂层的耐磨性能,在相同填充量的情况下,F-Al_2O_3复合涂层的比磨损速率都低于Q-Al_2O_3体系。F-Al_2O_3颗粒质量含量为10%时,磨损速率变为纯树酯涂层磨损量的1/3;Q-Al_2O_3颗粒质量含量为30%时,磨损速率变为纯环氧-聚酯涂层的1/52。两者的颗粒都增加了涂层的表面粗糙度,F-Al_2O_3对涂层表面光泽度无影响,Q-Al_2O_3含量越高,表面粗糙度提高,光泽度下降。(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蒲梦园[3](2019)在《氧化铝涂层的制备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低温水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疏水性纳米氧化铝涂层,解决了传统制备方法所需高温高压的条件,且改良了制备氧化铝涂层时会产生裂纹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低温条件下环境友好型的无缝氧化铝涂层的制备方法。研究了水热反应中不同条件对Al2O3涂层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研究了影响氧化铝涂层性能的不同因素,如表面微观形貌、表面润湿性、成分组成、表面粘附力。水热反应中随着含水量的变化,氧化铝的晶体结构出现有颗粒状、球状、四棱锥和纳米线形貌。在水热反应中对Al2O3涂层进行了不同含水量的研究,探索出A1203纳米颗粒的形貌和表面润湿性之间的关系。通过SEM、TEM、XRD、WCA、XPS和3M粘附性检测表征,Al2O3涂层的润湿性可以通过水热反应中的含水量来控制,其中10ml为疏水,20ml为亲水性。溶胶凝胶过程中不同驱动力对Al2O3涂层微观形貌和表面特性的差异。随着水热反应中含水量的增加,氧化铝表面的疏水性成比例增加。10ml氧化铝形成了上部纳米线团簇和下部纳米孔的特殊结构,表面水接触角为129.4°。为了应用在不同包装材料领域,选取铁、铝、钛片、玻璃作为基底,成功制备出表面致密平整的氧化铝涂层,可以应用于包装的防潮防腐蚀方面。同时,采用无电沉积技术将铜镀在Al2O3涂层基底上,实现了金属导体的简单制作工艺,通过连接LED发光灯泡和I-V曲线测试,10ml样品的导电性最大。结果表明,铜镀层导电的优异性能主要归功于氧化铝涂层的结构,而铜镀层在氧化铝涂层上的致密完整性是形成优良导电性能的主导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胡勇,牛博龙,梁爱民,张帆,张俊彦[4](2019)在《等离子喷涂制备不同晶型氧化铝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喷涂氧化铝涂层通常是以α-Al_2O_3为原料,所制备涂层主要以机械性能相对较差的γ-Al_2O_3晶相为主要物相.研究选用α-Al_2O_3与成本低廉的γ-Al_2O_3粉末为原料,通过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2种类型的氧化铝涂层,并对其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等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成本低廉的γ-Al_2O_3粉末制备的氧化铝涂层,其物相以稳定相α-Al_2O_3为主,涂层的硬度和孔隙率等性能相较传统α-Al_2O_3粉末制备的涂层更加优异,并具有良好的抗磨性,因而存在较大的应用开发潜力.(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胥保文,柳苏洋,张祥,王宏宇,崔万里[5](2019)在《预氧化铝硅涂层在1150℃下混合硫酸盐中的热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预氧化处理对改善金属粘结层在超过1 000℃时抗热腐蚀性能的有效性,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预氧化铝硅涂层在1 150℃下混合硫酸盐中的热腐蚀行为,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预氧化处理能够较好地改善铝硅涂层在超过1 000℃时的抗热腐蚀性能,并且其热腐蚀动力学曲线在前60 h内呈现出近似抛物线规律;然而,预氧化铝硅涂层一旦发生内氧化,其腐蚀较未预氧化处理的将更加迅速,这与其在热腐蚀前期抗氧化元素Al的消耗较大有关。(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5期)
