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问题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霞[1](2021)在《在线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显着特征。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地加快迈进,政府对于“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并通过对政策不断地完善,来推进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从高职院校建设网络学习空间的目的来看,一方面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革新教学手段、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来说,网络学习空间与新兴技术的结合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必然的方向,是高职院校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然路径。但是,就目前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来看,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网络学习空间本体建设问题、教学层面问题、管理层面问题及思想价值层面问题。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研究对于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未来的建设及其改进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本研究在归纳整理网络学习空间、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研究及对相关核心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目前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大体现状进行了基础分析。其次,从分析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引用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以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中的可控情境因素为出发点,形成了以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为分析框架的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理论。在理论分析框架搭建好之后,选取一所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高职院校作为个案研究学校,对其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剖析,研究方法为个案研究法,选取的调研方法为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发现调查院校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存在内部结构建设不完善、内部已有功能建设不足、建设规划与实际建设之间存在差距、基础性保障建设不足的现象。研究者对其分析,将其总结为建设准备不充分、未体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特殊性、忽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师生教学地位不平等、未体现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这五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归因,发现主要是因为学校缺少整体观念、校企合作发展滞后、空间建设未渗透自主性原则、建设中的不平等观念、传统思维的禁锢。针对观察、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结果、问题及原因的分析,研究者针对学校层面的领导及管理者,从学校自身、与企业之间合作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学校需要考察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合作企业的资质,从公司背景、运功、产品、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企业进行一个预判。第二,学校需要做好基础性保障工作,整合资源、注重培训、完善制度。第三,协同合作企业重构网络学习空间结构。第四,与合作企业协商完善网络学习空间相关功能。第五,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特色化功能建设。
何俊萍[2](2021)在《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产业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量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爱岗敬业的劳动人们”。2015年《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行业的引导作用,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多种方式去激发企业的办学活力,明确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人才培养全过程离不开行业企业参与,应充分听取行业企业的建议”。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重视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和就业质量,并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体系”。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为政府制定产教融合政策提供参考,增强企业作为产教融合主体的内生动力,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提升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研究对象主要是广东省内的三所高职院校,研究方法采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搭建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含产教融合投入指标、产教融合过程指标、产教融合效果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与培训、课程建设、企业效益、学校效益、学生满意度等九个指标,三级指标有三十二个。运用评价体系对H1、H2、H3三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结果,H1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属于优秀水平,H2和H3高职院校均属于良好水平。三所样本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为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发展产教融合提供了一个范本。但是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投入环节、过程环节和效果环节上依然存在某些缺陷和问题,应在充分了解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基础上去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水平的建议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设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项资金,建设实践导向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以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投入环节的建设。增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构筑以学科与产业技术逻辑为双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机制,以强调技能为核心高效开展教学与培训,以实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环节的优化。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效益,基于就业导向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对产教融合服务和自身发展满意度,以保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环节的产出。
罗北战[3](2021)在《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以G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基于此背景,本研究立足于笔者所工作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际,以自身任教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本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展开,试图从G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路中管窥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提出问题。第一,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缺乏以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学理逻辑为主线的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且专门以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第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途经,同时也是保障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质量的内在需要。此外,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组织实施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且其课程组织实施与思政教育互为促进,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行性。其次,分析问题,包括论文第三章和第四章。此部分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调查。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形成原因。经调查发现,虽然高职教师普遍认同课程思政理念,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认知也不断加深,但是仍然存在教师思政目标的缺失、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等问题。探究其原因是: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意识不足,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不足,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任课教师外在压力过大,考核评价制度忽视立德树人指标。这些存在的问题未能解决,将严重阻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程的推进。最后,解决问题,由论文的第五章组成。基于前面部分的分析,针对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针对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思想认识、行动方案等两个方面给予理论上指导和实践上的对策和建议。其一,应引导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让课程思政理念成为从自发到自为的行为,其二,从强化文化解读和思政理论素养,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创新教学设计,加强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能力;推行多元化教学实施方式,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推进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从标准化到创新的专业性提升;其三,需要确立善治管理理念,从处理好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处理好专业教师外在压力大的问题,处理好刚性评价与柔性评价相结合的问题三个方面,完善教学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管理保障。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对策形成,得出以下结论: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思政建设的共性,同时也带有高职院校的个性。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坚守高职院校培养以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同时具备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深挖与高职院校培养具有适切性的思政元素,积极发掘与高职院校培养方式契合的思政元素融入点,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教学和评价系统,为科学推进高职院校思政建设作出贡献。
