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编制安徽省“十五”科技规划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苏婉[1](2021)在《徐州市T区部门预算编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伟[2](2020)在《民族地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丹寨县M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要想支撑起国家、民族的发展,不仅需要繁荣的经济、健全的制度、发达的科技,而且还需要强而有力的文化作为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加突出。当前,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党和国家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实现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就必须要重视教育,锤炼出一支扎根民族地区的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行动高效、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队伍建设对丹寨县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教师以自身实践,实现教师自我意义,创造出新的价值观,为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社会繁荣,引领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选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作为田野调查点,立足于丹寨县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M中学作为切入点,探究民族地区在中学教师队伍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描述丹寨县M中学教师队伍发展现状,梳理出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厘清丹寨县M中学教师队伍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旨在通过追赶、转型、改革、管理、竞争等方式扩充教育资源、调整教师队伍结构、补齐短板、抓住教师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让教师口袋富起来、地位高起来、能力素质强起来、教师队伍活起来,夯实教育之基,为民族地区打造一支在品德上高尚,具有扎实能力、结构分布合理、活力充沛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以兹为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该研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论文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其次总结目前国内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那些具体的研究及其取得的成果有哪些;然后介绍本研究的思路及其理论方法;最后对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及其部分政策的概括总结。第二部分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教师队伍建设概况。第一节通过对丹寨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发现丹寨县发生了巨大的蜕变,已然成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张崭新的名片,是民族地区教育进一步研究的现实基础和前提。对丹寨县M中学教师总量规模、结构进行相关描述和交叉分析,寻找教师队伍建设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介绍丹寨县M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主要表现在:一、教师数量结构性短缺,教师流失严重、吸引力不足;二、教师工资待遇有待提高、补助不规范、住房保障;三、教师培训效果欠佳,教师自身发展缺乏动力;四、政策、机制的缺陷等。第四部分为加强丹寨县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建议。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保障教师生活需要;整合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学历标准,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激发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度,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等四个方面提出民族地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王宸[3](2019)在《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机构编制是我党执政的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本研究以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政府机构编制调整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介绍,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政府机构编制调整的研究现状,对一些相关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滨州市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现状、编制部门人员编制管理情况、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主要成效,机构编制管理审批政策相关政策法规依据以及编制工作审批程序,从职能履行方面、机构设置方面、人员编制方面、监督检查方面等四个方面对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深入的研究了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比如核定机构编制依据不够科学、解决“三超”问题手段不够强硬以及编制部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等;最后提出抓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机构编制工作行为、抓定编定岗到人,认真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抓部门综合协管,逐步建立机构编制配套协调约束机制的目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提出了规范机构编制职责和设置、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制定、聚焦改革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和加强机构编制部门与各部门间的协调的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对策。对于机构实施编制审批制度则是为了规范强化机构编制的管理,在单位每一部门岗位上对编制人员都是固定的,且不会随着职务增减或职务内容随意发生增减,编制使用与配套人员需要做好对应调整,为此了更好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确保机构编制工作更加规范强化,在本文研究中引入了实际案例,分析滨州市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其中的不足,针对一些不足提出了优化建议等。
