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漪漪:论“涤除玄鉴”的美学意蕴论文

左漪漪:论“涤除玄鉴”的美学意蕴论文

摘 要:在《道德经》第十章中,老子提出“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将心灵比喻成一面神秘的镜子,其本性是明亮干净的,但是却受到各种污染使其蒙尘,老子旨在揭示观道的就要去除心灵种种成见偏见的遮蔽和污染,回归心灵本身的空无澄净,这样才能映照万物,万物自身才能向心灵呈现出其本性,才能体悟到道本身。“涤除玄鉴”是悟道的方式,要求心灵要保持虚静,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还有其丰富的美学意义,老子对美的欣赏正如对道的观照,保持心灵的光明,在虚静的心境下,自由的观照中得到至美的体验的精神活动,这就是“涤除玄鉴”。而这样一种精神活动就具有审美的特点。

关键字:老子;涤除玄鉴;道;美学意蕴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道”是一直在被思考的一个话题,而作为道家思想的开创者,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围绕道本身的著作。在《道德经》第十章中,通过六个反问揭示并强调了修道的方式,那就是修己,人通过修炼自己,从而才能与道合一。老子还将人的心比喻成一面玄奥的镜子,只有保持心灵的澄明洁净,才能显现万物,这就是“涤除玄鉴”。“涤除玄鉴”不仅是一种与道相合的修己修心的方式,能够体悟道,也与审美心理有着相同之处,有着丰富的美学意义。

变压器绕组的常见故障有径向变形、轴向位移以及内部匝间短路故障等。解体短路损坏的变压器发现,故障特征多表现为在故障电流所产生的轴向力和径向力的作用下,绕组扭曲、倾斜、坍塌和鼓包等永久性失稳变形。若不能及时发现,累积效应会使变形进一步加剧,进而导致绝缘损坏,出现匝间短路、饼间击穿、主绝缘放电等故障[10]。各种故障引起的绕组几何形状的任何变化都将导致图1所示的变压器等效电路的电容和电感元件发生改变。

一、“涤除玄鉴”的含义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08

这章的大概意思是,将身体与精神统合起来以与道相融,能够不分离吗?人把生命之气聚集起来使之柔顺和畅,能如同婴儿一样吗?使神秘的镜子一般的心灵干净明亮,能够没有瑕疵吗?热爱国家治理人民,能无所作为吗?人用天生的感官去感受外界,能为雌守静吗?人明白四方万物,能够不用巧知吗?人生育万物,养育万物,生养万物而不占有万物,作用于万物而不依赖万物,引导万物但不主宰万物,这就是神秘深奥的德性。

人通过修己而得道,修己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万物的关系[2]。首先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人是身、心与气的统一,然而在现实的种种障碍与遮蔽之下,却身心分离,气散不聚,心灵蒙尘。要使自己回归其纯净的本性,就要身心合一方可抱道,专注集气才能复归本真,洗涤心灵从而扫除污染。身、心、气得以合一,从而与道合一,成为得道之人。其次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与社会中的种种人和事产生关系,但得道之人无为而为,无爱而爱,无治而治。最后是人与万物的关系。人存在于天地万物间,与别的存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要修己就要守静为雌,消除种种知识和成见,这样才能保持心灵的澄明虚静,观照万物,同时万物也向人显现其自身,这样就能观照到玄德。所谓“玄德”就是得道之人所显现的人性,得道者遵道而行,不背道而驰;使万物生长繁育,不占有主宰万物。

(一)“玄鉴”

