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胰凝乳蛋白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凝乳,蛋白酶,蛋白,胶质,鳗鲡,环糊精,家蚕。
抗胰凝乳蛋白酶论文文献综述
张娴,李超林,郑乔木,严子成,廖海[1](2019)在《菜青虫胰凝乳蛋白酶基因PrCT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胰凝乳蛋白酶是昆虫的主要消化酶,可能参与多种消化以外的生理过程。为了解该蛋白质基因表达特性,基于菜青虫(Pieris rapae)转录组数据,克隆了1个菜青虫胰凝乳蛋白酶基因PrCT1并进行相关分析。该基因编码区全长861 bp,编码286个氨基酸,含有典型的丝氨酸蛋白酶催化叁联体(H_(57)、D_(102)、S_(195)),经丝氨酸蛋白酶底物特异性口袋分析,显示其属于胰凝乳蛋白酶。PrCT1与黑脉金斑蝶胰凝乳蛋白酶(GenBank登录号:OWR53227)同源性最高,达到49%,且亲缘关系最近。构建pET28a-PrCT1原核表达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进行原核诱导表达。结果发现,重组PrCT1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为33.26 ku。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菜青虫不同组织中PrCT1 mRNA表达及饥饿、决明胰蛋白酶抑制剂喂食处理后PrCT1 mRNA的表达情况显示,PrCT1基因主要在菜青虫的中肠中表达,且在饥饿、决明胰蛋白酶抑制剂喂食处理后表达水平均下调,推测PrCT1可能是菜青虫中肠中发挥食物消化作用的重要蛋白酶,且可能是重要的抗虫靶点。(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徐小峰[2](2017)在《α1-抗胰凝乳蛋白酶在朊病毒感染啮齿动物脑组织中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α1-抗胰凝乳蛋白酶是一种急性期炎症相关蛋白,目前已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纤维斑块中发现,但是在朊病毒病中却鲜有报道。为了探究α1-抗胰凝乳蛋白酶在朊病毒病中的变化规律,我们选取了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的仓鼠和139A、ME7感染的小鼠脑组织,利用多种实验方法对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以上叁种朊病毒毒株感染的啮齿类动物脑组织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含量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疾病潜伏期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发现,在羊瘙痒因子感染的啮齿类动物脑组织中,增加的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主要分布在皮层、丘脑和小脑区域。免疫荧光实验显示,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与表达GFAP的星形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同时与表达Ibal的小胶质细胞和表达NeuN的神经元也存在共定位。后续免疫荧光染色发现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的仓鼠脑组织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与PrP存在大量的共定位,并且朊病毒感染仓鼠脑组织连续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rPSc沉积位点存在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阳性信号。但是随后的免疫共沉淀实验却无法在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的仓鼠脑匀浆和朊病毒感染的细胞系SMB-S15裂解液中发现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与PrP直接分子相互作用的证据。综上结果提示,在朊病毒感染的啮齿动物的脑组织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含量明显增加,同时脑组织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与PrP的共定位现象并不是由于直接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7-06-30)
林集端[3](2017)在《巯基准聚轮烷制备及其与胰凝乳蛋白酶和脲酶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准聚轮烷是一种线形超分子组装体,在纳米器件、传感器、分子转换器、体内给药释放系统、基因释放载体以及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以聚乙二醇(PEG)/?-环糊精(CyD)准聚轮烷为载体,在PEG末端修饰巯基,制备一种氧化还原可控型的准聚轮烷水凝胶,测定胰凝乳蛋白酶和脲酶在水凝胶中的活性和结构的变化,探究此叁元体系的相互作用,并对准聚轮烷的成核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酯化法和叁步合成法制备了巯基聚乙二醇,通过FTIR、Raman、1H NMR表征发现在本实验室条件下,酯化法比较容易合成PEG?SH,产率70%以上。用?-CyD进行穿环反应制备巯基准聚轮烷,利用XRD对巯基准聚轮烷进行晶型分析,表明其属于六方晶系。为探索巯基准聚轮烷能否作为一种软固定化酶的材料,我们研究了胰凝乳蛋白酶在PEG?SH/?-CyD准聚轮烷体系中的活性和结构的变化。实验表明,在PEG?SH/?-CyD准聚轮烷体系中,胰凝乳蛋白酶的酶活提高了19%,稳定性也有明显提高。通过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1H NMR、13C NMR、COSY、NOESY、圆二色谱的研究发现这主要是由于溶液中的胰凝乳蛋白酶与巯基准聚轮烷形成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等次级相互作用造成胰凝乳蛋白酶的结构发生轻微的变化,最终引起酶的催化效率提高。另外,巯基具有提高胰凝乳蛋白酶酶活的作用。以脲酶作为胰凝乳蛋白酶的对照酶,研究了脲酶/巯基准聚轮烷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巯基准聚轮烷对脲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并没有影响。而在巯基浓度比较高的巯基乙酸(TGA)溶液中,脲酶迅速失活。考察脲酶的荧光光谱发现巯基准聚轮烷会降低酶的荧光强度,溶液中Trp、Tyr残基的微环境也会随着巯基准聚轮烷的加入而发生变化。此外,本课题还对准聚轮烷的相变成核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0.1 g/mL?-CyD溶液中,准聚轮烷的形成速率会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最终稳定在5?10-4 mg/mL?s左右。准聚轮烷的穿环及相变过程中,粒径不断增大,最终形成的准聚轮烷的粒径大概在1.5~3?m的范围内。由zeta电位的测试结果可知,在穿环过程中,一旦生成凝结核之后,凝结核迅速聚集,形成不稳定的颗粒体系,并发生相变。(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7-06-15)
