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与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一、遥感及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焦曼文[1](2021)在《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趋势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是人类离不开的根本自然资源。人类对土地利用管理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及所承载人口数量的多少,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对于研究区域未来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指导。本文选取陕西关中地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1995年、2005年、2018年遥感数据,采用GIS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法、改进的CA-Markov模型,对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关中地区土地结构差异化较大,土地利用类型有以下几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土地。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占比很大。研究区城市经济发展很快,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热点区域为建设用地和耕地。水域、林地、草地面积也在小范围内存在波动。(2)通过对驱动力因素的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中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年末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三产占比,属社会经济范畴。第二主成分中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水资源量、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属于自然环境范畴。说明在关中地区土地建设利用过程中,已经从过去的保证物质生产需要进行建设规划,逐渐转变现在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3)通过构建改进CA-Markov模型对2030年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通过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未来关中地区耕地占比将不断减少,林地基本保持稳定,草地占比小幅下降,建设用地、水域面积不断增加,未利用土地保持稳定。

特日格勒[2](2021)在《基于GIS辅助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并提出开发建设丰富的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强调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学习手段。GIS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技术之一,目前广泛地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成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创设最直观、最生动的“生活中的地理课堂”,对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积极意义。因此,有必要探讨将GIS技术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的问题。本文以鄂尔多斯乡土地理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行动研究、合作研讨法,对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教学研究的背景、现状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选择的10个典型教学案例展开探究,从而分析并遴选出GIS辅助高中教学的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由此,设计了4个运用GIS软件辅助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案例,同时将设计的1个教学案例进行实施并进行了反思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从而遴选出适宜GIS辅助教学的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教学的三大类33个教学资源主题;第二,设计了四个基于GIS辅助高中教学的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别包含教案和学案,主题分别地貌、工业、生态和河流,即案例一“鄂尔多斯地貌的探索”;案例二“鄂尔多斯工业的转变”;案例三“鄂尔多斯生态的挑战”;案例四“鄂尔多斯河流的流淌”,同时选择其中一个案例进行实施。第三,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案例和实施案例,总结提炼出了五条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分别是:创设乡土地理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创设GIS图像环境,培养析图能力;教师操作GIS软件为主,学生操作GIS软件为辅策略;“一案一理、一案多理、多案一理、多案多理”策略;探究乡土案例,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等。

史雅婕[3](2021)在《基于GIS的风景园林参数化设计研究 ——以兰州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参数化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集客观性、逻辑性、秩序性为一体的新型设计方式。作为参数化设计的代表性软件Arc GIS,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存储、处理、分析以及构建地理模型,提供基于空间的动态地理信息,最终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在明确了“参数化”概念、GIS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GIS的风景园林参数化设计研究进展及其发展空间与局限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可行性。本文以兰州兰山山地生态公园项目为例,将基于GIS的参数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去。首先,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获取场地DEM高程数据以及遥感数据,将数据导入Arc GIS10.6中进行场地地形地貌分析、水文分析、植被覆盖指数(NDVI)分析,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地势平坦度、场地亲水性、植被覆盖率、空间开敞度、生态敏感性、路网可达性六个因子赋以权重值并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场地参数化分区选址。其次,运用Arc GIS10.6中的可视性分析工具对公园内景观视线加以分析,起到场地建筑高度控制的作用。然后,基于该场地的数字高程模型,利用参数化软件完成园区路网初步设计并导入Auto CAD2020中进行优化和改良,得到合理的路网布置图。最后,利用Arc GIS10.6中太阳辐射区分析工具了解场地任意区域的平均日照量,并综合考量场地地形、水向、植被现状等因素,选取适宜该场地种植的植物,这对植物的选择与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利用上述方法对场地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规划,完成基于GIS的兰山山地生态公园参数化设计。通过构建兰山山地生态公园景观质量及游憩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即生态效益、美学效果、行为感受、社会功能4个准则层和景观生态可持续性等29个因子层,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赋予因子权重值,通过现场调查问卷发放的形式获取人们对基于GIS的公园参数化设计景观质量评分,客观评价风景园林参数化设计的优势及局限性。结果表明:(1)准则层权重值排序:生态效益(B1)>行为感受(B3)>社会功能(B4)>美学体验(B2),说明城市公园的生态效益以及行为感受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2)因子层权重值排序:绿化覆盖面积(C2)>景观生态可持续性(C5)>文化教育宣传设施(C28)>植物种类丰富度(C1)>景点可达性(C16),说明景观生态仍占据主导地位。(3)在景观质量评分中,经参数化设计的公园总体评分达到7.28,说明基于GIS的兰山山地生态公园参数化设计在分区选址、景观节点选址、路网选线、建筑高度控制以及植物设计等方面的客观科学性普遍得到了认可。该公园在生态效益和行为感受方面相比美学体验与社会功能方面评分略高,说明基于GIS的兰山山地生态公园带给游客更佳的舒适度及体验感,但其在社会功能方面的效果差强人意,审美意识有待提升。由此可见,基于GIS的风景园林参数化设计在造园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更广泛地引入这一概念。在公园设计时,应当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打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生态节约型园林,同时应当注重市民的行为感受,合理布局游览空间,提高公园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度。