杨金铎[4](2021)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下,中国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境遇、新诉求、新挑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在。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力量。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承载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重维度的课程,其他课程不分担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思政课程”的身上。但是,高等院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同样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成为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必须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厘清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阐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找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明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原则、方法、路径,“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为逻辑脉络展开论述,共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指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环境,定位研究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阐释、对比、分析、概括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瞄准关键问题,明晰论述脉络;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提炼出逻辑结构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行之有理,言之有据,逻辑缜密。第二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概念是探究问题的起始基点,从课程的含义推进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从普遍性到特殊性,为后续问题的探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鉴于此,进一步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第三章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包括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等三个维度。“隐性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勘探自身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筑牢政治信仰、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力地弥补“思政课程”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的缺憾。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课程思政”必须在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因此,分析透彻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重大。第四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溯源”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第五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研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明确其建设什么,因此,主要内容是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透彻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第六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上看,本文主要从地域、学校层次、办学性质等几个因素出发,通过查阅官网通知、公众号、了解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方式列举了部分学校带有“课程思政”性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上看,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以此为依据归纳出相应的原因。第七章为“怎样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本文以困境及原因为依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鉴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坚持党委领导、协同共建、贴近实际等原则,实施统筹与支撑相统一、自察与培训相统一、融合和联动相统一等方法,要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第八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未来展望”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本章主要从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新时代下的“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化,将推动“全课程育人”局面的形成、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张晓霞[5](2021)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以四川凉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学龄儿童数量激增,学前教育的规模随之扩大,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幼儿师资的主阵地,其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为贯彻习总书记“扶贫要扶智”的精准扶贫理念,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了“一村一幼”、“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迎来了重大机遇,但也是重大责任。为此,提高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研究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内生式发展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四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选取欠发达地区的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和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48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5名教师进行访谈,从而调查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培养制度不健全,培养主体单一、培养评价考核机制固态化,评价指标不灵活。这些问题对欠发达地区本土幼儿教师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结合区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地区适配性和可行性高的先进经验,选取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共49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5名教师进行访谈,总结发达地区的培养特点和可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启示。研究发现:发达地区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具体、培养过程较为系统、培养主体多元、培养评价体系相对完善,可从多方面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可执行的经验借鉴。结合欠发达地区独特的区域特色,借鉴发达地区的培养经验,为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要坚持构建精准具体、特色化的培养目标,建立系统、合理、科学的内生式培养过程,坚持“校政园”深度融合的协同培养机制和建立灵活多元评价体系等建议,进而为欠发达地区提高幼儿师资培养质量,培养符合本地需求的“民族性”、“技能性”并行的高素质幼儿师资,教育脱贫攻坚而助力。
