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与谶纬论文

葛洪与谶纬

吕宗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摘 要: 在魏晋道教的思想领袖中,葛洪以学兼百家、博闻广识著称,对道教理论和炼丹术贡献良多。他在《抱朴子外篇·自叙》中,清楚地表明对谶纬没有多大兴趣。尽管如此,检视他的主要著述《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却发现在其观念信仰、表达习惯和知识结构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呈现出清晰的谶纬印记。谶纬思潮在其形成的早期过程中,曾吸收战国秦汉道家和方仙道术的一些思想元素,而东汉道教早期经典在形成过程中,也曾受到谶纬思潮的重要影响。魏晋以后,两种神秘主义观念体系的互动和相互渗透愈显活跃。这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考察和思考。

关键词: 葛洪;谶纬;道家

在思想史、宗教史的视野中,魏晋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代:玄学的流行,佛教、道教的兴盛,儒学的发展,以及儒、玄、佛、道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思想画面。谶纬作为西汉后期开始风行于世、在东汉三国获得官方大力推崇的儒学支流,虽然自西晋武帝以来屡遭当局严令禁绝、焚毁,谶纬遭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排挤,但它与儒、玄、佛、道诸家思想之间的持续互动,不应忽视。

“谶”是秦汉间假托神仙圣人,向人们昭示未来吉凶祸福、治乱兴衰的隐语、预言。(1) 这类神秘预言,应该起源很早,但明确冠以“谶”名的,始见于《史记》所记战国时代的故事。 “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和方士假托古代圣人,杂糅《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学说、天人感应说、儒家经说、方术信仰、星占地学等编纂而成的文本。西汉后期,谶、纬合流,逐渐形成大量谶纬文本,建构为东汉、三国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包罗万象的百科式知识体系。(2) 学界对纬书的形成年代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纬书中当然吸收有从战国到西汉中期的一些观念和叙事,但批量形成的文本不早于西汉成哀之际。东汉初,光武帝令官方学者编辑整理纬书,删除有利于王莽的符谶,向天下颁布定本。该定本至魏晋南北朝屡遭禁绝后,流散于民间,一些后出的谶言文句也渐渐羼入。 魏晋以降屡遭当局禁绝,文本逐渐散佚,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之后的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中仍拥有重要影响。早期道教的观念和论述,本就“上接黄老图谶之道术,下启张角、张陵之鬼教”(3) 汤用彤:《读〈太平经〉书所见》,《汤用彤全集》第5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与阴阳五行学说、道家学说以及七经谶纬学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4) 李养正:《〈太平经〉与阴阳五行说、道家和谶纬之关系》,《中国道教》1984年第5期。 要观察魏晋时期谶纬对道教思想的影响,葛洪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样本。

一、 葛洪的道教思想传承及其与谶纬的关系

葛洪,(5) 葛洪生于西晋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其年寿有八十一、六十一、不出六十等三种说法。王明认为《晋书》本传八十一岁说可信,则其卒年当在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参见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附录1《晋书·葛洪传》注。 字稚川,东晋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他的祖父葛系,“仕吴,历宰海盐、临安、山阴三县,入为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庐陵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少傅”等职。(6)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48页。 父葛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卒于官。葛洪十三岁丧父,家道中落,然自少好学,十六岁开始博览典籍,《孝经》《论语》《诗》《易》等儒家经典之外,“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7)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655页。

葛洪一生,于儒学、史学、哲学、文学、医药学、音乐等方面皆多成就,而尤好神仙导养之法,“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使道教的神仙信仰理论化”,成为“道教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划时代人物”。(8)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4页。

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8.3.10条给出了地铁站台突发事故逃生疏散时间的计算公式:

葛洪学兼百家,博览群籍,唯对“河洛图纬,一视便止,不得留意也。”(9)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656页。 他的学术素养,主要在儒学、道家养生、神仙道术、医药和炼丹等领域,对政治权术兴趣不大,生性不喜谶纬数术之学。他认为占星、风角、九宫、三棋、望气之类预卜吉凶的方术,“皆下术常伎,疲劳而难恃”,还不如以《三皇天文经》,“召司命司危五岳之君,阡陌亭长六丁之灵,皆使人见之,而对问以诸事,则吉凶昭然,若存诸掌,无远近幽深,咸可先知也”。(10)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五《杂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2-273页。

