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历史碎片论文

本刊:历史碎片论文

Historical pieces

徐深吉巧打“麻雀战”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团长徐深吉率领七七一团二营,在山西太谷以南的范村一带,与日军展开游击战。

11月26日,太谷县城的600多名日军携带6门大炮,进犯范村。在此之前,徐深吉已经掌握了日军进攻的特点:先用大炮攻击,如无抵抗则向前进,反之即停。徐深吉在战前会上指出,要把部队化整为零,打游击战,消耗敌人。

徐深吉命二营八连进行防御游击,一排从正面诱敌深入,二三排分成多个小组,分散埋伏,机动制敌。他率二营主力埋伏在范村东面的山坡上,等待时机伏击敌人。当日军的先头部队尾随一排接近八连的游击阵地时,几个伏击点同时展开猛烈射击,之后立即转移。日军的先头部队遭袭后,骑兵迅速增援,用机关枪、火炮猛烈攻击一通,见没有还击,便继续前进。

待日军进入伏击地带后,徐深吉打响了第一枪,紧接着,各小组同时开火。日军就地组织火力还击,但徐深吉早已转移到了西边阵地。日军继续向前,行至北曲河村时,再次遭到八连三排的猛烈攻击。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想反击又打不着人,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经过6个小时的战斗,徐深吉率部消灭日军百余人。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战士们编了一则顺口溜:“只听敌人枪炮响,未见我军有伤亡,消灭敌人保自己,这次战斗真漂亮。”

“东方红,太阳升……”悠扬的旋律和浑厚的钟声已经在北京电报大楼的上空回荡了近60个春秋。

朱镜我“以笔为刃”

朱镜我,原名朱德安,1901年生于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1927年,朱镜我从东京帝国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同年10月,他回到上海,加入文化革命团体——创造社,主编《文化批判》。朱镜我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翻译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此书也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恩格斯名著的中文全译单行本。

DEA模型通过保持决策单元的输入或输出不变,确定相对有效的生产前沿面,将决策单元投影到DEA生产前沿面上,通过衡量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来测度相对有效性。CCR模型和BCC模型是DEA的基本模型,CCR模型假设的规模收益不变,BCC模型则假设规模收益可变。利用CCR和BCC模型可以判定决策单元是否 DEA 有效[14,15] 。

1928年5月,朱镜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他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成立后,朱镜我兼任党团书记,领导革命文化运动。同时,朱镜我还以一名文化战士的姿态,在“左联”刊物上发表了《中国目前思想界底解剖》《起来,纪念五一劳动节》等系列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无产阶级革命呐喊。

1934年,朱镜我被任命为上海中央局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白区的地下斗争。次年2月,朱镜我被反动当局逮捕。狱中的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身患重病仍用“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来鼓励被捕的同志坚持斗争。1937年6月,朱镜我被营救出狱。出狱后,他继续宣传抗日思想,并主动抵押房产、变卖土地,为革命事业筹集活动经费。

抗战期间,华北联大曾辗转多地办学,平山、唐县、辛集、正定等地都有广大师生艰苦奋斗的身影。白天行军,他们就利用中途休息时间上课。天气暖和时,树下就是课堂,背包当板凳,膝盖做课桌。天冷时,便向老乡借两间闲房做教室,用片石或檩条做桌椅。久而久之,学生们练就了“敌人扫荡我转移、放下背包就学习”的本领,还有很多师生参加了游击队,积极开展革命宣传。

中共敌后创办的华北联大

SNHB物流中心属于杭州大区(浙江省)并且处于第二等级,在其上面有南京、广州、上海、北京等四个超级大区,在杭州大区下面也有温州、宁波等下一级环节。其作为中转场同时也是浙江省内SN的始发仓,包括自营和安利纽崔莱的发货集货环节,从绍兴的两大仓库,自营仓和安利仓管理浙江省内杭州、宁波、温州、台州、嘉兴、湖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城市发货和集货环节。

在实际控制计算中,桥梁施工预应力和桥梁自重是对大跨径桥梁连续施工的最大阻碍因素。根据上述的正向分析法和有限元计算模型,可以获取施工期间各阶段桥梁自重和预应力影响下桥梁进展阻挠值,再与实际施工结果相比较,如果发现误差较大的浇筑模块件,即可调整立模标高[5]。

1940年,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朱镜我创作歌曲《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表达工农武装奋勇杀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这首歌在新四军中广为流传。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朱镜我随军撤离时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在突围时壮烈牺牲,时年40岁。(摘自《光明日报》,许舜达/文)

1940年下半年,华北联大开始改变战时教育模式,重点完善机构建制和教学体系,增设本科和预科教育,将原来的各部改为学院。1942年7月,华北联大已经设有法政学院、文艺学院、教育学院和中学部,学生超过3000人。

