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滑移线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堤,塑性,地基,有限元,极限,理论,动力。
滑移线场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峰[1](2019)在《工程法与滑移线场组合解析粗轧立轧轧制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各行业对高质量的热轧带钢产品需求激增,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立-平轧交替的方式来控制热轧带钢的宽度尺寸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在立辊轧制过程中,由于轧件的宽厚比大,故立辊轧制变形过程属于超高件塑性变形,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板坯两侧边缘,造成立轧后板坯横断面会呈现狗骨形状。当前,国内外都是使用以水平轧制的轧制力公式为基础增加一些相应系数的方式来计算立轧过程轧制力。由于立辊轧制和水平轧制的差异性,所以此法常导致轧制力预设定时给出的预测值会与实际值偏差较大,需要经过大量自学习后才能达到热连轧带钢现场生产要求。而轧制现场总结的经验公式也无法给出满足不同条件各轧制参数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数值模型的可编程性不足,难以为自动化生产系统服务。因此开发一个有轧制理论支撑,解析性强,可编程性好的立轧轧制力解析模型对带钢热轧生产有实际意义。本文在深入理解热带钢粗轧立轧后产生狗骨形状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立轧的变形特点,首次提出使用滑移线场及滑移线场与工程法组合解析立轧轧制力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立辊轧制的研究过程中,注意到立轧满足平面变形特点,所以可知立轧在稳定轧制条件下符合使用滑移线场解法的条件。在此条件基础上将轧件进行刚塑性分区,并绘制立轧塑性区的滑移线场与速端图。(2)使用Hencky应力方程推导立轧轧制力的解析解,并对轧制力矩与轧制功率的表达式进行求解。并根据立轧后轧件塑性区的滑移线场的几何特点,基于体积不变条件对塑性变形区的最大深度和立轧后的狗骨平均高度进行计算。将计算值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精度吻合较好。(3)结合滑移线场法求解得到的塑性变形区的最大深度,使用工程法在轧件塑性区内取单元体对其沿高向建立静力平衡微分方程并与塑性条件联解对粗轧立轧轧制力的解析解进行推导,并对此立轧轧制力模型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4)使用ANSYS/LS-DYNA有限元模拟软件平台,建立立辊轧制过程的有限元模型。使用LS-PREPSOT后处理软件求解模拟结果,对立轧变形规律进行总结并与组合解法解得的立轧轧制力模型进行比较,误差较小,对此轧制力模型的物理意义进行验证。将使用本文组合解法求解的立轧轧制力与带钢热轧现场的轧制力实测数据比较。比较结果误差在10%以内,可以满足现场控制要求。(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3)
史红艳,赵先锋,姜雪婷[2](2019)在《滑移线场理论在正交切削过程中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切削是包含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剪切、冲击和热场等诸多力学现象的复杂过程,滑移线场理论是分析正交切削过程的有效力学工具.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滑移线场理论已建立了许多中低速条件下的经典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为优化切削工艺参数和指导切削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随着高速切削和微细切削的发展,目前的模型无法完全解释切削过程的诸多物理现象.文中回顾70多年来的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分析比较了各模型的前提条件和所侧重解决的问题,总结了目前各类模型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对滑移线场模型(包括均匀滑移线场、非均匀滑移线场、自由接触滑移线场、受限接触滑移线场、切屑与工件过渡区滑移线线场、刀具钝圆滑移线场、刃口磨损(负倒棱)滑移线场等)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建立高速切削和微细切削条件下的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宇峰,张浩宇,陈立佳,赵德文,张殿华[3](2018)在《以滑移线场计算立轧轧制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采用滑移线场计算粗轧过程立轧轧制力的方法。基于立辊轧制的变形特点,将轧制宽度方向上的轧制终止点移向边部,使用滑移线场对轧件的塑性区进行切分,并根据Hencky应力方程推导出了立轧时轧制力的解析解,求解出轧制力矩和轧制功率,并且确定了狗骨变形区的最大深度与平均高度。将基于滑移线场预测的轧制功率数值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误差在8%以内,并给出了形状参数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误差在0. 45%以内。提出的采用滑移线法求解立轧轧制力的精度良好。(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周博,汪华斌,江彬,周宇,徐一鸣[4](2018)在《基于FEM和滑移线场理论的高填路堤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山区高填路堤设计和研究的主要议题.基于潜在滑移线场理论并考虑土体塑性变形的非关联流动法则,建立了山区高填路堤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选取路基的典型边坡建立理想弹塑性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得到边坡在临界状态下的应力场.然后,在Matlab中编写基于滑移线场理论的有限元后处理程序,根据滑移线场的应力情况计算每一条滑移线上的安全系数,并依据安全系数最小的滑移线确定边坡的潜在滑动面.最后,选取在建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段山间洼地高填典型断面K89+360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实例研究,从而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分析方法将为山区高填路堤的稳定性评价建立一个新的研究体系,服务于高填路堤的设计和优化工作.(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12期)
