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淼:说乐论文

王 淼:说乐论文

曾读《论语》,发现《论语》对乐是极为看重的,不但开首第一条就说到乐,而且全书还有不少次提到这个字。归纳起来,我觉得有三个要点。

第一,“不亦乐乎”的乐。曾读《论语》,发现《论语》第一条就引孔子的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几句话说出一个重要观念,那就是,对孔子来说,“学”就是乐,无论是与朋友一起学,或只是自己学,总之学习就是快乐。

第二,“不改其乐”和“乐在其中”的乐。“不改其乐”出自孔子对他最好的学生颜回的形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在其中”则出自孔子对自己的形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两段话道出,客观环境无论如何困难,也不妨碍孔子和颜回的乐其所乐。

第三,“乐以忘忧”的乐。孔子还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一段则说出,人生虽免不了忧虑,但乐却足以让人忘忧。

OPNET Modeler业务建模可以在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3个网络协议层实现.对于从网络分层模型的最高层应用层开始的业务建模,OPNET Modeler提供了8种标准端对端业务和自定义多端业务应用配置[11-12].科文学院校园网目前主要应用为网页浏览、文件下载、邮件收发和数据查询等,因此在应用层直接利用OPNET Modeler的标准业务进行配置.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性的,难以对具体知识做自主的精加工。如果完全按照“部编本”教材编排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既定思维当中的汉字是一个个独立的,易接触的,却不成系统的生活语素的堆叠。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帮助学生提炼概括每一部分生字的内在联系,帮助其建立汉字系统观,这也将对其独立识字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用弗兰克尔的思想去作了解。弗兰克尔是著名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被纳粹关进集中营。他的父母、兄弟和怀孕的妻子,都死于营中,他则幸运生还。战争结束,他写下著名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对人的生存作了深刻的反省。

书里说到两点。第一,人生难免痛苦,但人生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意义,因为唯有意义,才足以助人忍受和超越苦难,生存和奋斗下去。第二,人生追求的目标,不该是一己的成功和财富,而是大于一己的目标,因为唯有大于一己的目标,才真有意义,才能让人在人生挣扎之中,仍能保持希望,奋斗下去。譬如在集中营里,还能保持希望,生存下去。

在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时代,普通国民的教育水平很低,为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他将“多读古书之人”和士大夫作为目标传播受众。严复认为这些人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首先要影响他们,他们接受新思想后会进而影响其他人。很多重要人物后来回忆都把读《天演论》作为自己的重大人生经历(李漫,江卫东2006:78),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如吴汝纶、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毛泽东等,而这些舆论领袖的观点对其他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严复一切从传播效果出发,研究了当时的传播环境,对读者进行了仔细分析,他选定的特定读者群和所希望的发展模式使译介活动契合了“两级传播”思想,提升了传播效果。

一般而言,结论句是以肯定句的形式呈现的,有时,也可以反问句的形式呈现。反问句是一种实际意义与字面意义正好相反的句式,以反问句形式呈现的结论句有时起到一种无疑而问且加强语气的表达效果。

回头再看孔子。孔子最大之乐,在于乐其学。“学”包括了求学的过程和求学所得的结果。孔子15岁立志求学,自此终生再不废学,他学到的是什么?他学到的,可以说是“道义” (仁道、仁政)。道义这样的东西,怎能成为孔子所乐之物?

原来,孔子所处的春秋之世,正值天下大乱,原有的思想文化全盘崩坏,孔子立志为学,为的就是要找出救治天下的方法。他最后找到了仁道和仁政,他深信这是救治天下的方法,所以他乐其所学,乐其所发现的“道”,并且毕生用力于“行道”。到了晚年,从55岁到68岁,仍奔走于列国之间,要将他的道,推行于世。

孔子既然说,学是快乐的,困难不能改变他的快乐,以及乐又可以忘忧,那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他说的乐,到底是什么?指的是什么具体之物?

所以,他对于有机会学而时习之,就觉得快乐;如有同道者一起学习,当然快乐,就算没有人知道他的学问,他也不会觉得不快乐。

所以,当他遇到困难时,虽然只能“疏食饮水”,却不妨碍他的乐其学。当他带着学生在陈蔡之间绝粮之时,困厄如丧家犬之时,子路问他,君子会这样穷困的吗?他回答说,君子是会这样穷困的,但重要的是,君子固穷,却不改其乐。

所以,当他心中有忧虑之时,却可以用乐去忘忧。孔子不可能没有忧虑,他忧天下,忧文化,忧国忧民,但种种忧虑,却妨碍不了他乐其学,以及乐于使用他的道,去救国救民救文化。这是他乐以忘忧的精神背景。

以弗兰克尔所说的超越一己的目标去看,孔子希望推行仁道仁政,绝对是超越一己的,这是以他人和世界作目标的追求,但是这种意义的追求,却足以让人乐在其中,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

(编辑 紫菀)

标签:;  ;  ;  ;  ;  ;  ;  ;  ;  ;  ;  

王 淼:说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