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钢管混凝土论文_曹玉娟,娄晨光,赵锐,戴良军,陈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离心钢管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钢管,预应力,静力,有限元,性能,承载力。

离心钢管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曹玉娟,娄晨光,赵锐,戴良军,陈刚[1](2019)在《离心钢管混凝土长柱轴压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心钢管混凝土长柱,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采用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研究钢管壁厚、空心率及长细比对长柱轴压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能力顺序为:钢管壁厚>空心率>长细比。钢管壁厚每增加1 mm,承载力增加约17%;空心率每增加0.08,承载力减少约9%;长细比每增加10,承载力降低幅度均小于1%。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有相关规范中的迭加理论和统一理论计算结果比较表明,理论计算值较有限元模拟值偏小7%~9%。工程运用中选用统一理论进行计算,更偏于安全。(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冯忠居,王富春,张其浪,甄东晓,席称心[2](2018)在《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水域环境中的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竖向承载特性,选取钢管埋深和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为变量,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方法,研究钢管埋深为8、12、16、20cm时和挤土区模量为1.1E、1.2E、1.3E、1.4E、1.5E(E为非挤土区土体模量)时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得到了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荷载(P)-位移(S)曲线、桩身轴力曲线及桩侧摩阻力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钢管埋深在12cm范围内增大时,能明显提高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超过12cm后继续增大钢管埋深,仍能提高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但增幅已不明显,钢管埋深从8cm增大到20cm时,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度从3.1%增大到6.7%;随着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的增加,钢管混凝土复合桩钢管段侧摩阻力逐渐变大,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从1.1E增大到1.5E时,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度从3.1%增大到5.1%。提出的适用于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工程建议,可为水域环境中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冯忠居,王富春,张其浪,席称心,甄东晓[3](2018)在《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水域环境中桥梁桩基施工围堰结构,钢护筒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钢护筒与钢筋混凝土桩形成钢管混凝土复合桩,其横轴向承载特性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桩存在巨大差异。针对水域环境中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特点,选取钢管埋深和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两种研究变量,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横轴向承载特性,得到了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桩侧土抗力曲线、H-y曲线及桩身弯矩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管埋深在12cm范围内增大时,能明显提高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极限承载力,超过12cm后继续增大钢管埋深,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极限承载力仍继续增大,但增幅已不明显;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的增大能提高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极限承载力,但增幅度较小。研究成果将为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保障。(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赵昕[4](2017)在《离心钢管混凝土抗压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钢管混凝土(CCFST)作为钢管混凝土一个重要的分支,不但充分利用了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又弥补了两种材料的缺陷,从而表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因此,CCFST构件的抗压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BAQUS6.11有限元分析软件,并结合相关的CCFST轴心受压试验,对CCFST构件的抗压性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分析。首先,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实心钢管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建立与CCFST试验构件尺寸相符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四种实心钢管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在CCFST分析中的适用范围。其次,通过对轴心受压CCFST进行有限元模拟,研究钢管壁厚、混凝土强度及空心率对其轴压性能的影响。再次,通过偏心受压CCFST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钢管壁厚、偏心距及空心率对其偏压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和实心钢管混凝土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出适用于CCFST偏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的实心钢管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对于CCFST分析适用范围有所区别,Mander模型适用于圆形截面,刘威模型适用于方形截面,钟善桐模型与韩林海模型对于圆形及方形截面均不适用;对于CCFST轴心力学性能的影响,钢管壁厚影响较为明显,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弱,空心率过大会明显削弱CCFST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当空心率减小到一定的值时,空心率的进一步减小,其承载力上升并不明显;对于CCFST偏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偏心距对承载力影响较为明显,空心率的改变对承载力影响较弱,提高钢管壁厚和减小空心率对离心钢管混凝构件的弹性刚度并无太大影响,但对构件的延性具有一定影响,且提高钢管壁厚对构件延性提高幅度优于降低空心率;本文所提出的CCFST偏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数值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1)

杨俊峰[5](2017)在《预应力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PSC桩)抗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混凝土钢管桩(简称TSC桩)由于其特殊的制作工艺,既能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承压能力,又能利用钢材的抗变形、抗裂等能力。为结合现有管桩制作工艺开发衍生产品,进一步探索离心混凝土钢管桩的力学性能,对离心混凝土钢管桩内增设预应力钢棒,经蒸汽养护制成的预应力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简称PSC桩)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本文进行了两根PSC桩的抗弯性能试验,探究PSC桩刚度、强度、延性以及预应力钢棒对其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PSC桩受弯具有明显的弹塑性变形特征,弹性变形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均良好。与TSC桩相比,PSC桩的抗弯极限承载力提升较多,说明PSC桩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参照试验,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PSC桩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值吻合度较好,表明建立的模型可靠。基于所验证的模型,进一步分析钢管壁厚和强度、混凝土壁厚和强度、预应力钢棒配筋面积、管桩外径对PSC桩抗弯性能的影响,发现环形截面含钢率和管桩外径是影响PSC桩抗弯性能的主要因素。参考PHC桩的轴心抗压承载力和TSC桩的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对PSC桩的相关抗弯参数进行线性拟合,推导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式,验算误差较小,可以作为PSC桩抗弯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参考。最后在总结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后续研究的展望与建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1)