蒋洋,王晓谋,郭建坤,董云[5](2018)在《基于滑移线场理论斜坡条基极限承载力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程建设领域,经常需要把基础设置在斜坡地基上,但在现行成果中,对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并没有给出具体计算方法。为合理确定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从而为斜坡地基上的基础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有效降低基础工程的建设成本,本文基于滑移线场理论,建立了斜坡地基的滑移破坏模型,进而根据斜坡地基坡前、坡后土体的塑性边界条件,推导了无重土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解析公式。同时,提出了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获取斜坡地基滑移线场及应力分布场的方法。实例计算表明,滑移线解小于极限平衡解及有限元解,主要误差来自于地基土自重的影响,但总体误差在10%以下,本文所述解析法可用于斜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快速估算。(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王咏萱[6](2017)在《金属玻璃非正交滑移线场切削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玻璃(非晶态合金)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物理学以及化学性能而在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其独特的长程无序、中短程有序的原子团簇结构,使其表现出与晶态金属不同的形变特征,如具有拉压非对称现象、应力/温度双重敏感等。切削力是切削机理研究的重要方面,金属玻璃由于其特殊的微观组织结构使得原有适用于晶态金属的切削模型不再适合它。人们已经开始尝试建立专门适用于金属玻璃的切削力模型,但其精度有待提高。本文基于对金属玻璃形变特性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经过温度修正的广义M-C屈服准则,并将其引入到滑移线场切削模型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金属玻璃形变屈服准则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鉴于金属玻璃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岩土类材料内部颗粒的宏观无序态之间的结构相似性,将源于岩土领域的M-C屈服准则引入到金属玻璃切削形变机理的分析中来。同时考虑到金属玻璃对温度和应力的双重敏感性,以及传统M-C屈服准则未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问题,对传统M-C屈服准则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描述金属玻璃切削形变过程的“温度修正的广义M-C屈服准则”。2.建立切削模型是表征切削过程中力学行为的重要方法,其中滑移线场模型能更为准确的反映材料的塑性流动状况。文中将修正后的屈服准则应用到滑移线场模型中。由于金属玻璃对温度和应力的双重敏感改变了滑移线场的正交特性,因此建立了面向金属玻璃切削机理研究的“非正交滑移线场模型”。为了求解该解析模型,在车削实验之后测量了切屑厚度与宽度,采用热力学分析法获得剪切面上的平均温度的理论计算公式。3.利用切削力的实测数据对前述切削力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切削用量下,过往文献中的切削模型、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滑移线场模型、以及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滑移线场模型叁者中,后者的计算精度最高,平均误差为8.1%。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4.正交切削测力实验结果中发现了不同于晶态金属切削加工的力学现象,即二维正交切削金属玻璃时传统定义中的主切削力不再是最大分力,而是背向力略大于主切削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金属玻璃的低弹性模量特性有关,这也成刀具后刀面剧烈磨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邱金伟[7](2016)在《基于滑移线场理论的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汶川大地震后,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国内岩土工程界的重要课题。在土质边坡的地震稳定性分析中,滑动面的确定至关重要,而当前普遍采用的圆弧滑动面法只是一种经验法,在计算过程中会产生较大误差。滑移线场理论通过平衡方程、屈服条件和应力边界条件求出土坡塑性区和弹性区的应力、位移和速度分布,进而进行滑动面的搜索,较圆弧滑动法更为科学合理。本文采用滑移线场理论分析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土质边坡的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运用动力有限元法计算了地震作用下边坡中的应力,运用滑移线场理论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滑移线搜索,并计算了每条滑移线的安全系数,其中安全系数最小的滑移线即是最危险滑动面,通过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其次,运用蒙特卡罗法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土质边坡动力可靠度分析,提出了采用最小平均动力可靠度指标来评价地震边坡的稳定性,计算表明如果不考虑土质边坡参数的随机性,仅仅以安全系数作为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的评判标准,会使得计算结果偏于安全。最后,运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计算分析了地震波振幅、地震波频率以及土体的黏聚力变异系数和内摩擦角变异系数对边坡剪切带以及动力可靠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振幅越大,土质边坡稳定性越低;当地震频率与土质边坡的自振频率越接近时,边坡越不稳定;黏聚力变异系数或内摩擦角变异系数的增加会降低地震边坡的稳定性。论文的工作及结论对实际工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5-23)