乔建军[4](2019)在《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长期的反贫困实践中,人类对贫困的认知也日益深化,越来越认识到虽然贫困的直观表象是匮乏的经济物质状况,然而,病态的思想观念、低端的知识教育、落后的科学技术等文化因素是致贫的比较深层次原因。基于对贫困问题的深刻认识,为了帮助中国人民尽早摆脱贫困的束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扶贫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认为,习近平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理论背景是马克思及中国化的反贫困文化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贫困文化思想、国际反贫困文化理论。实践背景是中国脱贫进入攻坚拔寨时期,全球反贫困文化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的重要论述形成并非一日而就,经历了萌芽、确立、成熟三个阶段。本人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认为习近平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内容是由文化扶贫的内涵、战略地位、重要意义、途径、保障五个方面组成的科学体系。文化扶贫的内涵一方面包括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活动等形式建设,另一方面包括“扶志”、“扶智”为核心的内容建设;文化扶贫的战略地位是在扶贫方式当中处于优先位置,是促进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文化扶贫的意义是有利于改善文化贫困的状况,有利于提升物质发展水平;文化扶贫的途径有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丰富文化设施和活动、创新文化产业;文化扶贫的保障有扶贫政策、文艺人才、基层党组织、各种社会力量。习近平文化扶贫重要论述和别的扶贫方式相比,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科学性、精准性。这些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实践价值是反思中国文化扶贫,引导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实践;国际价值是为世界反贫困文化提供“中国方案”。
刘亚楠[5](2019)在《金寨县城市蓝线规划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河流、湖泊、库塘、湿地等水体在城市不仅担负着为居民生产生活供水的重任,而且发挥着防洪排涝、收纳雨水的功能,还兼有改善城市局部小气候,呈现水景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间接提升周边土地资源价值的功能。有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盲目填埋水体,进行违规建设,致使城市水环境问题十分突显。划定城市蓝线不仅能够协调好水系及周边陆域的保护与开发活动,合理发挥城市水系的社会、生态及经济功能,还对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开展安徽省山区县城金寨县中心城区的蓝线规划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蓝线保护规划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总结了国内外与水系相关的生态规划及蓝线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提出相关研究和实践多局限于蓝线的通则划定,生态蓝线、弹性规划等理念仅停留在理论层面。(2)剖析我国蓝线规划存在注重硬性线条划定,忽略生态保护,编制成果不够规范,蓝线管理保护不到位等问题;并从制度和规划两个层面探讨、反思存在问题的原因,即:未较好地将生态蓝线理念植入实际规划中,统筹涉水部门及相关规划的力度暂且不够,后期管理、保护体系不够健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有切实关注水资源及保护利用情况;全面了解堤坝等防洪设施、现状建设用地状况,以便弹性地划定蓝线;规划单位应及时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交流,以便蓝线规划的后期协调管理。(3)开展了金寨县中心城区水系现状的调查、保护管理现状的分析,解读了金寨县防洪排涝规划,摸清各水系的本底,明确了保护范围为金寨县中心城区,保护对象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史河、史河干渠、洪家河、潘家河、三岔河、南三路河、经天路河、董冲河等8条河流。(4)制定金寨县中心城区蓝线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开展了分区编码,根据河流、湖泊、库塘等属性划定蓝线,以北京54坐标系为准,在图纸上标注边界坐标点,尤其是要清楚标注区域内与道路或重要构筑物重叠的位置。(5)蓝线划定后,再根据《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金寨县城市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蓝线规划的保障措施,为今后实施蓝线内外的用地和构筑物的管理指引方向,也为有关部门和城市居民树立行动准则。
黄海群[6](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李长盈[7](2017)在《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大遗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见证,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遗址保护与民众生产生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始受到政府和民众的普遍重视,迫切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协调大遗址保护与发展利用之间的关系。作为规范大遗址本体及其周边各项活动的法规性文件,大遗址保护规划在明确保护措施、拓展利用形式、加强遗址管理和强化遗址研究等方面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保护和延续好大遗址及其价值的有效手段。而由于受考古工作程度和规划编制水平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时,现有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保护规划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细化评价指标、拓展评价方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已十分必要,对于提高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质量和可操作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围绕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现状、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等问题对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进行了以下探索: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指出大遗址保护及规划编制是在长期历史实践的基础上,直到上世纪末才真正发展完善的研究和操作体系,大遗址的保护理念也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我国大遗址基本特征和保护规划编审、实施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目前规划编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了考古学在大遗址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规划得以顺利编制和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进而对大遗址考古的概念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并根据考古工作的特点,对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的内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30处大遗址的规划案例和相关法规标准的主要要求,笔者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了指标的分解、遴选和合并,确定了规划编制的各项评价指标,阐述按不同区位类型分别对规划编制进行评价的重要性。通过收集评价指标权重的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经过权重计算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结合确立的各项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最终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价体系。最后,本文利用上述建立的评价体系对《禹王城城址保护规划》等不同区位类型的大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了案例分析,在验证评价体系的同时,总结规划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完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价和保护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陈兆青[8](2017)在《公立医院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总结典型地区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政策的设计思路、主要做法和问题,了解医务人员对编制备案制改革的看法,比较实施编制备案制后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期为我国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内容:1.