黄华栋,卞达,秦卢梦,赵永武,关集俱[6](2019)在《石墨烯/碳纳米管增强氧化铝陶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氧化铝陶瓷涂层性能,将碳纳米管及石墨烯的一种或两种材料植入涂层中。并对氧化铝陶瓷涂层开展电化学试验进行耐腐蚀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2%石墨烯和0.2%混杂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最优异,电流密度从2.890×10~(-6) A/cm~2下降到1.536×10~(-6) A/cm~2,电阻抗从11388Ω提高到28079Ω,耐腐蚀效率最大46.85%。微观结构表明,相比于纯的氧化铝涂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植入能提高陶瓷涂层的致密性,同时,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结构能够有效阻断裂纹扩散,从而起到保护基体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9年05期)
高鹏[7](2019)在《氧化铝涂层残余应力拉曼光谱测量技术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铝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用作高速切削刀具的涂层材料。由于涂层与基底材料的性能差异,尤其是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涂层内不可避免地存在影响其服役性能的残余应力。微拉曼光谱法是一种有潜力的涂层残余应力测量手段,然而将其应用于氧化铝涂层的残余应力测量,还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针对氧化铝涂层残余应力拉曼光谱测量理论及其应用开展了研究。本文首先在氧化铝材料缺少晶格动力学方程的背景下,结合单晶氧化铝主晶轴的压电光谱系数及欧拉旋转矩阵,推导出了任意取向氧化铝涂层的拉曼频移-应力分量理论关系式。期间,结合氧化铝的拉曼张量和偏振特性,计算出了不同偏振配置下拉曼振动模的可见性;推导了不同激光入射方向下偏振拉曼强度和晶体欧拉角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根据密勒指数确定晶体欧拉角的方法,从而给出了确定理论关系式中的待定系数的方法。针对具有特定织构的取向氧化铝涂层材料,本文确定出了氧化铝涂层表面和截面测量的拉曼频移-平面应力分量定量关系式。分别根据密勒指数与晶体欧拉角的关系、不同激光入射方向下偏振拉曼强度与欧拉角的关系以及CAD几何图解法,计算、测量得到了样品表面和截面的欧拉角,结合单晶氧化铝不同晶轴对应的压谱系数,给出了(0 1-1 2)、(11-2 0)织构取向氧化铝涂层样品的表面和截面拉曼频移-平面应力分量定量关系式。基于所确定的氧化铝涂层表面与截面的拉曼频移-应力分量定量关系式,本文进一步开展了氧化铝涂层表面残余应力分布以及残余应力沿层深分布的测量与分析。测量了不同厚度的氧化铝涂层和不同喷砂工艺的氧化铝涂层表面微区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厚涂层样品的残余应力值大于薄涂层样品,ZrO_2湿喷砂工艺处理的样品的残余应力比于未处理样品均匀,A1_2O_3湿喷砂工艺处理的样品的残余应力水平低于未处理样品;通过截面拉曼测量,发现从氧化铝涂层表面向下涂层的残余应力逐渐增大。最后,本文计算分析了表面和截面使用同一拉曼频移-应力定量关系获得的应力结果的偏差范围。(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江五贵,邹航,夏宇锋,周宇[8](2019)在《氧化铝涂层垂直裂纹对热载荷下界面失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氧化铝/铝在热载荷作用下的界面失效机理。方法基于内聚力有限元模型,预测热载荷下铝基氧化铝涂层材料界面处的残余热应力,并系统研究其失效过程。重点考虑涂层厚度、热载荷大小、预制涂层垂直裂纹密度对界面处应力场和界面损伤失效的影响,并同实验进行对比。结果试验和模拟结果都发现,加热到300℃冷却后,界面未产生平行裂纹,而加热到400℃冷却后,界面出现平行裂纹。涂层无裂纹缺陷时,界面处剪应力呈单曲线余弦分布,而有预制裂纹时,界面处的剪应力呈双曲线余弦分布。随着热载荷的增大,界面最大剪应力值由两端向界面中心处迁移。相比涂层有裂纹的情况,界面在涂层无裂纹时平均正应力最小。实际制备的氧化铝涂层不可能完美无裂纹缺陷,在考虑涂层有裂纹缺陷时,涂层裂纹密度为4 mm~(-1)时平均所受正应力较小,且界面只有拉应力作用,不容易产生脱层缺陷。结论存在特定的最佳临界预制垂直裂纹密度值,使得热载荷下界面损伤最小。有限元模拟结果也显示,相同热载荷和相同裂纹密度下,涂层越厚,对界面的防护力也越强。(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罗蓉蓉,李鹏远,陈辉,孙振超,邓春明[9](2018)在《ITER校正场线圈剪切销氧化铝涂层低温绝缘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在316LN不锈钢剪切销表面喷涂了Al2O3+3%TiO2绝缘涂层,采用Ni Al作为粘结层,得到了性能优良的绝缘保护涂层。按照ITER实际运行环境,采用ANSYS分析方法对剪切销进行应力分析,并在低温(液氮,77K)环境下对剪切销加载后进行循环往复摩擦磨损试验。循环5000、10000以及30000周后采用2点和3点法分别测定了涂层的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剪切销表面电阻率均大于109?·m-2,体积电阻率均大于1010?·m,表明涂层具有较高的绝缘电阻,满足ITER所需工程条件。(本文来源于《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期刊2018年03期)
