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风装置论文和设计-刘庆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调风装置,包括风机,风机的风窗前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与用于控制挡风板移动的控制部连接,控制部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连接,控制部控制挡风板移动以改变风窗的开口大小,以使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工作时,风量传感器首先将测得的实时风量发送给控制部,控制部比较实时风量与标准风量的大小,即两者的差值,若实时风量大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控制挡风板向减小风窗的开口的方向移动,以减小风量,同理,若实时风量小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控制挡风板向增大风窗的开口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能够自动控制调节风量,稳定风流,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保证了矿井的安全运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风窗(2)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所述风窗(2)的开口的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与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4)移动的控制部(5)连接,所述控制部(5)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6)连接,所述控制部(5)根据所述风量传感器(6)获取的所述实时风量控制所述挡风板(4)移动,以改变所述风窗(2)的开口大小,以使所述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风窗(2)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所述风窗(2)的开口的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与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4)移动的控制部(5)连接,所述控制部(5)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6)连接,所述控制部(5)根据所述风量传感器(6)获取的所述实时风量控制所述挡风板(4)移动,以改变所述风窗(2)的开口大小,以使所述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与水平设置的齿条连接,所述齿条设置于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上,所述齿轮与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件连接,所述控制部(5)与所述第一动力件控制连接,所述齿条用于带动所述挡风板(4)水平移动,以调节所述风窗(2)的开口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与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包括与第二动力件连接的转轮(1),所述转轮(1)外侧套装有随所述转轮(1)一同转动的链条,所述控制部(5)与所述第二动力件控制连接,所述链条用于带动所述挡风板(4)水平移动,以调节所述风窗(2)的开口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1)与用于固定所述传送带于巷道壁上的固定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为方形挡风板,所述方形挡风板的顶部与所述链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挡风板通过螺钉与所述链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挡风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滚轮(3)。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与所述转轮(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5)包括用于存储所述标准风量的存储器、用于接收所述实时风量的数据接收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数据接收器均与判断器连接,所述判断器用于比较所述实时风量和所述标准风量的大小,所述判断器与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4)移动的信号器连接;

当所述实时风量大于所述标准风量时,所述信号器控制所述挡风板(4)向减小所述风窗(2)开口开度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实时风量小于所述标准风量时,所述信号器控制所述挡风板(4)向增大所述风窗(2)开口开度的方向移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通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调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发展迅速的当下,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发展的要素之一,但各巷道的风阻不稳将影响整个矿井的通风系统,所以局部通风调整是尤为重要的,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木板封闭部分巷道或者人工采集风量后通过石墙对风量进行调整,上述两种方式既费工又费时,人工成本以及用料成本高,而且准确度不高,仍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巷道风量调整成本高、准确度低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风量调整准确度高的自动调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调风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风窗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所述风窗的开口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移动的控制部连接,所述控制部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风量传感器获取的所述实时风量,控制所述挡风板移动以改变所述风窗的开口大小,以使所述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

优选的,所述挡风板与水平设置的齿条连接,所述齿条设置于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上,所述齿轮与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件连接,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一动力件控制连接,所述齿条用于带动所述挡风板水平移动,以调节所述风窗的开口大小。

优选的,所述挡风板与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带包括与第二动力件连接的转轮,所述转轮外侧套装有随所述转轮一同转动的链条,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第二动力件控制连接,所述链条用于带动所述挡风板水平移动,以调节所述风窗的开口大小。

优选的,所述转轮与用于固定所述传送带于巷道壁上的固定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风板为方形挡风板,所述方形挡风板的顶部与所述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方形挡风板通过螺钉与所述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方形挡风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力件为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与所述转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包括用于存储所述标准风量的存储器、用于接收所述实时风量的数据接收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数据接收器均与判断器连接,所述判断器用于比较所述实时风量和所述标准风量的大小,所述判断器与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移动的信号器连接;

当所述实时风量大于所述标准风量时,所述信号器控制所述挡风板向减小所述风窗开口开度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实时风量小于所述标准风量时,所述信号器控制所述挡风板向增大所述风窗开口开度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包括风机,风机的风窗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风窗的开口的挡风板,挡风板与用于控制挡风板移动的控制部连接,控制部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连接,控制部根据风量传感器获取的实时风量,控制挡风板移动以改变风窗的开口大小,以使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