梳理我国公立医院编制制度改革的相关概念、理论。2.分析调研地区公立医院编制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3.分析、比较实施编制备案制后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的满意度。4.提出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编制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定性访谈方法,梳理相关理论、政策和文献,构建编制管理方式对医务人员满意度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医务人员满意度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分析比较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满意度情况;根据职业类型和职称类型分层之后分析比较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满意度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控制混杂因素之后分析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对医务人员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1.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占比为56.5%。2.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对自身编制类型、薪酬水平、总收入、养老保险及岗位聘用评定条件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备案制医务人员在岗位评定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审批制医务人员,其他方面均低于审批制医务人员。3.按职业分层之后不同编制管理方式护理人员在总体满意度、薪酬水平、养老保险、岗位评定条件等方面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备案制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和岗位评定满意度高于审批制护理人员,薪酬水平和养老保险方则低于审批制护理人员;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技行政人员在薪酬水平方面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备案制人员满意度高于审批制人员;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生在岗位评定方面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备案制人员满意度高于审批制人员;按职称分层之后,初级职称中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在总体满意度、薪酬水平、养老保险、培训与工作职责匹配度等方面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审批制医务人员满意度高于备案制人员;中级职称中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编外人员高于审批制和备案制人员。4.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与编外人员相比,编制审批制和备案制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总体满意度,对备案制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影响更大;编制改革满意度方面,审批制和备案制医务人员对备案制改革政策设计满意程度降低一个或一个等级以上的可能性分别显着下降了 32.5%和56.7%,对备案制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影响更大;薪酬养老满意度方面,编制审批制和备案制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薪酬养老的满意度,对备案制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影响更大;在职业发展和岗位评定方面,与编外人员相比,两维度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样本地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2.总体来看,公立医院编制制度改革措施对备案制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及编制改革、薪酬养老、职业发展和岗位聘用四个维度方面的满意度影响更大;近50%的医务人员认为编制备案制更加适合公立医院当前发展。3.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对薪酬福利、养老保险方面的满意度差异最明显,薪酬福利、养老保险仍是后续改革政策完善需要努力提升的方面。政策建议:政府层面:一是加强备案制改革顶层设计,建立各相关部门联动机制;二是完善编制备案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三是做好跟踪监测,及时了解医务人员的反应和满意度。医疗机构层面:一是完善备案人员管理,努力提升其社保待遇;二是注重医务人员职业发展,关注个人成长。医务人员个人和社会层面:一是适应公立医院备案制改革政策,加强自身修养;二是引导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正面报道,做好改革宣传员。
朱龙[9](2015)在《我国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评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府规模问题关系到政府行政系统的正常运转,决定着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的消耗和政府效能的提高。因此,一国政府规模到底多大合适,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各国政府规模都有所扩大,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规模可以无限制的膨胀,社会公共需求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规模存在一个门限(适度值)。政府规模一旦超越这个门限,就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历史证明随着政府规模无限制的扩大,带来了一些列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追求理想的、适度化的政府各国政府部门纷纷进行了行政体系改革,学者们也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中国政府也不例外,随着中国政府规模急剧扩张,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理论研究工作和实践探索。就我国而言,数次机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中央政府的规模,然而,就地方政府层面而言,每次改革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地方政府规模仍难以走出“精简—扩张—再精简—再扩张”的怪圈。如何摆脱这种“怪圈”,实现政府规模的有序增长,构建适度地方政府规模,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为了更好的评价地方政府规模,完善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建设的路径。本文尝试从系统论的视角,将整个行政体系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系统的一个元素,分析影响地方政府规模的系统内外因素和其他随机因素,筛选合适的影响因素指标,选择全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安徽省地方政府,以及安徽省16个市级地方政府作为数据集,采用数学建模方法从行政编制资源配置效率,地方政府规模与公共事业管理需求以及政府内外规模匹配性三个角度评价政府规模,期望实现编制资源的配置与公共事业的管理需求以及政府职能配置相适应,并最终提出地方政府规模评价与适度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绪论。