朱康文[4](2021)在《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面源污染(ANSP,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问题是各国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水污染防治中长期主要关注点源污染很长时间忽略了农业面源污染。根据2020年中国发布的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比重很高。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继出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多项文件提出长江经济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特征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较重,需加快推动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庆市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生态地位,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重庆具有农村比例高、肥药施用强度大、丘陵山地占比高、雨量大且集中等本底特点,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潜在大、驱动强、范围广。同时结合国家对网格化管理应用于现代农业管理中的重视,网格化管理将是解决多级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为确保区域及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重庆亟需开展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平台构建以提升风险防控与信息化能力。本论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的研究热点、趋势和问题,发现当前存在多尺度下研究需求差异明显、多级尺度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不统一、测度结果可视化能力与需求不符等关键问题。因此以重庆市不同尺度范围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关键问题开展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以统一多级网格下的风险测度研究路径与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区县级网格为相对宏观的研究尺度,重点在于识别大尺度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时空演变趋势。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为支撑自行构建涵盖压力动能、转化动能、消纳动能三个维度的风险测度PTA3D模型,采用重心、核密度等方法揭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演变规律,并探讨风险评价精度、影响因素。(2)乡镇级网格尺度为宏观政策落地层级,重点在于识别未来发展模式选择影响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演变趋势。以涪陵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CLUE-S等模型开展自然发展、耕地保护情景模式下的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采用输出风险模型揭示各网格风险概率时空演变规律,探讨风险程度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情况。(3)村落级网格尺度为政策具体实施层级,重点在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阻力、输移路径及景观优化效果。以南沱区域为研究对象,以逐日水位数据为基础开展出露期、淹没期水位线、土地利用等空间要素解译,引入源汇过程构建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不同时期农业面源污染的阻力面、风险等级、传输路径等,探讨阻力模型及景观优化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4)泛地块网格尺度为农户操作层级,重点在于分析高精度数据支持下农户行为视角的田间管理的具体实践与优化调控效益。以睦和村为研究对象,引入低空遥感-无人机多光谱技术获取影像、NDVI指数等6种高分遥感数据,引进随机森林算法开展地物分类与泛地块划分,通过农户行为调研确定各地物的肥药施用情况,探讨随机森林算法精度及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消减工程效果。(5)以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尺度管理需求差异在B/S框架下构建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可视化平台,并探讨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区县尺度下自建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PTA3D模型精度符合实际,引入的重心分析、核密度分析等地理学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风险演变情况。研究发现:(1)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有较为明显的低风险向高风险转化的趋势(高风险、极高风险比例分别从2000年的17.82、16.63上升到2015年的18.10、16.76)。(2)都市区风险明显高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从高到低等级的风险区域的重心位置呈现自西向东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高风险、极高风险区域有明显的向东转移趋势(2000-2015年,二者的重心分别按照东偏北1.68°和12.08°运动了4.63km和4.48km)。(3)核密度结果显示高风险主要集聚在都市区,渝东北、渝东南风险存在集聚程度较低且上升的趋势,全市集聚区域的空间破碎度在增加且出现分散集中的趋势。(4)将河流水质、岸线一定范围内地类面积分别与模型测算结果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模型测度结果可以反映区域真实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情况。(5)风险驱动分析显示地类构成对风险强度影响明显,“源地”占比高的区域风险明显增强,而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区耕地被占用是推动高、极高风险区域重心向东运动的因素之一。(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预防和控制关键区、高和极高风险集聚区域作为关键区域进行防控可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2)乡镇尺度下引进的CLUE-S模型取得很好的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效果,并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风险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等提供很好的支撑。研究发现:(1)涪陵区各镇街、子流域2010-2015年期间风险概率明显降低,尤其是靠近大木山、武陵山区域。(2)结合CLUE-S、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的Kappa系数为0.75,属高度一致级别。(3)未来的情景模拟有利于识别区域各镇街、子流域在不同发展情景下TN、TP输出风险概率演变情况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长江以北、乌江以西区域的乡镇风险明显偏高,148、150号等子流域在两种发展模式下均存在风险增高趋势。(4)调整自然发展情景下TP输出系数进行风险变化响应分析反映出子流域输出风险等级对于耕地输出系数变化(即化肥施用水平调整)具有很好的响应关系,例如第3、75、104、141、202、211、259、292、330、398、461号等子流域对输出系数调减的波动响应。(6)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乡镇、子流域风险特征可以有效应用于未来地类结构优化或肥药施用水平管控,达到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目的。(3)村落尺度下引进的阻力模型有利于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阻力值、风险区域、传输路径和分析景观优化效果。研究发现:(1)“源-汇”理论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识别区域内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位置、输移路径、风险防控关键区域等方面效果较好。(2)阻力面分析显示阻力值整体呈现“西部低、东部高、高值分散、低值连片”的特点,其中阻力值最高值中a2(>25°耕地)>a6(≤2°耕地)>a3(15°-25°耕地)>a5(2°-6°耕地)>a1(农村居民点)>a4(6°-15°耕地)。(3)季节性水位涨落条件下淹没期比出露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更大、传输路径阻力更小、低等级传输路径更多,其中路径阻力值为1级的路径数量呈现a4>a5>a1>a3>a6>a2。(4)水体附近不同范围内“源地”向“汇地”的转换对于风险调控作用明显,水域附近50m和100m范围内耕地调整为林地情景下,a2在1级的输移路径数量相比现状情景分别降低13.79%和53.66%。(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风险分布、输移路径等可以结合景观优化进行有效防控。(4)泛地块尺度下引进的低空遥感-无人机技术、随机森林算法、农户调研等方法在地物分类、负荷风险测度、防控措施效益分析中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低空遥感-无人机手段获取的厘米级高分数据极大提升了地物精细分类基础数据精度和栅格内信息纯度,随机森林算法下精细化地物分类精度高达90.05%,有利于泛地块网格划分。(2)基于农户行为调研发现存在劳动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及作物高肥高药施用问题进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较高。(3)经测算TN、TP施用强度低于200 kg/hm2的泛地块网格比例较低,水质监测结果也反映出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4)对人工湿地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消减能力分析发现可以大幅消减污染物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域内的悬浮物、总磷、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OD通过人工湿地后分别消减了近86.67、54.66、81.11、10.67、83.85、59.42%。(5)通过这种研究路径识别出的农户行为、泛地块风险特征及人工湿地消减能力可很好的应用于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5)综合多级网格尺度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与管理需求开展可视化平台构建取得较好效果。研究表明:(1)建立信息化、可视化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平台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提高防控能力。(2)基于B/S框架、Web Storm工具开展可视化平台开发,具有技术丰富多样、过程轻量快速、可视效果美观等优点。(3)可视化平台可以很好的展示多级网格下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结果,更好的发挥地理学在农学领域的优点,充分体现出地理空间数据的价值,为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了数字化、高效化、科学化的手段。总体上,本论文融合农学、地理学、计算机学等学科同时考虑各尺度在管理、防控方面的需求差异,为多级网格尺度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路径与方法提供了统一风险研究范式,可有效解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路径不统一、研究参考性低、成果借鉴性差、结果可视性弱等问题。