非受命帝王或身为人臣者,不得感五帝之星精而生,所以在东汉碑刻中,常见豪族、官僚自诩感某岳某渎某星辰而生。(35) 吕宗力:《东汉碑刻与谶纬神学》,载《研究生论文选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4页﹔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第97-102页。《诗·大雅·崧高》有“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句,甫、申指甫(吕)侯、申伯,皆姜姓诸侯。朱熹《诗集传》卷十八:“言岳山高大,而降其神灵和气,以生甫侯、申伯。实能为周之桢干屛蔽,而宣其德泽于天下也。盖申伯之先,神农之后,为唐虞四岳,总领方岳诸侯、而奉岳神之祭,能修其职,岳神享之。故此诗推本申伯之所以生,以为岳降神而为之也。”见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12页。《诗·小雅·小弁》:“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则人禀星气之说,古已有之。神山、星宿降精诞育人杰的信仰,至西汉末被谶纬扩展为人杰皆无父,由星宿、天象、山渎、龙虎等精气感其母而生的神秘论述。 蔡邕《陈太丘碑文》所谓“含元精之和”,(36) 李善注引《易·通卦验》:“大皇之先兴耀含元精。”《文选》卷五十八,胡克家校刻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83年重印,第817页。 “陈君禀岳渎之精,苞灵曜之纯”,“峨峨崇岳,吐符降神”,(37) 李善注引《孝经·援神契》﹕“五岳之精雄,四渎之精仁。”《孝经·钩命决》﹕“五岳吐精。”宋均曰,吐精,生圣人也。《文选》卷五十八,第818页。 皆此类也。魏晋南北朝的宗室、士族、权贵,无分性别、族裔,也常藉助感生话语,凸显其家世之显赫、天赋之神奇。(38) 吕宗力:《谶纬与十六国北朝的社会与政治》,《1至6世纪中国北方社会、民族与边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葛洪认为“儒业多难”,难在“钩深致远,错综典坟,该《河》《洛》之籍籍,博百氏之云云”,还得观天象、察风云,而“一事不知,则所为不通,片言不正,则褒贬不分,举趾为世人之所则,动唇为天下之所传”。(1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七《塞难》,第140页。 而“道家约易,吾以患其难矣,将舍而从其易焉”。再者,“圣人不必仙,仙人不必圣”。儒家理想中的圣人,“刊《诗》《书》,撰《河》《洛》,著经诰,和《雅》《颂》,训童蒙”,为的是实现其政治志业:“制礼作乐,著法垂教,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匡将危之主,扶亡征之国”。所以圣人们往往“应聘诸国,突无凝烟,席不暇煖”,不可能有闲暇和心境修炼养身。(12)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二《辨问》,第224页。 葛洪无意于圣人志业,专注于长生得道,对政治色彩浓厚、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的谶纬论述不免也敬而远之了。

pick意为挑选、选择,因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的火爆而成功出圈。《偶像练习生》的节目模式是:在100名练习生中全民票选出9人,组成全新偶像男团出道。票选称为pick,pick谁就意味着支持谁、喜欢谁。《创造101》同样将pick偶像的权利交给观众。

既然如此,葛洪与谶纬又能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曾考察魏晋南北朝社会各界的“通纬”现象,发现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精英中,习纬是普遍风气,通纬是渊博的标志之一,汉末魏晋的道教方士精通谶纬,当时也被视为理所当然。如《神仙传》卷三《王远》:“博学五经,尤明天文图谶,河洛之要。”(13) 葛洪撰、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2页。胡守为指出,葛洪《神仙传》原本至隋唐已不存,增删改写的传写本不知凡几。胡氏校释本以四库全书本(据明毛晋辑本)为底本,参校《汉魏丛书》本及其他唐宋以来相关文献和类书。 卷九《尹轨》:“博学五经,尤明天文理气、河洛谶纬,无不精微。”(14) 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第318页。 《抱朴子外篇》记其道友玄泊(伯)先生“齿在志学,固已穷览六略,旁综《河》、《洛》”。(15)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633页。

再看葛洪本人的家学和道术师承:

为道者当先立功德。

葛洪叔祖葛玄的老师是东汉末年著名方士左慈。《神仙传》称其“少明五经,兼通星纬”。(17) 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第275页。星纬,《汉魏丛书》本作星气。 《抱朴子外篇·吴失》称左慈隐居天柱山时,曾向门生预言:“汉火寝耀,黄精载起”。(18)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156页。原文作“汉必寝耀”,杨明照指出“必”字吉藩本、文溯本、崇文本皆作“火”,当作火。 这正是当时流行的谶纬五德之论,东汉属火,继之而起的曹魏属土。

葛洪的老师郑隐不但精通道术,也“善律历候纬”,“不徒明五经、知仙道而已,兼综九宫三棋、推步天文、河洛谶记,莫不精研。”(19)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四《金丹》,第71页;卷十九《遐览》,第338页。 葛洪后来又从南海太守鲍靓(或作玄)学炼丹术,并娶其女鲍姑。鲍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20) 《晋书》卷九十五《鲍靓传》。

作为管理学中的重点理论,科层制在高校中成为了不利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发展的“绊脚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①严格分明的等级制度。上下级职权关系按等级划定,严格按章办事,各项活动都受规则限制。②科层制强调垂直化管理,扼杀了院(系)层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③工作内容的专业化使各项工作趋于死板和固定,一旦涉及分工不明会导致员工惰性和厌烦情绪。④非人格化,个人情感和规章制度的严格界定,缺乏人文关怀。

“谶纬之学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21)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从家学背景、道术师承和当时道教学者和方士群体的思想氛围来看,葛洪其实难以摆脱谶纬的影响。更何况谶纬作为当时包罗万象的百科式知识体系,其观念和意象的印记在葛洪的思维和著述中确实时时可见。

二、 葛洪著述所见谶纬影响

1. 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

(一) 长生可行,如何长生?

