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冰: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低龄老人社区参与研究论文

贾冰: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低龄老人社区参与研究论文

摘 要:促进低龄老人社区参与是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当前低龄老人社区参与中存在参与意愿低、参与层次不高、参与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研究如何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技巧对低龄老人社区参与问题进行介入,旨在帮助更多的低龄老人以更有效的方式参与到社区参与中去。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社会工作;低龄老人;社区参与

一、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低龄老人社区参与的涵义

世界卫生组织将积极老龄化定义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获得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最佳机会的过程”。其中, “积极”意味着包括下岗退休、患病、残疾在内的老年人,仍然拥有参与经济、政治、精神文化活动的潜力、机会、权力,能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参与”是积极老龄化行动的主要方向。是指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下,老年人能够基于他们的基本权力、自身能力、需要和爱好,继续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该段落第二句是论据句,它只是呈现了一个事实:歌手庞麦郎以一首《我的滑板鞋》惊醒了很多当代人。而通过分析,我们恍然大悟:清醒地与时代保持一段距离其实也是真实地表现时代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恰恰赢得时代的共鸣。这样的论据虽然只有一个,但很有说服力。很多考生错误地认为,论据越多越好,其实不然,精当的论据常起到一以当十的效果。

在我国,60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的老年人被界定为低龄老人。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低龄老人社区参与就是鼓励社区内的低龄老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方式参与社区内开展的公共活动,以“老年获得”的正能量平衡“老年丧失”的负能量。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基于2008年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创新性地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对过境免签政策的入境旅游增长效应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过境免签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入境旅游的发展,且此项政策的促进效应当即有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碍于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以及该项政策的缺陷,使得过境免签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增长的有效性有所下降。

二、低龄老人社区参与存在问题与原因

1.低龄老人的社区参与需求与参与能力

低龄老人刚步入老年阶段,除了生理上的转变,心理上的变化更是不容忽视。由于低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角色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会出现自尊与自卑感共存、空虚感与孤独感共生、焦虑感与忧郁感相伴、衰老感和怀旧感同在等情绪问题。这些情绪上的矛盾得不到良好的调适,有可能损害老人的身体健康,破坏其生活乐趣,阻碍其人际交往甚至导致行为偏差。并且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当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对高层次的需求就会显现出来。低龄老人这一群体既受消极情绪的影响,又有着自我实现的需求。改变这种情况的渴望越加迫切。而在我国,退休后的老年人大部分都会回归社区、回归家庭,社区参与也就成为了低龄老人改善以上情况的主要途径。

传统的低龄老人社区参与往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是由相关行政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引导、管理,比较难发挥出低龄老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而增权视角下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环境的作用,而这种环境障碍是可改变的,并且个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低龄老人刚退休不久,与其他年龄阶段的老人相比,在年龄、身体机能、新东西接受能力等方面,甚至是在自身经验技能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社会工作者从低龄老人自身特点出发,从个人、人际、环境三个层次提高低龄老人权能,觉醒自身的权利,帮助低龄老人发掘个人的潜能,引导和鼓励低龄老年人参与到跟个人利益相关且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当中去,从而发挥低龄老年人人力资源的作用。

2.低龄老人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二,缺乏完善的低龄老人社区参与激励机制。当前低龄老人社区参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激励机制,社区没有起到倡导低龄老人社区参与的作用,也不能激起他们的参与热情。所以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应逐步完善,才能保证更多的低龄老人来进行社区参与。同时设计开展不同类型的社区活动,使社区参与具有多样的选择。低龄老人这一群体有自身的特性, 他们更在意自身是否能够得到收获,不管是物质上的收获、精神上的满足、还是生活品质以及社会价值的实现。所以不同类型社区活动有助于加深低龄老人社区参与层次。