“涤除玄鉴”一作“涤除玄览”,高亨在《老子正诂》中认为“览”应为“鉴”,“览”“鉴”是古代通用,并举例为证,在《楚辞·离骚》中“皇览揆余初度兮”,《考异》“览一作鉴”。玄者形而上也,鉴者镜也,玄鉴就是内心之光明,是形而上的镜子,能够照察事物,所以称之为玄鉴[3]。高亨将“玄”直接释为“道”不尽准确,但是“玄鉴”作心镜意是较为贴切的。“玄”,许慎《说文》解为“幽远也。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黑而有赤色者为玄。”[4]284原意为深奥而神秘的,如玄妙、玄奥;黑色中带有红色的,如玄青、玄武。“鉴”在《说文》中为“鑑”,义为“大盆也,可以取明水于月。鉴,镜属。盖镜主于照形。鑑主于取明水。本系二物。而镜亦可名鉴。是以经典多用鑑字、少用镜者。”[4]1223“鉴”原义为古代盛水的大盆,用青铜制成,而后来用来照形,就有了镜子的意义。“玄鉴”的意思就是神秘深奥的镜子。老子提出了一种类似镜观的照物方式,将人的心灵比喻成镜子,以镜喻心,将抽象的心具象化、无形的心有形化。镜子的本性是空无的,但能映照事物。如同镜子一样,心灵自身也是空无,但心灵能思考事物。而心灵是无形的,所以是一面“玄鉴”。镜子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如实地反映事物,人心的特点也是能够按照万物本身来观照万物。“玄鉴”的比喻突出了人心的如镜般深邃澄净、晶莹剔透,在这样的心境之下观照事物才能显其本真,才能观照“道”。而镜子有可能蒙尘,正如人心会受到现实的种种阻碍和遮蔽,从而无法按事物本身的样子去观照事物,也就无法把握道。心灵知“道”的时候,人就必须把镜子清除干净而没有任何污染。一面光明的镜子的才能映照万物,才能显现万物[5]66。

(二)“涤除”

人为的谋划和策略,这些智巧使人丧失了本性和本心。这些知识只会误导人们,使其与道渐行渐远。因此,修道之人必须抛弃这些学识,抛弃一切先见、偏见、成见和各种欲望智谋,绝圣弃智、无知无欲,从而让大道自身相向人呈现。道是不可言说、不可名的,老子看来道在语言之外,语言是对道的遮蔽,一旦道被语言言说就不再是其自身,“道常无名朴”[1]198“道隐无名”[1]229。道与语言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人们仍希冀于言说不可言说之道。对此,老子认为要不言或者少言,用比喻来言道,比喻的真正意义不在语言所描述的形象之中,而在其之外言说道。道的言说不同于日常的言说,要与日常语言相区分;道的言说一定要真实,要自然朴素。

二、“涤除玄鉴”作为观道方式

在《道德经》第一章中,老子对道的定义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73道是本源,是事物的本性,是真理。道是不可言说的,是常道,也就是恒定的、永恒的道。从老子对道的论述中,可以将道的规定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种:首先,道是无与有、虚与实的统一。道之作为道而存在,就不会是虚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1]156。道虽然存在,但是却似有似无、若明若暗、不可捉摸,神秘莫测。道只是自身,不是万物,所以道自身就又是虚无。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的无在自身的显现中将自身遮蔽,这也就是道隐无名。无转化为有,有复归于无,有无的对立统一,生生不息。其次,道创生万物,是万物的本源,是“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1]169道不同于天下万物,独立于万物,循环往复运动而不停止,但道与万物都有联系,这种关系被老子表述为一种生产与被生产的关系,天地生于道。道是宇宙的本源,为天地根,生育出万物,但道与万物不是相离的,而是道通过万物显现出自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233。对道的生育的表述显现出世界的自身生成是从一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除了有生于无之外,阴阳的分化、互动和转化也是关键性的,它给万物赋予了具体的存在形态[6]113。再次,道是自然之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69自然是道的基本特性之一,天地人都遵循于道。而道遵循自然,顺应自然。自然的意义有两重:一是指由动物、植物、矿物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即自然界,而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动物也包含在其中;一是指自然而然,是事物自己所本来的样子,也就是顺应事物的本性。老子思想中的“自然”就指自然而然和本性所是。因此“道法自然”是强调道依据自身、遵循自身。道是最高的本源,所以道为自己设立根据。道的存在便是道法自身,亦即道法自然。在这样的意义上,道法自然就是道根据自身的本性去存在[6]113。道既法自然,所以道呈现为虚静、柔弱与无为。最后,道是不可用感官感知、不可用知识认识、不可用语言言说。道不是感性的存在,自然不能成为感官的对象,道是一,既非整体中的部分,也非整体自身。道自身的存在是虚无。它不存在于时空之中,不能为人所感觉,是不可见、不可听、不可嗅和不可触摸的。道也不是知识的对象。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的学识、思想或者智慧都是与道相背的。这在于它们不是自然的,是人为的;不是真实的,是虚伪的。