洪丽,庞松龄,耿美云[5](2021)在《GIS技术在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历史遗产保护方法在信息处理和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以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机制发展为目标,通过国内外成功的案例解析遗产资源调查和信息整合GIS数据库的构建过程。分别阐述了GIS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实践应用情况。指出国内遗产保护领域应当多借助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将GIS与其它数字化技术综合运用到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今后尤其需要加强遗产价值和遗产文献资料保存、GIS系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处理、编写遗产文件、绘制专题地图是动态GIS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可以有效挖掘历史城市突出的遗产价值,并有助于管理部门制定不同城市遗产文献保护和管理战略,从而为中国未来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思路。

夏元平[6](2020)在《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给有关单位或个人发放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通过进行合理有序的开采,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的利益驱动,部分非法开采分子在未取得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盗采国家的矿产资源,且开采手段又极具破坏性。有关部门为制止此类行为,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但由于现有的非法采矿监督大多采用“逐级统计上报、群众举报、现场巡查”的“地毯式”方法进行,周期长、时效性差、人为因素影响大、准确度低,以致一些非法采矿监管困难,尽管采取了防范措施,但屡禁不止,影响矿山正常开采秩序,形成安全事故隐患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实现在人无需进入井下或井下实测空间的条件下确定地下开采区域,进而进行非法采矿识别成为可能,本文在总结地下非法采矿类型和识别途径的基础上,从解决“地表形变信息的获取、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位置的关联、合法与非法开采的甄别”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入手,综合运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GIS、采矿工程等技术的理论成果,解决矿区范围内In SAR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以煤炭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面的关联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能融合数据多源、反映多层次时空变化过程中地质空间与分布特征的GIS时空数据模型,建立地下合法开采和非法开采的甄别模型,并集成In SAR和GIS技术来实现矿区地下非法采矿的快速高效监测。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1)总结了当前利用In SAR技术进行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发展现状,进一步梳理了SAR成像原理以及D-In SAR、PS-In SAR、SBAS-In SAR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In SAR形变探测的主要误差来源,并从形变梯度、失相关等方面剖析了In SAR在矿区形变监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In SAR与GIS技术集成应用以及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研究现状。(2)提出了一种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针对矿山地下开采诱发的地质现象和动态过程,结合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的实际需求,介绍了支持地质事件多因素驱动GIS时空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结构,定义了各种地质对象及相关的地质事件。同时,通过对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过程进行模拟与描述,构建了支持地质时空过程动态表达的GIS数据模型,并对矿山开采沉陷各个类的详细结构和时空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成In SAR与GIS技术进行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方法,并搭建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为不同类型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和监测提供平台保障。(3)提出了一种基于D-In 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较大量级形变的地下无证开采事件,构建了自动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设计了一种“时序相邻式”的双轨D-In SAR监测方案。通过精化D-In SAR数据处理的流程、方法和相关参数,精准地获取了区域范围内的差分干涉图,再根据由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区域独特的空间、几何、形变特征,构建了从分布范围较大的差分干涉图中快速、准确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圈定的开采沉陷区中进行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实地验证。通过资料对比和实地调查验证了地下非法开采的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且定位出的采矿点的位置较准确,与实际位置的差距一般都小于20m。(4)提出了一种融合PS-In 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小量级形变且隐蔽在房屋下的无证开采事件,鉴于这些非法事件开采的都是浅层煤炭资源,且地面上的房屋在较长时间序列中能够保持较强且稳定的雷达散射特性,通过联合PS-In SAR技术和高分光学遥感,提取出地表建筑物(居民地)对应PS点集的沉陷信息,并对提取出的建筑物沉陷信息进行形变时空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从覆盖范围较大的建筑物沉陷信息中快速、准确探测出疑似非法开采点的方法。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山底村为研究对象,选用Quick Bird02和Worldview02高分辨率数据以及20景PALSAR影像数据来进行实验研究,探测出该村2006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9日间发生过的2个非法采煤点,并将探测出的非法采煤点与历史查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局部区域的准确率达到40%,探测率达到66.67%,且在开采时间上也基本吻合。表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5)结合In 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和开采沉陷预计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采空区位置反演方法。首先依据开采沉陷原理建立起地表沉陷和地下开采面的时空关系模型,然后利用In SAR技术精确获取地表形变信息,最后根据时空关系模型反演出地下倾斜煤层开采的具体位置参数。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由于不依赖复杂非线性模型,因此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使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分析,选用峰峰矿区132610工作面和11景Radarsat-2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演出的采空区位置平均相对误差为6.35%,相比于同类基于复杂非线性模型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1.75%,相比于忽略煤层倾角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6.25%,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进一步甄别和发现深藏在地下的越界开采事件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方式与途径。该论文有图94幅,表12个,参考文献220篇。

