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阳
河南省滑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河南滑县456400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摘要: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必然要求商品产品的质量与之相应地同步高涨;而且商品经济也必然能对促进商品产品提高质量产生强大的动力,并为商品产品向更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健全管理体系;推行;质量管理
质量商品经济是特别需要注重产品质量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商品经济就是高质量的产品商品经济.这是与自然经半自然经济根本不同的.自然经济是低水平的、封闭式的、产品质量一般的经济,而商品经济是竞争的、开放式的经济。同类商品的产品物美价廉的就畅销,而质次价高的产品就很难销售。因此,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必然要求商品产品的质量与之相应地同步高涨;而且商品经济也必然能对促进商品产品提高质量产生强大的动力,并为商品产品向更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但是,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一些“拜物教者”鱼目混珠,在商品产品质量上弄虚作假,违法乱纪,致使假、冒、次、劣产品在市场上经常出现。例如电线电缆行业,有些厂家假借与有名厂家松散联营的名义,窃用商标,偷梁换柱,在市场上又采取卑劣的大回扣“销售艺术”,打进去,拉出来,将未经质量检测手段检验的产品,推销给用户,致使产品寿命大大缩短。若在开采矿山、原油矿等方面使用,就可能引起严重火灾和爆炸事故。有关资料表明,由于产品质量低劣引起的事故,占相当大的比重。
一些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发展商品经济中,确实存在着教育失误、政治思想工作淡薄的缺点,即企业领导指导思想不端正,没有真正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有些同志只追求高速度、高产量和本单位的利润指标,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对部分产品还处于卖方市场的状况下,一些企业和个人放松和降低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使一些质量低劣的产品流入市场;部分企业不从本单位的生产实际出发,片面追求高产量、多赚钱,犯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毛病;有的企业无视国务院“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的规定,将大批不合格产品投放市场,错误地认为,“有人要就算合格”;有的为抢占市场,特别对于新产品,不按试制程序办事,不顾产品质量要求,就盲目生产;还有的企业质量奖励制度不突出、不明确,助长了顾量不顾质;更有甚者粗制滥造,坑害用户,为捞钱采取许多不正当手段。
二、一些企业质量管理者素质太差,基础管理工作混乱,工艺纪律松弛。有的产品没有企业标准,就比猫画虎生产;有没有工艺卡片,就想当然操作;有的没有计量工具就估量测量……而有的企业在改革中,为了精简人员,削弱了或精简了在生产过程中的检查检验机构和力量,放松了对产品质量的把关。
三、有些企业,许多产品零部件出现了不正常的扩散;有的向一些不具备生产合格品条件的个体户生产;还有些人为了图个人利益而外购一部分质次价廉的零件……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产品质量。此外,部分工厂的工艺装备和加工工艺落后,原材料涨价后紧俏的配套件质量得不到保证,也给产品质量带来了不良后果。另外,技术监督检测机构不健全,管理缺乏一套严格的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我认为,要将产品质量抓上去,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
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端正思想认识,提高质量意识。坚持用认真的态度对待质量,坚持纠正片面追求产值、产量、利润,忽视产品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的不良倾向。
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企业兴衰的大事。产品质量不好,是对社会劳动、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没有质量的生产是盲目的生产。产品不合格,在国内坑害用户,出口则损害我国的信誉。这是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悖道而弛的,且违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此我们必须报导产品质量提高到第一位,一切生产程序必须以质量为基础。讲商品经济改革,必须讲产品质量改革,讲经济效益。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质量不合格,不能自完成生产计划,就不应该发工资。实行经济责任制,必须把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在企业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产品质量与数量、效益与速度的关系。在深化企业改革中,也必须突出地抓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这两个环节。
二、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我们在改革中坚持“质量第一”的重要措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对各级领导成员和骨干分子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育。真正地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从上到下,形成一支强大的质管干部队伍,特别在基层,抓好QC小组活动,努力提高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管水平。在此基础上,要制定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制造质量、试验报告等,做好质量分等工作。
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完善工艺要求,严格工艺纪律和劳动组织纪律,加强工艺管理。在企业管理手段改革上,要尽最大力量直辖市质量管理政策,做到健全和充实管理,使产品标准、计量机构和检测手段等相互之间配套一致,从而完善以质量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每个岗位保证产品质量的职责、措施和考核指标。
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活动准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近几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也颁布了一些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有的根据本行业工作需要,制订了质量管理、质量考核和质量分等、优先产品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用户服务发放生产许可证等条例制度和办法。这些措施在改革中也直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漏洞,“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相当严重;不合格产品出厂没有惩罚办法,不到出了事故的程序很少有人监督管理。在颁发许可证方面,有证者有人管理、无证者无人管理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质量立法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目前,推广的技术监督局机构就是十分适宜的一例。
四、产品标准是鉴别生产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必须把采用国际标准作为提高产品质量、带动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的中心环节来抓,把采用产品质量标准和试验检测方法、先进的基础标准和通用工艺标准作为采用国际标准的重点来抓;同时,在采用国际标准过程中,要始终把修订企业标准与贯彻国际、国家标准结合起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针对商品经济中不同行区的特点,进一步推行管理分级政策,加快实行用发放生产许可证控制企业产品质量的进度,特别是对电工产品行业。
在改革中,实行优质优价,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创优挂钩,也是调动企业升级创优的一个重要手段。
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机构。企业的质量检验机构既承担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检验任务,又要有代表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对企业的出厂产品质量实行监督的职能。要搞好产品质量,必须选派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懂技术、有能力的干部担任质量检验机构的领导人,领导质量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充分支持检查人员行使他们的职权,给他们否决权。企业内部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有机结合的质量检验制度,建立一整套产品质量与职工个人经济效益挂钩的质量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