赵萍,张艳,钟晓武,王凌燕,谭祥[4](2016)在《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在蓖麻蚕主要组织中的分布及血液中的含量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蓖麻蚕Samia cynthia ricini属于鳞翅目昆虫,其体内存在的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inhibitor,CI)对蓖麻蚕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自身防御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获得蓖麻蚕的CI种类分布信息,以及研究各种CI的功能,可以为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CI活性染色技术,对18个蓖麻蚕品系的主要组织器官中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多态性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各品系血液中的蛋白含量和CI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在p H 8.6电泳下,各品系血液中共检测到7条CI活性带,在p H4.0电泳下,各品系血液中可检测到3条CI活性带;血液中的CI含量从5龄第3天幼虫期到化蛹当天一直维持着很高的含量;头、体壁和脂肪体中的CI都不如血液中的CI含量高,而丝腺中未检测到任何CI。【结论】与家蚕Bombyx mori血液中的含量相比,蓖麻蚕血液中的CI含量更高,CI种类多态性分布不仅体现在不同品系的同一组织,还体现在同一品系的不同组织。(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李静,钟国伦,夏海平[5](2016)在《氨基磁性纳米粒子对α-胰凝乳蛋白酶固定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氨基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碳二亚胺偶联剂将α-胰凝乳蛋白酶固定在其表面.利用红外光谱及热失重分析等方法表征固定酶的纳米粒子,研究了固定过程中酶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载酶量的影响,得到最佳固定条件.在固定过程用Langmuir等温式拟合优于用Freundlich等温式,功能化纳米粒子的载酶量达到127 mg·g-1,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相比,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该固定过程.(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6年01期)
柴日奕,王吉鹏,李健,张瑞祥,李青[6](2015)在《日本血吸虫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chymotrypsin-like protease)在终宿主体内的基因表达、定位和潜在功能,评估该蛋白在小鼠抗血吸虫感染中的免疫保护力。方法利用软件分析日本血吸虫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Sj CTRL)基因(Gen Bank登录号为FN317561.1)的理化特性,及与其他物种同源基因的种系发生关系。采用整体原位杂交法定位Sj CTRL基因转录本在d26成虫中的表达部位。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监测感染后14、18、22和26 d等4个发育时期雌雄虫的Sj CTRL基因转录水平。制备Sj CTRL-ds RNA,采用体外浸泡法对d26合抱雌雄虫进行RNA干扰,并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被干扰虫体的形态学变化。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去除跨膜结构的编码基因序列,并克隆至p ET-28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后进行原核表达。将纯化重组蛋白免疫C57BL/6小鼠,用尾蚴(40±2条/鼠)攻击感染进行动物保护性实验。同时设对照组。感染后35 d收集虫体和肝脏,统计减虫率、每克肝组织减卵率。结果原位杂交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转录本位于雌虫后段肠道。Sj CTRL基因仅在d26雌虫体内有较高的转录本丰度。Sj CTRL-ds RNA干扰后雌虫相应基因转录本的相对表达量降至25.7%(P<0.05),但未有可观察到的形态学变化。构建了p ET-28a/Sj CTRL重组质粒,诱导表达获得不可溶重组蛋白。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减虫率为25.4%,减卵率为80.5%。结论初步探明日本血吸虫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基因仅在d26雌虫的后段肠道高转录,体外干扰可降低Sj CTRL基因的转录本水平,该蛋白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日本血吸虫的C57BL/6小鼠的成虫数和肝脏虫卵数。(本文来源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叶祖森,叶强,邵蓓,何金彩,朱振国[7](2015)在《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脑出血的荟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荟萃分析探讨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脑出血风险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0月之前关于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脑出血之间关系的文章,所用数据库包括PubMed,Cochrane数据库,SCI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数据库及相关参考文献等。