保持心灵的澄亮清净,方能修己体道。“涤除玄鉴”在老子这里是观物的方式,也就是观道的方式。“道”是老子思想的基础和发端:一方面,“涤除玄鉴”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观道;另一方面,“涤除玄鉴”就是要去除成见欲念的遮蔽,保持内心的虚静,才能体悟道,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1]134

铜镜需要保持干净,需要拂拭清洁,心灵需要保持澄明光亮,就需要“涤除”。“涤”在《说文》中解为“洒也。从水,条声”[4]979,原意为用水清洗,可引申为去除、清除、打扫。“除”的原意为“殿陛也。殿谓宫殿。殿陛谓之除。因之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取拾级更易之义也。”[4]1278本意为宫殿的台阶,引申也为去掉、清除、修整、打扫之意。“涤除”在老子这里的意思就是去除污染,清理洁净。“玄鉴”需要“涤除”的就是“疵”。《说文》中“疵,病也。古亦叚玼为之。”[4]609人心中的“疵”就如同镜子上的尘垢,心被现实的成见和知识遮蔽从而无法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性,这就必须“涤除玄鉴”,使心灵“无疵”。这也就是在体道的过程中必须要去蔽。彭富春先生在《论国学》中指出:“在去蔽的同时,人就能观照,同时事物显现自身。这在于,人的观照是观照事物的本性,而事物的显现就是显现于人的观照之中。因此,所谓人的观照和事物的显现是同一的。”[5]67只有排除了心灵的偏见,使内心回归纯净本性,才能按物自身的本性观照万物,才能体悟到深邃玄妙的道。

作为全球领先的金属加工解决方案供应商,埃马克集团已经在中国深耕15年,这期间逐步成立了太仓、金坛及重庆三个分公司,员工人数达900余名。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埃马克集团不仅为中国用户提供了先进的制造装备,更是通过交钥匙工程、系统解决方案及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中国用户创造了价值。“今天,埃马克将太仓公司移址新居,不仅厂房面积扩大一倍,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等也都将更加完备周到,这是我们对扎根中国市场承诺的有力证明,更是我们想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永无止步的服务理念的最佳体现。”德国埃马克集团CPO兼埃马克 (中国) 机械有限公司CEO Uwe Ronde博士在开业典礼的致辞中表示。

既然老子认为道本身不是一般感觉与知识能够把握的。那么,人如何去体悟道本身呢?老子认为,人通达道自身的方式只有通过人的心灵本身,这就是“涤除玄鉴”。心镜就其自身而言是干净和光明的,能如实映照万物,但事实上却又被污染而具有瑕疵。这就是心灵自身的遮蔽,人们长期怀有的先见、偏见和成见。人们从此出发去观察万物,他们自以为看到了事物的本性,但实际却恰恰相反。因此,老子要求涤除玄鉴,使其无疵。由此让心镜回到光明的本性,而能映照万物,与道合一[6]114。“涤除玄鉴”不仅要去除遮蔽,还要保持心灵的澄净,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以观复”[1]134。心灵要保持空明宁静的状态,就必须要“致虚”“守静”,人达到极致的虚无、恪守笃实的宁静,才能从芸芸万物的生成中,看到它们的复归,也就是观道。心灵要保持虚静。虚与实是相对的,虚是空无;静与躁是相对的,静是安宁。人的心灵本来就是虚静的,但是被现实中的事物所充斥,被不断纷扰鼓动,从而产生出了杂念,背离了本性的虚静,所以心灵就被遮蔽了,无法看清自身,更无法观照万物,为了呈现心灵自身和万物自身,就必须要回归心灵本性的虚静,就需要“致虚”“守静”,并且还要将这个过程贯彻到极致,才能在虚静的心境下洞见万物自身,而万物的自身也向心灵呈现。这样才能体悟到同样虚静的道,虚是道的无的本性的一种形态。正是在虚中,道自身保持为自身,而不是自身之外的他物。道在成为虚的同时,也保持为静。

