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谅模式论文_陈曦希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谅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德育,模式,启示,中学,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生命线。

体谅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希[1](2019)在《体谅模式对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谅德育模式是英国一种很有影响力的道德教育理论。其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理解和包容为思想内容,以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为要旨。而这对当前"00后"(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23期)

蒲嘉荣[2](2018)在《体谅德育模式述评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形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体谅德育模式曾经在欧美各国受到了广泛欢迎,它主张的人本主义道德观以及研发编制的《生命线》教材对于当时欧美各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转型也极具借鉴意义。本文将在对体谅德育模式进行述评的基础之上提出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并进行反思和总结。(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8年09期)

邵德常[3](2017)在《体谅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小学德育环境以及德育过程两方面论述了小学德育所面临的困境,指出了加强科学德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选择了体谅模式这一西方具有重要影响的德育模式,论述了其在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两方面对小学德育的重要的启示。德育被认为是五育之首,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政治观念的关键性教育。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在学生的德育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做好小学生的(本文来源于《小学科学(教师版)》期刊2017年02期)

苏少丹[4](2015)在《英国体谅德育模式的文化溯源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谅德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创立。研究体谅德育模式必须追溯其文化起源。英国的宗教传统、利他主义及理性精神均对体谅德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体谅德育模式,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5年23期)

周宝玲[5](2015)在《浅论体谅模式及对我国中职院校德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谅模式在学校德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情景型的教材、教师的导向示范作用以及角色尝试性的德育方式着手深入介绍了体谅模式,并就体谅模式对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实践活动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5年09期)

周秀[6](2014)在《体谅模式下中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幸福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幸福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情感是解决情感的最佳药剂。而当代我国中学德育课堂中仅仅重视对学生幸福观感性认知层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谅模式强调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对我国的幸福观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下旬刊)》期刊2014年08期)

俞路[7](2014)在《体谅模式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境入手,探索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新方式、新载体。通过尝试将英国教育家麦克菲尔和美国教育家诺丁斯提出的体谅模式应用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采用体谅模式中的叙事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叁种方式立体交互使理想信念教育由外化到内化,从而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构建起正确的信念。(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4年11期)

李佳[8](2013)在《体谅德育模式下的成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谅模式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菲尔及其同事所创,广泛流行于英国和北美。麦克菲尔反对道德教育中过于理性的方法,提出了以培养道德情感为主旨的体谅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利他主义精神。笔者认为成人学习的特点与体谅模式有着很多契合点,应当将体谅模式运用到成人高校的德育教育之中。(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3年10期)

张春燕[9](2012)在《“体谅德育模式”在中学德育中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中学德育普遍存在太过于强调积累知识了,以致于太过于忽视解决人的个性和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体谅德育模式"的优点,对我国中学德育的启示,并且针对我国当前中学德育的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家教世界》期刊2012年06期)

何肖芸[10](2012)在《论体谅模式在建设高职院校学生文化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目前高职学生的在校数目已足以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目相抗衡。这些学生有着自身特定的发展需要,形成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研究这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因素及现状,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地引导和促进高职学生的发展。在诸多建设学生文化的方式中,体谅模式应该是(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2年05期)

体谅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形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体谅德育模式曾经在欧美各国受到了广泛欢迎,它主张的人本主义道德观以及研发编制的《生命线》教材对于当时欧美各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转型也极具借鉴意义。本文将在对体谅德育模式进行述评的基础之上提出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谅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陈曦希.体谅模式对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J].中华少年.2019

[2].蒲嘉荣.体谅德育模式述评及启示[J].时代教育.2018

[3].邵德常.体谅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

[4].苏少丹.英国体谅德育模式的文化溯源及其价值[J].现代经济信息.2015

[5].周宝玲.浅论体谅模式及对我国中职院校德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5

[6].周秀.体谅模式下中学生的幸福观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

[7].俞路.体谅模式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以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为例[J].时代教育.2014

[8].李佳.体谅德育模式下的成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J].学园.2013

[9].张春燕.“体谅德育模式”在中学德育中的几点思考[J].家教世界.2012

[10].何肖芸.论体谅模式在建设高职院校学生文化中的作用[J].大家.2012

论文知识图

本文逻辑进路示意图大学生个体成熟度演化趋势2“上海笔记”课程的实施流程这种...

标签:;  ;  ;  ;  ;  ;  ;  

体谅模式论文_陈曦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