向往长生成仙,是中国宗教观念史上源远流长的传统。《山海经》曾描述“不死之山”“不死之国”“不死之药”“不死民”,《老子》主张“长生久视之道”,《庄子》推崇“真人”“至人”“神人”和倡导导引、守一、坐忘等道术。燕齐方士对海外神山和长生不老的鼓吹,更令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对不死之药心醉神迷。(23)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59-76页。 从战国开始流行的方仙道到汉魏兴起的神仙道教,其信仰和实践的核心就在于追求长生成仙。即葛洪所谓“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24)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四《勤求》,第252页。 “长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25)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六《黄白》,第288页。

但汉魏以来,也有不少人质疑修仙长生的可行性。葛洪在《内篇》中花费大量篇幅,与质疑者(或虚拟质疑者)反复辩论,从不同角度论述神仙的存在,长生的可能,和长生成仙的方法。葛洪所论,涉及道教和道教思想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前贤多有讨论。(26) 如内修以宝精行气,外养以服用仙药。见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312页。 本文关注的是葛洪长生论述中的谶纬影响。

葛洪博学多闻,著述弘富。“虽然绝大部分作品已经佚亡,但幸而流传下来的如《抱朴子》内外篇、《肘后备急方》和《神仙传》,就更加重要。”(22)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1页。 本文基于《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考察谶纬对葛洪思想观念的影响。

“长生”的终极目标自然是永生不朽,与天地同寿,但它也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超越本命的限制,活得比自然获得或上天赐予的命数更长久。本命年寿有长有短,因人而异,却也是长生的起点,要修长生,先得辨明本命。本命从何而来?《内篇·塞难》:“命之修短,实由所值,受气结胎,各有星宿。”(27)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七《塞难》,第136页。 《内篇·辨问》:

《玉钤经》主命原曰:人之吉凶,制在结胎受气之日,皆上得列宿之精。其值圣宿则圣,值贤宿则贤,值文宿则文,值武宿则武,值贵宿则贵,值富宿则富,值贱宿则贱,值贫宿则贫,值寿宿则寿,值仙宿则仙。(28)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二,第226页。

或说这是“宿命论”的观念,认为人的贵贱、年寿、能否成仙,早在娘肚子里受星宿之气结胎时就已注定。(29)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328页。 或以为葛洪“受气结胎,各有星宿”之说,出自王充《论衡·命义》:

人有寿夭之相,亦有贫富贵贱之法,俱见于体。故寿命修短,皆禀于天;骨法善恶,皆见于体。

天有百官,有众星。天施气而众星布精。

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30) 黄晖:《论衡校释》卷二《命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6、48页。

据介绍,每一个合作的农户或种植基地,农拓者都会安排专业人员对土壤进行分析,收集历年作物生长、天气变化等大量数据,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量身打造出覆盖种、肥、药和田间管理等多方面的全程种植解决方案,并在种植过程中进行监督化的跟踪管理。在这种模式下,农民的种植水平得以提升,避免了肥药的浪费和无效施用,精准的病虫害解决方案保障了作物健康,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交出了辣椒亩产增幅30%、番茄亩产增幅40%、其他作物均有不同比例增产的答卷。

需要注意的是,据《命义》篇的论述,人的命运,分为命与禄两途。性即禀性,由人不由天,寿命长短(命)由禀性决定。气即星的精气,人禀星气而生,包括财富和地位。(31) 黄晖:《论衡校释》卷二《命义》,第46-48页。 但葛洪所说的本命,包括寿命、品行、才能、地位、财富之定数,和修仙长生的可能性,皆取决于母腹结胎时所受星宿之精气。这种观念,更多是源自谶纬的感生论述。(32) 《论衡·命义》关于命、禄、性、气的讨论,其实也是从谶纬论述发展出来的。

谶纬宣称圣人、帝王、名臣皆无父,由其母感大人迹、神龙、云虎、仙人、电光、流星、大虹、白气、星宿之精、山渎之灵等神灵精气,“意感”“气感”而生。作为其五德终始论核心的感生帝之说,即是以太微垣五帝座为五德之帝的天府。(33) 所以谶纬五德之帝亦称太微五帝。《尚书·帝命验》:“帝者承天立府,以尊天重象。赤曰文祖,黄曰神斗,白曰显纪,黑曰玄矩,苍曰灵府。”注:“象,五精之神也。天有五帝,集居太微,降精以生圣人。”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礼记·大传》郑玄注:“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见阮元《十三经注疏》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06页引。 真命天子皆依上天设定的次序时运,由其母感五帝之一的精气而降临人世,代天治民。(34) 《春秋·演孔图》:“天子皆五帝精宝,各有题序次运,相据起”。见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第581页。

2)将乡村作为基础,选择合适的地域。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背景,同时结合当地地理条件,为农村保留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然后结合本地人文资源,营造出优美,富有内涵的景区[4]。第三方面,发展农村旅游业,还需要突出文化特点,在其中融入当地风土人情,对当地文化特色进行充分利用,充分满足游客的观赏需要。

前文提到,《抱朴子外篇·吴失》称左慈隐居天柱山时,曾向门生预言:“汉火寝耀,黄精载起”。这正是典型的谶纬五德论述。东汉属火德,继之而起的曹魏属土,色尚黄。如杨明照校笺引《文选》李善注:“干宝《搜神记》曰:‘魏惟五德之运,以土承汉’。《春秋保乾图》:‘汉以魏征,黄精接期,天下归高。’”(65) 吕宗力:《谶纬与十六国北朝的政治与社会》,第157页。