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解放军百战百胜的优秀将领,印证了毛泽东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的“伯乐”之才。(摘自《天津日报》,吴继金/文)

毛泽东用人不拘一格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30多岁的粟裕就显露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的部队在1938年到1943年间共歼灭日伪军10万余人。1944年,粟裕在车桥战役中歼敌近千人,令敌军闻风丧胆。毛泽东相信,这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将领,有能力指挥四五十万人的军队。

1939年7月7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和延安工人学校合并为华北联合大学。《华北联合大学章程》明确指出了华北联大的使命:“帮助华北地区的党、政、军、民各界培养各种干部,推动华北敌后抗日战争的发展。”

清朝文学家龚自珍有句名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毛泽东十分喜爱这句诗,在选拔人才方面也是如此为之。其中,对粟裕的重用便是他不拘一格、量才用人的范例。

抗战结束后,粟裕被任命为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内战爆发后,粟裕率领3万野战军迎击12万国民党军,七战七捷,歼敌5万多。之后,粟裕率部前往山东,与陈毅会合。1946年,粟裕协助陈毅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等战役,均大获全胜。

后来,国民党集结了60个旅的45万兵力向山东发起重点进攻,粟裕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集中主力攻打中路突进的敌七十四师,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迫使进犯鲁中之敌全线撤退。

华北联大非常重视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认清时代、认清自己,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同时,华北联大还探索出了一套以启发教学为特色的教学程序。对此,《晋察冀日报》曾高度评价:“华北联合大学主张思想自由与学术自由,创造了一套新的教学制度与教学方法,为新民主主义的大学教育开辟了道路。”华北联大陆续为党和人民培养了近8000名干部,为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摘自《河北日报》,周聪聪 郭冰/文)

周总理和北京电报大楼的钟声

师长刘伯承称赞这是一次典型的消耗战,还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麻雀战”,就像麻雀觅食,三五只,十几只,忽聚忽散,行动灵活。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撤离;敌人撤退时,便出其不意,一阵猛打。(摘自《人民政协报》,梅兴无/文)

北京电报大楼于1952年筹建,后因城市规划变动而暂停;1955年3月,政府确定将电报大楼建在北京西长安街北侧。电报大楼地面高6层,地下有1层,中央塔钟部分的高度为73.37米,总建筑面积达20100平方米。大楼装有四面塔钟,塔钟与整个建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电报大楼于1956年4月21日开工,1958年9月21日竣工,历时2年零5个月,于1958年国庆节正式运营。

周恩来总理对电报大楼的建设十分关心。1959年3月15日,周总理与董必武、贺龙等人前来视察,从机房到工位,从生产车间到顶层钟楼,周总理在大楼里待了一整天。最初,电报大楼的塔钟是全天整点报时,考虑到附近居民的夜间休息问题,周总理要求把塔钟报时的时间调整为每天7点至22点,夜间至清晨不报时。

1958年电报大楼落成初期,整点报时的前奏是《赞美新中国》和《东方红》的前两句,两首旋律交替播放,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只播放《东方红》的前两句了。1966年,北京长途电信局对报时前奏进行了再创作。

在最高人民法院编纂的《刑事审判参考》共有37个案例具体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其中又有5例涉及到关联性企业的财产认定,从这些判决中可以提取到司法对于认定关联性企业财产的标准的观点如下:

2015年国家发改委就《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进行解读时说“要辩证地看待一个区域产业同质化和差异化问题,同质化的核心是要避免恶性竞争和内部的相互蚕食。”[7]这说明产业同质化已是一个地方政府间不争的事实。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周总理陪同参观。深夜,车队途经电报大楼时,周总理发现塔钟的亮度不够,随即建议把塔钟的钟面换成白色磨砂玻璃,时钟刻度换成绿色。现在的塔钟,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格外醒目。

“冷漠型”的主要表现是既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又缺乏规划动力,低效能感作用下对就业缺乏关心和关注,也就不会产生虑情绪,但是这种低效能对学生本身能动性会产能生阻碍作用,学生也容易因为不关心就业,在大四毕业择业时容易错失机会,也因其产生的低效能会对学生的后续人生规划中作出不全面不准确判断。

1997年7月1日零点,电报大楼响起了报时钟声,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09年10月1日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晚会上,北京电报大楼的钟声作为晚会序曲响彻大江南北。如今,电报大楼的钟声已经成为北京特有的文化符号。(摘自《北京日报》,赵其辉/文)

与地面网络节点的随机移动性不同,卫星运动具有周期性,通信窗口范围具有可预测性.根据轨道动力学原理,可获得星间距离和通信窗口范围的关系,在用户卫星一个周期内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距离变化从3.5万公里到4.15万公里.

标签:;  ;  ;  ;  ;  ;  ;  ;  ;  ;  ;  

本刊:历史碎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