三、“涤除玄鉴”美学意蕴

在审美活动中,从人观赏美的角度来看:首先,审美的观照是非功利、无利害的,对于美的对象的把握不是取决于价值判断和利害计较。“涤除玄鉴”与审美特点相契合,只有保持心境的虚静,抛却巧智谋划,清除知识成见的蒙蔽,以虚静、澄明之心观照物,那么心与物冥合为一,此就会成为美的观照。这就与康德所提出的美是“无利害的快感”相似。其次,审美的思维具有直觉性,同时也超越了感性与理性,比理性更理性,比感性更感性,人心在审美活动中是自由的,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是自由的。“涤除玄鉴”所体现的正是如此,对于“道”不能凭感官把握,也不能凭知识把握,美也是如此,消除心镜的瑕疵和污染,人的精神是自由自在的,人与物的隔阂消失了,由此完成了对道的观照,也就是获得了美的享受。最后,人从非审美的进入到审美,成为审美主体,这种转变是一种中断。“中断不仅意味着事物自身连续性的断裂,而且意味着事物自身本性的否定。”[8]从非审美的状态进入审美状态,需要人们与日常生活、知识道德分离,而老子所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使得心能保持虚静,“涤除玄鉴”就是一个不断中断的过程,由此才能进入悟道的状态,也是一个审美的状态。

“涤除玄鉴”不仅是观道的方式,还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老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以“道”为基础的哲学思想之上的。道是永恒的,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所以是一切美的根源,是最高的美,美是从道的角度来进行观照的,道也是从美的角度来观照的。体悟得道,就能得到美。老子是从“道”的自然无为、有无相生出发,从个体生命如何求得自由发展的观点出发来考察美的。“‘道’的自然无为的原则支配着宇宙万物同时也支配着美和艺术的现象,是美与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离开了自然无为,就没有老子所说的美与艺术。”[7]老子对美的欣赏正如对道的观照。保持心灵的光明,在虚静的心境下,自由的观照中得到至美的体验的精神活动,这就是“涤除玄鉴”。这样一种精神活动就具有审美的特点。

在审美活动中,从美向人的呈现的角度看,观照美的活动中,美的事物在人们心中生成的活生生的直观形象,美的事物呈现给人们是其自身,美感是人与物在人与物的自由关系中发生,这种关系是超越了主客两分,超越了人与物的界限的。瞬间即是永恒,这一瞬间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进入了无限,人的心灵从万物中得到了解放,这就是审美经验。“涤除玄鉴”观照事物就是让其呈现出其本性,万物与其道呈现在心中,心对万物的反映是直观完整的,心将万物的本质如实反映。而“涤除玄鉴”观照之美是道之美,也就是一种大美,美的显现,是象外之象的虚无状态。这体现了道之美恍惚不定的特点。主体摒弃了现象美中的现成规范,超越了有形、有物的限制,看到了现象美背后的无言之美,从而使美具有更强的形而上性质[9]。

四、结语

老子的“涤除玄鉴”可以说是古代思想中心镜论的一个发端,庄子直接提出了“用心若镜”,以镜喻心,是对于老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完善;而成玄英更是将心镜说加以发展,镜喻也是中国佛教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美学思想上,“涤除玄鉴”是中国审美心境范畴的发端,宗炳的《画山水序》中的“澄怀味象”,郭熙《林泉高致》中的“林泉之心”,都可以说看出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

(1)地震。该区所在的沙湾县区域上地处北天山地震带边缘,属多震区。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重点地震监测区。据记录,该地区发生了12次以上的Ms4.0级地震,造成了塌方、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灾害。

一是迅速摸清灾区水利设施受损情况。工作组到达地震灾区后要立即会同当地水利部门了解水利工程受损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险情,落实排险避险措施,防止次生灾害造成重大损失。要组织有关专家分析地震前后卫星遥感图像和资料,研判是否存在堰塞湖险情;加强水文监测,分析水情变化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彭富春.论老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2.

[3]高亨.老子正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18-19.

[4]许慎.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5]彭富春.论国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6]彭富春.论老子的道[J].湖北社会科学,2011(8):112-118.

[7]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5.

[8]彭富春.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134.

[9]孙振玉.论老子“静观”、“涤除”的审美观[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1-105.

作者简介:左漪漪,武汉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宋国栋

标签:;  ;  ;  ;  ;  ;  ;  

左漪漪:论“涤除玄鉴”的美学意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