但如果本命年寿和能否成仙在出生前早已注定,修仙长生的努力岂非毫无意义?世上也有“了无知道术方伎,而平安寿考者”,岂非不必修仙也可能长寿?葛洪解释说,不修仙而获长寿者,可能是因为“有阴德善行,以致福佑”;可能是因为“受命本长(即本命丰厚),故令难老迟死”;也可能是因为侥幸,“幸而偶尔不逢灾伤。譬犹田猎所经,而有遗禽脱兽;大火既过,时余不烬草木也”。但侥幸不可恃,“当恃我之不可侵也,无恃鬼神之不侵我也”。“任自然无方术者”,在和平安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可能长寿善终,但如果遇到“暴鬼之横枉,大疫之流行”的大环境,就如同裸身处于“矢石雾合,飞锋烟交”的战场或“洪雨河倾,素雪弥天”的恶劣环境,凭什么自保?(39)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九《道意》,第176-177页。 所以,正如“《龟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40)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六《黄白》,第287页。 修炼道术,就好比“储甲胄,蓄蓑笠者”,(4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九《道意》,第177页。 为脆弱的肉身添加了防护层,可以抵御兵火、风雨的侵害,延续生命。

近年来,RNA-seq技术可用于预测基因或亚型的表达、检测差异表达的基因[9],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全基因组转录水平的量化,以及分子标记的挖掘和药用植物中各种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如兰花、板蓝根、山茶等[10-12].对于至今仍没有基因组序列的物种,RNA-seq(高通量RNA测序技术)为人们进行次生代谢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在葛洪看来,“我命在我不在天”,内修以宝精行气,外养以服用仙药,只是修仙长生的技术层面,“非积善阴德,不足以感神明”,(42)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六《微旨》,第124页。 德行德性,才是得以长生的根本:

葛洪祖父葛系,“学无不涉,究测精微”。(16)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648页。 在东汉至三国的历史语境中,这样的表述不仅形容博学,也往往指精擅玄妙的数术图谶之学。

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终不得长生也。(43)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三《对俗》,第53-54页。“终不得长生也”,“终”或作“皆”。然敦煌、影古写本、宋浙本及《初学记》卷二十三皆作“终”,王明以为“终”字于义为长,今从之。

鬼神正直,长生不能靠重祷丰祀,贿赂求取:

夫福非足恭所请也,祸非禋祀所禳也。若命可以重祷延,疾可以丰祀除,则富姓可以必长生,而贵人可以无疾病也。

夫不忠不孝,罪之大恶,积千金之赂,太牢之馔,求令名于明主,释愆责于邦家,以人释人,犹不可得,况年寿难获于令名,笃疾难除于愆责,鬼神异伦,正直是与,冀其曲佑,未有之也。(44)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九《道意》,第171页。

葛洪设定的德行准则与儒家的纲常名教是一致的:

纬书中丰赡的典故和博物意象,深受魏晋文士的喜爱。刘勰说纬书“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是以后来辞人,捃摭英华。”(81) 王利器校笺:《文心雕龙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2页。 验诸《抱朴子外篇·博喻》:

3. 鬼神监督,增寿减算

● 误食酒精、咖啡、香水等少量误食不会发生急性中毒,如果误食的量较大,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或水,尝试催吐,紧急就医。

在葛洪的设计中,修仙者积善立功或作恶受罚是可以量化的,在鬼神监督之下,与寿数增减直接挂钩,立竿见影。《抱朴子内篇·对俗》:

(上天司命之神察人过恶其)行恶事大者,司命夺纪,小过夺算,随所犯轻重,故所夺有多少也。凡人之受命得寿,自有本数,数本多者,则纪算难尽而迟死,若所禀本少,而所犯者多,则纪算速尽而早死。又云,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复中行一恶,则尽失前善,乃当复更起善数耳。故善不在大,恶不在小也。虽不作恶事,而口及所行之事,及责求布施之报,便复失此一事之善,但不尽失耳。(46)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三,第53-54页。王明指出宝颜堂本、崇文本多“上天司命之神察人过恶其”11字,今据补。

人们的寿数细化为纪(年)和算;(47) 算有一日、三日、百日数说。 天地间到处都有“司过之神”,随时随处伺察人们的言行;犯有过失者,依情节轻重,立即削夺其相应的寿算。更绝的是,人身内常驻有三尸神,家庭中常驻有灶神,定期上天向主管神灵汇报。而三尸神为了私利,对所寄身的宿主刻意严苛:

神人曰:“必欲长生,先去三尸,三尸去,则意志定,嗜欲除也。”乃以神方五篇见授,云:伏尸常以月望晦朔上天,白人罪过,司命夺人筭纪,使少寿。人身中神欲人生,而三尸欲人死,死则神散,返于无形之中,而三尸成鬼,而人享奠祭祀之,则得歆飨,以此利在人速死也。(48) 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第300页。

又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魂灵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享人祭酹。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所为过失。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吾亦未能审此事之有无也。然天道邈远,鬼神难明。赵简子秦穆公皆亲受金策于上帝,有土地之明征。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有精神则宜赏善而罚恶,但其体大而网疏,不必机发而响应耳。(49)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六《微旨》,第125页。

这种现世报式的、可以精确量化的善恶报应论述,以通俗易明的话语和意象,激发人们对鬼神等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强化了天道奖善罚恶的功利色彩。在现世人生中,人们发现善未必有善报,恶未必有恶报,难免心存侥幸。葛洪采用道教“承负说”,告诫世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恶行就算未及现世报,必将殃及家人子孙。曾行恶事而图改悔者,当加倍行善,才能转祸为福:

