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骨折治疗,研究组则采取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连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治疗;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281-02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常见下肢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好发,而我国近几年老龄化加剧,使得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有所升高。老年人好发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原因在于骨质疏松、病理变化、外伤损伤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1],为此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措施,才能改善预后。为了进一步探讨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我院针对接诊的80例患者实施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8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时间2013年1月-2016年6月。纳入研究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入院后确诊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9.4±2.9岁(44~78岁);病程2~52h,均值18.9±5.3h。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9.7±2.6岁(45~77岁);病程3~51h,均值18.6±5.7h。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骨折治疗,研究组除了骨折治疗,还联合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术前根据《骨折病人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评分[3]制定个体化康复锻炼措施,其中71分以上者术后早期实施常规腓肠肌与股四头肌等锻炼,每天训练至少600次,术后1周内感觉无疼痛则实施直腿抬高锻炼,锻炼内容包括直抬腿,每天4~6组,每组10次,每次10~15s,两次之间间隔时间5s;后抬腿,每天4~6组,每组30次,每次10~15s,两次之间间隔5s。术后2~5周则在前述锻炼基础上实施髋关节与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术后3个月根据X线复查结果确定是否负重锻炼,若需要则每天2~3次,每次5min。若不足70分患者则根据情况降低锻炼量,同时要推迟负重锻炼的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并对比分析。
1.4评价标准[4]
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按照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程度评价,其中优:术后半年检查显示患侧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程度不低于80%,同时行动无障碍,髋部无疼痛,生活能力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良:术后半年检查显示患侧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程度61~80%,同时行动需扶拐,髋部有轻微疼痛,生活基本可自理;可:术后半年检查显示患侧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程度41~60%,同时行动需搀扶,髋部疼痛明显,生活无法自理;差:术后半年检查显示未能达到前述标准,甚至恶化。优良率+优率+良率。
1.5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x-±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组间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常见骨折,主要因外力因素间接造成,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直接撞击等都可能引发骨折。骨质疏松属于老年人常见症状,也容诱发骨折,而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发生原因在于粗隆受到内翻,造成髋内翻畸形。本病临床表现较多,主要有肿胀、局部疼痛、功能障碍及压痛等,老年人发生本病后可能长期卧床休息,而长期卧床又会造成肌肉萎缩,甚至诱发相关并发症,为此积极做好规范、合理及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十分关键。
我院针对接诊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骨折治疗,研究组除了骨折治疗还加用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半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治疗属于常规疗法,而加用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术后效果,不过在具体的运动康复治疗时要合理选择方案,严格按照骨折功能复位原理执行:其一,制定骨折治疗方案应选取对患肢运动康复有利的方法;其二,制定骨折治疗方案时要对骨折稳定性进行正确评估,并对固定可靠与否、软组织损伤和修复程度等进行评估。同类研究[5]中有相似效果,而且还表明制定运动康复疗法能替代传统外固定措施,减少住院时间,并使得早期运动锻炼成为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了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马焕林.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2):366-368.
[2]谷小亚,赵二勤,陈笑晔等.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13(35):12-13,14.
[3]谢宝辉,肖斌,谢珊珊等.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结合中药处理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3):411-412.
[4]孙全义.康复干预治疗脑卒中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715-2717.
[5]张楠,张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16(28):25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