李珍[7](2020)在《千山镇空间格局现状的城镇景观问题分析与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城镇化政策开展以来,对于个别地域环境特殊的城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浮现,高速的城镇化发展使得其缺乏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不合理,多种用地类型混乱,公共设施建设跟随不上人类发展的脚步,农田保护不力,滥采乱挖、胡乱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城镇景观问题在我国提出"生态规划、生态建设"开始之后对于各学者来说一直是综合性的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来解决问题是保证自然生态的稳定的最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重视尤为关键,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保护进而优化自然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本文从Arc GIS软件中栅格化处理得出相应的景观要素以及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数据,通过景观指数分析得出千山镇基本的景观空间格局。在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理云数据对千山镇的水文以及交通分析得出千山镇现有的景观廊道。根据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指数以及景观廊道分析得出数据模型及千山镇的景观基质和网络格局。通过景观用地类型适宜性评价,得出千山镇适宜居住环境后再次进行景观可视域做视觉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千山镇城镇景观问题。千山镇是典型的农业景观,林业景观类型具有最大优势度,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无第三产业发展,这种现象与其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林地景观边缘地区破碎化严重,也是由于人类活动过多影响。居民对于未利用地和水域的关注度和利用程度较小,对于千山镇的整体景观的影响也较少。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复杂,周边散落的多个面积,说明千山镇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逐渐向着城镇化靠拢,建设用地范围增多。在视觉分析中,依据适宜性标准确定视点范围,从千山镇动态和静态视线区进行分析。动态视点由于在交通路线范围内,所以视域范围与周边环境有关,例如建筑设施、公共设施和绿道等,视域范围以道路景观为主;静态视点位于建设用地、耕地以及林地范围时,视域范围会根据周边自然景观或者公共设施有关,视点也会随所处高程而发生变化,同理,视域范围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也能观察到更为广泛的城镇景观。对千山镇进行视觉分析后得出的城镇景观问题,从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再出发对千山镇城镇环境给予合理优化建议。对较为分散的耕地进行整合规划为林地,使部分建设用地和林地结合,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率;在水域环境两侧设计种植防护林带,达到涵养水土的效果;结合道路所在区域的景观特点,放置道路基础设施;在城镇中心处增加居民活动空间,满足居民日常游憩需求。对千山镇城镇景观建立保护和养护措施并发展第三产业,让千山镇真正实现美丽乡村政策下居民的宜居、宜业的生活。

曹晓,刘学擎,翟付群[8](2020)在《遥感及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概述了遥感及GIS技术的应用,从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利用遥感技术将城市周边的情况数据进行收集,获取有效信息,再通过GIS技术对综合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其次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遥感和GIS技术得到全面发展,调查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和覆盖情况,需要充分运用遥感及GIS技术。最后运用遥感及GPS技术对城市植被和水平衡等方面对技术应用进行探究,旨在分析其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应用现状,以此提供参考。

刘诗雅[9](2020)在《基于GIS的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线路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生活的向往,对游览自然风光、登高揽胜的旅游活动的喜爱也随之增加,山岳型风景区逐渐成为人们闲暇时间热爱的旅游圣地。游览线路选线设计在景区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有效的针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复杂性、特殊性,现已被广泛使用到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本研究通过阅读文献总结山岳型景区游步道选线影响因素,以及GIS技术在游步道选线中的应用,将此结合后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进行游步道系统优化研究。从在理论角度对现阶段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系统普遍存在的规划设计问题总结归纳,继而对GIS技术应用于风景名胜区的必要与可能性进行解释;在实证角度上,以千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从前期调査研究、游步道系统架构研究以及游步道系统架构优化三个方面探讨,以此基础上对游步道游览路线优化,从而提出参考游览路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总结专家学者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研究,本文将影响游步道选线的主要因子确定为高程、坡度、地质地类及视觉敏感度四个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权重分析,分值分别为0.40、0.34、0.10、0.16;继而对其等级赋值,叠加得到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选线得分累计值。在此基础上,通过成本连通性工具结合理论实践建立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系统架构。(2)游步道系统架构优化内容包括游步道架构整体调整、新增景点与路线和局部完善路线三个方面。1)游步道架构整体调整方面,基于GIS技术选出的调整后的线路架构比现有游步道的综合指标更优越,用游步道选线结果与新旧路线分析证明新设计的游步道更适宜作为选线;2)根据栅格得分图结合景点现状以及游客需求综合确定新的景位置,丰富完整游步道线路架构;3)在从宏观角度调整线路架构后,局部的线路调整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路线。在优化设计中可以保留原路线,设计路线可以作为石阶小路增线,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较为容易的爬山路线选择;(3)在游步道游览路线优化方面,本文在GIS技术计算出的游步道系统架构上组织景区游览线路。将景点间距离转化为时间,通过统计景点停留时间和交通时间,量化游览时间与景点停留时间,实现对千山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组织的定量分析,其优势在于避开人为主观因素,实现景区游览线路的定量组织。最终从游客游览活动内容上最终确定四种功能的七条参考游览线路。