该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了政府规模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政府规模研究基本点,以及每个研究热点上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研究现状,最后给出研究评述。(2)相关概念与政府规模演进历史回顾。该部分主要对地方政府、政府规模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政府规模的影响因素,回顾了我国政府规模演进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3)基于DEA-Gini模型的省级地方政府规模评价研究。该部分从总体上分析了政府规模核定问题,选择行政编制总量指标作为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利用全国31个省级政府数据,采用DEA-Gini模型对全国31个省份行政编制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大部分省级政府规模效率都处于非DEA有效,各级政府规模还存在一定的缩减空间,相比其他省份,上海政府规模评价值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压缩空间,安徽省政府规模处于中间位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基于VAR模型的安徽省地方政府规模适配性评价研究。该部分在上述省级地方政府规模评价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安徽省政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安徽省政府规模与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之间的适配性问题。选择反映科教管理、医疗卫生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等公共事业管理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反映政府人力规模的行政编制规模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VAR模型,对二者之间影响关系和适配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指标对行政编制资源配置的影响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前行政编制资源的配置难以满足公共事业管理的需求。(5)基于直觉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的市级地方政府规模比较研究。该部分选择安徽省16个市级政府数据作为数据集,通过设计政府内外规模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评价数据,采用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方法,从外在规模和内在规模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16个市级政府外在规模与内在规模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外在的人员规模、机构规模难以与内在的职能规模、权力规模得到匹配,表明各级地方政府在政府规模决策中完全摆脱了“职能与权力配置”的正常轨道,另外,从研究结果发现除个别市级政府内在规模与外在规模匹配外,其他市级政府外在规模远大于内在规模,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我国政府规模扩展的现象。(6)地方政府规模评价及适度化建设对策建议。该部分分别在上述政府规模评价的基础上,从完善评价制度、完善立法保障、引入第三方评价等角度提出完善政府规模评价的对策建议;从树立适度政府管理理念、优化和规范编制管理,控制人员规模与组织机构规模、规范财政支出,控制行政成本规模、转变政府职能,控制职能规模、培育社会组织等方面提出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王珊珊[10](2015)在《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们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的潜力也在城镇化。而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农业人口的转移问题。不仅如此,农民进城后,如何保障他们在城里享受较为优质的服务,最终还是依赖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前提,产业的聚集效应吸引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一定区域集中,城镇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城镇化不断发展。而根据产业发展理论表明一方面农业发展提供农产品剩余,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粮食和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和聚集,第三产业发展,又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化转移。在产业的共同作用下,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多,实现城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5-2013年安徽城镇人口从2313万人增加到3316万人,城镇化率从35.5%提高到47.86%。但是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与此同时,安徽城镇化建设较多采用设置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规划的方式实现,虽然在短期能够暂时推动城镇化发展,但是产业基础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以及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促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安徽凭借优越地理位置、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2015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中首次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些国家发展战略无疑会为安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提供重大机遇。因此以安徽为对象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以传统农业大省、产业基础薄弱的安徽为研究对象,围绕四大重要问题展开。一是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探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的理论问题。二是归纳总结典型国家、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演进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探讨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实践问题,为安徽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三是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三次产业对安徽省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以及存在问题。四是聚焦安徽省情,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探索安徽城镇化建设产业支撑的路径选择问题。根据美国、英国、韩国等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现城镇化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坚实经济基础的体现就是产业发展。缺乏工业和经济充分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城市病,阻碍城镇化的正常发展。建立在工业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服务业将逐步取代工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同时正反两方面经验表明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农业,农业剩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首要前提条件。在借鉴国外城镇化发展中产业支撑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安徽三大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的一般框架。