但有恶心而无恶迹者夺算,若恶事而损于人者夺纪,若算纪未尽而自死者,皆殃及子孙也。诸横夺人财物者,或计其妻子家口以当填之,以致死丧,但不即至耳。其恶行若不足以煞其家人者,久久终遭水火劫盗,及遗失器物,或遇县官疾病,自营医药,烹牲祭祀所用之费,要当令足以尽其所取之直也。故道家言枉煞人者,是以兵刃而更相杀。其取非义之财,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救饥,鸩酒解渴,非不暂饱而死亦及之矣。其有曾行诸恶事,后自改悔者,若曾枉煞人,则当思救济应死之人以解之。若妄取人财物,则当思施与贫困以解之。若以罪加人,则当思荐达贤人以解之。皆一倍于所为,则可便受吉利,转祸为福之道也。能尽不犯之,则必延年益寿,学道速成也。夫天高而听卑,物无不鉴,行善不怠,必得吉报。(50)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六《微旨》,第127页。

葛洪倡导的鬼神监督、增寿减算论述,主要源自纬书。如《河图记命符》:

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笇纪。恶事大者夺纪(注:纪,一年也。),小过夺笇(注:笇,一日也。)随所犯轻重,所夺有多少也。人受命得寿,自有本数,数本多者,纪笇难尽,故死迟。算若所禀本数以少,而所犯多者,则纪笇速尽而死早也。又人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实魂魄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飨食人祭酹。每到六甲穷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所为过失。过大者夺人纪,小者夺人算。(51)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编:《纬书集成》,第1196页。《河图记命符》这一表述在纬书中并非孤证。如以纪、算为寿数单位,见《洛书甄曜度》:“黄帝曰:凡人生一日,天帝赐算三万六千,又赐纪二千。圣人得三万六千七百二十,凡人得三万六千。一纪主一岁,圣人加七百二十。”(《纬书集成》,第1269页)《河图握矩记》:“孝顺二亲,赐算二千,天司录所表事,赐算中功。”(《纬书集成》,第1145页)《礼斗威仪》则指出未能尽享天赐命禄谓之“夭”:“夭其禄命,不能极其数”。(《纬书集成》,第526页)

葛洪在纬书“司过之神夺人笇纪”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一整套诸神(包括心腹神、身中神、司命神和守护家宅的灶神)贴身伺察、簿记功罪、增寿减算严格量化的论述,不仅流行于道教徒中,也成为后世社会的广泛信仰。

(二) “守一”与身中神信仰

呼请神祇鬼魅乃至直呼其名以驱邪避疫的信仰习俗,至迟自战国至西汉已流行。(52)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页。 如《日书》甲种《诘咎》:“一室中卧者眯也,不可以居,是□鬼居之,取桃枱椯四隅中央,以牡棘刀刊其宫墙,呼之曰:‘复疾,趋出。今日不出,以牡刀皮而衣。’则无殃矣。”这是呼请鬼魅离开民居之例。《马王堆汉墓帛书·杂疗方》:

?即不幸為蜮虫蛇蠭(蜂)射者,祝,唾之三,以其射者名名之,曰:“某,女(汝)弟兄五人,某索智(知)其名,而處水者為(鱼+支),而處土者為蚑,棲木者為蠭(蜂)、?斯,蜚(飛)而之荊南者為蜮。而晋□未□,爾教為宗孫。某賊,(爾)不使某之病已,且復□□□□□□□□□□□□□□。”(53)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28-129页。

呼请蜮虫之名,可以驱病。《抱朴子·杂应》称“知书北斗字及日月字,便不畏白刃”,“诵五兵名亦有验”;“暗诵所当致见诸神姓名位号,识其衣冠”,每有奇效。(54)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五,第269-270、273页。 《登涉》称凡遇精怪鬼物,只要知其名而呼之,“则不能为害也”。(55)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七,第304页。

以上皆存思呼请身外神之例。身中驻有诸神,存思呼请其名以驱邪避疫的观念,目前所见最早的文献出处为纬书《龙鱼河图》:“髪神名寿长,耳神名娇女,目神名珠殃,鼻神名勇卢,齿神名丹朱。夜卧三呼之,有患亦便呼之九过,恶鬼自却。”(56)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编:《纬书集成》,第1153页。道教早期经典《老子中经》所记人身所驻神灵更详细,五官、五脏、五腑、头顶、脑骨、泥丸、胸、乳、肩背、腹、脐等皆驻有神。 这些身中神都拥有司过监督的职能。通过居住人们体内的心腹神、身中神、司命神,(57) 王明:《太平经合校》卷十八—三十四《录身正神法》:“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非为他神,乃身中神也。夫言语自从心腹中出,傍人反得知之,是身中神告也。”卷一百一十一《大圣上章诀》:“天君日夜预知,天上地下中和之间,大小乙密事,悉自知之。”“心神在人腹中,与天遥相见,音声相闻,安得不知人民善恶乎?”卷一百一十四《见诫不触恶诀》:“故言司命,近在胸心,不离人远,司人是非,有过辄退,何有失时,辄减人年命。” 天神对人们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念,洞察秋毫。《抱朴子·杂应》称:“思脾中神名,名黄裳子,但合口食内气,此皆有真效。”(58)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五,第267-268页。 显然受到《龙鱼河图》论述的影响。