朱嘉[10](2019)在《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城市化在过去四十年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城市建设也表现出尺度大、蔓延快、特色缺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各大城市陆续开展总体城市设计或类似的大尺度实践项目,以此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风貌。但大尺度的城市设计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上的新挑战,而以GIS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途径。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高度分区等三个关键技术环节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思路框架以期对总体城市设计导控提供理性路径和操作思路。本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1、上篇工程报告: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宏观层面,以新思路、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为支撑,重点从中心城区的特色格局、城市形态、开敞空间、景观风貌4大空间系统入手,实现大尺度城市整体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塑造和导控。中观层面,以武夷山市历史演进及特色解析为基础,划分各类城市风貌区,并按类别编制各风貌区的导控图则。微观层面,遴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地段,展开概念式城市设计和重点空间形态以供参考。2、下篇研究报告: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总结当前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主要应用特征,梳理总体城市设计发展概况,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方式总结当前GIS技术与总体城市设计结合的优势与不足。以此为基础,探讨GIS技术在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高度分区等三个总体城市设计核心环节中的应用。开敞空间布局方面,构建“开敞空间分级-指标体系建立-理想模型建构-理想模型修正-系统建构与分级导控”的思路框架,在优化现状及规划开敞空间的布点的同时为开敞空间系统构建提供基础。景观视廊导控方面,构建“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的思路框架,建立城市眺望体系并为彰显城市特色提供有效实施路径。高度分区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理想模型建构-理想模型修正-上位规划反馈”的思路框架,在优化现状及规划建设高度控制引导的同时,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三维空间形态。最后,将本研究为开敞空间布局、景观视廊导控及高度分区所构建的普适性思路框架应用于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项目之中。

二、遥感及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遥感及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趋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3.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 系统化理论
    1.4 技术方法
        1.4.1 遥感技术
        1.4.2 GIS技术
        1.4.3 模型分析法
    1.5 研究区概况
        1.5.1 位置与人口
        1.5.2 自然环境条件
        1.5.3 社会经济条件
    1.6 研究难点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运用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数据预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2.2.1 辐射定标
        2.2.2 大气校正
        2.2.3 影像合成及裁剪
        2.2.5 假彩色合成
    2.3 遥感影像解译
        2.3.1 构建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2.3.2 遥感分类方法
    2.4 本章小结
3.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评价
    3.1 指数选取
    3.2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3.3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4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
    3.5 本章小结
4.关中地区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4.1 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4.1.1 主成分分析模型
        4.1.2 主成分分析计算过程
    4.2 选取原则
    4.3 驱动力因素选取
    4.4 适应性分析
    4.5 共同度分析
    4.6 提取主成分
    4.7 指标分析
    4.8 本章小结
5.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
    5.1 模型选取
        5.1.1 CA-Markov模型
        5.1.2 改进CA-Markov模型
    5.2 模型构建步骤
    5.3 研究区模型构建过程与检验
        5.3.1 计算转移概率矩阵
        5.3.2 计算驱动力指标
        5.3.3 计算自相关系数及权重
        5.3.4 模型计算及结果对比
    5.4 基于驱动力的改进CA-Markov模型预测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2)基于GIS辅助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乡土地理
        2.地理信息系统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情境教学理论
        3.信息加工理论
二、适合GIS辅助高中教学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一)GIS辅助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1.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确定GIS辅助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2.依据地理教材确定GIS辅助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二)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特征
        1.三面黄河,一面长城
        2.地形复杂,四季分明
        3.羊煤土气,资源禀赋
        4.三角经济,四通八达
        5.鄂尔多斯,历史文化
    (三)适合GIS辅助高中教学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组成
        1.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资源选择依据
        2.适合GIS辅助高中教学的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教学内容
三、基于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组成说明
        1.案例来源
        2.案例分析的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呈现
    (三)案例分析启示
        1.地理信息技术软件,操作主体多元化
        2.GIS结合土地理,教学内容多样化
        3.利用GIS功能,教学策略多角度化
        4.构建图像系统,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
四、基于GIS辅助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基于GIS辅助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
        2.依据高中地理教材
        3.依据学生水平
        4.依据GIS功能
        5.依据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
    (二)基于GIS辅助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1.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主题选择分析
        2.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展示
        3.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启示
    (三)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策略
        1.利用乡土地理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2.创设GIS图像环境,培养读图能力
        3.教师操作 GIS 软件为主,学生操作 GIS 软件为辅
        4.“一案一理、一案多理、多案一理、多案多理”分析策略
        5.探究乡土案例,举一反三知识迁移
五、基于GIS辅助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1.准备过程
        2.实施过程
        3.评价与反思
    (二)案例实施启示
        1.学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
        2.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案例
        3.强化教师操作GIS软件的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1.遴选适合GIS辅助高中教学的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2.设计了GIS辅助鄂尔多斯市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四个
        3.提出了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附录二: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目录
附录三: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四: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五:GIS辅助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致谢