关联强度采用合并比值比(OR)与相应的95%置信区间(95%CI)来评估。结果:共5项研究被纳入荟萃分析,包括774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940例对照组患者。总体评价中,在所有基因模型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脑出血无统计学相关性(等位基因模型:OR=1.01,95%CI=0.80-1.28;杂合子模型:OR=0.93,95%CI=0.60-1.45;纯合子模型:OR=1.03,95%CI=0.59-1.80;显性遗传模型:OR=0.97,95%CI=0.65-1.46;隐形遗传模型:OR=1.06,95%CI=0.72-1.57)。关于种族、哈迪—温伯格平衡、血肿位置及血压等亚组分析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脑出血亦无统计学相关性。敏感性分析显示研究组合结果稳定可靠,Begg's和Egger's回归分析显示本研究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荟萃分析显示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脑出血的发病无关。(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5-29)
李辉[8](2015)在《日本鳗鲡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胰蛋白酶(Trypsin,EC 3.4.21.4)和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EC 3.4.21.1)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的主要水解酶,它们都是肽链内切酶。胰蛋白酶能特异切割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的羧基侧链,而胰凝乳蛋白酶可以在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处切断肽键。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在鱼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和消化功能。工业生产上,在低温下仍然具有高活性的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可以作为工具酶应用在食品、医药、生物技术等行业。目前,国内外关于鱼类胰蛋白酶的报道很多,但对胰凝乳蛋白酶的报道却很少。本文以淡水日本鳗鲡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其重要消化器官肝胰腺中的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进行同时分离纯化,并对它们的基本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为这类酶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Phenyl-Sepharose疏水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SP-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等手段分离纯化得到胰蛋白酶(阴离子型的胰蛋白酶Trypsin B)和胰凝乳蛋白酶(阳离子型的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 A及阴离子型的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 B)。SDS-PAGE、Native-PAGE结果表明Trypsin B和Chymotrypsins都得到高度纯化并且都是单体结构。胰蛋白酶B的分子量为21.5 k Da,以Boc-Phe-Ser-Arg-MCA为底物,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C,最适p H为8.5。动力学实验表明Trypsin B的Km值为3.1μmol/L,kcat值为59.9(S-1),催化效率(kcat/Km)为19.3(μmol/L)-1 S-1。胰凝乳蛋白酶A、B的分子量分别为27 k Da和27.5 k Da,以Suc-Leu-Leu-Val-Tyr-MCA为底物,胰凝乳蛋白酶A、B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和45?C,最适p H值分别为8和8.5,动力学实验表明胰凝乳蛋白酶的Km值分别为9.4和9.1μmol/L,kcat值分别为1.8和4.1(S-1),催化效率(kcat/Km)分别为0.2和0.5(μmol/L)-1 S-1。所纯化的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在酸性条件下均不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稳定,二价金属离子Cu2+,Zn2+和Fe2+能明显的抑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活力。另外,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benzamidine、和STI等对所纯化的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起到很强的抑制作用。胰蛋白酶B的N-末端12个氨基酸序列为IVGGYECEPHSQ,该序列和来自其它物种的胰蛋白酶的序列有很高同源性。免疫印迹实验表明,鳗鲡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均能与兔抗鲫鱼胰蛋白酶多克隆抗体、兔抗鲫鱼胰凝乳蛋白酶多克隆抗体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所纯化的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对南美白对虾的肌原纤维有分解作用。(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5-04-07)