在此框架下,分别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对安徽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状况进行剖析,并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安徽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产业发展薄弱、产业支撑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农业效率低下,占用过多人力资源;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聚集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工业内部结构调整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不平稳,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从三大产业入手完善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体系:一是从农业发展方面,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增加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工业发展方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三是从第三产业方面,要做大做强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坚持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二、对编制安徽省“十五”科技规划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编制安徽省“十五”科技规划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民族地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丹寨县M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民族教育 |
(二)中学教师 |
(三)教师队伍建设 |
五、相关政策梳理 |
第一章 贵州省丹寨县教师队伍建设概况 |
一、丹寨县县情介绍 |
(一)地理环境 |
(二)经济、社会发展 |
(三)人文环境 |
二、丹寨县M中学教师队伍现状 |
(一)丹寨县教育概况 |
(二)丹寨县M中学概况 |
三、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
(一)教师队伍规模和数量分析 |
(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分析 |
(三)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分析 |
第二章 丹寨县M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
一、教师待遇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
(一)教师收入水平不均衡 |
(二)教师收入缩水 |
(三)分配方式不合理 |
二、教师培训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
(一)培训经费不足 |
(二)培训内容结构失衡 |
(三)培训内容实效性不强 |
三、教师聘用与流动现状及问题 |
(一)教师补充机制存在偏差 |
(二)教师退出机制落实不到位 |
(三)教师交流机制不健全 |
第三章 民族地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建议 |
一、提高薪酬与福利待遇 |
(一)调资加薪,改善待遇 |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公用经费标准 |
(三)完善住房问题,保障教师住房需求 |
二、整合资源优化民族教育师资结构 |
(一)健全教师编制制度,科学实施编制管理 |
(二)城乡师资余缺互补与调配平衡 |
(三)严格落实新编制标准 |
(四)合理有效利用好东西部“对口帮扶”政策 |
(五)完善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 |
三、提高教师标准,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
(一)强化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二)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
(三)明确教师评价考核标准 |
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
(一)激发公众关注教育与教师 |
(二)鼓励媒体对教育与教师的宣传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3)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 选题的背景 |
2. 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1. 创新之处 |
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 |
(一) 相关概念介绍 |
1. 机构编制 |
2. 机构编制管理 |
(二) 理论基础 |
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 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 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现状 |
1. 滨州市机构设置现状 |
2. 滨州市人员编制现状 |
3. 编制部门人员编制管理情况 |
4. 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主要成效 |
5. 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审批政策相关政策法规依据 |
6. 滨州市机构编制工作审批程序 |
(二) 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
1. 职能履行方面 |
2. 机构设置方面 |
3. 人员编制方面 |
4. 监督检查方面 |
(三) 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机构编制核定依据缺少合理性和科学性 |
2. “三超”问题解决手段小够强硬 |
3. 编制部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
第四章 加强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的对策 |
(一) 规范机构编制职责和设置 |
1. 机构设置与职能要对应统 |
2. 人事编制和岗位相称 |
3. 调整机构编制要适时 |
4. 机构编制结构要优化 |
(二) 健全监督机制 |
1. 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督查的保障机制 |
2. 积极探索机构编制管理督查的措施途径 |
3. 认真抓好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关键环节 |
(三)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 |
(四) 聚焦改革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
1. 优化职能 |
2. 精简机构设置 |
3. 合理编制人事 |
4. 透明编制调整 |
5. 加强管理职权 |
(五) 提升编制管理绩效的目标与原则 |
1. 强化配套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机构编制工作行为 |
2. 实施定编定岗到人,履行实名制管理 |
3. 优化部分协同管理,构建配套约束机制 |
4. 滨州市政府机构编制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
(六) 强化政府职能转变 |
1. 明确政府与工商企业之间的关系 |
2. 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
3. 明确政府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 |
(七) 强化机构编制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关于文化扶贫的研究 |
1.2.2 关于习近平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研究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分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可行性分析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 |
2.1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背景 |
