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侧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车轮,所述底板上部外壁靠近左侧顶端位置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底板上部外壁且位于固定杆右侧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杆、千斤顶和第二支杆,所述千斤顶左侧靠近上部位置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离千斤顶一侧外壁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连接杆左侧顶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推手,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修复设备领域,该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解决传统支架不能够调节横板高度对稍高于支架的地方混凝土修复不了的问题。本实用减震可以对胶水桶固定减震的目的,减少了因为地面震动导致的胶水桶溅出乃至倾覆的情况。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侧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车轮(2),所述底板(1)上部外壁靠近左侧顶端位置设置有固定杆(3),所述底板(1)上部外壁且位于固定杆(3)右侧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杆(4)、千斤顶(5)和第二支杆(6),所述千斤顶(5)左侧靠近上部位置设置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远离千斤顶(5)一侧外壁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手柄(8),所述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6)顶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下方一侧靠近其右侧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底部顶端外表面位置设置有绕管盘(11),所述固定杆(3)靠近中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左侧顶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推手(13),所述固定杆(3)上方靠近顶部外壁右侧位置设置有卡环(14),所述卡环(14)左右两侧外壁对称位置设置有固定环(15),所述固定环(15)远离卡环(14)一端顶部外壁位置设置有固定块(16)。
设计方案
1.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 下侧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车轮(2),所述底板(1)上部外壁靠近左侧顶端位置设置有固定杆 (3),所述底板(1)上部外壁且位于固定杆(3)右侧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杆(4)、千斤顶(5) 和第二支杆(6),所述千斤顶(5)左侧靠近上部位置设置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远离 千斤顶(5)一侧外壁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手柄(8),所述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6)顶端外 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下方一侧靠近其右侧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架 (10),所述支架(10)底部顶端外表面位置设置有绕管盘(11),所述固定杆(3)靠近中部左侧 位置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左侧顶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推手(13),所述固 定杆(3)上方靠近顶部外壁右侧位置设置有卡环(14),所述卡环(14)左右两侧外壁对称位 置设置有固定环(15),所述固定环(15)远离卡环(14)一端顶部外壁位置设置有固定块 (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千斤顶(5)上方顶部位置与第一支杆(4)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6)交叉放置,所述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6)交叉位置通过螺栓 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固定环(15)外部设置有减震套(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绕管盘(11)正面一侧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手柄(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6)靠近底板(1)一端设置有滑块(19),所述底板(1)中部位置开设 有与滑块(19)相匹配的凹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修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 置支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交通事业迅猛发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00多万公里。随着公路使用年限 的增加以及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车辆的荷载的增大,公路桥梁损坏越来越严重。为了延长 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保障公路的正常通行能力,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混凝土修复材料。常 用的混凝土修复材料有很多,但是普通混凝土修复材料很难满足韧性、耐久性的要求,导致 一个地方反复维修,极大地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常用的有机的混凝土修复材料性能优 异,但是成本太高,难以推广,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维修成本低、速凝早强、韧性好、耐久 性好的注浆材料。