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质水量耦合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质,水量,模型,数学模型,瓯江,辽河,闸坝。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胡豫英,胡鹏,廖卫红[1](2019)在《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辽河污染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辽宁省的不断努力,辽河干流COD(化学需氧量)考核已达到Ⅳ类水质,摘掉了重污染的帽子,但是辽河支流污染对于辽河干流的影响比重开始逐渐增大,辽河支流污染对辽河干流的影响急需探究。本文应用非结构叁角形网格离散计算区域,并且采用基于有限体积的黎曼算子来计算物质通量,同时利用局部时间步长技术更新水动力变量,建立了效率高、精度准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针对辽河的柴河支流污染物汇入问题,构建了从上游福德店至黄海的计算网格,上游给定500 m3/s的恒定流,外海采用水位驱动,其中外海边界水位数据通过TPXO(全球海潮模型)得到,并针对辽河污染状况进行了情景分析,得到了辽河柴河支流在汇入氨氮或化学需氧量后,辽河藻类、溶解氧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污染条件下,污染物(氨氮、化学需氧量)排入辽河干流后会很快被吸收或者降解,并且单一污染物指标对这个系统中的水质指标影响有限,往往只能影响与其直接相关的指标,表明现有辽河污染问题是多污染、长时间尺度下作用的结果,对于辽河的进一步治理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期刊2019-10-11)
郭宇轩,王勇勇[2](2018)在《基于MIKE11的沈阳市南北运河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利用丹麦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所DHI研制的MIIKE11软件中的HD水动力学模块和AD对流扩散模块,对沈阳市南北运河的水质水量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掌握南北运河段水文站的实际日水文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并对南北运河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在率定期间和模型验证期间模拟效果均表现良好,水质、水动力及可控水中构筑物均模拟效果好,模拟精度高,此模型能够充分表现沈阳市南北运河段的水质、水量特征,为实现沈阳市南北运河水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和水功能修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13期)
赵璧奎,王丽萍,张验科,刘方[3](2012)在《城市原水系统水质水量控制耦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如何从水质水量两方面提高我国大中型城市原水系统供水安全保障的问题,从原水系统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出发,采用大系统分散控制形式,在传统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研究基础上,增加了以3条信息传递通道(信息输入通道、信息反馈通道、控制信息输出通道)和1个策略分析器(水库的水质调控策略分析器)为主要元素的水质-水量反馈机制,构建了集水量优化调度、水质仿真模拟和水质调控策略分析于一体的城市原水系统水质水量控制耦合模型。模型采用闭环模式的反馈迭代计算,以利于充分发挥水质模拟结果对水量调度决策的指导作用,并提出了基于有向图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混合遍历技术的网络迭代求解方法。实例应用表明:通过定性控制系统的自动调控,利用水库群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可以快速改善受污染水库的水质,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陈炼钢[4](2012)在《多闸坝大型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闸坝的建设与运用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已成为水利、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共识;如何减轻闸坝的胁迫效应、实现闸坝等水利工程的低环境影响利用,是当前学术界和工程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的探索性实践表明,最现实可行的途径是改善传统的水库闸坝调度模式,采用“生态调度”。针对当前我国水利工程以恢复和改善河流水质为阶段目标的生态调度,其前提是科学定量评估闸坝等水利工程的水文环境效应,而构建适应多闸坝河流的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则是进行定量评估的基础,可为制定闸坝生态调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进行河流水质预警预报的核心工具,可为多闸坝重污染河流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多闸坝大型河网水量水质问题极为复杂,涉及到的学科领域也非常宽泛,主要包括:水文、水动力、水质等。本文对上述学科中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模型进行交叉集成,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二维嵌套、分块组合、基于水文-水动力-水质集成的多闸坝大型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模型由河道径流模拟模块、闸坝调度过程模拟模块、河道水质模拟模块、区间入流及入河污染负荷估算模块、水质预警实时校正模块组成。其中,河道径流模拟模块包括一维河网水动力学模拟模型、径流演进水文学模拟模型、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拟模型;河道水质模拟模块包括一维河网水质模拟模型和平面二维水质模拟模型;区间入流及入河污染负荷估算模块包括区间入流过程估算模型和区间入河污染负荷过程估算模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我国多闸坝重污染河流的典型代表——淮河流域中游河网作为论文实证研究区域,区域内的主要水系包括淮河干流、淮北沙颍河与涡河、淮南史河与淠河,建有控制性闸坝枢纽13座,该区域是淮河流域水污染联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多闸坝大型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针对淮河中游河网水流水质特点,构建了分块组合、一二维嵌套的淮河中游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模型由重点联防区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沙颍河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涡河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鲁台子河段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蚌埠闸河段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组成。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采用2004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和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水情水质过程对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进行了率定和检验;采用2004年6月8日至7月31日和2008年3月1日至5月31日的水情水质过程对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进行了率定和检验。率定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淮河中游河网在闸坝调控下水流及污染物演进的规律和特征。为更好的发挥多闸坝大型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对流域水环境预警与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论文以淮河中游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为核心,采用J2EE的SSH框架集合,融合GIS技术、WEB技术、富互联网应用技术和Google的互联网地图资源,开发了基于WEBGIS的淮河流域水环境预警与管理系统。系统具备以下3项功能:水环境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水环境实时预警、水环境调度预警。采用该系统对2004年7月淮河流域特大水污染事故和2012年7月上中旬淮河流域水情水质过程分别进行了仿真和滚动预警,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淮河流域水质预警预报及水环境信息管理提供一个数字化的决策支持平台。(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11-01)