2.1.1 马克思及中国化的反贫困文化理论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贫困文化思想 |
2.1.3 国际反贫困文化理论 |
2.2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背景 |
2.2.1 中国脱贫进入攻坚拔寨时期 |
2.2.2 全球反贫困形势依然严峻 |
2.3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 |
2.3.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2.3.2 确立阶段 |
2.3.3 成熟阶段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内容 |
3.1 文化扶贫的内涵 |
3.1.1 内容建设 |
3.1.2 形式建设 |
3.2 文化扶贫的战略地位 |
3.2.1 文化扶贫在扶贫方式中处于优先地位 |
3.2.2 文化扶贫是促进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的重要举错 |
3.3 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 |
3.3.1 有利于改善文化贫困状况 |
3.3.2 有利于提升物质发展水平 |
3.4 文化扶贫的途径 |
3.4.1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 |
3.4.2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
3.4.3 不断丰富文化设施和活动 |
3.4.4 积极创新文化产业 |
3.5 文化扶贫的保障 |
3.5.1 依托合理的扶贫政策 |
3.5.2 依赖优秀的文艺人才 |
3.5.3 依附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
3.5.4 依靠广泛的社会力量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特点及价值 |
4.1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特点 |
4.1.1 实践性 |
4.1.2 科学性 |
4.1.3 精准性 |
4.2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价值 |
4.2.1 理论价值: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 |
4.2.2 实践价值:反思中国文化扶贫,引导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实践 |
4.2.3 国际价值:为世界反贫困文化提供“中国方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金寨县城市蓝线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 |
1.1.1 城市水系 |
1.1.2 城市蓝线 |
1.1.3 蓝线规划 |
1.1.4 蓝线划定 |
1.1.5 蓝线规划与相关规划辨析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蓝线相关研究 |
1.2.2 国外蓝线相关研究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城市蓝线规划的依据及方法 |
3.1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
3.1.1 指导思想 |
3.1.2 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
3.1.3 规划目标 |
3.2 规划编制依据 |
3.3 城市蓝线划定方法及步骤 |
3.3.1 城市蓝线规划的问题分析及总结 |
3.3.2 城市蓝线划定方法探究 |
3.3.3 城市蓝线划定步骤 |
4 金寨县城市蓝线的划定 |
4.1 现状分析 |
4.1.1 县域水系 |
4.1.2 中心城区水系 |
4.2 金寨县上位规划解读 |
4.2.1 金寨县总体规划 |
4.2.2 金寨县防洪排涝规划 |
4.2.3 其他相关规划 |
4.3 金寨县城市蓝线规划范围、期限及标准 |
4.3.1 规划范围 |
4.3.2 规划期限 |
4.3.3 蓝线划定标准 |
4.4 金寨县城市蓝线划定 |
4.4.1 规划分区 |
4.4.2 分区详细规划 |
4.4.3 蓝线规划汇总 |
5 金寨县城市蓝线保护管理措施 |
5.1 金寨县城市蓝线管理 |
5.1.1 城市蓝线管理原则 |
5.1.2 城市蓝线分类管理细则 |
5.1.3 城市蓝线管理措施及建议 |
5.2 金寨县城市蓝线调整 |
5.2.1 城市蓝线调整流程 |
5.2.2 特殊情况下的城市蓝线调整 |
5.3 金寨县城市蓝线规划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解析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
三、高校科研环境 |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
结语 |
附录 |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古迹“保护”观念 |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遗址保护 |
第三节 中国当代的大遗址保护 |
第四节 国外遗址保护理念与规划实践 |
第五节 当代大遗址保护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审现状 |
第一节 已公布大遗址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审现状 |
第三节 大遗址保护评价机制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大遗址保护及规划编制现存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
第一节 田野考古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
第二节 考古学研究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
第三节 大遗址考古 |
第四节 考古工作计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指标构成 |
第一节 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二节 规划案例的选取 |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建立 |
第一节 评价方法及指标分类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第三节 评价体系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应用 |
第一节 禹王城城址保护规划 |
第二节 青山墓群保护规划 |
第三节 湖泗瓷窑址群保护规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公立医院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公立医院编制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4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样本地区公立医院编制管理创新的主要政策设计及做法 |
3.2 样本地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
3.3 样本地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分析 |
3.4 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分析 |
3.5 分层后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分析 |
3.6 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满意度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编制管理方式特征、优缺点及对医务人员发展的影响分析 |
4.2 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及原因分析 |
4.3 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对编制改革、薪酬养老、职业发展及岗位聘用满意度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4.4 本研究的价值和创新性 |
4.5 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公立医院编制制度改革研究综述 |
参考规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9)我国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评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府规模概念的研究 |
1.2.2 政府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政府规模测量指标的研究 |