张析,王进龙,王军[10](2018)在《基于氧化铝复合涂层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金属铝材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一种氧化铝复合材料,利用该氧化铝复合涂层材料进行增韧改性,制备的氧化铝复合材料与氧化铝相比,抗拉强度提高76%,抗剪强度提高56.3%,耐磨性提高90%,耐温性提高30℃。同时,对氧化铝选择试验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聚合物基复合涂层材料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3期)
氧化铝涂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别采用纳米气相氧化铝(F-Al_2O_3,平均粒径13nm)和纳米球形氧化铝(Q-Al_2O_3,平均粒径100nm)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熔融挤出复合,经静电涂装的方式制备环氧-聚酯纳米复合耐磨涂层。在多功能摩擦实验机上对不同填充量的两种纳米氧化铝颗粒复合涂层进行耐磨性测试,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纳米氧化铝颗粒在涂层中的分散情况,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磨损面的形貌,并对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光泽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F-Al_2O_3两种氧化铝颗粒都可改善涂层的耐磨性能,在相同填充量的情况下,F-Al_2O_3复合涂层的比磨损速率都低于Q-Al_2O_3体系。F-Al_2O_3颗粒质量含量为10%时,磨损速率变为纯树酯涂层磨损量的1/3;Q-Al_2O_3颗粒质量含量为30%时,磨损速率变为纯环氧-聚酯涂层的1/52。两者的颗粒都增加了涂层的表面粗糙度,F-Al_2O_3对涂层表面光泽度无影响,Q-Al_2O_3含量越高,表面粗糙度提高,光泽度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铝涂层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锋,牛少鹏,邓子谦,刘敏,李洪.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7YSZ热障涂层表面氧化铝纤维制备及其CMAS腐蚀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9
[2].王好盛,丁飞,薛杨,张婧坤,张冬海.氧化铝形貌和粒径对环氧-聚酯纳米复合耐磨涂层性能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9
[3].蒲梦园.氧化铝涂层的制备及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4].胡勇,牛博龙,梁爱民,张帆,张俊彦.等离子喷涂制备不同晶型氧化铝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9
[5].胥保文,柳苏洋,张祥,王宏宇,崔万里.预氧化铝硅涂层在1150℃下混合硫酸盐中的热腐蚀行为[J].材料保护.2019
[6].黄华栋,卞达,秦卢梦,赵永武,关集俱.石墨烯/碳纳米管增强氧化铝陶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J].中国陶瓷.2019
[7].高鹏.氧化铝涂层残余应力拉曼光谱测量技术及其应用[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9
[8].江五贵,邹航,夏宇锋,周宇.氧化铝涂层垂直裂纹对热载荷下界面失效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9].罗蓉蓉,李鹏远,陈辉,孙振超,邓春明.ITER校正场线圈剪切销氧化铝涂层低温绝缘性能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8
[10].张析,王进龙,王军.基于氧化铝复合涂层材料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