李红艳,章光新,孙广志[5](2012)在《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扎龙湿地水质净化功能模拟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湿地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已被社会广泛的认可,但科学评估其水质净化功能的研究尚且不多.为了维护湿地这种功能及其生态健康,如何定量化研究自然湿地水质净化功能成为国际湿地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本文针对扎龙湿地氮、磷污染,水质日趋恶化的现状,在调研收集湿地相关资料以及室内模拟实验获取参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并对湿地水质净化功能进行模拟与评估.通过统计分析,TN,TP模型模拟值和室内试验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6%和12.4%.对不同TN,TP进水浓度条件下的水质净化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发现当进水TN浓度大于42mg/L或TP浓度大于14mg/L时,90d的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对污水的去除效果将达不到Ⅴ类水标准.最后模拟计算得出,当工农业回归水的水量为0.3×108m3/a,且出水达到Ⅴ类水质标准时,扎龙湿地(约1000km2芦苇湿地)的最大承载能力为TN1.26×103t/a,TP0.42×103t/a.研究结果为扎龙湿地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2年10期)
宓永宁,王鑫,张玉清,刘清石[6](2012)在《柴河水库水质水量耦合调度模型及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柴河水库作为铁岭市重要水源地受到的污染,综合考虑柴河水库目前水量调度情况及库中TP(总磷)、TN(总氮)在水库中的最大日负荷作用,建立了柴河水库水质水量耦合调度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柴河水库利用该模型进行调度即能满足对铁岭市需水量的要求,也能保证出库水质标准。此调度模型能有效地改善水库水环境质量,可供其他水库水质水量耦合调度作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2年04期)
王文杰,安莉娜[7](2011)在《基于WASP5氮原理的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现状水体二维水质模型污染因子反应原理单一的问题,将WASP5水质模型总氮循环的基本方程作为源项,采用有限体积法(FVM)配合通量向量分裂格式(FVS)的问题水体二维水量水质耦合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某湖区水体二维水域的水量水质数值模拟,模拟成果验证了该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推广性。(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1年01期)
王文杰,安莉娜,马小兵[8](2010)在《基于WASP5总磷反应原理的非恒定流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现状水体二维水质模型污染因子反应原理单一,将WASP5水质模型总磷循环的基本方程作为源项,建立采用有限体积法(FVM)配合通量向量分裂格式(FVS)水体二维水量水质耦合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某湖区水体二维水域的水量水质数值模拟,模拟成果验证了该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4期)
万清华[9](2007)在《瓯江河口平面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瓯江为浙江省第二大江,位于浙江南部,从温州汇入东海。为拓展温州市区的发展空间,实现温州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需要,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瓯江南口封堵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将改变瓯江河口地区的水流运动及水环境状况。因此,建立瓯江河口平面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进行南口工程实施后瓯江河口水环境影响分析,对于瓯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包括:(1)系统研究了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求解方法,选择Delft3D水动力模型和WASP5水质模型用于瓯江河口区域的水量水质数值模拟。(2)利用瓯江河口区域大潮期和小潮期的流场及其水质监测资料,对建立的瓯江河口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能够作为瓯江河口区域水环境模拟的工具。(3)利用WASP5水质模型提供的水量数据接口,通过插值法,由水动力模型网格节点的水位和流速推求水质单元体中心点及单元体界面间的平均流量,实现对Delft3D水动力模型和WASP5水质模型的耦合,建立了瓯江河口平面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4)利用所建立的瓯江河口平面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研究了“南口”工程影响下,现状污染排口下的污染带变化情况及其对邻近水域水环境的影响,得出东全堵工程和西全堵工程都会加大污染排口污染带的影响面积,且东全堵工程影响大于西全堵工程,为“南口”工程的“东全堵”、“西全堵”工程方案比选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7-06-01)
张俐[10](2005)在《基于GIS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数字西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为研究背景,采用GIS软件ArcGIS8.3对西江广东段河道地形图进行了数字化并生成了河道贴体网格,在此基础上根据圣维南方程组建立了一维恒定流模型、一维非恒定流模型及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根据西江的特点,针对有机物和重金属分别建立了一维水质模型和二维水质模型,并将水量模型和水质耦合起来进行水质的预警预报。广泛收集国内外已有模型参数的研究成果,分析各类参数模式的研究背景及其适用范围;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把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应用到西江广东段,得到一些模拟及验证结果,确定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因为有GIS技术的支持,实现了计算结果即流场和浓度场的可视化表现。(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5-05-16)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利用丹麦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所DHI研制的MIIKE11软件中的HD水动力学模块和AD对流扩散模块,对沈阳市南北运河的水质水量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掌握南北运河段水文站的实际日水文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率定,并对南北运河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在率定期间和模型验证期间模拟效果均表现良好,水质、水动力及可控水中构筑物均模拟效果好,模拟精度高,此模型能够充分表现沈阳市南北运河段的水质、水量特征,为实现沈阳市南北运河水生态环境的全面提升和水功能修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胡豫英,胡鹏,廖卫红.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辽河污染模拟[C].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2019
[2].郭宇轩,王勇勇.基于MIKE11的沈阳市南北运河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3].赵璧奎,王丽萍,张验科,刘方.城市原水系统水质水量控制耦合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12
[4].陈炼钢.多闸坝大型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及应用[D].南京大学.2012
[5].李红艳,章光新,孙广志.基于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扎龙湿地水质净化功能模拟与评估[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2
[6].宓永宁,王鑫,张玉清,刘清石.柴河水库水质水量耦合调度模型及求解[J].水利水电技术.2012
[7].王文杰,安莉娜.基于WASP5氮原理的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及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
[8].王文杰,安莉娜,马小兵.基于WASP5总磷反应原理的非恒定流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
[9].万清华.瓯江河口平面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7
[10].张俐.基于GIS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