王为民[6](2017)在《预应力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PSC桩)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简称SC桩)是在用钢板经卷曲成型焊接制成的钢管内浇筑混凝土,经离心成型并通过蒸汽养护而形成的空心组合构件。SC桩由于结合了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性,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种类多等优点,应用前景较好,因此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对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关注。预应力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简称PSC桩)是对SC桩采用先张法工艺施加预加力,使得高强混凝土性能得到更高效地利用,其同时兼顾钢管桩和预应力管桩的优点。PSC桩作为一种新型基桩制品,目前对其抗震性能研究较少,这严重限制了PSC桩的推广和应用。为研究其抗震性能,本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得到了一些成果和结论:设计并完成了SC桩和PSC桩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得到了各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并对各试件的破坏特征以及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承载力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做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SC桩与PSC桩的耗能能力接近,PSC桩的抗震承载力高于SC桩。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SC桩与PSC桩抗震性能试验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给出模拟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及承载力退化曲线,并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得到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SC桩与PSC桩模型准确度较高,可以较准确地模拟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受力过程。通过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管壁厚、混凝土壁厚、管桩直径、钢管材料强度、混凝土材料强度、预应力钢棒配筋率以及轴压比等参数对PSC桩受弯构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及刚度退化等的影响规律。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本课题的后续研究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1)

汤青森,杨俊峰,王为民[7](2016)在《离心钢管混凝土桩抗剪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心钢管混凝土桩(普通SC桩),建立有限元横向受剪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参数分析,试件的参数包括材料的强度、钢管的壁厚、桩壁的壁厚和剪跨比。结果表明,剪跨比λ≤0.8的普通SC桩构件为剪切破坏,0.8<λ≤1.0的普通SC桩构件为弯剪破坏,λ>1.0的普通SC桩构件为弯曲破坏。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拟合推导出离心钢管混凝土桩抗剪承载力的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工程与建设》期刊2016年02期)

叶芳,王为民,杨俊峰[8](2016)在《离心钢管混凝土直杆抗弯承载能力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正交试验设计和极差分析的方法,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离心钢管混凝土直杆进行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以钢管壁厚、混凝土壁厚和外径3个因素作为分析参数,以抗弯屈服弯矩为抗弯承载能力分析对象,分析认为,外径是影响构件抗弯承载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钢管壁厚和外径的递增,构件抗弯屈服弯矩呈递增趋势,随着混凝土壁厚的递增则呈递减趋势。选择合适的构件尺寸,对生产良好抗弯性能的离心钢管混凝土构件具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工程与建设》期刊2016年02期)

陆涛[9](2016)在《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简称SC桩)是在钢管内离心浇筑混凝土并通过蒸汽养护而形成的空心组合构件。SC桩由于结合了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性,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种类多等优点,应用前景较好,因此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对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关注。但是目前对SC桩的抗震性能研究较少,国内更是几乎没有,这严重限制了SC桩的推广和应用。为研究其抗震性能,本文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得到了一些成果和结论:设计并完成了SC桩、预应力SC桩和PHC桩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得到了各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并对各试件的破坏特征以及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等抗震性能指标做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SC桩的抗震性能明显强于普通PHC桩,SC桩与预应力SC桩的抗震性能相近。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对SC桩抗震性能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SC桩模型准确度高。通过验证后的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壁厚、直径、材料强度等参数对SC桩受弯构件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合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SC桩受弯构件骨架曲线的叁折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推导了模型中各参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将理论分析计算出来的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能较好的反应构件实际的骨架曲线。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本课题的后续研究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叶芳[10](2016)在《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预制桩,充分利用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和钢管抗拉能力强的特点,发挥组合优势,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逐渐得到工程设计人员的青睐。因此,对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对开拓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在预制桩领域的市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的抗弯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3根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和1根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管桩展开了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探索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在弯矩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并对比分析了配置预应力钢棒对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的影响。其次,对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抗弯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分析钢管壁厚、混凝土壁厚、管桩外径这3个因素对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最后,分别利用迭加理论和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对离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并对其屈服弯矩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经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在弯曲变形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延性,抗弯承载能力强,配置预应力钢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管桩的抗弯承载能力,但是对管桩的弯曲延性没有贡献;管桩外径是影响其抗弯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钢管壁厚次之,混凝土壁厚的影响最小;经推导所得的管桩屈服弯矩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和模拟值都能很好地吻合。(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离心钢管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水域环境中的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竖向承载特性,选取钢管埋深和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为变量,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方法,研究钢管埋深为8、12、16、20cm时和挤土区模量为1.1E、1.2E、1.3E、1.4E、1.5E(E为非挤土区土体模量)时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得到了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荷载(P)-位移(S)曲线、桩身轴力曲线及桩侧摩阻力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钢管埋深在12cm范围内增大时,能明显提高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超过12cm后继续增大钢管埋深,仍能提高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但增幅已不明显,钢管埋深从8cm增大到20cm时,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度从3.1%增大到6.7%;随着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的增加,钢管混凝土复合桩钢管段侧摩阻力逐渐变大,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从1.1E增大到1.5E时,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度从3.1%增大到5.1%。提出的适用于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工程建议,可为水域环境中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离心钢管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曹玉娟,娄晨光,赵锐,戴良军,陈刚.离心钢管混凝土长柱轴压性能分析[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9

[2].冯忠居,王富春,张其浪,甄东晓,席称心.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冯忠居,王富春,张其浪,席称心,甄东晓.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8

[4].赵昕.离心钢管混凝土抗压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5].杨俊峰.预应力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PSC桩)抗弯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6].王为民.预应力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PSC桩)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7].汤青森,杨俊峰,王为民.离心钢管混凝土桩抗剪性能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6

[8].叶芳,王为民,杨俊峰.离心钢管混凝土直杆抗弯承载能力参数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6

[9].陆涛.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10].叶芳.离心钢管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离心钢管混凝土粘结开裂模型离心钢管混凝土受扭及单元体示意离心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示意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电杆的截面...离心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示意离心钢管混凝土

标签:;  ;  ;  ;  ;  ;  ;  

离心钢管混凝土论文_曹玉娟,娄晨光,赵锐,戴良军,陈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