第一,自身观念局限,缺乏积极性。低龄老人退休后,空闲时间增多,与社会的接触逐渐减少, 孤独与落寞感增强。同时伴随着身体上的衰老,让低龄老人年产生“老了不中用”的情绪。社区环境也与工作环境存在着差异,低龄老人从之前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进入到各方面都较为松散放松的社区环境,心里难免存在落差,对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也出现怀疑,导致人际交往逐渐减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逐渐减弱,对社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第三,社区参与氛围差,可持续性不强。有较多低龄老人社区参与形式是社区采取的自上而下的动员式参与,很多社区活动内容并不符合低龄老人们的需求,也不能带来相应收获,由此产生的是表面化的消极参与,降低了低龄老人对社区参与的期望度。低龄老人们充当了装点门面的免费劳动力,参与效果可想而知。且低龄老人在活动时如一盘散沙,组织性较弱,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缺少对活动效果的反馈信息收集,没有考虑到社区参与的可持续性,致使无法激发低龄老人不断进行社区参与的渴望,一次性将低龄老人资源用完,打击了低龄老人的参与积极性。

三、社会工作介入低龄老人社区参与的策略

1.增权视角下的低龄老人人力资源开发

从现实来看,我国低龄老人有社区参与能力,并正在成为社区参与、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主力军。首先,大多数低龄老人脱离社会生产岗位时间不长,身体机能退化程度较轻,精力也比较充沛,因此对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较高。其次,长期的社会生活经历使他们具备了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日益放缓的生活节奏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反思人生,对被社会边缘化的担忧和恐惧使他们更强调自我权利的维护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再次,我国低龄老人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考验,见证了国家逐步走向繁荣的历程;他们对国家是热爱的,并具有较强的奉献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最后,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大环境正在改变低龄老人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电脑等现代信息工具的使用使老年人能快速地接收到大量信息,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社会时事,快速掌握社区动态,更加贴近社区,也更加便于社区参与。

上海理工大学测控专业工程认证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以及保障体系,并通过持续改进,最终实现以输出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改革的具体实施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2.优势视角下的低龄老人社区参与活动设计

从低龄老人的特质来看,要想让更多的低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就要提高社区参与收获,减少社区参与成本。让参与者觉得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有收获,有意义,同时又不浪费时间以及精力。从优势视角的角度出发看待低龄老人社区参与,从社区及低龄老人现有资源着手,聚焦低龄老人优势,不把老年人视为无能者和弱者。给予低龄老年人信心,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发掘低龄老人的社区参与需求与优势,设计多元化的社区参与形式,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加深社区参与的层次。

3. 开展小组工作促进低龄老人对社区的认同

社区原有的工作模式强调任务为导向,有固定的工作模式,组织的社区参与形式也较为单一。而社会工作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注重人本身的潜力和改变的力量。社会工作专业的小组工作方法及技巧能有效弥补社区在这方面的不足。根据低龄老人的特质及需求开展不同类型的小组工作,鼓励低龄老人参与其中,以兴趣爱好调动起其参与的积极性,在社工的引导协助下逐渐培养起社区参与的自主意识,从而增强低龄老人社区参与程度,扩大社区关系网络,进而营造浓厚的社区参与氛围。社区参与氛围营造不仅有赖于社区广播、宣传专栏等途径,小组工作更是使社区活动逐步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让参与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才能培育起低龄老人积极社区参与的意识与能力,加深对社区参与的认识,提升对社区的认同感,共同构建一个优美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俊,谢晖,孙婷,侯培娇,汪玲,尹皓.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分析[J] .护理学报 ,2017,24(15):32-34.

[2] 张恺悌.老年社会工作实务[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9)04-0050-02

收稿日期:2019-3-13

作者简介:贾冰(1976—),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转型时期社会福利问题与社会工作服务研究;刘璐璐(1993—),女,辽宁鞍山人,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林丽华

标签:;  ;  ;  ;  ;  ;  ;  ;  ;  ;  ;  

贾冰: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低龄老人社区参与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