葛洪道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论述“守一”也受到了身中神信仰的影响。葛洪说,“闻之师云,人能知一,万事毕”。“道起于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59)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八,第323页。 这里说的“一”,在早期道家论述中,本指道,也指身(包括魂与魄,形躯与精神)。(60) 《老子》第十章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三十九章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陈鼓应认为,这里的“一”指道,“抱一”指魂魄合而为一,即合于道。见《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6-97、218页。萧登福以为“载营魄抱一”即专注于内在之魂魄,使形体不离,与道相合为一。见《道教“守一”修持法之源起及其演变》,《宗教学研究》2006年1期。《庄子·外篇·在宥》,黄帝向广成子请教长生之道,广成子说:“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陈鼓应对“守其一”的解读是:“持守‘至道’的纯一”。《庄子今注今译》(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32页。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十八《地真》注4引《太平经·圣君秘旨》:“天不守一失其清,地不守一失其宁,神不守一不生成,人不守一不活生”。 而在《抱朴子·地真》中,“一”被人格化为神,“守一”被理解为“思见身中诸神”,意守三丹田,成为一种仙道长生的内修方法:(61)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310页。

故《仙经》曰:子欲长生,守一当明;思一至饥,一与之粮;思一至渴,一与之浆。一有姓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或在人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此乃是道家所重,世世歃血口传其姓名耳。

抱朴子曰:“吾闻之于师云,道术诸经,所思存念作,可以却恶防身者,乃有数千法。如含影藏形,及守形无生,九变十二化二十四生等,思见身中诸神,而内视令见之法,不可胜计,亦各有效也。然或乃思作数千物以自卫,率多烦难,足以大劳人意。若知守一之道,则一切除弃此辈,故曰能知一则万事毕者也。(62)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八,第323、324页。

经调查,精准农业应用系统在全县的农机专业合作应用达到99%以上,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由于受使用者文化水平、经济承受能力和传统农业种植的影响,精准农业系统发展缓慢。

(三) 葛洪著述中的谶纬话语

笔者在讨论谶纬与魏晋南北朝文学和社会的关系时,曾指出谶纬中丰富的文学、神话、思想资源,引起文人学者的浓厚兴趣和喜爱。当时的文学作品广泛引用谶纬,从知识结构,思维习惯到表达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谶纬的深刻影响。(63) 吕宗力:《谶纬与魏晋南朝文学》,载葛晓音主编《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而在北朝墓志中大量存在的谶纬式流行话语、意象和范式表述,也是当时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心态、惯性思维之自然流露。(64) 吕宗力:《谶纬与十六国北朝的政治与社会》,第297页。 这一观察看来也适用于《抱朴子》和《神仙传》的话语体系。

1. 五德期运

循环经济的出现,为茅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增长空间。2004年,茅台集团研究开发酒糟综合技术,设立贵州琨恩公司,专门从事酒糟的综合利用,在2013年,茅台循环经济产投公司成立,基本形成了以“生产茅台酒-生产中级酒和有机肥-生产有机原料-生产茅台酒”为循环的新经济模式。

2. 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

类似的表述还见于《抱朴子外篇·安贫》:“昔汉火寝耀,龙战虎争,九有幅裂,三家鼎据”。(66)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198页。又,《神仙传·卫叔卿》:“今世向大乱,天下无聊,后数百年间,土灭金亡。”(胡守为《神仙传校释》卷二,第58页)土为魏德,金为晋德。此言仙人卫叔卿在西汉武帝之世预言魏、晋将亡,或非葛洪原文。

据谶纬五德论述,受到上天宠幸的帝王和贵人,必身具异禀,相貌特异。圣贤皆生具异相。例如黄帝龙颜、仓颉四目、伏羲牛首、女娲蛇躯、尧眉八彩、皋陶鸟啄、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三肘、文王四乳、武王骈齿、周公偻背,孔子“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龙颡,斗唇昌颜,均颐辅喉,骈齿龙形,龟脊虎掌,胼协修肱,参膺圩顶”等。(67) 《春秋·演孔图》。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编:《纬书集成》,第574、576页。 《抱朴子内篇·杂应》形容老子的相貌“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68)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五,第273-274页。 显然参照了谶纬的模版。

谶纬五德论述在古典儒家革命论的基础上,也强调帝王之兴,必俟天命,但其特征是依五行次序,上帝之下设置五帝,轮流坐庄,发展出皇朝定期更迭的期运论述。“期”即帝王终始存亡之期,“运”即五德更运之运。《抱朴子外篇·酒诫》之“汉高应天,承运革命”,(69)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册),第595页。 《正郭》称郭泰“才非应期”,(70)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462页。又《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曰:“含元精之和,应期运之数”。 反映的正是谶纬的期运观念。

2. 符瑞意象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人群中存在MS的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已报道的我国成人MS的比例为9.8%~17.8%[17],本研究中合并MS的前列腺癌患者占16.08%,与之前的报道相符。ZHANG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MS和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8以及较晚的病理分期有关。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MS和病理T分期的相关性,然而,未发现两组之间Gleason评分有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采用的Gleason评分分组方式与之前的研究不同。为了减少其他临床终点对结果的干扰,我们采用竞争风险模型评估MS对生化复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合并MS的前列腺癌患者出现生化复发的概率是无MS者的1.86倍。

符瑞,或祥瑞,即被视为吉祥的自然现象,是汉儒天人感应和谶纬君权天授论述的重要符号意象,也是当时社会文化中的流行话语。皇权更迭、五运转移之际,甚至贵人降生之刻,往往伴随有多种符瑞,时人视为启示天意的征兆。如《抱朴子外篇·广誉》:“影响不能无形声以著,余庆不可以无德而招。故唐尧为政七十余载,然后景星摛耀;羊公积行,黄发不倦,而乃坠金雨集。”(71)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383页。 杨明照指出唐尧为政七十余年,以德致景星之说出自《尚书中候·握河纪》。