刘欣月[6](2021)在《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Z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镇,国家大力投入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教育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还是中央或者地方的一些财政的政策等,都力求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凸显了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最近几年以来,高职教育稳中有进、良性发展,国家以及社会中很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均来自于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优质人才培养的方法,以人来带动地域经济的发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是无法离开实训基地,也是无法单靠学校的力量单独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特色,更是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的必要存在。无论是学生技能操作方面的学习和进入模拟场景的演练都离不开一所设备先进的、管理到位的、师资条件良好的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是不同的,高职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外,更加注重其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企业实践经验的培养,这是二者之间的最大差别所在。对于学生本身来讲,他们也是对于自己的动手学习以及亲身实践的环节更加有所需求的。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大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很多高等职业院校而言,都建立了学校内部的实训专门场所。但问题是,这些实训场所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或者教师的教学需要呢?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权责是否明确,分别都充当的角色都是怎么样的呢?这些问题都在一定层面上成为了阻碍院校实训基地发展的绊脚石。本文以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辽宁省Z职业学院为个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笔者的深入调研来了解此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在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基础上,找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运行不畅、实训资源浪费、建设资金不足以及实训教师队伍能力等问题,分析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的建议,如明确校企共建制度,明确双方权责、优化资源配资,增加资金来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实训基地专门管理人员等,希望可以对其他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照的建议。
孙煜娴[7](2021)在《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问题研究 ——以辽宁省S学院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促进了就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纵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会发现仍然存在诸如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不合理、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这里主要是体制机制障碍问题。其中,现代学徒制作为重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尤其值得关注。2017年,自国家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来,产教融合已然成为我国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与教育链,加强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力度,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战略。产教融合是未来高职院校办学的发展方向,也必将成为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终极目标。因此,从产教融合的视域重新审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协同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加以阐释,结合相关理论并基于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对辽宁省S学院进行个案调查,对相关行政人员、专业老师、企业负责人以及毕业班学生展开访谈和问卷调查,从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实施、学习结果评价五个维度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现状及问题展开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现代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但企业诉求未得到充分反映;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制度健全,但企业主体地位没有显现;理实课程比例安排缺乏合理性;校企在课程开发上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论证;未能实现教学实施场所的主体转换,仍以学校为主;在课程设置上调研范围有限,专业性无法保障;学徒在企实训的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校企教师缺乏有效沟通;出台“双导师”聘任政策,但导师遴选标准不明确;“双导师”教学积极性没有得到持续性激励;“双导师”缺乏定期考核培训;学生考核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未建立科学化的评价标准。基于对实施中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基本的解决策略:一是应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保障体系;构建校企之间利益均衡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二是洞察企业需求,提高满意度;三方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总体方案。三是完善校企课程内容,提升学徒学习质量;改善课程设计理念,注重产教融合实践。四是应合理分配学徒工作时间;建立学徒权益保障机制。五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提高参与积极性;建立校企之间人员互兼互聘机制。五是评估方法应该多样化,符合课程专业及人才要求;建立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的评价机制。
刘子腾[8](2021)在《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发展时期,确立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我国职业教育形成了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与改革,获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下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与困境。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导向培养,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出现了“双向困境”。在学校层面,通过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需要,毕业生需要在企业再次经过长时间培训才能上岗,导致学校学生就业有效性降低;在企业层面,企业无法找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人,导致企业在急需人才之时常常出现无人可用的情形。这样双向困境的出现,很大程度是根源于高职人才培养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因此,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问题中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出发,一是通过文献及相关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理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二是基于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指导下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分析路径。三是以某一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为案例,基于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分析路径的基础上,通过文本与问卷访谈调研分析了案例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匹配对接现状,并具体分析了案例院校在课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四个层面的匹配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五是通过结合文献研究与调研数据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优化路径与策略:构建“岗、课、证”相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孙云志[9](2021)在《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是在完善的政策制度与合理规划保障下,产业、教育之间通过组织边界展开深层次合作,实现多元治理主体之间良性互动。随着分权、授权以及民主管理成为多元治理主体追求的新组织人文观,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以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的“稳定器”以及人才红利的“催化器”身份登上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舞台。对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本研究基于多元共治视域,以交易成本理论、三重螺旋理论以及共同体理论为基础,借助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比较研究法,从历史与比较、现状实证分析、存在问题、制度创新以及机制优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计划经济运行、市场经济确立以及市场经济改革3个发展阶段的梳理,指出离合关系交替始终贯穿整个发展历程,并呈现对立统一关系。在剖析中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在目标制定、法律体系、制度体系、政校企作用等方面差异的同时,探讨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与规律。此外,为全面解读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论文从学生受访者与教师受访者两个维度,分别选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师生、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政府代表等为调查对象,对产教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认知情况的测量、具体操作情况的测量以及总体效果评价的测量,得出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在制度层面存在制度设计、制度供给、非制度因素等缺陷,在机制层面存在多元治理主体、“精神共同体”以及创新情景等错位。面对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缺陷与机制错位,研究认为应通过制度创新搭建起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规约架构,发挥制度的救济功能,实现在制度、资源以及关系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制度向成熟定型靠拢;在机制优化方面,研究认为应通过合理界定治理主体地位与功能,重塑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治理结构,建构话语、技术及法律等维度赋权的舆论生态治理机制,保障多元治理主体间构建竞合并存的和谐共生关系。