工作时,风量传感器首先将测得的实时风量发送给控制部,控制部比较实时风量与标准风量的大小,即两者的差值,若实时风量大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控制挡风板向减小风窗的开口的方向移动,以减小风量,同理,若实时风量小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控制挡风板向增大风窗的开口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能够自动控制调节风量,稳定风流,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保证了矿井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

图1-3中:

1为转轮、2为风窗、3为滚轮、4为挡风板、5为控制部、6为风量传感器、7为机巷、8为进风风流、9为回采工作面、10为风巷、11为回风风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风量调整准确度高的自动调风装置。

请参考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截面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包括风机,风机的风窗2前设置有可移动的、用于遮挡风窗2的开口的挡风板4,挡风板4与用于控制挡风板4移动的控制部5连接,控制部5与用于获取实时风量的风量传感器6连接,控制部5根据风量传感器6获取的实时风量,控制挡风板4移动以改变风窗2的开口大小,以使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

其中,标准风量是工作人员根据实际巷道的风阻等数据得出的一个理论数据,并不特指某一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巷道的实时风量达到标准风量时,风流处于稳定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风机中产生的风流从风窗2通过吹入巷道中,在风窗2前设置挡风板4,且挡风板4可以移动,当挡风板4发生移动时,风窗2被挡风板4遮挡的面积也随之改变,即风窗2上可以使风流通过的开口的大小发生变化,从而调节风窗2的通风量,因而,挡风板4的移动轨迹并无具体限定,可以水平移动,也可以竖直移动,只要能够改变风窗2的开口大小的移动轨迹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并且,挡风板4与用于控制挡风板4移动的控制部5连接,控制部5控制挡风板4移动以改变风窗2的开口大小,使由风量传感器6测得的实时风量增大或者减小以达到实现稳定风流的标准风量。

工作时,风量传感器6首先将测得的实时风量发送给控制部5,控制部5比较实时风量与标准风量的大小,即两者的差值,若实时风量大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5控制挡风板4向减小风窗2的开口的方向移动,以减小风量,同理,若实时风量小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5控制挡风板4向增大风窗2的开口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能够自动控制调节风量,稳定风流,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保证了矿井的安全运行。

优选的,风量传感器6安装于距通风设施100-200m,巷道壁下0.5m、距巷帮0.3m的位置,而控制部5可以就近安装,控制部5调节误差在1-5%之间,即实时风量与标准风量之间的差值在1-5%之间,则不需要调整实时风量,避免风流因其它原因而造成误操作,保证系统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挡风板4的移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挡风板4与水平设置的齿条连接,齿条设置于与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上,齿轮与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一动力件连接,控制部5与第一动力件控制连接,齿条用于带动挡风板4水平移动,以调节风窗2的开口大小。

其中,齿轮不仅能够带动齿条移动,同时也能支撑齿条,且齿轮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在巷道壁或者其他位置上,需要调整实时风量时,控制部5控制第一动力件使齿轮带动齿条转动,从而使能够挡风板4在齿条的带动下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改变风窗2的开口的开度大小,优选的,当风窗2的开口开度最大,即风窗2没有被遮挡时,挡风板4位于风窗2的左侧或者右侧,当挡风板4位于风窗2的左侧时,控制部5可以控制挡风板4向右水平移动,减小风窗2的开口的开度,以减小实时风量,同理,当挡风板4位于风窗2的右侧时,控制部5可以控制挡风板4向左水平移动,减小风窗2的开口的开度,以减小实时风量,若实时风量小于标准风量,则控制部5可以控制挡风板4向右水平移动,增大风窗2的开口的开度,以增大实时风量,当然,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挡风板4的水平移动来调整风窗2的开口的开度,也可以通过将挡风板4设置为垂直移动或者其他移动轨迹来调整风窗2的开口的开度。