(3)基于GIS的风景园林参数化设计研究 ——以兰州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参数化设计
        1.2.2 GIS技术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问题与技术路线
        1.4.1 拟解决问题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参数化设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及其应用领域
        2.1.1 参数化设计
        2.1.2 数字化设计
        2.1.3 参数化设计应用领域
    2.2 风景园林参数化流程及软件平台介绍
        2.2.1 参数化流程
        2.2.2 参数化软件平台介绍
    2.3 参数化设计优势与局限性
        2.3.1 参数化设计优势
        2.3.2 参数化设计局限性
    2.4 面临问题
第三章 GIS技术理论基础与可行性研究
    3.1 GIS技术相关概念
    3.2 GIS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3.2.1 GIS技术优势
        3.2.2 GIS技术局限性
    3.3 GIS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可行性分析
        3.3.1 地形地貌分析
        3.3.2 用地适宜性评价
        3.3.3 可达性分析
        3.3.4 可见性分析
        3.3.5 三维景观的构建
        3.3.6 景观结构及格局分析
第四章 基于GIS的兰山山地生态公园参数化分析
    4.1 项目概况
        4.1.1 政策背景
        4.1.2 项目背景
        4.1.3 项目区位
        4.1.4 场地现状
    4.2 基于GIS的场地分区选址
        4.2.1 功能区选定
        4.2.2 参数因子选定
        4.2.3 分区选址
    4.3 基于GIS的景观节点选址
第五章 基于GIS的兰山山地生态公园参数化设计
    5.1 基于GIS的参数化路网设计
        5.1.1 DLA算法
        5.1.2 基于GIS平台的路网选线
        5.1.3 兰山山地公园参数化路网设计
    5.2 基于GIS的场地建筑高度控制
        5.2.1 景观视线分析
        5.2.2 建筑高度控制
    5.3 基于GIS的植物选择与设计
        5.3.1 太阳辐射区分析
        5.3.2 植物选择与设计
    5.4 基于GIS的兰山山地生态公园总体规划
        5.4.1 规划原则
        5.4.2 景观结构
        5.4.3 总体方案
        5.4.4 景观分区
第六章 基于GIS技术下的公园景观质量评价与分析
    6.1 构建景观质量评价体系
    6.2 评价方法与步骤
        6.2.1 构建AHP法景观评价体系
        6.2.2 模糊综合评价法赋值评价
    6.3 公园景观质量评价与分析
        6.3.1 评价指标权重值分析
        6.3.2 公园景观质量综合得分统计与分析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污染防治与信息化管理需要
        1.1.2 重庆市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
        1.1.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领域研究亟需推进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热点
        1.2.2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研究领域
        1.2.3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研究趋势
    1.3 风险测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切入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特色
第2章 区县尺度下基于面板数据的风险测度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基于“压力-转化-消纳”过程的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2.3.2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风险测度模型各维度的因子结果
        2.4.2 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综合结果与演变
        2.4.3 风险防控关键区域识别
    2.5 讨论
        2.5.1 风险测度模型的精度评估
        2.5.2 风险区域重心运动的驱动分析
    2.6 小结
第3章 乡镇尺度下基于情景模拟的风险测度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基于CLUE-S、Markov模型土地利用情景预测
        3.3.2 输出风险模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2010年、2015年输出风险时空变化
        3.4.2 2020年、2025 年、2030年多情景下输出风险演变
    3.5 讨论
        3.5.1 限制区和子流域的引入使成果更利于实际管理
        3.5.2 土地利用演变是输出风险变化的主要驱动之一
        3.5.3 未来输出风险概率对输出系数变化的响应程度高
    3.6 小结
第4章 村落尺度下基于源汇过程的风险测度
    4.1 研究区概况
    4.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4.3 研究方法
        4.3.1 MCR模型构建
        4.3.2 景观优化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源地”识别
        4.4.2 最小累积阻力基面测算
        4.4.3 阻力面测算及风险分区结果
        4.4.4 风险传输路径识别结果
        4.4.5 景观优化成效分析
    4.5 讨论
        4.5.1 阻力面识别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防控
        4.5.2 如何消减季节性水位涨落对污染风险的负面影响
        4.5.3 水域附近林草景观对污染物阻隔作用明显
        4.5.4 景观优化有利于降低风险
    4.6 小结
第5章 泛地块尺度下基于低空遥感的风险测度
    5.1 研究区概况
    5.2 研究路径与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
        5.3.1 无人机多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5.3.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地物精细化分类
        5.3.3 泛地块级网格划分
        5.3.4 污染风险排放调研与测算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特定时期典型地物的各指数信息结果
        5.4.2 随机森林算法识别地物结果
        5.4.3 地物分类结果野外实地精度校验
        5.4.4 泛地块尺度污染负荷排放风险分析
    5.5 讨论
        5.5.1 低空遥感与随机森林算法结合适用于地物精细化分类
        5.5.2 高强度的TN、TP施用水平对水质威胁风险高
        5.5.3 人工湿地构建有利于降低污染风险
    5.6 小结
第6章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构建与防控策略分析
    6.1 可视化平台构建方法
        6.1.1 需求分析
        6.1.2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与数据库构建
        6.1.3 风险测度可视化平台架构
    6.2 可视化平台构建结果
        6.2.1 平台界面
        6.2.2 各级网格尺度下风险可视化图层情况
    6.3 可视化平台下的管理与防控策略分析
        6.3.1 区县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3.2 乡镇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3.3 村落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3.4 泛地块级尺度网格下管理与防控策略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与参与课题

(5)GIS技术在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传统信息记录方式与GIS系统的差异
2 GIS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应用
3 GIS在区域文化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应用
4 GIS在风景园林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应用
5 借鉴与展望