姜晓雷[10](2021)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产生了一定影响,从评价主体来看,培训评价组织的发展为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机构注入新活力,从评价内容看,既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要加强专业技能、对实际问解决题能力的评价,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从评价方法看,坚持“成果、效果、结果”评价,转变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评价,转变一次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增值评价。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这一部分首先提出了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阐明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其次对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查阅学术研究文献,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敲定。第二章:“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是阅读书籍、查阅文献寻找到“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从而为第三章分析并建构其基本框架奠定基础,即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分析框架及论证。采用本研究提出的三个范畴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论证,即“谁”作为评价主体、评价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评价,并论证建构出的分析框架的可行性。第四章:研究“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问题。借鉴文献法与访谈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了解我国实施“1+X证书”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现状以及试点中问题与困难,依据前文建立的三个维度找出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五章:德国“双元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借鉴与经验。本章主要介绍了德国“双元制”与“1+X证书”制度的联系,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三个层面分析了德国“双元制”对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1+X证书”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重点总结了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经验。第六章: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出改进的对策。本章从评价主体、内容和方法三个维度出发,根据前文访谈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二、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问题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在线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建设网络学习空间的必要性 |
1.1.2 网络学习空间自身存在的局限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网络学习空间概念分析 |
1.3.2 网络学习空间设计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在线教育 |
1.4.2 学习空间 |
1.4.3 网络学习空间 |
1.4.4 高职院校 |
1.5 理论基础 |
1.5.1 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 |
1.5.2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研究框架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 |
1.6.4 研究方法 |
1.7 总结 |
2 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调查结果分析 |
2.1 网络学习空间内部结构建设仍显不足 |
2.1.1 管理服务功能空间与师生子功能空间脱节 |
2.1.2 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偏向教师空间 |
2.1.3 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不同端口功能设计差距明显 |
2.1.4 部分功能空间内部结构混乱 |
2.1.5 缺乏特色性教学功能建设 |
2.2 网络学习空间内部已有功能建设不完善 |
2.2.1 基础性教学功能键设置不到位 |
2.2.2 知识性资源使用率低 |
2.2.3 缺乏人际互动功能区 |
2.2.4 网络学习空间技术支持不到位 |
2.3 建设规划与网络学习空间实际建设对比存在差距 |
2.3.1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规划情况 |
2.3.2 规划与实际建设的差距 |
2.4 基础性保障建设不足 |
2.5 总结 |
3 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问题 |
3.1.1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准备工作不充分 |
3.1.2 未体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
3.1.3 忽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 |
3.1.4 师生地位不平等的问题 |
3.1.5 未充分体现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 |
3.2 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缺少整体观念 |
3.2.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滞后 |
3.2.3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中的不平等观念 |
3.2.4 未渗透自主性原则 |
3.2.5 传统教学思维的禁锢 |
3.3 总结 |
4 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策略 |
4.1 考察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合作公司的资质 |
4.2 做好基础性保障工作 |
4.2.1 整合资源,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教、学、管一体建设 |
4.2.2 注重使用培训,提升师生内在认同感及使用效果 |
4.2.3 完善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相关制度 |
4.3 协同重构网络学习空间结构 |
4.4 协商完善网络学习空间相关功能 |
4.4.1 优化网络学习空间技术支持功能 |
4.4.2 完善个人子空间基础功能建设 |
4.4.3 加强个性化功能建设 |
4.5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特色化功能建设 |
4.5.1 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 |
4.5.2 推进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特色化功能建设 |
5 研究总结 |
5.1 研究成果 |
5.1.1 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理论建构 |
5.1.2 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3 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策略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X 高职院校职教云”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 2: 关于“X 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情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2)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目的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产教融合 |
三、绩效评价 |
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绩效管理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IPO评价模型 |
四、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设计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坚持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 |
二、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
三、要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和权威性原则 |
四、坚持投入、过程与产出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确定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专家调查法 |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及调查实施 |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及指标筛选结果 |
第四节 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阐述 |
一、产教融合投入的指标说明 |
二、产教融合过程的指标说明 |
三、产教融合效果的指标说明 |
第五节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
二、运用层次法计算指标权重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糊综合评价法 |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相关研究 |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测算步骤 |
第二节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
一、评价对象 |
二、数据来源 |
三、原始数据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过程 |
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单因素评价 |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第四节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结果 |
一、产教融合投入的评价结果分析 |
二、产教融合过程的评价结果分析 |
三、产教融合效果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投入环节 |
一、设立产教融合的专项资金 |
二、建设实践导向的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 |