《守塉》:“姜望至德,而佃不复种,重华大圣,而渔不偿网;然后玉璜表营丘之祚,大功有二十之高。”(72)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190页。 杨明照指出“玉璜”出《尚书大传》。案《尚书大传·殷传·西伯戡耆(黎)》:“周文王至磻溪,见吕望。文王拜之。尚父曰:望钓得玉璜,刻曰:周受命,吕佐检,徳合于今,昌来提。”(73) 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卷三,清光绪22年刻师伏堂丛书本,第20页。 其行文不类大传,疑为纬书文句羼入。《尚书中候》对吕尚钓鱼出玉璜故事有更详细的描述。

上述景星、玉璜都属于圣人受命的符瑞意象。其他启示天意、象征吉兆的祥瑞话语和意象,在葛洪的著述中更随处可见。如《抱朴子内篇·对俗》中的“唐尧观蓂荚以知月”“白狼知殷家之兴”“见周家之盛”(74)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三,第49页。 ,《辨问》中的“赤雀衔书”;(75)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二,第229页。 《抱朴子外篇·嘉遁》中的“占日之草”“连理之林”(76)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册),第19页。 ,《吴失》中的“朱华(草)”“沈醴”(77)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156页。 ,《安贫》《穷达》中的“河清”(78)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204、630页。 。《诘鲍》中的“龟、龙吐藻于河湄”“景、老摛耀于天路”等。

《诘鲍》篇通过抱朴子与一位虚拟人物鲍敬言的论辩,揭示了葛洪对君主政体和君主制社会的观念。鲍生“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以为古者无君,胜于今世”(79)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493页。 。葛洪在论辩中,指斥鲍生“独举衰世之罪,不论至治之义”,遂引述一系列谶纬祥瑞意象,论证君臣之道乃势之必然,受命君主以德治世,获天意之认可:

太阶既平,七政遵度,梧禽激响于朝阳,麟、虞觌灵而来出,龟、龙吐藻于河湄,景、老摛耀于天路。

至于扰龙驯凤,《河图》《洛书》,或麟衔甲负,或黄鱼波涌,或丹禽翔授,或回风三集,皆在有君之世,不出无王之时也。夫祥瑞之征,指发玄极,或以表革命之符,或以彰至治之盛。若令有君不合天意,彼嘉应之来,孰使之哉?

鲍生驳斥种种瑞象不过是王者“钦想奇瑞,引诱幽荒,崇德迈威,厌耀未服”的工具,无益于民。葛洪则引《孝经·援神契》“夫王者德及天则有天瑞,德及地则有地应”为说,争辩道:

若乃景星摛光以佐望舒之耀,冠日含采以表羲和之晷,灵禽嗈喈于阿阁,金象焜晃乎清沼,此岂卑辞所致,厚币所诱哉!王莽奸猾,包藏祸心,文致太平,诳眩朝野,贶遗外域,使送瑞物,岂可以此谓古皆然乎?(80)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518、523、570页。

符瑞话语在魏晋南北朝文人书写中非常流行,葛洪虽然不好读谶纬,对这一话语系统看来仍然相当熟习。

3. 博物与典故

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45)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六《微旨》,第126页。

偏才不足以经周用,只长不足以济众短。是以鸡知将旦,不能究阴阳之历数;鹄识夜半,不能极晷景之道度;山鸠知晴雨于将来,不能明天文;蛇知潜泉之所居,不能达地理。(82)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285-286页。

杨明照注:“鹄,多本作鹤。作鹤是。”又引《春秋·考异邮》:“鹤知夜半,鸡应旦明。”《说题辞》:“鹤知夜半。”

又如:“五岳六柱,以峙静作镇。”杨明照指出,六柱当作八柱。《楚辞·天问》:“八柱何当?”王逸注:“天有八山为注”。洪兴祖补注引《河图》:“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淮南子》:“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又引《河图·括地像》:“昆仑山之东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八柱”。(83)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302-303页。

《抱朴子外篇·酒诫》:

(或人难曰:)“盖闻昊天表酒旗之宿,坤灵挺空桑之化,燎祡员丘,瘗薶圻泽,祼鬯仪彝,实降神祇,酒为礼也。”

抱朴子答曰:“酒旗之宿,则有之矣。譬犹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水火之原,于是在焉。然节而宣之,则以养生立功;用之失适,则焚溺而死。岂可恃悬象之在天,而谓水火不杀人哉?宜生之具,莫先于食;食之过多,实结症瘕。况于酒醴之毒物乎!”(84)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册),第586、593页。

星宿名“酒旗”,不见于《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始见于纬书。杨明照注引《春秋元命包》:“酒旗主上尊,大帝运枢,阴阳满陈,列宿成德,五星布恩,神明和合,四节并宣,历纪齐得,诸灵合欢,故设酒旗,以人侑神。”(85)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册),第587页。

至曹操制定酒禁,孔融调笑之:“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86) 《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崔琰传附孔融传》。 《晋书·天文志上》以“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飨饮食。五星守酒旗,天下大酺,有酒肉财物,赐若爵宗室。”(87) 《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 显然都受纬书论述的影响。

