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广西论文_朱凤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代广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广西,近代,容县,天主教,海关,匪患,民智。

近代广西论文文献综述

朱凤林[1](2019)在《近代广西卫生行政的仿制及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日式"卫生"观念、制度引入中国,广西遂首次设置了"卫生"职官。但此后一段时间中国政局动荡不安,中央政府无力统一推动全国卫生事业,影响了各地方卫生建设进程与发展程度。进入民国初年,广西政局变动频繁,卫生建设受之影响,出现了停滞不前、"意外"突破和中断的曲折历程。直到20世纪30年代广西当局专心省政建设后,"卫生"地位得到提高,同时卫生制度不断创新与完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卫生建设成绩得到外界认可。从近代广西卫生建设的起伏来看,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府的用心与尽责。(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19年03期)

陈冰[2](2019)在《浅谈广西容县近代建筑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容县历史文化悠久,在近代时期涌现出很多仁人志士和热血将军。本文以容县近代建筑为出发点,从建筑的背景、形式和表现,探讨了容县近代建筑的特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容县近代建筑,并且为人们前往容县参观建筑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15期)

黄梁[3](2019)在《近代广西留学教育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840年西方文明用枪炮打开中国古老尘封的大门之后,无数来自新世界的事物涌入中国,中国人也抱着救亡图存和重新认识世界的想法开始了和西方文明的交流,而留学作为最直接的交流方式之一,成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学习先进知识的重要方法。留学教育极大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伴随而生的庞大留学生群体在近代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近代广西的留学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官方和民间都掀起了留日高潮,但直到1901年广西学生马君武自费留学日本,近代广西的留学事业才蹒跚起步。在他之后大量广西学生响应清廷号召走出家门国门,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漂洋过海学习真知,后继的几届政府也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往更多的国家派出不同专业的留学生,而自费出洋的留学生也不绝于耳,两者合力一同谱写了近代广西学子追求真知,意图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这是一群身怀远大志向的热血青年,一个拥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群体.为了让这个队伍更加壮大,让他们能学有所成更好的服务家乡,历届广西政府都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留学事业的发展。留学政策从无到有逐渐规范起来,内容上涵盖了留学生的选拔、考试、派出和奖励等方面;在留学生活的管理层面切实做到关心留学生的经济问题和人身安全;广西的留学事业也慢慢从依附于大流野蛮生长,转变为地方独立统筹发展,呈现出派遣方式和专业选择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在留学生的参与下,广西许多工农业发展实现了零的突破,全省文化教育发展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广西也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模范省”。相比于文化发达省份,广西的留学规模数量较小,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也历经曲折,但所取得的成效也不容忽视,在如今广西文化发展仍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从过往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发展留学事业,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广西人才资源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5)

蔡洁琳[4](2019)在《近代天主教与广西壮族传统宗教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1854-1949)天主教从大规模入桂到最后一个外籍传教士离开广西,其在广西的传播与发展前后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天主教的足迹几乎遍布广西全境。由于广西自古以来就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杂居的地方,近代天主教在广西传播过程中自然少不了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互动,壮族就是其交流互动的主要对象之一。天主教与壮族人民的交流互动实际上也是天主教文化与壮族传统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样一场看似差异巨大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它们是否能“结”出新型的文化果实?其原因是什么?这样的交流又会给广西壮族聚居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本文即将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民族学和宗教文化的研究视角出发,在收集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近代天主教在广西的传播及其与壮族传统宗教文化交往情况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了这两种差异性较大的宗教文化能发生交流互动,以致产生某些文化形态融合的原因,以及天主教的传入对广西壮族聚居地区历史与文化的影响。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叁大部分。绪论部分即第一章说明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回顾总结有关广西天主教问题的研究情况,最终确定研究的思路及方法。正文部分是论文的第二、叁、四、五章。第二章梳理了天主教在广西传播的概况。天主教最早在南明时期已出现在广西境内,但大规模传播并在群众中产生影响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从天主教在广西境内建立的教堂分布情况来看,其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广西。受巴黎外方传教会与玛利诺外方传教会这两个主要传教组织机构力量更迭的影响,近代天主教在广西发展的重心呈现出了从桂西、桂南向桂东转移的特点。第叁章通过对比壮族聚居地区和天主教在广西的分布情况,确定了近代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传播的事实,并得出天主教在广西传播,所到之处几乎都有壮族聚居的结论。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进行的传教活动和吸引群众入教的方式,与其在中国各地传教的方式——开办教会学校、诊所医院和举行慈善活动基本一致。第四章对广西壮族传统宗教文化和天主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分别进行简要分析。壮族传统宗教文化和天主教文化各自对于崇拜对象数量的看法,首先决定了它们在交流过程中必定会碰撞出强烈的火花。壮族传统宗教文化的教义、教规以及组织的松散性和天主教文化在同样方面上的严格要求,又进一步加重了这两种文化的碰撞,而且还降低了两种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无论是壮族传统宗教文化和天主教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强烈碰撞表现,还是其极少的融合表现都共同表明了两种宗教文化之间的较大差异。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从不平等条约、地方政府的“保护”、壮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兼容性、组织的松散性和壮族人民宗教信仰需求的务实性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天主教与广西壮族传统宗教文化融合的主客观原因。指出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即近代天主教在与广西壮族传统宗教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既存在推动壮族聚居地区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又产生了扰乱壮族社会生活秩序、侵犯地区利益的消极影响。但由于近代天主教传入广西壮族聚居地区时间背景和传教士身份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到,近代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远远大于其积极影响的。第六章为结语,主要对本文的观点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对研究近代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传播与发展相关问题的拙见。(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庞少哲,杜启莺[5](2019)在《近代来华西人笔下的广西匪患》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广西多匪是中西文献中常见的记载,基本形成一个共识:近代广西匪患严重、盗匪猖獗,导致社会不宁、传教艰难。归结其原因,多为匪徒的贪财与仇外以及官方的处理不当。劫持、绑架"洋票",不仅会酿成地方性事件,而且也成为一种"另类"的中西交往方式。近代广西匪患既对地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使来华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受阻,同时还影响到特殊时期的中外关系。(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9年04期)