三、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优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环节 |
一、增强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 |
二、构筑以学科与产业技术逻辑为双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机制 |
三、以强调技能为核心高效开展教学与培训 |
第三节 保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果环节 |
一、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效益 |
二、基于就业导向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
三、提高学生对产教融合服务和自身发展满意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四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调查表 |
附录五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基本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3)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以G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1.基于国家导向 |
2.基于现实需求 |
3.基于个人工作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
2.课程思政 |
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1.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
2.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途径 |
3.保障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质量的内在需要 |
(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
1.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组织实施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一致 |
2.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组织实施与课程思政互为促进 |
三、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一)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
1.教师普遍认同课程思政理念 |
2.高职院校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认知加深 |
(二)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 |
1.处理好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 |
2.思政目标的缺失 |
3.教学内容单一 |
4.教学方式单调 |
四、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内在原因 |
1.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意识不足 |
2.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不足 |
(二)外在原因 |
1.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 |
2.教师外在压力过大 |
3.考核评价制度忽视育人指标 |
五、加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从自发到自为: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 |
1.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概念的认知 |
2.提高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理念的主观能动性 |
(二)从标准化到创新: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专业性提升 |
1.强化文化解读和思政理论素养,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 |
2.创新教学设计,加强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能力 |
3.推行多元化教学实施方式,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
(三)从管理到善治:完善教学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
1.处理好教学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的问题 |
2.处理好专业教师外在压力大的问题 |
3.处理好刚性评价与柔性评价相结合的问题 |
六、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
2.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
3.研究总结课程思政建设对策和建议。 |
4.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 |
2.1.1 “课程” |
2.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 |
2.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
2.2.1 隐蔽性 |
2.2.2 依附性 |
2.2.3 浸润性 |
2.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
2.3.1 政治导向 |
2.3.2 寓德于课 |
2.3.3 人文立课 |
2.3.4 价值引领 |
2.4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
2.4.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区别 |
2.4.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契合 |
2.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 |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3.1 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
3.1.1 勘探专业课程育人元素的需要 |
3.1.2 铸牢专业课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
3.1.3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 |
3.2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
3.2.1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
3.2.2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 |
3.2.3 增强教育实践的需要 |
3.3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 |
3.3.1 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3.3.2 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需要 |
3.3.3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4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4.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4.2 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 |
4.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
4.2.2 有效教学理论 |
4.2.3 潜在课程理论 |
4.2.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
5.1 政治引导 |
5.1.1 政治理论教育 |
5.1.2 政治认同教育 |
5.1.3 家国情怀教育 |
5.2 思想引领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5.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2.3 宪法法治意识教育 |
5.3 道德熏陶 |
5.3.1 社会公德教育 |
5.3.2 职业道德教育 |
5.3.3 个人品德教育 |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
6.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
6.1.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日渐丰富 |
6.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日渐增多 |
6.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
6.2.1 部分高等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
6.2.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
6.2.3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买帐” |
6.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
6.3.1 部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
6.3.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论水平不足 |
6.3.3 部分大学生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 |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
7.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
7.1.1 党委领导原则 |
7.1.2 协同共建原则 |
7.1.3 贴近实际原则 |
7.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
7.2.1 统筹和支撑相统一 |
7.2.2 自察和培训相统一 |
7.2.3 融合和联动相统一 |
7.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
7.3.1 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各司其职 |
7.3.2 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 |
7.3.3 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 |
第8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 |
8.1 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 |
8.1.1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
8.1.2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
8.1.3 提升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
8.2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
8.2.1 为高等院校夯实办学方向提供新理念 |
8.2.2 为高等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提供新队伍 |
8.2.3 为高等院校形成育人合力提供新途径 |
