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优胜劣汰不断加快。有些企业短时间内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有些企业辉煌一时却顷刻倒闭,有一个根本的原因不能忽视,那就是企业是否坚持“诚实守信”。拥有诚信,企业才能树立良好形象,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企业才能长盛不衰。失去诚信,企业就丢失了最核心的东西,小到一个摊铺,大到知名企业,都难逃被淘汰的厄运。
对于埋深比较小且地表不准许塌陷的采空区,应该应用充填法及时处理采空区。对于汝阳等露天台阶下的采空区,应测量覆岩厚度。当覆岩厚度大于露天穿爆的安全厚度时,可以在采矿过程中应用高台阶爆破,一次性处理采空区;当覆岩厚度小于露天穿爆的安全厚度时,应废石或沙子充填采空区,以防穿爆设备及车辆掉入台阶下部的采空区而造成事故;如果采空区处在露天最终边坡的正下方,应该胶结充填采空区,以便确保最终边坡的稳定。
其三,解决民生短板,促进发展成果人人共享。马克思多次论述了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必然性。显然,使个人在以社会名义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能够自觉而主动地驾驭自己的社会关系,走向对社会财富、知识、权力和资源的共享,才能拓展个体发展的空间和程度。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17]。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分配公正,“不是均等的分配,而是关注分配原则、分配形式的公平性,关注在社会成员或群体之间进行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配置的问题”[18]。我们应在发展中不断消除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都能公平公正地分享与其奋斗实干相匹配的发展机遇和成果。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同仁堂”和“胡庆余堂”为何能历经百年风雨而伫立不倒?其本身的精神价值和内核更需要我们去挖掘。挂在同仁堂药店里和车间中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规训,以及胡庆余堂始终秉承“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就是答案。是“诚信”,让这两家百年老店依然焕发青春,成为国药的知名品牌。
诚信是企业常青的基石,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在大众和消费者中的诚信程度,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诚信具有以下特征:
诚信具有积累性。战国时期的商鞅一开始在秦国实施变法时人们都不相信他。于是,他借城门立木,先立信而后变法,最终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商鞅借助诚信在百姓中树立了威信。治国如此,做企业也一样。王充有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积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去小恶而从善,积小善成大德。这不仅是提高公民诚信水平的必由之路,更是企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加强企业诚信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日常经营抓起。企业诚信的建立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是一时的诚信之举,而是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努力。
诚信具有增值性。诚,就是真诚,诚实;信,就是守承诺,讲信用。通俗地讲,诚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都道明了诚实守信自有其价值。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建立在行业之间、企业之间良性互动关系之上的道德标杆。诚信不仅产生经济效益和物化的社会财富,而且产生和谐关系和精神化的精神财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更应该诚实守信,努力使诚信成为自家的品牌。诚信的价值超过金钱,企业应该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而不应该局限于短期利益,要相信坚守诚信带来的丰厚回报,才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百年常青。
情景1:中美“执行现已公布的征税规模和加征幅度”的情形。即美国从2018年三季度起对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2018年四季度起对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2019年起对共计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对此,中国相应地从2018年三季度起对500亿、2018年四季度起对额外600亿、2019年起对共计1100亿美元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对等关税。
诚信具有易碎性。富兰克林说,“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可能永难挽回。”莎士比亚说,“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这些名言都道出了诚信的可贵。诚信具有特殊性。企业只要有一次失信行为,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如果企业不诚信经营,一味走歪门邪道,其结果必然是被市场所淘汰。类似的教训不胜枚举,不得不让我们重视和深思。诚信是企业成功的基石,作为企业应该牢固树立积累诚信、维护诚信的意识。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市场经济通行的规则。个人讲诚信,是道德修养的表现。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讲诚信,就能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公平交易、提高市场效率、增加市场活力。正因为如此,诚信被视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对于企业来说,诚信也是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唯有诚信,才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捷径,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利益的无形资产,也是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重要通行证。
近年来,受复杂因素影响,有些企业存在着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不诚信行为,这样的做法可能一时获利,但是代价却是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失去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将诚信经营作为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市场监管部门应出台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来遏制企业违反诚信的行为,同时严格执法,针对企业不诚信的行为给予严厉惩戒和纠正,让市场风气清正。
作者系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党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标签:诚信论文; 企业论文; 采空区论文; 同仁论文; 中国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杭州》2019年第39期论文;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党建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