李涛[6](2019)在《近代广西海关视角下的利益博弈与贸易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关作为一个国家监管进出口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情状各异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在清中期以前一直以关卡收税的常关模式出现。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势力强势介入中国,使得中国原有的旧海关体制逐步被洋人势力把持,以税务司为核心的新式海关体系随着出现和推广全国。近代广西海关也是伴随着洋人势力的介入和各方势力的利益博弈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其在利益博弈的视角下出现了两个主要矛盾。一方面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外势力对广西海关及进出口贸易控制权的角力,另一方面是民国以后中央对广西地方增强控制及广西自立自强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在近代广西海关发展的历史上显得尤为突出,并在清末、旧桂系、新桂系和抗战时期等不同阶段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以近代广西海关为研究对象,以利益博弈视角为切入点,以近代广西海关档案史料为依据,针对近代广西海关的发展历程及各方利益博弈进行分析,可以厘清近代广西海关在各时期的运行情况及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状况,加深我们对广西近代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为当代海关机构改革和外贸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9-04-01)

胡列箭[7](2019)在《近代广西瑶族人口的变迁(1930-1955)——以都安县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广西瑶族人口的变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以都安县瑶族为例, 1936年都安县有万余瑶人,随后在国民党特种教育等政策的影响下,瑶族人数不断减少。及至1947年前后,该县仅剩四千余瑶人。然而, 1950年代初期,在新民族政策的影响下,当地瑶族人数突然增多,并迅速超过民国时期的统计人数。因而,从瑶人变为普通民众或方向相反的变化,明显受到了瑶人外部的政治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方人口》期刊2019年01期)

李涛[8](2019)在《近代广西的外贸走私与海关缉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广西的北海、龙州、梧州、南宁四处相继开埠通商后,设立的新式海关规范了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与长期以来难以禁绝的走私贸易展开了斗争。走私作为广西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下的一种特殊贸易方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展现出了情形各异的特点,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走私与海关缉私这一矛盾关系下的深层社会问题。(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惠鲜,王晓军[9](2018)在《近代广西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浅论——以《广西省立第六中学校新校舍奠基记》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广西省立第六中学校新校舍奠基记》为研究视角,以广西省立第六中学为个案,剖析近代广西边疆地区教育转型与发展问题,揭示教育制度嬗变与靠内地区总体同步而略有迟缓、教育发展深受时局的影响、官民合力推进教育发展等近代广西边疆地区教育发展的显着特征,为探讨并解决当代边疆地区教育发展问题提供有益的资鉴。(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惠鲜,王晓军[10](2018)在《近代广西边境地区民智开发中的民间力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广西边境地区的民间力量通过兴办教育、创办报刊、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排演戏剧、播放电影等诸多途径,积极参与民智的启迪。在此过程中,民间力量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在兴学上,民间力量受政府的引导与管制;在文体活动的开展上,政府大力支持民间力量;而在报刊等舆论方面,政府极为注意管制民间力量,双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民间力量参与边境地区的民智开发,使边境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有所提高,边民的科学观念也有所养成,并逐步形成国家观念。(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近代广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西容县历史文化悠久,在近代时期涌现出很多仁人志士和热血将军。本文以容县近代建筑为出发点,从建筑的背景、形式和表现,探讨了容县近代建筑的特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容县近代建筑,并且为人们前往容县参观建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代广西论文参考文献

[1].朱凤林.近代广西卫生行政的仿制及创新[J].学术论坛.2019

[2].陈冰.浅谈广西容县近代建筑特色[J].建材与装饰.2019

[3].黄梁.近代广西留学教育述论[D].山东大学.2019

[4].蔡洁琳.近代天主教与广西壮族传统宗教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5].庞少哲,杜启莺.近代来华西人笔下的广西匪患[J].兰台世界.2019

[6].李涛.近代广西海关视角下的利益博弈与贸易状况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9

[7].胡列箭.近代广西瑶族人口的变迁(1930-1955)——以都安县为中心[J].南方人口.2019

[8].李涛.近代广西的外贸走私与海关缉私[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9].张惠鲜,王晓军.近代广西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浅论——以《广西省立第六中学校新校舍奠基记》为视角[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10].张惠鲜,王晓军.近代广西边境地区民智开发中的民间力量[J].广西社会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北海研讨会会场一3:桂黔铁路联合通车典礼会场)市带动~...一8:1937年广西初展会各地征送出品图左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系统模型一6:民国时期梧州城市鸟瞰)《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学术丛书...

标签:;  ;  ;  ;  ;  ;  ;  

近代广西论文_朱凤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