8.3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
8.3.1 贯通育人实践协同机制 |
8.3.2 完善育人队伍协作机制 |
8.3.3 激发育人价值认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以四川凉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及局限性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构建依据 |
一、着作、文献研究指标选取 |
二、政策文本指标选取 |
三、培养方案指标选取 |
四、专家咨询指标选取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厘定 |
一、欠发达地区 |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内生式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地点 |
三、研究工具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施测 |
三、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 |
四、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三节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设计 |
二、访谈实施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 |
一、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数量需求分析 |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需求分析 |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描述分析 |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
四、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相关性分析 |
五、人才培养模式对各要素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六、问卷调查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访谈结果分析 |
一、关于培养目标访谈的结果 |
二、关于培养过程的访谈结果 |
三、关于培养制度的访谈结果 |
四、关于培养评价的访谈结果 |
五、访谈结论 |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 |
二、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 |
三、培养制度不健全,培养主体单一 |
四、评价体系不灵活、考核机制固化 |
第五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经济发展缓慢,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 |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
三、学生主体认知偏差 |
第五章 发达地区培养经验及对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培养目标的现状分析 |
三、培养过程的现状分析 |
四、培养制度的现状分析 |
五、培养评价的现状分析 |
六、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结论 |
第二节 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
一、明确清晰的培养目标定位 |
二、系统化的培养过程 |
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培养制度 |
四、多元完善的培养评价体系 |
第三节 对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细化培养目标定位,契合市场需求 |
二、完善培养过程,保障培养资源 |
三、校政企深度融合,拓宽培养主体 |
四、健全评价指标,增加评价主体 |
第六章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设计 |
一、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要求 |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条件 |
三、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模型建构 |
第二节 构建精准具体、特色化的培养目标 |
一、培养目标具体化 |
二、培养目标特色化 |
第三节 建立系统、合理、科学的内生式培养过程 |
一、建立课程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
三、整合优化“外源式”和“内生式”教育资源 |
第四节 坚持“校政园”深度融合的协同培养机制 |
一、强化各利益主体的功能 |
二、构建利益平衡稳定的专项培养平台 |
第五节 建立灵活多元的培养评价体系 |
一、拓宽评价主体,提升评价的全面性 |
二、改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发展性 |
三、更新评价指标,保障评价的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我国近十年学前教育政策一览表 |
附录二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6)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Z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育部门多次将实训基地建设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提出 |
(二)实训基地的建立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要求 |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迫切需要 |
(四)学生的实训依赖于实训基地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校内实训基地 |
(二)实训基地建设 |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功能及原则 |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 |
(一)情境性 |
(二)实践性 |
(三)功能多样性 |
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 |
(一)实现人才培养 |
(二)提供社会服务 |
(三)承担职业培训 |
三、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
(一)实用性原则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统筹协调原则 |
第三章 辽宁省Z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
一、样本选取以及问卷编写 |
(一)样本选取 |
(二)问卷的编写 |
二、辽宁省Z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
(一)校内实训基地整体建设 |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 |
(三)校内实训基地课时安排及实训内容 |
(四)校内实训基地的师资能力 |
(五)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
第四章 辽宁省Z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辽宁省Z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校企合作进行不畅 |
(二)实训消耗大及设备更新缓慢 |
(三)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充足 |
(四)实训基地师资能力不强 |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校企双方寻求合作的出发点不同 |
(二)实训基地信息化程度不高 |
(三)实训基地资金来源和分配不合理 |
(四)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对于培训不积极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 |
一、校企双方深入合作,谋求共赢 |
(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习材料 |
(二)校企双方明确权责,各司其职 |
二、建设仿真模拟实训室,提高信息化水平 |
(一)提高实训基地信息化水平,建设仿真模拟实训室 |
(二)充分发挥实训基地教学以外的其他功能 |
三、增加资金渠道,丰富建设资金来源 |
(一)发挥优势,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
(二)主动探索,采取组合方式融资 |
四、提升实训基地教师“双师”素质 |
(一)鼓励实训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培训 |
(二)聘请有企业经验的员工进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问题研究 ——以辽宁省S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区域产业转型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产教融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
(三)现代学徒制实施领域还存在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产教融合 |
(二)现代学徒制 |
(三)现代学徒制实施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新意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新意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调查法 |
第二章 产教融合视域下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相关理论探讨 |
一、产教融合视域下审视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意义 |
(一)产教融合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应然状态 |
(二)建立新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
(三)突出企业主体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诉求 |
二、协同理论 |
(一)协同理论的涵义与特点 |
(二)整合资源,实施多方联动的教学运行机制 |
(三)促进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协作培训 |
(四)构建多方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涵义与特点 |
(二)提高现代学徒制中企业的话语权 |
(三)激发校企合作的意愿 |
(四)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机制 |
第三章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及问题调查 |
一、调研设计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内容 |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现状及问题 |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现状 |
(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但企业诉求未得到充分反映 |
(三)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制度健全,但企业主体地位没有显现 |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
(二)理实课程比例安排缺乏合理性 |
(三)校企在课程开发上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论证 |
(四)在课程设置上调研范围有限,专业性无法保障 |
四、教学计划实施的现状及问题 |