《抱朴子内篇·仙药》列举有益长生修仙之药物,首列《神农》四经上、中、下三品,次举《孝经·援神契》:“椒姜御湿,菖蒲益聪,巨胜延年”,称“皆上圣之至言,方术之实录也,明文炳然,而世人终于不信,可叹息者也”。(88)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一,第196页。

(3)施工重点环节不精准。如验收开钻、定点测斜,进入沙河街等特殊地层、水平井使用地质导向仪器、电测、下套管、固井等特殊环节,井队一直以原有的施工方式方法实施,缺乏精准性。

《抱朴子外篇·勖学》举出种种孔子博闻广识的传闻,提倡广涉博学:

且夫闻商羊而戒浩瀁,访鸟砮而洽东肃,谘萍实而言色味,讯土狗而识坟羊,披《灵宝》而知山隐,因折俎而说专车,瞻离毕而分阴阳之候,由冬螽而觉闰余之错,何神之有?学而已矣。(89)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册),第129页。

其中“披《灵宝》而知山隐”一事,典出纬书《河图》。杨明照注曰:

《河图绛象》:“太湖中洞庭山,林屋洞天,即禹藏真文之所,一名包山。吴王阖闾登包山之上,命龙威丈人入包山,得书一卷,凡一百七十四字,而还。吴王不识,使问仲尼,诡云:“赤乌衔书以授王。”仲尼曰:“昔吾游西海之上,闻童谣曰:‘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名隐居。北上包山入灵墟,乃造洞庭窃禹书。天帝大文不可舒,此文长传百六初。今强取出丧国庐。’丘按谣言,乃龙威丈人洞中得也。赤乌所衔,非丘所知也。”吴王惧,乃复归其书。”(《古微书》32,《云笈七签》三《灵宝略纪》所叙甚详。)山隐,《灵宝略纪》谓龙威丈人姓山名隐居,故稚川省称为山隐。”(90) 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上册),第130-131页。

因此,在跨境电商环境中分析消费者需求亟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获取真实交易的消费信息,通过电商平台、行业组织、工商业公司、咨询公司等多渠道研究当地消费文化、生活习惯、商品需求等内容,帮助中小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对销售市场做出科学预判,提高新产品上市成功率,进而降低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二是如何将数据变现以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企业需根据数据信息进行客户细分,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体现在网页设计、文字描述、产品包装、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尽量契合消费者偏好,降低消费者因地理距离产生的感知风险,提高其消费意愿,进而提升海外市场营销效果和市场开拓效率,为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自动化的机械设计制造意味着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把生产、设计所需要的图像、声音转换成不同的数字化,以此为基础就能实现对产品的模拟,并以更先进的方式完成产品制造,数字化应用模式与自动化并行,相辅相成发展。

葛洪虽然对于“河洛图纬,一视便止,不得留意也”,但其博物多闻,似亦得益于博览纬书矣!

三、 小结

葛洪学兼百家,博览群籍,尤喜神仙道术,但他在《抱朴子外篇·自叙》中,清楚表明对谶纬没有多大兴趣。尽管如此,检视他的主要著述,却发现其观念和论述中,有着清晰的谶纬印记。葛洪坚信神仙实有,仙道可学,长生可期。《抱朴子内篇》的大量篇幅,被用来传播和论证葛洪的仙道理论。在《论仙》篇中,葛洪历数历史上和当代广为人知的鬼神典故,如辅氏报施之鬼,成汤怒齐之灵,申生交言于狐子,杜伯报恨于周宣,彭生托形于玄豕,如意假貌于苍狗,灌夫守田蚡,子义掊燕简,蓐收之降于莘,栾侯之止民家,素姜之说谶纬,孝孙之著文章,神君言于上林,罗阳仕于吴朝,并感叹道:“鬼神之事,著于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然而蔽者犹谓无之,况长生之事,世所希闻乎!望使必信,是令蚊虻负山,与井蟆论海也。”(9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王明认为:“素姜似即李庶姜,名合。”疑误读。《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左中郎将李伏表魏王曰:‘昔先王初建魏国,在境外者闻之未审,皆以为拜王。武都李庶、姜合羁旅汉中,谓臣曰:“必为魏公,未便王也。定天下者,魏公子桓,神之所命,当合符谶,以应天人之位。”臣以合辞语镇南将军张鲁,鲁亦问合知书所出?合曰:“孔子玉版也。天子历数,虽百世可知。”’”是“素姜”当为“(李)庶、姜(合)”。

“庶、姜之说谶纬”也被列为“著于竹帛,昭昭如此”之一例,可知在当时人们以及葛洪自己的认知中,谶纬论述的可信度、权威性至少不弱于《左传》《墨子》《史记》《汉书》等。正因为葛洪生性不喜谶纬数术之学,《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中自觉、不自觉地显现出来的谶纬色彩,对于我们观察魏晋时期谶纬与道教界的互动,其实更具说服力。谶纬思潮在其形成的早期过程中,曾吸收战国秦汉道家和方仙道术的一些思想元素,而东汉道教早期经典在形成过程中,也曾受到谶纬思潮的重要影响。魏晋以后,两种神秘主义观念体系的互动和相互渗透愈显活跃。这种宗教文化现象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考察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 B23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7902( 2019) 05- 0014- 09

收稿日期: 2019- 02- 27

作者简介: 吕宗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胡晓明)

标签:;  ;  ;  ;  

葛洪与谶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