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在外力或其他因素(如温湿度变 化、不均匀沉陷等)作用下,产生微开裂或局部损伤,使得各种侵蚀性介质通过混凝土表面 裂缝进入到内部,从而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和力学性能下降的恶性循环,严重时甚 至还可能引发宏观裂缝并出现脆性断裂,给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传 统的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大多采用事后人工修复方法进行,仅能对肉眼观察到的裂缝进行 修复,一些微裂缝往往因被忽视得不到及时修复而错过最佳修复时机;另外,人工法修复属 于劳动密集型工作,且在修复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不可避免的要停止运营,无形中增加了 结构的生命周期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 架,解决了现有的传统修复装置费时费力,且对于高度相对较高位置无法修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 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侧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车轮,所述底板上部外 壁靠近左侧顶端位置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底板上部外壁且位于固定杆右侧位置依次设置有 第一支杆、千斤顶和第二支杆,所述千斤顶左侧靠近上部位置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远 离千斤顶一侧外壁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顶端外壁位置固定 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下方一侧靠近其右侧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顶端 外表面位置设置有绕管盘,所述固定杆靠近中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侧 顶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固定杆上方靠近顶部外壁右侧位置设置有卡环,所述 卡环左右两侧外壁对称位置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远离卡环一端顶部外壁位置设置有 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上方顶部位置与第一支杆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交叉放置,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交叉位置 通过螺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外部设置有减震套。
优选的,所述绕管盘正面一侧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第二手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靠近底板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底板中部位置 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凹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
(1)、该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通过底板上部外壁且位于固定杆右 侧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杆、千斤顶和第二支杆,千斤顶左侧靠近上部位置设置有调节杆, 调节杆远离千斤顶一侧外壁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手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顶端外壁位置 固定连接有横板,达到了可以调节横板高度简单调节重心的目的,解决传统支架不能够调 节横板高度对稍高于支架的地方混凝土修复不了的问题。
(2)、该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置支架,通过固定杆上方靠近顶部外壁右侧 位置设置有卡环,卡环左右两侧外壁对称位置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远离卡环一端顶部外 壁位置设置有固定块,固定环外部设置有减震套,达到了可以对胶水桶固定减震的目的,减 少了因为地面震动导致的胶水桶溅出乃至倾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图;
图3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滑动结构图。
图中:1底板、2车轮、3固定杆、4第一支杆、5千斤顶、6第二支杆、7调节杆、8第一手 柄、9横板、10支架、11绕管盘、12连接杆、13推手、14卡环、15固定环、16固定块、17减震套、18 第二手柄、1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抗冲磨混凝土修复装 置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下侧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车轮2,底板1上部外壁靠近左侧顶端位 置设置有固定杆3,底板1上部外壁且位于固定杆3右侧位置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杆4、千斤顶5 和第二支杆6,千斤顶5左侧靠近上部位置设置有调节杆7,调节杆7远离千斤顶5一侧外壁顶 部位置设置有第一手柄8,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6顶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板9,横板9下 方一侧靠近其右侧顶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架10,支架10底部顶端外表面位置设置有绕管盘 11,固定杆3靠近中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左侧顶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推 手13,固定杆3上方靠近顶部外壁右侧位置设置有卡环14,卡环14左右两侧外壁对称位置设 置有固定环15,固定环15远离卡环14一端顶部外壁位置设置有固定块16,千斤顶5上方顶部 位置与第一支杆4活动连接,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6交叉放置,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6交叉 位置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固定环15外部设置有减震套17,绕管盘11正面一侧靠近边缘位置 设置有第二手柄18,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6靠近底板1一端设置有滑块19,底板1中部位置 开设有与滑块19相匹配的凹槽,解决传统支架不能够调节横板高度对稍高于支架的地方混 凝土修复不了的问题。本实用减震可以对胶水桶固定减震的目的,减少了因为地面震动导 致的胶水桶溅出乃至倾覆的情况。
工作时,把混合完成的胶水桶放置在横板9,打开固定环15固定胶水桶,通过对不 同高度的混凝土修复调节不同的高度,高度通过第一手柄8上下按压,第一手柄8带动调节 杆7,调节杆7带动千斤顶5运动,即可调节高度。解决传统支架不能够调节横板高度对稍高 于支架的地方混凝土修复不了的问题。本实用减震可以对胶水桶固定减震的目的,解决传 统支架不能够调节横板高度对稍高于支架的地方混凝土修复不了的问题减少了因为地面 震动导致的胶水桶溅出乃至倾覆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 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1059724.3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8563069U
授权时间:20190301
主分类号:E01C23/09
专利分类号:E01C23/09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广深大道西1号1幢水电广场A-1商务中心20层
发明人:谢祥明;赵雅玲;孟庆红;姚楚康;郑莉;邱晓艳
第一发明人:谢祥明
当前权利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钟小敏
代理机构:44416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千斤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