(6)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InSAR技术理论基础
    2.1 SAR成像原理及影像特征
    2.2 InSAR技术原理
    2.3 D-InSAR技术原理
    2.4 时序InSAR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
    3.1 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分析与表达
    3.2 矿山开采沉陷动态过程模拟与描述
    3.3 面向非法采矿识别GIS时空数据模型的逻辑组织
    3.4 地下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D-In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4.1 矿山地表与图层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4.2 矿山地表形变D-InSAR监测
    4.3 开采沉陷特征提取和沉陷区圈定
    4.4 实例分析与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融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5.1 矿山地表与传感器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5.2 联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提取地表建筑物的沉陷信息
    5.3 基于建筑物沉陷时空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
    5.4 实例分析与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开采面位置反演
    6.1 矿山地表与开采面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6.2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
    6.3 开采沉陷预计原理和模型
    6.4 基于InSAR和沉陷预计理论的地下开采面反演
    6.5 工程实例及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千山镇空间格局现状的城镇景观问题分析与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
        1.3.1 国内相关研究内容
        1.3.2 国外相关研究内容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念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城镇景观
        2.1.2 景观生态规划
        2.1.3 空间格局
        2.1.4 地理信息技术(GIS)
        2.1.5 景观指数计算(Fragstats)
    2.2 相关基础概念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美学
        2.2.3 视觉分析法
第三章 千山镇生态环境调查与空间格局分析
    3.1 千山镇生态环境调查
        3.1.1 地理位置
        3.1.2 水文
        3.1.3 地形地貌
        3.1.4 文化历史
        3.1.5 产业现状
    3.2 千山镇空间格局分析
        3.2.1 千山镇景观斑块用地类型分析
        3.2.2 千山镇景观廊道分析
        3.2.3 千山镇用地类型、空间格局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千山镇景观视觉分析
    4.1 千山镇景观生态敏感度分析
        4.1.1 千山镇高程单因子敏感度分析
        4.1.2 千山镇坡度单因子敏感度分析
        4.1.3 千山镇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分析
    4.2 景观视觉分析
        4.2.1 千山镇动态视线区视觉分析
        4.2.2 千山镇静态视线区视觉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千山镇空间格局现状城镇景观问题分析与优化策略
    5.1 千山镇空间格局现状城镇景观问题分析
        5.1.1 千山镇用地类型问题分析
        5.1.2 千山镇景观环境问题分析
    5.2 千山镇空间格局现状城镇景观问题的优化策略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遥感及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遥感技术概述
2 GIS技术概述
3 遥感及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3.1 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3.2 应用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调查
    3.3 应用于城市植被和水平衡调查
结语