(一)教学计划实施的现状 |
(二)未能实现教学实施场所的主体转换,仍以学校为主 |
(三)学徒在企实训的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 |
(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校企教师缺乏有效沟通 |
五、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
(二)出台“双导师”聘任政策,但导师遴选标准不明确 |
(三)“双导师”教学积极性没有得到持续性激励 |
(四)“双导师”缺乏定期考核培训 |
六、学习结果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
(一)学习结果评价的现状 |
(二)学生考核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
(三)未建立科学化的评价标准 |
第四章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企业主体积极性不足 |
(一)政府经费支持力度不足 |
(二)制度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三)企业还不具备承载整个人才培养的条件 |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缺乏有效约束企业参与的制度设置 |
(二)企业诉求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校企之间缺乏有效的持续协同机制 |
(二)缺乏基于成熟课程理念的科学开发手段及程序 |
四、教学计划实施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学徒在企实训的权益保障制度缺失 |
(二)校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合作沟通机制 |
五、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教师资源不充分,相关资格认证制度未建立 |
(二)“双导师”持续性激励机制缺失 |
(三)“双导师”考核培训机制缺失 |
六、学习结果评价过程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
(一)校企“双主体”评价标准缺失 |
(二)没有与相关资格标准对接的评价机制 |
第五章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对策建议 |
一、激发企业主体积极性,促进产教融合 |
(一)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健全校企合作制度保障体系 |
(二)构建校企之间利益均衡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洞察企业用人需求,提高满意度 |
(二)三方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总体方案 |
三、课程体系建设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校企课程内容,提升学徒学习质量 |
(二)改善课程设计理念,注重产教融合实践 |
四、教学计划实施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合理分配学徒理实学习时间 |
(二)建立学徒权益保障机制 |
五、师资队伍建设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提高参与积极性 |
(二)建立校企之间人员互兼互聘机制 |
六、学习结果的评价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评估的方法应该多样化,符合课程专业及人才要求 |
(二)建立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的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S 学院现代学徒制实施情况(教师版) |
附录二 现代学徒制实施问题研究(企业人员版) |
附录三 现代学徒制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
1.1.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困境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文献述评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等职业院校 |
2.1.2 课程体系 |
2.1.3 岗位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CBE理论 |
2.2.2 胜任力理论 |
2.2.3 工作分析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发展与建设现状分析 |
3.1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基本理念 |
3.1.1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内涵 |
3.1.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特点 |
3.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发展历程 |
3.2.1 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 |
3.2.2 职业分析导向课程体系 |
3.2.3 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 |
3.2.4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 |
3.3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3.3.1 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成果 |
3.3.2 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分析路径 |
4.1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关系 |
4.1.1 岗位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是岗位能力培养的关键 |
4.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分析路径构建 |
4.2.1 能力本位教育视角下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理念 |
4.2.2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分析框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分析的案例研究 |
5.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构建分析 |
5.1.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与岗位分析 |
5.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对应岗位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分析 |
5.1.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构建 |
5.1.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表 |
5.1.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表验证与分析 |
5.2 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现状调查设计 |
5.2.1 调查目的与思路 |
5.2.2 调查方式与范围 |
5.3 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5.3.1 用人单位访谈调研结果分析 |
5.3.2 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总体分析 |
5.3.3 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匹配性具体分析 |
5.4 匹配性问题分析与建议 |
5.4.1 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趋势匹配性需加强 |
5.4.2 专业方向课程存在差距 |
5.4.3 课程内容需要适时调整与更新 |
5.4.4 教学实训环节与企业生产实际存在差距 |
5.4.5 课程教材内容存在滞后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路径与策略 |
6.1 构建“岗、课、证”相融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
6.1.1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 |
6.1.2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 |
6.2 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
6.2.1 强化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
6.2.2 加强校企资源共建与共享 |
6.3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
6.3.1 促进教材改革与提升教材质量 |
6.3.2 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库与师资力量建设 |
6.4 采取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
6.4.1 进行项目课程开发 |
6.4.2 加强项目教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交易成本理论 |
一、交易成本理论的源起及发展 |
二、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三、交易成本理论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节 三重螺旋理论 |
一、三重螺旋理论的源起及发展 |
二、三重螺旋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三、三重螺旋理论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三节 共同体理论 |
一、共同体理论的源起及发展 |
二、共同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三、共同体理论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历史与比较 |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历程 |
一、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历史变迁与发展主线 |
二、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历程的分析框架 |
三、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历程的制度内涵与规律 |
第二节 部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比较 |
一、部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点与主线 |
二、部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内容 |
三、部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部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一、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对比 |
二、部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学生的视角 |
一、问卷的编制 |
二、样本的选择与结构特征 |
三、研究变量 |
四、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教师的视角 |
一、问卷的编制 |
二、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三、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缺陷 |