江彬[8](2015)在《基于滑移线场理论的高填路堤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重、降雨、外部载荷等因素的作用下,高填路堤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破坏。研究高填路堤稳定性,可以有效的防治路堤失稳破坏,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编写基于滑移线场理论的有限元后处理Matlab程序,对高填路堤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滑移线场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阐述了滑移线场理论的基本原理。其次,首次利用滑移线场理论,探究高填路堤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稳定性的基本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填路堤叁台阶情况下,增大第叁台阶的高度,路堤安全系数增大;在第一台阶和第叁台阶坡度不变情况下,放缓第二台阶坡度,路堤安全系数增大;在不同的换填土强度参数情况下,安全系数随着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增大趋势有所减缓。当内摩擦角增大到30°、黏聚力增大到30 kPa的时候,对塑性区范围和临界滑动面的位置影响逐渐减弱,其中内摩擦角对塑性区的范围影响更大。根据临界滑动面的变化趋势和最小安全系数,建议换填后的材料强度参数应选取黏聚力大于20 kPa、内摩擦角大于20°。最后,选取广佛肇高速典型高填路堤作为分析实例,分析了高填路堤基底在换填前后的安全系数和临界滑动面的变化趋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换填后,路堤安全系数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大于1.300,临界滑动面逐渐上移,滑动土体范围逐渐变小;验证了原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提出了安全经济的台阶高度组合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5-18)
李名,谢瑞丽[9](2014)在《滑移线场理论求解厚壁圆筒塑性极限状态时的最大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见的厚壁圆筒问题,假定材料为理想刚塑性材料受内外压力作用,利用滑移线场理论求解圆筒完全进入塑性状态时的最大压力。结果表明,依据滑移线场理论求解的结果与经典解法所求结果完全一致,但是求解过程却更为简便。(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01-12)
尹存宏,郑伟刚,沈明明,潘振敏[10](2013)在《基于滑移线场的钢质薄壁活塞冷挤压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钢质薄壁活塞的冷挤压工艺方案绘制出解决活塞类轴对称杯形件薄壁成形问题的滑移线场。首次建立了壁厚、摩擦因子、材料剪切强度与单位接触应力的数学模型;利用Qform-3D对活塞冷挤压工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证实了上述数学模型对活塞冷挤压成形中挤压力的计算是有用的。(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3年19期)
滑移线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切削是包含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剪切、冲击和热场等诸多力学现象的复杂过程,滑移线场理论是分析正交切削过程的有效力学工具.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滑移线场理论已建立了许多中低速条件下的经典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为优化切削工艺参数和指导切削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随着高速切削和微细切削的发展,目前的模型无法完全解释切削过程的诸多物理现象.文中回顾70多年来的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分析比较了各模型的前提条件和所侧重解决的问题,总结了目前各类模型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对滑移线场模型(包括均匀滑移线场、非均匀滑移线场、自由接触滑移线场、受限接触滑移线场、切屑与工件过渡区滑移线线场、刀具钝圆滑移线场、刃口磨损(负倒棱)滑移线场等)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建立高速切削和微细切削条件下的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移线场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峰.工程法与滑移线场组合解析粗轧立轧轧制力[D].沈阳工业大学.2019
[2].史红艳,赵先锋,姜雪婷.滑移线场理论在正交切削过程中的研究现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张宇峰,张浩宇,陈立佳,赵德文,张殿华.以滑移线场计算立轧轧制力[J].塑性工程学报.2018
[4].周博,汪华斌,江彬,周宇,徐一鸣.基于FEM和滑移线场理论的高填路堤稳定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5].蒋洋,王晓谋,郭建坤,董云.基于滑移线场理论斜坡条基极限承载力解析解[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
[6].王咏萱.金属玻璃非正交滑移线场切削模型研究[D].燕山大学.2017
[7].邱金伟.基于滑移线场理论的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
[8].江彬.基于滑移线场理论的高填路堤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9].李名,谢瑞丽.滑移线场理论求解厚壁圆筒塑性极限状态时的最大压力[C].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10].尹存宏,郑伟刚,沈明明,潘振敏.基于滑移线场的钢质薄壁活塞冷挤压工艺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