1.2.4 政府规模适度化建设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政府规模演进历史回顾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方政府 |
2.1.2 政府规模 |
2.1.3 政府规模的衡量指标 |
2.1.4 适度政府规模 |
2.1.5 概念间相互关系 |
2.2 政府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外部因素 |
2.2.2 内部因素 |
2.2.3 随机因素 |
2.3 政府规模发展演进历史 |
2.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规模变迁历史回顾 |
2.3.2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DEA-Gini模型的省级地方政府规模评价研究 |
3.1 问题提出 |
3.2 DEA-Gini模型介绍 |
3.2.1 DEA模型 |
3.2.2 Gini准则 |
3.2.3 评价思想 |
3.2.4 评价程序 |
3.3 实证研究 |
3.3.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2 评价分析 |
3.4 研究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VAR模型的安徽省地方政府规模适配性评价研究 |
4.1 问题提出 |
4.2 VAR模型介绍 |
4.2.1 VAR模型的构造 |
4.2.2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及最佳滞后期的确定 |
4.2.3 协整关系检验 |
4.2.4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
4.3 实证研究 |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3.2 数据检验 |
4.3.3 实证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直觉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的市级地方政府规模比较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评价主体 |
5.2.1 地方政府规模评价多主体分析 |
5.2.2 地方政府规模评价主体优势比较 |
5.3 评价指标体系 |
5.4 评价模型 |
5.4.1 直觉模糊集基本知识 |
5.4.2 决策步骤 |
5.5 评价实例 |
5.6 结论与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6章 地方政府规模评价及适度化建设对策建议 |
6.1 完善地方政府规模评价对策建议 |
6.1.1 完善地方政府规模评价机制 |
6.1.2 地方政府规模评价的法制化 |
6.1.3 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 |
6.1.4 构建评价结果反馈、补偿与修正制度 |
6.2 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建设对策建议 |
6.2.1 树立适度化政府建设理念 |
6.2.2 实现地方政府规模评价的常态化 |
6.2.3 完善编制立法,控制人员规模 |
6.2.4 完善财政约束,控制成本规模 |
6.2.5 完善职责体系,控制组织机构规模 |
6.2.6 培育和发挥社会组织在市场中的作用 |
6.2.7 建立和完善政府规模评价制度,实现政府规模动态调整 |
6.2.8 地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和认识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一) 世界城镇化 |
(二) 中国城镇化 |
(三) 安徽城镇化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 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
(二) 有关产业的研究 |
(三) 城镇化与产业的互动关系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有关城镇化的研究 |
(二) 有关产业的研究 |
(三) 城市化与产业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 比较研究方法 |
(二)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三) 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城镇化的内涵、类型与发展阶段 |
一、两个主要概念的辨析 |
(一) 城市化 |
(二) 城镇化 |
二、城镇化的类型 |
(一) 根据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的特征划分 |
(二) 根据产业的主导功能划分 |
三、城镇化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一)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二)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
(三) 乔根森模型 |
(四) 托达罗模型 |
二、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
(一) 产业的聚集效应 |
(二) 产业的扩散效应 |
(三) 产业的收入效应 |
(四) 产业的关联效应 |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产业结构演变的思想 |
(一) 从报酬递减规律的角度 |
(二) 从平衡增长的角度 |
(三) 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 |
(四) 从产业两大部类的划分角度 |
二、二战后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分析 |
(一) 主导产业转换规律 |
(二) 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换的规律 |
(三) 产业层次叠加规律 |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英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城镇化起步阶段(16世纪--18世纪) |
(二) 城镇化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 |
(三) 实现高度城镇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四) 城镇化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以来) |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建国至19世纪70年代 |
(二)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
(三) 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 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第二节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韩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城镇化史前时期(1876-1947年) |
(二) 城镇化起步阶段(1948-1960年) |
(三)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61-1987年) |
(四) 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88年至今) |
二、台湾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日据时期台湾城镇化(1895-1945年) |
(二) 经济恢复时期城镇化(1946-1952年) |
(三) 初级经济发展阶段与城镇化(1953-1963年) |
(四) 1964-1986年工业经济为主的阶段 |
(五) 服务业为主的阶段(1986—至今) |
第三节 拉丁美洲国家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 |
一、巴西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巴西城镇化进程 |
(二) 巴西产业结构演进轨迹 |
(三) 巴西城镇化的影响 |
二、墨西哥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 城镇化初期阶段(1940年之前) |
(二) 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1940-1960年) |
(三) 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960-1980年) |
(四) 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80-至今) |
总结 |