(9)基于GIS的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线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综述总结与启示
    1.4 研究内容
    1.5 相关理论
        1.5.1 系统学理论
        1.5.2 区位理论
        1.5.3 园林美学理论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综合研究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层次分析法
        1.6.4 专家打分法
        1.6.5 数据分析法
    1.7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山岳型景区问题总结及GIS技术应用
    2.1 概念阐释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地理信息系统
        2.1.3 游步道
    2.2 山岳型风景区线路架构问题总结
        2.2.1 前期调研普遍问题
        2.2.2 线路架构研究现状问题
    2.3 GIS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2.3.1 GIS技术本身优越性
        2.3.2 解决山岳型风景区规划问题的针对性
        2.3.3 科学的数据搜集处理
    2.4 小结
3 游步道系统影响因子选择及线路架构研究
    3.1 选线原则
    3.2 影响因子选择
        3.2.1 影响因子选取原则
        3.2.2 影响因子选取
    3.3 线路架构步骤
        3.3.1 确定权重
        3.3.2 因子赋分
        3.3.3 各因子叠加分析
        3.3.4 确定线路
    3.4 小结
4 游步道系统架构优化研究
    4.1 风景区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自然概况
        4.1.3 风景资源概况
        4.1.4 交通概况
        4.1.5 游客构成及参观特征
        4.1.6 线路架构存在问题总结
    4.2 GIS基础模型建立
        4.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4.2.2 高程模型的建立
        4.2.3 景点定位信息输入
    4.3 影响因子系统得分
        4.3.1 影响因子的权重
        4.3.2 各影响因子得分
        4.3.3 影响因子成本得分图
    4.4 新游步道系统建立
        4.4.1 选取线路控制点
        4.4.2 游步道系统生成
    4.5 游步道系统优化
        4.5.1 游步道整体架构调整
        4.5.2 新增景点与线路
        4.5.3 局部完善线路
        4.5.4 游步道宽度、材质完善
    4.6 小结
5 游步道游览线路优化设计
    5.1 游览线路设计原则
    5.2 游览线路数据整理
        5.2.1 停留景点与停留时间
        5.2.2 游览交通方式
        5.2.3 景点距离
    5.3 建议游览线路
        5.3.1 登山游览线路
        5.3.2 健行游览线路
        5.3.3 朝拜游览线路
        5.3.4 家庭野餐游憩游览线路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千山风景名胜区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工程报告
    第一章 总体背景分析
        1.1 设计背景
        1.2 设计范围
        1.3 设计框架
    第二章 现状资源评析
        2.1 特色格局评析
        2.1.1 自然生态空间格局评价
        2.1.2 历史人文空间格局评价
        2.1.3 现代风貌空间格局评价
        2.1.4 特色格局叠合评析——“山水城文”特色
        2.1.5 特色格局整合归纳——形态整合分析
        2.2 城市形态评析
        2.2.1 现状空间结构分析
        2.2.2 现状改造难度分析
        2.2.3 现状高度分区
        2.3 开敞空间评析
        2.3.1 现状生态资源评价
        2.3.2 现状生态敏感性评估
        2.4 景观风貌评析
        2.4.1 现状景观资源评估
        2.4.2 现状眺望视廊梳理(点状资源-眺望视廊)
        2.4.3 现状天际线梳理(线性资源-天际线)
        2.4.4 现状观景路径梳理(线性资源-观景路径)
        2.4.5 景观风貌总体特征
    第三章 城市设计思路
        3.1 设计概念
        3.1.1 总体概念
        3.1.2 特色控制
        3.2 设计重点
        3.3.1 宏观层面(全域覆盖)
        3.3.2 中观层面(分类覆盖)
        3.3.3 微观层面(重点覆盖)
        3.3 设计思路
    第四章 总体空间优化
        4.1 特色格局优化
        4.1.1 自然生态特色格局优化
        4.1.2 历史人文特色格局优化
        4.1.3 现代风貌特色格局优化
        4.1.4 总体特色格局规划
        4.2 城市形态优化
        4.2.1 基于空间意象认知的城市形态优化
        4.2.2 高度区划引导
        4.3 开敞空间优化
        4.3.1 城市开敞空间布局的适宜性评价
        4.3.2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4.3.3 开敞空间分级引导
        4.4 景观风貌优化
        4.4.1 依山而立:完善山体眺望体系
        4.4.2 临溪而城:优化滨水景观界面
        4.4.3 畅览四方:构筑景观认知路径
    第五章 风貌分区导控
        5.1 城市风貌分区
        5.2 风貌分区导控
        5.2.1 站前商贸综合风貌区
        5.2.2 风貌分区导控汇总
    第六章 重点城市设计
        6.1 崇阳溪沿岸城市设计
        6.1.1 地段概况
        6.1.2 系统规划
        6.1.3 总体格局
        6.2 梅溪沿岸城市设计(赤石—杜坝段)
        6.2.1 地段概况
        6.2.2 系统规划
        6.2.3 空间意象
下篇——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践已呈现出从新兴走向普遍的演化趋势
        1.1.2 大尺度的总体城市设计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上的新挑战
        1.1.3 GIS技术为大尺度城市空间风貌的导控提供了有效的应对路径
        1.2 研究意义
        1.2.1 符合数字化设计的趋势
        1.2.2 符合城市设计成果落实的需要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方面
        1.3.2 总体城市设计方面
        1.3.3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采集方法
        1.5.2 研究分析方法
        1.5.3 技术路线(见图1-4)
        1.6 研究创新
        1.6.1 研究成果的普适性
        1.6.2 研究手段的定量化
    第二章 GIS技术和总体城市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GIS
        2.1.2 城市设计
        2.1.3 总体城市设计
        2.2 GIS技术的应用概述
        2.2.1 GIS的基本功能
        2.2.2 GIS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
        2.3 总体城市设计的发展概况
        2.3.1 阶段一:古代城市设计(公元前1900 年—1760 年代)
        2.3.2 阶段二:近代城市设计(1760 年代—1956 年)
        2.3.3 阶段三:现代城市设计(1956 年至今)
        2.4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概述
        2.4.1 总体城市设计的数字化背景
        2.4.2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
        2.4.3 结合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3.1 操作路径设计
        3.1.1 国内外开敞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3.1.2 设计思路
        3.2 指标体系建立
        3.2.1 开敞空间分级
        3.2.2 指标体系建立
        3.3 理想模型建构
        3.3.1 建立GIS数据库
        3.3.2 单因子分级赋值评价
        3.3.3 多因子叠加综合评价
        3.4 理想模型修正
        3.4.1 同现状条件的校核
        3.4.2 同上位规划的衔接
        3.4.3 开敞空间的增补
        3.4.4 服务半径校核
        3.5 系统建构和分级导控
        3.5.1 开敞空间系统规划
        3.5.2 开敞空间分级引导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4.1 操作路径设计
        4.1.1 国内外景观视廊相关研究综述
        4.1.2 设计思路
        4.2 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
        4.2.1 现状景观资源分类
        4.2.2 现状景观资源评估
        4.2.3 现状景观点确定
        4.3 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
        4.3.1 提取景观点制高点
        4.3.2 叠合现状建设条件
        4.3.3 理想可视域计算
        4.3.4 视点与视廊遴选
        4.4 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
        4.4.1 确定景观点保护范围
        4.4.2 基于地形的基本视线范围
        4.4.3 基于可视范围的单元可建设高度
        4.4.4 确定用地可建设高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高度分区
        5.1 操作路径设计
        5.1.1 国内外高度分区相关研究综述
        5.1.2 设计思路
        5.2 指标体系建立
        5.2.1 影响因子遴选
        5.2.2 指标体系建立
        5.3 理想模型建构
        5.3.1 建立GIS数据库
        5.3.2 单因子分级赋值评价
        5.3.3 多因子叠加综合评价
        5.3.4 理想等级划分
        5.4 理想模型修正
        5.4.1 基于现状评估的修正
        5.4.2 基于在编成果的修正
        5.4.3 基于强制因子的修正
        5.5 上位规划反馈
        5.5.1 已批控规的高度校核
        5.5.2 建设高度指标引导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空间风貌导控实践: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
        6.1 应用实践背景
        6.1.1 设计背景
        6.1.2 设计范围
        6.1.3 技术创新
        6.2 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6.2.1 指标体系建立
        6.2.2 理想模型建构
        6.2.3 理想模型修正
        6.2.4 系统建构与分级导控
        6.3 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6.3.1 基于现状景观资源评估的景观点确定
        6.3.2 基于ArcGIS可视域分析的视点与视廊遴选
        6.3.3 基于ArcGIS三维可视分析的视廊控高
        6.4 城市高度分区
        6.4.1 指标体系建立
        6.4.2 理想模型建构
        6.4.3 理想模型修正
        6.4.4 上位规划反馈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框架构建
        7.2 研究结论
        7.2.1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开敞空间适宜性布局
        7.2.2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景观视廊导控
        7.2.3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高度分区
        7.3 创新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国内将GIS技术运用到总体城市设计中的文献统计
    附录B 国外将GIS技术运用到城市设计中的文献统计
作者简介

四、遥感及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趋势评价研究[D]. 焦曼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GIS辅助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乡土地理为例[D]. 特日格勒.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GIS的风景园林参数化设计研究 ——以兰州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为例[D]. 史雅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多级网格下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测度与可视化研究[D]. 朱康文. 西南大学, 2021(01)
  • [5]GIS技术在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洪丽,庞松龄,耿美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8)
  • [6]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 夏元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千山镇空间格局现状的城镇景观问题分析与优化策略[D]. 李珍.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8]遥感及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J]. 曹晓,刘学擎,翟付群.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8)
  • [9]基于GIS的千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线路优化研究[D]. 刘诗雅.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基于GIS技术的总体城市设计导控路径初探 ——以武夷山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D]. 朱嘉.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遥感与GIS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