当然,能够实现挡风板4移动的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挡风板4与传送带连接,传送带包括与第二动力件连接的转轮1,转轮1外侧套装有随转轮1一同转动的链条,控制部5与第二动力件控制连接,链条用于带动挡风板4水平移动,以调节风窗2的开口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链条可以在转轮1的带动下转动一周,而设置在链条上的挡风板4只需水平移动,并不需要转动一周,因而,可以在链条上设置限位件,以限制链条移动的最大距离,保证挡风板4只进行水平移动,不会随链条发生转动。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转轮1与用于固定传送带于巷道壁上的固定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固定座上设置轴承,以使转轮1可转动的固定在固定座中,而固定座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与墙体或者其他部件连接固定,固定座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的支座,具体尺寸形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关于挡风板4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挡风板4为方形挡风板,方形挡风板的顶部与链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挡风板4为方形挡风板,风窗2最好也为方形,以方便挡风板4对风窗2进行遮挡,优选的,挡风板4的尺寸大于风窗2的尺寸,从而增大风窗2通风的开口的大小范围,进而增大了风窗2的通风量的范围。当然,挡风板4的尺寸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方形挡风板可以通过螺钉与链条连接,方便拆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焊接,连接更加牢固。

为了增强方形挡风板移动时的稳定性,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方形挡风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转动的滚轮3。其中,滚轮3可以和地面或者其它平面接触,随方形挡风板的移动而滚动,优选的,方形挡风板的底部的前端与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滚轮3,以保持方形挡风板的平衡,当然,滚轮3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并不特殊限制,只要能够使方形挡风板平稳移动的方式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二动力件为电动机,电动机的转轴与转轮1连接。可以通过控制电动机正转或者倒转以实现方形挡风板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当然,第二动力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动力装置,例如气缸。

如图2所示,通过风窗2的进风风流8经过机巷7,流动到回采工作面9,之后回风风流11流向风巷10。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包括用于存储标准风量的存储器、用于接收实时风量的数据接收器,存储器和数据接收器均与判断器连接,判断器用于比较实时风量和标准风量的大小,判断器与用于控制挡风板4移动的信号器连接;当实时风量大于标准风量时,信号器控制挡风板4向减小风窗2开口开度的方向移动,当实时风量小于标准风量时,信号器控制挡风板4向增大风窗2开口开度的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实时风量等于标准风量,或者实时风量与标准风量之间的差值在允许误差之间时,信号器向挡风板4发送停止信号,控制挡风板4停止移动。

其中,存储器可以为sd闪存卡或者硬盘等能够储存数据的器件,而数据接收器即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数据接收芯片,风量传感器6测量的实时风量数据接收器接收并储存,判断器即现有技术中的数值比较器,若设实时风量为A,标准风量为B,将A和B输入至判断器,判断器对A、B进行比较,以判断其大小,比较结果有A>B、A<B以及A=B三种情况,每种情况对应着不同的输出信号F,例如,当A>B时,判断器的输出信号为FA>B<\/sub>=1,FA<B<\/sub>=0,FA=B<\/sub>=0,信号器将输出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一般采用单片机芯片,向挡风板4发送电机正转信号,使挡风板4向右移动,以减小风窗2的开度,当A<B时,判断器的输出信号为FA>B<\/sub>=0,FA<B<\/sub>=1,FA=B<\/sub>=0,信号器将输出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向挡风板4发送电机反转信号,使挡风板4向左移动,以增大风窗2的开度,当A=B时,判断器的输出信号为FA>B<\/sub>=0,FA<B<\/sub>=0,FA=B<\/sub>=1,信号器向挡风板4发送电机停转信号,挡风板4停止。

本申请仅仅是将该结构运用于自动调风装置中,相对应的,将判断比较的对象和控制的对象适应性的设置为上述内容。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调风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自动调风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0375.0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293835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E21F 1/00

专利分类号:E21F1/00;E21F17/18;E21F1/12

范畴分类:25A;

申请人:徐永佳

第一申请人:徐永佳

申请人地址: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矿堪路24号院6号楼13号

发明人:刘庆军;杨国和;许成才;王振亚;周鹤;朱义宁

第一发明人:刘庆军

当前权利人:徐永佳

代理人:罗满

代理机构:112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自动调风装置论文和设计-刘庆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