第四章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第一节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 |
一、演进历程 |
(一) 建国到1978年 |
(二) 1978年至今 |
二、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第二节 安徽城镇化发展 |
一、安徽城镇化发展历程 |
(一) 1978年以前城镇化曲折发展阶段 |
(二)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阶段 |
二、安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一) 安徽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
(二) 安徽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三)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三、安徽城镇化的目标与机遇 |
第三节 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一、安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 |
二、城镇化过程中安徽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
第四节 安徽省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实证分析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
三、协整检验 |
四、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一) 脉冲响应 |
(二) 方差分解 |
总结 |
第五章 三次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现状及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第一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
一、农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 直接作用机理 |
(二) 间接作用机理 |
二、安徽第一产业发展情况 |
(一) 安徽第一产业发展历程 |
(二) 安徽省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三、安徽省第一产业支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均衡且主要农产品单产产量偏低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初级阶段 |
(三) 就业结构转型滞后 |
(四) 农民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与层次难以提升 |
(五) 农户生产性投资较少 |
第二节 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 |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 |
(一) 工业化的内涵 |
(二) 工业化发展阶段 |
(三)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
(四)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标准结构 |
二、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分析 |
(一) 安徽省工业化阶段判断 |
(二) 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度分析 |
三、安徽省工业现状及拉动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 安徽省工业现状 |
(二) 安徽工业拉动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三) 建筑业与城镇化 |
四、乡镇企业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经济基础 |
(一) 安徽乡镇企业的发展轨迹及其与城镇化发展 |
(二) 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研究 |
一、第三产业与城镇化 |
(一) 第三产业的含义 |
(二) 第三产业推动城镇化的作用 |
二、安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二) 第三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安徽第三产业各层次与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
(一) 变量选择 |
(二) 单位根检验 |
(三) 协整方程 |
(四) 格兰杰因果检验 |
(五)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 |
1. 脉冲响应 |
2. 方差分解 |
第六章 三次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第一节 第一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一) 基本原则 |
(二) 主要发展措施建议 |
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
(一)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
(二) 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
(三) 退耕还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一、提升工业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
(一) 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营 |
(二) 搞好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 |
二、优化、调整和升级工业结构 |
(一) 优化、调整轻重工业内部结构 |
(二)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三)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
第三节 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路径研究 |
一、做大做强服务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一)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
(二)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三、坚持市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对编制安徽省“十五”科技规划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市T区部门预算编制问题研究[D]. 赵苏婉.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民族地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丹寨县M中学为例[D]. 陈伟.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3]滨州市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宸.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3)
- [4]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研究[D]. 乔建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5]金寨县城市蓝线规划的研究[D]. 刘亚楠.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7]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D]. 李长盈. 武汉大学, 2017(06)
- [8]公立医院不同编制管理方式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研究[D]. 陈兆青.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02)
- [9]我国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评价问题研究[D]. 朱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2)
- [10]安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研究[D]. 王珊珊. 安徽大学, 2015(10)