曾凡逵,周添红,康克归,刘刚[9](2015)在《马铃薯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力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活力测定对于马铃薯块茎蛋白研究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马铃薯蛋白的分离纯化,本文将会详细阐述马铃薯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活力测定方法。本文所描述的方法是以酪蛋白为底物,在275 nm检测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法,在存在和不存在抑制剂的情况下,用一定量胰凝乳蛋白酶水解酪蛋白,测定酪蛋白分解产物的生成量。检测结果表明,从马铃薯块茎中提取的粗蛋白溶液其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力为98.31 CUI/mg,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为82.11μg/mg,即每毫克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82.11μg胰凝乳蛋白酶。理论上,每100 g马铃薯块茎所含的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147.43 mg胰凝乳蛋白酶的活力。该方法不仅适用于马铃薯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活力测定,对其他所有来源的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力测定同样适用。(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2期)
付翠翠,徐抒平,陈刚,徐蔚青[10](2013)在《SPR-SERS光谱应用于胰凝乳蛋白酶催化反应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酶的活性和专一性的研究是生命科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光谱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酶体系,从分子水平研究酶反应。、本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装置检测胰凝乳蛋白酶的催化裂解反应,提出了一种用于检测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及专一性的新方法。根据胰凝乳蛋白酶的催化底物为芳香(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期刊2013-10-19)
抗胰凝乳蛋白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α1-抗胰凝乳蛋白酶是一种急性期炎症相关蛋白,目前已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纤维斑块中发现,但是在朊病毒病中却鲜有报道。为了探究α1-抗胰凝乳蛋白酶在朊病毒病中的变化规律,我们选取了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的仓鼠和139A、ME7感染的小鼠脑组织,利用多种实验方法对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以上叁种朊病毒毒株感染的啮齿类动物脑组织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含量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疾病潜伏期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发现,在羊瘙痒因子感染的啮齿类动物脑组织中,增加的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主要分布在皮层、丘脑和小脑区域。免疫荧光实验显示,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与表达GFAP的星形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同时与表达Ibal的小胶质细胞和表达NeuN的神经元也存在共定位。后续免疫荧光染色发现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的仓鼠脑组织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与PrP存在大量的共定位,并且朊病毒感染仓鼠脑组织连续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rPSc沉积位点存在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阳性信号。但是随后的免疫共沉淀实验却无法在羊瘙痒因子263K感染的仓鼠脑匀浆和朊病毒感染的细胞系SMB-S15裂解液中发现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与PrP直接分子相互作用的证据。综上结果提示,在朊病毒感染的啮齿动物的脑组织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的含量明显增加,同时脑组织中α1-抗胰凝乳蛋白酶与PrP的共定位现象并不是由于直接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胰凝乳蛋白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娴,李超林,郑乔木,严子成,廖海.菜青虫胰凝乳蛋白酶基因PrCT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9
[2].徐小峰.α1-抗胰凝乳蛋白酶在朊病毒感染啮齿动物脑组织中变化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
[3].林集端.巯基准聚轮烷制备及其与胰凝乳蛋白酶和脲酶的相互作用[D].华侨大学.2017
[4].赵萍,张艳,钟晓武,王凌燕,谭祥.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在蓖麻蚕主要组织中的分布及血液中的含量和活性[J].昆虫学报.2016
[5].李静,钟国伦,夏海平.氨基磁性纳米粒子对α-胰凝乳蛋白酶固定过程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6
[6].柴日奕,王吉鹏,李健,张瑞祥,李青.日本血吸虫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
[7].叶祖森,叶强,邵蓓,何金彩,朱振国.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脑出血的荟萃研究[C].2015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8].李辉.日本鳗鲡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分析[D].集美大学.2015
[9].曾凡逵,周添红,康克归,刘刚.马铃薯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力的测定[J].现代食品科技.2015
[10].付翠翠,徐抒平,陈刚,徐蔚青.SPR-SERS光谱应用于胰凝乳蛋白酶催化反应的检测[C].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