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矿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明代矿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明代矿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矿业,明代,政策,云南,神宗,辽东,官营。

明代矿业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赵长贵[1](2018)在《明代矿业政策演变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永乐朝和嘉靖朝为界,明代矿业政策的演变经历了叁个阶段。洪武时期,适应休养生息、重本抑末的需要,明政府对矿业发展以限制为主,在前期更是厉行矿禁。永乐以降,明政府因时制宜,对矿冶时允时禁、态度矛盾。嘉靖以降,随着财政趋于紧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明神宗贪心膨胀与明末社会危机的加深,矿禁逐渐松弛。明代矿业政策随社会形势变化不断调整,总体上矿禁日渐松弛,最终近乎消失。明代矿业政策的演变以确保明统治者的利益最大化为旨归,呈现出显明的阶段性、功利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种变动深深地影响着各地的矿冶活动和百姓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还影响到明王朝的命运。(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赵长贵[2](2015)在《明代矿业政策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矿业有官营和民营之别,官府对采炼不同矿产的政策也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一般情况下,官府垄断金银等贵金属矿的采冶,厉行矿禁,私人勿与,而诸如铜、铁、铅和锡等金属矿,虽由官府设局开采冶炼,但一定程度上也准许民间经营。当然,民间经营矿业需要首先征得朝廷同意,并缴纳矿税,否则,视为私自开矿,要受严惩。这种官矿为主,民矿为辅,都受官府控制的矿业政策,是由当时的所有制决定的。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①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②的时代,矿藏亦是最高统治者的私人财产,受国家支配。明代亦然,(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8-21)

赵亮亮[3](2015)在《明代云南银矿业的开发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朝是中国古代封建朝代中发展极为繁盛的王朝之一,它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其经济、政治、文化都取得了显着的发展。其矿冶业在继承宋元以来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就,云南的银矿业则在明代快速发展,并成为当时矿冶业发展中的亮点。明朝统一全国后,明太祖在全国范围内限制银矿的开发。但随着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和流通中作用的日益加强,明朝社会对白银产生极大需求。不断增长的白银需求刺激着明代对白银的开发。自永乐开始,包括云南在内全国的银矿被大力开发。在长期的发展中,云南逐渐形成大理、楚雄为中心的主要矿区,并成为全国重要的白银矿区。明中期开始,云南大量民营银场逐渐增加,其灵活的管理形式极大推动银矿的开发。明代对于云南银场的管理并没有清晰的体系,镇守太监、叁司官员都参与到管理之中,彼此之间权力存在交迭。此外,朝廷对云南银场征收超额的银课,这种压榨造成云南银场发展极为艰难,由此引出“赔纳”问题则成为危害云南社会的顽疾。云南银矿的开发为明朝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云南与内地的各项交流中封闭的社会形态逐渐发生着变化。本文以明代银矿生产、经营作为考察的出发点,并与明代整个银矿业相参照。重点阐述了云南银矿开发的历程、生产经营模式,并对云南银课的征收及危害进行归纳。笔者希望通过文章的写作梳理出云南银矿业发展的大体脉络,以期对明代云南银矿业发展的概貌有更全面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30)

赵亮亮[4](2014)在《明代云南矿业开发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历来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区,明代时期更是在中国矿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云南矿业进入到规模化开发阶段,尤其是银、铜为代表。上世纪初开始,史学界就关注到明代矿业开发问题,而云南矿业研究也是被重点研究的领域。以取得的众多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矿政和矿税两大领域。近年来,研究开始向个案研究、社会史角度倾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4年17期)

李智裕[5](2011)在《略论明代辽东地区矿业政策兼及东山矿徒对明清之际辽东社会变革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由于辽东地区处于战略要地并且矿藏资源丰富,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该地施行了特殊的矿业政策,而从事采矿行业的特殊群体——东山矿徒,作为明末清初一支政治力量也对当地政治走向及社会变革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在诸多前辈研究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辽宁省博物馆馆刊》期刊2011年00期)

刘利平[6](2005)在《略论明代的金银矿业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明代,金银矿业实被皇室垄断,直接服务于皇室财政。政府对金银矿业的政策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处于时开时闭,摇摆不定的状态。传统道德的约束与皇室财政的状况,皇帝、宦官和中央及地方官员之间力量的消长,是导致明代金银矿业政策呈现出摇摆状态的内在原因。禁私政策则以正统朝为界,经历了一个由宽到严,再由严到宽的演变过程。(本文来源于《肇庆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李龙潜[7](1959)在《试论明代矿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明代矿业的发展明代矿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采矿区域的扩大上。根据史书所载产矿的地方,可以明显看出明代比宋代、元代采矿区域扩大了,而且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矿了,连那些偏僻落后的深山穷谷,也有人在那里采矿,可见明代矿业发展的程度。其次,矿业的发展,还表现在矿课上,因为从矿课中,可以窥出产量的增长。白寿彝先生根据明(本文来源于《理论与实践》期刊1959年06期)

白寿彝[8](1956)在《明代矿业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明代官矿的衰落明代矿业有官矿,有民矿。这两种不同型的矿业,分别地说,有发展,有衰落。但就生产量总的来说,明代矿业是发展的。(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1956年00期)

明代矿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代,矿业有官营和民营之别,官府对采炼不同矿产的政策也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一般情况下,官府垄断金银等贵金属矿的采冶,厉行矿禁,私人勿与,而诸如铜、铁、铅和锡等金属矿,虽由官府设局开采冶炼,但一定程度上也准许民间经营。当然,民间经营矿业需要首先征得朝廷同意,并缴纳矿税,否则,视为私自开矿,要受严惩。这种官矿为主,民矿为辅,都受官府控制的矿业政策,是由当时的所有制决定的。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①和"六合之内,皇帝之土"~②的时代,矿藏亦是最高统治者的私人财产,受国家支配。明代亦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代矿业论文参考文献

[1].赵长贵.明代矿业政策演变的历史考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赵长贵.明代矿业政策初探[C].第十六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3].赵亮亮.明代云南银矿业的开发及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15

[4].赵亮亮.明代云南矿业开发问题研究综述[J].黑龙江史志.2014

[5].李智裕.略论明代辽东地区矿业政策兼及东山矿徒对明清之际辽东社会变革影响[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1

[6].刘利平.略论明代的金银矿业政策[J].肇庆学院学报.2005

[7].李龙潜.试论明代矿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及特点[J].理论与实践.1959

[8].白寿彝.明代矿业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6

标签:;  ;  ;  ;  ;  ;  ;  

明代矿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