二、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机制错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逻辑与规约 |
一、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制度主义审视 |
二、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逻辑 |
三、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规约 |
第二节 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建构 |
一、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嵌入性制度解读 |
二、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嵌入性制度效能 |
三、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嵌入性制度困局 |
四、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嵌入性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机制优化 |
第一节 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治理权的建构 |
一、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治理权的变更 |
二、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治理权配置与调整 |
三、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治理主体利益共生关系的深化 |
四、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治理责任的共担 |
第二节 多元共治视域下高职院校治产教融合发展中治理结构的重塑 |
一、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治理结构构建的角色分析 |
二、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治理结构构建的隐忧 |
三、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重塑治理结构的路径 |
第三节 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舆论生态治理机制的建构 |
一、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舆论生态治理的解读 |
二、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舆论生态治理的话语赋权 |
三、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舆论生态治理的技术赋权 |
四、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中舆论生态治理的法律赋权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一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部分) |
附录二 高职学生对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建议 |
附录三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部分) |
附录四 不同类型教师对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10)“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1+X证书”制度的提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一定问题 |
(三)学者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不足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理论研究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策研究 |
四、文献综述 |
(一)“1+X证书”制度的研究 |
1.关于“1+X证书”制度提出的背景研究 |
2.关于“1+X证书”制度提出的目的研究 |
3.关于“1+X证书”制度内容的研究 |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构研究 |
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4.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1.收集资料的方法 |
2.分析资料的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1+X证书”制度 |
(二)人才培养质量 |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二、理论基础 |
(一)第四代评价理论及其启示 |
(二)素质教育理论及启示 |
(三)多元智能理论及启示 |
第三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框架及论证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多元与互动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纵向深化与横向扩展 |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灵活与客观 |
(四)“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分析论证 |
第四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现状与问题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现状 |
1.政府关于“1+X证书”的规章制度基本建立 |
2.培训评价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
3.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与管理不断完善 |
4.“1+X证书”制度试点下校企合作加强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的问题 |
1.校企评三方协同动力缺乏,精准培训难度大 |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
3.高职院校实训设施有待改善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现状与问题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现状 |
1.“1+X证书”开发领域不断扩展 |
2.高职院校开始注重专业技能的评价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的问题 |
1.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不够 |
2.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 |
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与问题 |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现状 |
1.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评价方法逐步完善 |
2.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方法更加客观 |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的问题 |
1.第三方评价机构以结果评价为主,忽视综合性评价 |
2.未建立完善的第三方教育评价支持体系 |
3.学分互认、转换的评价方法落实不到位 |
第五章 德国“双元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借鉴与经验 |
一、评价主体:德国“双元制”涉及众多相关利益主体 |
二、评价内容:德国“双元制”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
三、评价方法:德国“双元制”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
第六章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策研究 |
一、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主体 |
(一)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二)完善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 |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
(四)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作用 |
二、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 |
(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
(二)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的评价 |
(三)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 |
三、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 |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
(二)探索增值评价,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
(三)建立国家统一的“X证书”考核标准 |
(四)学校学业评价与职业技能考核融合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报刊类 |
致谢 |
四、高职院校课程建设问题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在线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研究[D]. 徐晓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IPO模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D]. 何俊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3]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以G校为例[D]. 罗北战.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杨金铎. 吉林大学, 2021(01)
- [5]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以四川凉山为例[D]. 张晓霞.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6]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辽宁省Z职业学院为例[D]. 刘欣月.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7]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问题研究 ——以辽宁省S学院为例[D]. 孙煜娴.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8]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的匹配性研究[D]. 刘子腾.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9]多元共治视域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研究[D]. 孙云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10]“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 姜晓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